1岁以内不能吃盐,也不能吃糖?1岁以后呢?
全文共1900 字 , 阅读需 5 分钟
◆ ◆ ◆ ◆ ◆
很多人都知道1岁以内的婴儿不能吃盐?这句话一定正确么?
虽然这句话正确又好记,但是还有下半句没有说完。
1岁以后呢?就可以和大人一样吃么?
宝宝如何吃盐?
虽然说1岁的宝宝不能吃盐,但其实孩子已经开始摄入氯化钠,Nacl,也就是钠盐。
因为,蔬菜水果、肉蛋鱼类、奶制品都含有钠盐。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提供的数值,我们可以看到0~0.5岁婴儿每天钠的适宜摄入量是200mg,0.5~1岁婴儿为500mg,1~4岁幼儿为650mg。
牛奶:
牛奶中的含钠量大约是51mg/100g,如果宝宝每天饮用400ml(2杯)牛奶,则差不多就能摄入200mg钠。
鸡蛋:
鸡蛋里面的含钠量是104mg/100g,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话,轻松摄入41.6mg钠。
肉类:
牛肉、猪肉、鸡肉这些的钠含量大约是50mg/100g左右,那么一天吃掉40g肉(2两)的话,又可以获得20mg钠。
蔬菜:
常见的胡萝卜、芹菜、油菜、茼蒿、空心菜这些的含钠量都在50mg/100g以上,如果一天吃上100g,也能够从中至少摄取50mg的钠。如果吃紫菜、海带这些的话,摄取的钠会更多。
水果:
水果类的话一般钠的含量都不是很高,大约都是10~20mg/100g左右。
因此,1岁的宝宝每天单纯从这些未加工的食材里面摄取的钠已经差不多达到了500mg左右。
加上一些小零食,即使不额外添加,也足以让孩子钠盐的摄入量超标。
Dr.X说:
虽然1岁以内孩子不能吃盐,其实已经在吃盐了。
1岁以后的孩子,虽然可以吃盐,但是也不需要额外加盐。
真正可以吃盐的时候是3岁以后,孩子户外活动体力消耗大,电解质流失快,才需要适当补充钠盐。
宝宝能不能吃糖呢?
说孩子不能吃糖,肯定是不对的。
因为所有的食物,无论是牛奶、米饭还是面条,最终都是转化成糖原给人体吸收。奶粉里也有甜味,虽然没有额外添加,但是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是在吃糖了。
那么,下面就要提出一个概念「游离糖」。
不包括新鲜的完整水果中天然存在的糖、奶类中的乳糖,也不包括米饭、面条里的淀粉。这类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起来更为缓慢,进入血液所需的时间比游离糖更长,有助于血糖的平稳,同时能补充其他许多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然而游离糖,指的是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棒棒糖、果汁、汽水里面的糖就是游离糖。
游离糖升高血糖的速度非常快。
世界卫生组织(WHO)非常强烈的建议人们终身限制游离糖(free sugar)的摄入量:
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建议把游离糖的摄入量限制在每天总能量摄入的5%以下(约25克)
1~3岁的宝宝,每天最好吃10~15g游离糖,每天不能超过20~30g游离糖。对成年人来说每天不能超过50g糖的摄入,也就是一瓶500ml左右的可乐的含糖量。
酸奶 | 约100g添加10g糖 |
调味乳饮料 | 约100g添加15g糖 |
水果泥 | 约100g添加10g糖 |
棒棒糖1支 | 约6g糖 |
果汁100ml | 约10~15g糖 |
冰激凌 | 100g含糖约15g左右 |
每天随便吃两种就已经超量了,更可怕的是,糖和盐一样会让人上瘾。
大脑爱上糖的感觉,未来会肥胖高发,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零食到底应该怎么吃?
既然这么说,为了少盐少糖,岂不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了!孩子绝对不吃零食,也是不现实的。
Dr.X 不习惯说大道理,关于孩子的零食,我有以下建议:
宝宝的胃容量往往还不够维持他们两餐之间不饿,零食要吃,也要控制糖和盐的摄入。
① 把握零食的总量
如果孩子不好好吃正餐,零食就应该削减。(很多家庭恰恰相反,靠零食吃饱肚子,什么都会超标。)
② 注重「营养」和「功能」
比如粗粮零食可以补充纤维素;小馒头可以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手指饼干有一定的磨牙的「功能」;啃苹果可以锻炼孩子的牙齿。
③ 不要在家里存放甜食
每次出门可以买,但是不要把大量的零食放在家里。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承受这样的诱惑?!
④ 不要把甜食作为奖励
对于很小的孩子,打针之后吃一个棒棒糖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把表现好了,妈妈就给你买甜食挂在嘴上,反而会养成孩子对甜食的热爱和饥渴。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内容摘要,2015年http://www.who.int/nutrition/publications/guidelines/sugars_intake/zh/
2.Goodfood,How much sugar should children have?
https://www.bbcgoodfood.com/howto/guide/children-and-sugar-how-bad-it
推荐阅读
在和大家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宝妈都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育儿交流群,
希望大家能交流经验、互帮互助,我也邀请了医生朋友入群,为大家解决一些健康育儿方面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就戳下「右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