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域粟特人出没!别不相信,从北魏到唐到元,山西葡萄酒在古代就已经风华绝代

2015-01-09 方天戟 文博山西
|
|

.王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词

这是唐代诗人王翰著名的《凉州词》之一,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猛一看,这首诗似是身在边塞的诗人自况:

精美的夜光酒杯之中啊,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们正要举杯痛饮,忽然听到马上弹奏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如果我醉倒在战场上,请君莫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王翰《凉州词》诗意图 戴敦邦 作

但且慢,在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都是带有强烈胡风之物,尤其是夜光杯之类,非皇家贵胄富户大贾难有,会出现在边塞之地的军中么?而且,毕王翰一生,似乎也没上过战场。


回头再看,王翰是哪里人?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什么地方?


——王翰,字子羽,性格豪放不羁,超拔群类,杜甫以“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之句赞叹王翰。最重要的,他是并州晋阳人啊!


并州晋阳,也就是今天的太原。

先来翻翻典籍。


《新唐书·地理志三》载:“太原府太原郡,本并州,开元十一年为府。土贡:铜镜、铁镜、马鞍、梨、蒲萄酒及煎玉粉屑、龙骨、柏实人、黄石铆、甘草、人参、礬 石、礜石。”


唐李肇《国史补》又载 :“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 河东之乾和蒲萄” 。


太原“蒲萄酒”为土贡,“河东之乾和蒲萄”入国史(注:“乾和”为突厥语音译,原意为“盛酒皮囊”),传递的信息明确无误,河东葡萄酒,在当时已经名动天下。

那么,是不是可以推测,生在太原,长期在太原生活,“枥多名马,家有妓乐”,登进士第后仍每日在太原以饮酒为事,且被数任并州刺史赏识提拔的王翰,诗中吟唱的葡萄美酒,就是他在晋阳日常所见日常所饮的葡萄酒呢?


其实,考 31 47697 31 14987 0 0 2839 0 0:00:16 0:00:05 0:00:11 2839 31 47697 31 14987 0 0 2317 0 0:00:20 0:00:06 0:00:14 2610证明,山西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酿造,早在隋唐之前,已是风华绝代,传颂一时。

对于如今的中国人来说,“粟特人”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民族,但是在中古时代的中国,这个民族绝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粟特人(Sogdians),在中国史籍中常被称为“杂胡”。粟特人的本土,位于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珊河流域,主要范围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在这一流域,曾经分布着康、安、米、曹、何、史、石等九个绿洲王国,中国史籍称它们为“昭武九姓”。
↑网络游戏中的西域绿洲城市龟兹
↓唐初的“昭武九姓”在西域的位置

粟特人以善经商闻名,多豪商大贾。他们的主要商业活动,是从西域运进体积小、价值高的美王、玛瑙、珍珠等珍宝,换取中原的丝绸等,因此,粟特人以善鉴宝物著称。


在公元3至8世纪之间,即汉、南北朝、唐时期,粟特人组成的商团沿着丝绸之路东行,大量涌入中国,许多人逐渐在经商之地留居下来,后裔也渐渐汉化。
↑考古中出土的粟特人陶俑
粟特人移居中国后,一般就以国名为姓,如发动安史之乱的河北叛将安禄山,从奴隶到皇帝的后赵建立者石勒,割让燕云十六州做了儿皇帝的石敬瑭,都是来自安国和石国的粟特人后裔。
粟特人在文化上很早就接受波斯的伊朗文化影响,粟特人大批迁入中国后,中亚、西亚的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也大量传入中国。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批带有“胡”字的植物,比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十有八九由此而来。
↑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是粟特人故乡

让我们的视线再次回到葡萄。


19世纪以前,文献记载的较为明显的中国引进葡萄事件,主要有两次,一为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1年—前87年),一为唐初唐太宗重新平定西域高昌之后(640年左右)。


汉武帝经营西域所获的标志性物种,是汗血宝马、苜蓿、葡萄,《史记·大宛列传》为此记载,“大宛左右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馆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实际上,汉武帝取乌孙国的西极马和大宛国的天马,是基于交通和军事装备的实际需要,种植葡萄,则更多有炫耀的意味。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汉代西域诸国图
↓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路线
唐太宗更胜汉武帝,他灭高昌,置西州,将唐王朝的行政管理推行到西域。
在引进西域风物上,太宗亲自把西域的葡萄美酒创造性地推广到了长安。《南部新书》记载:“太宗破高昌,收马乳蒲桃种于苑,并得酒法,仍自损益之,造酒成绿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长安始识其味也。”
当时,酿造葡萄酒的技术算不传之秘,基本掌握在胡人手中,但据称,唐大臣魏征也是酿造葡萄酒的高手。
↑唐太宗平西域后引进并酿出绿色葡萄酒
而山西地区的葡萄引进,还真不属于上述史有明文的两次。

据考证,在古代山西,最早的“葡萄酒”应该出现在春秋时期,但那时的“葡萄酒”,是一种叫“葛藟”的野生葡萄酿制的。学术界公认,山西地区大面积栽种的葡萄,是由粟特人由西向东带来的,其时至迟也应在公元五世纪左右。

而且,自葡萄从西域引进中国的2000多年来,只有山西地区始终将其种植并延伸至今。


公元三至五世纪,中原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葡萄在山西的首个停留地点,当是北魏的平城,即今大同。


从天兴元年(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北魏在平城建都97年,历经六帝七世,开创了显赫一时的“平城时代”。
↑12岁就能布阵攻击强敌柔然并取胜,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可谓雄才大略。
↓柔然人融合了鲜卑与匈奴的血统,一度是北魏北方的巨大威胁和劲敌。

北魏平城时代是一个开放的、传播与吸收并举的对外交流的活跃时期,很多外来文化都在这一时期荟萃中原,为日后的隋唐盛世打下了基础。


当时,大同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尤其在439年北魏降服北凉,打通“丝绸之路”中段后,车师、焉耆、鄯善、龟兹、疏勒、波斯、渴盘陀、破洛那,以及新兴的厌哒、悉万斤等西域诸国“万邦来朝”,一时风头无两。
大批粟特人就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凉州,一路风尘,来到山西。
↑游戏中的西域之大月氏
↑北魏西进灭西凉后打通丝绸之路中段
↓北魏与西域、波斯及中原各国位置图
西域
地理方位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小国和地区。西域国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以北准格尔盆地的边缘,利用从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绿洲上生活,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葡萄,植物学名为Vitisvinifera。根据考古资料,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其中,6000余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开始正式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那时的中国,还在上古时期。
“葡萄”在我国史籍中又写作 “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西方学者认为,“葡萄”一词在汉代时的发音,相当于希腊文batrus或者波斯语budawa的译音。
↑↓古埃及人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壁画
公元前329年到323年,亚历山大东征把希腊化文明带入中亚,从此种植葡萄、酿葡萄酒和酒神崇拜,开始在粟特人中流传。

在粟特人祖居的绿洲地区,有发达的灌溉农业,普遍种植葡萄、金桃等水果,酿制的葡萄酒是粟特人常备的佐餐饮料。


在通过丝绸之路进入北魏首都平城觐见皇室和做生意的同时,粟特人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制技术顺势带了进来。
↑古代壁画中的粟特人形象
↓丝绸之路上的尼雅古城发现葡萄种子
在山西省博物院“民族熔炉”展厅,有一件北魏铜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为波斯萨珊王朝时的酒器。
在铜杯的腹部,满饰葡萄枝叶和葡萄,其间有童子五人似在采摘。杯身上的内容与古代希腊、罗马的酒神节有着内在联系。
北魏铜鎏金童子葡萄纹高足杯
高:11.5厘米
口径:9.6厘米
底径:5.4厘米
大同轴承厂北魏窖藏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随着波斯帝国的扩张,原本盛行于南欧一带的酒神节也随之传入西亚,形成了具有波斯风格的酒神崇拜,而这种文化又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


中国的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在汉武帝时期是开始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则进入兴起阶段——这件异域酒器,不仅是彼时东西方交流的实物,北魏社会生活的写照,也是葡萄酒文化进入山西的明证。
童子葡萄纹高足杯
杯腹满饰葡萄枝叶和葡萄
葡萄纹样在印度古也有之,如佛教视葡萄纹样为吉祥,佛经《四分律》卷50中提到,以葡萄藤蔓装点僧舍佛塔,可增庄严。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犍陀罗艺术中的葡萄纹,常伴随在佛像的头顶或身侧。另有葡萄童子纹或葡萄母婴纹,则象征丰收和多子。
随着佛教在魏晋隋唐的兴盛,葡萄纹样也进入云冈、敦煌、龙门等佛教名胜地,如雕刻于北魏的云冈第12洞主室南壁浮雕,就有葡萄的纹样。

到了北朝晚期,尤其是北齐时,高欢在晋阳建大臣相府,晋阳人声鼎沸,王气蒸腾,活跃的粟特人大规模内迁,其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不断提升,葡萄酒酿造业已经成为山西地区一项重要产业。


1999年7月,在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发现轰动中外的虞弘墓,出土的汉白玉石椁雕刻有胡人在平台上以脚踩方式踩踏葡萄,以得到原汁供酿造的画面,这说明其时,山西地区由雁北至晋中,已广泛分布有葡萄种植区,饮用葡萄酒已经成为贵族的一种时尚。
虞弘,正是一位粟特人。
在北魏之后200余年里,历代王朝都设立了“萨保府”,并任命粟特商人中有名望的人,担任萨保一职,管理粟特商人,组织祆教祭祀等事物(欲了解祆教,请回复数字19,阅读“张无忌的魔教和介休祆神楼”)虞弘,就是这样一位历经北齐、北周、隋三个朝代的“萨保府”首领。
↑虞弘墓彩绘围屏石榻上酿制葡萄酒的场景
葡萄传入中国,它鲜亮如珠的果实及其甘甜美酒,使人们欣喜若狂。
但也有一个疑问,除了外商自然会云集首都等政治因素,为什么山西会成为葡萄种植和流传的重要一站呢?


这自然还有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原因。


种植葡萄,主要依靠技术和合适的地理环境,这两大条件在当时的山西均已具备,种植具体有聚集的粟特人指导或亲力亲为,而山西的地理、土壤、日照时间、昼夜温差等,又特别适于葡萄的生长。即使今天,在太原南北郊、临汾乡宁、晋中太谷等地,都有大量葡萄种植。

北齐以后,各城市的葡萄的种植已非常普遍。北齐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专门谈到葡萄的种植法、摘取法和保存法。


南朝梁才子庾信(513~581年)曾留居北朝为官,与魏之来使尉瑾有这样一段对话:


信曰:我在邺,遂得大葡萄,奇有滋味。


瑾曰:在汉西京(长安),似亦不少,杜陵田五十亩,中有葡萄百树。今在京兆(洛阳),非直此禁林也。


信曰:乃园种户植,接荫连架。


由此可见,在当时,葡萄已经“园种户植,接荫连架”,达到了一定规模。
庾信(513—581)
字子山,小字兰成,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南阳新野人,官至北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世又称之为庾开府,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杜甫即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来称誉李白。
时光辗转到开放豪迈的唐代,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迎来了最灿烂的时刻。
其时,胡风盛行,上下豪迈,令人薰薰然而又色彩瑰丽的葡萄酒,大合唐人的气质和口味,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成为时尚,甚至女人们梳妆用的铜镜上,也出现了美丽的“海兽葡萄”图案。
孔雀海兽葡萄镜.唐
北京瀚海2012春季拍卖会
直径:175mm
重:1538.1克
圆形,龙形钮。高脊凸起将主体纹饰分割为内外二区,内区围绕龙钮分布两只孔雀,四只瑞兽,形态各异,顾盼有姿,其间以葡萄果实和蔓藤点缀。外区十只姿态各异的鸟雀飞翔于葡萄叶蔓之间。此镜通体白光,闪闪夺目,版模一流,铸工细腻。

此时的晋阳城,已经成为世界少有的开放的大都市,来自西域各方的胡人不断聚居于此龙兴之地,种植葡萄并酿酒,并岁贡“燕姬葡萄酒”。


除了王翰的“凉州词”,其他唐代著名诗人对河东葡萄和葡萄酒也有明确的描述。


这位是唐代大诗人王绩,他和王翰一样,同样是山西人,同样对大唐河东道的葡萄酒厚爱有加。

《题酒店楼壁绝句八首》二


竹叶连糟翠,蒲萄带曲红。
相逢不令尽,别后为谁空。
白居易同样熟悉并州,他在《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中,明确记载了并州葡萄酒天下闻名的事实。
在“燕姬酌蒲萄”这一句后面,白居易还特地加了注释:“葡萄酒出太原”。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晋国封疆阔,并州士马豪。
胡兵惊赤帜,边雁避乌号。
令下流如水,仁沾泽似膏。
路喧歌五袴,军醉感单醪。
将校森貔武,宾僚俨隽髦。
客无烦夜柝,吏不犯秋毫。
神在台骀助,魂亡猃狁逃。
德星销彗孛,霖雨灭腥臊。
烽戍高临代,关河远控洮。
汾云晴漠漠,朔吹冷颾颾,
豹尾交牙戟,虬须捧佩刀。
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
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

↑白居易问诗图
赞美并州葡萄酒的唐诗中,最著名的,当时刘禹锡的《葡萄歌》。

《葡萄歌》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
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缛,修蔓蟠诘曲。
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
为之立长檠,布濩当轩绿。
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
繁葩组绶结,悬实珠玑蹙。
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
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
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你看看,刘禹锡诗中不仅写了种植到收获葡萄的全过程,而且还有种葡萄者自豪的描述: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刘禹锡坐吟图 韩国榛 作

而“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也事出有典。


据载,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引进中原,但葡萄酒在其后一段时间还仅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享用的珍品。相传当时陕西扶风有一个叫孟佗字伯良的富人,想方设法搞到一斛葡萄酒,然后贿赂宦官张让,当即被任命为凉州刺史。直到宋朝,大诗人苏轼还对此事感慨:“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


除了这首著名的《葡萄歌》,刘禹锡另一首和葡萄有关的诗,干脆在题目上就点明了山西的葡萄酒——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诗中对一种“马乳葡萄”赞扬有加: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染指铅粉腻,满喉甘露香。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

从上述情况,作为一种来自西域的特殊植物,葡萄已经在山西乃至中原广为种植, 葡萄酒的酿造和传播也很普遍。


在那个时代,在山西太原、临汾等地生产的葡萄酒质量之高,只有地处西域的葡萄原产地可以匹敌。


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记载:“ (葡萄酒)益气调中,耐气强志。酒有数等,有西番者,有哈剌火者,有平阳、太原者,其味都不及哈剌火者、田地酒最佳。 ”


其中的“平阳”,即今临汾。“哈剌火”,大约在今天的吐鲁番市二堡乡;“田地”大约位于今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西的柳中故城,此二地当时仍在“西域”这个概念内,当然,至今还盛产优质的葡萄。
↑西域地貌与出产的优质葡萄

但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在山西的酿造,并不是一帆风顺,至少在两个皇帝掌控时期,山西的葡萄酒的生产和进贡是被禁止的。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学者童丕,曾以大量的文献史料和出土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语:


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太原葡萄酒的进贡在同样的情况下两次被皇帝下令废除:第一次是唐文宗开成年间,即837年元月;第二次是明初太祖统治时期。

第一次废除令的证据,是《册府元龟》卷168《帝王部·却贡献》,记载了当年河东蒲萄酒和西川春酒的进贡同时被叫停,这是发生在会昌灭佛前不久的事实。


其思想背景,是儒家道统的恢复和民族主义的抬头。明太祖发布禁令的背景很复杂,但民族主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两个皇室反对在山西生产和进贡葡萄酒的决定,与对“胡”文化的态度有关。


作为“胡”文化的因素———广义上是粟特、突厥、畏兀儿以及蒙古的混合文化的因素——使得纯为自然物水果的葡萄和生活之饮品的葡萄酒,在两个皇帝眼里,变成了影响国家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 呈现出一种特定的象征意义,被赋予了一种政治话语色彩。


葡萄和葡萄酒,似乎突然成了西域“西化”和侵蚀唐明中原帝国的工具。
↑带有明显西域色彩的古代波斯雕刻
↓葡萄如今是中国国画中的常见题材

民族主义,是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有时确能振奋和凝聚人心,但过于极端,则往往陷入排外和封闭。即如唐文宗和明太祖,把民族主义发展到极端主义,只能说明心中的不自信和惧怕。


好在世界大势,浩浩汤汤,如今各种葡萄酒的盛行,对唐文宗和明太祖这两位崇尚极权的皇帝,不啻是一种讽刺。

莫名其妙的禁令成为历史笑柄,也不会在当时被心服口服地坚定执行,现在山西最古老的葡萄树,就是在明代种植流传至今的。


太原南部的清徐县有条白石沟,自汉代时开始种植葡萄,唐代时就是朝廷贡品。


2008年,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在白石沟发现20多株上百岁的葡萄树,经鉴定,其中生长在马峪乡西迎南风村李占文地里的两株“超老”葡萄树王,为明代遗留,每株葡萄树王的年产量达到1200多斤,等于七八株普通葡萄树的产量。春冬两季,普通葡萄树起卧一个人就能弄好,这两株从根到梢超过10米葡萄树王入埋和起架,至少得8位力气大的壮年人才能完成。


如今,白石沟漫山遍野都是葡萄树,是名副其实的“葡萄沟”。这两株葡萄树王,连同60亩左右的老葡萄园,已经被登记为“农业遗产”加以保护。
清徐县白石沟的明代葡萄树王

而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不绝如缕,在山西也被很好地传承下来。


前述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将临汾出产的葡萄酒与太原、吐鲁番地区的葡萄酒相提并论。如今,临汾乡宁有一处戎子酒庄,地处吕梁山南端、黄河中游东岸的黄土高原上,土层平均厚度达200米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悬殊,砂壤土质,小气候特征及外围条件非常适宜优质酿酒葡萄生长,葡萄根系能钻到10米以下,被专家誉为“酿酒葡萄生长的黄金地带”,其生产的葡萄酒在海内外各种大赛中频频获奖,品质一流。

古今中外,对葡萄酒的储藏要求都很苛刻,而独特的是,戎子酒庄有世界上最大且惟一的黄土高原自然生态下的黄土窑洞酒窖,恒温、避光、防震,储酒方式有别于普通的地窖储存,大大提升了葡萄酒的品质,一时闻名遐迩。
↑独特的黄土窑洞酒窖
↓欧洲葡萄酒酿造工艺

来自西域的粟特人的足音已经远去,葡萄却在山西乃至更广大的中土扎下根来,馥郁的葡萄酒香不断浸染和熏陶着这个国家和我们的生活。


如今,在阅读古代诗歌,或在参观新的葡萄考古发现时,我们不难感觉到,来自西域的葡萄和葡萄酒,在从汉唐沿袭至今的文史传统中,似乎超越了一般的地理、风物的意义,它的特定象征,依然强烈而执著地存在着。


——但实际上呢,葡萄就是葡萄,葡萄酒就是葡萄酒,它无意侵略和征服谁的思想,它只会侵略和征服人的味蕾。
图片:山西省博物院 昵图 大将军游戏
声明:谢绝转载 违者必究
关注文博山西 看更多精彩
1、查找微信公众账号:文博山西
2、搜索ID:sxwbwbsx
3、点击最上方蓝字快速关注
回复数字1—32,可阅读以下内容
【1】看看霸国霸器到底有多霸气
【2】国宝青铜盘专给俺媳妇儿造
【3】晋国博物馆藏哪些出土宝贝
【11】山西古代壁画(元.300图)
【16】《金瓶梅》最早版本现山西?
【18】“山西王”阎锡山日记精选
【19】张无忌的魔教和介休祆神楼
【20】倗国:与兵马俑齐名的惊世发现
【21】蝴蝶结!龙泉寺金棺因此未打开
【22】晋阳古城 中国的“庞贝城”
【23】契丹人秘藏在应县木塔的宝物
【24】130平方公里的河东盐业博物馆
【25】美得令人眩晕的山西古代琉璃
【26】少林寺托管的资寿寺有啥秘密
【27】惊!破铜烂铁拣出3200件文物
【28】101岁高僧梦参:我做的四个梦
【29】清凉寺玉器 暴力时代文明微光
【30】青铜尊:虎犀貘驹象牛猪兔鸟鱼
【31】浑源彝器 最后一刻的绝处逢生
【32】五台山发现金质淳化元宝之始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