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在中国的历史,从春秋战国还可以继续回溯,它最早出现于商代。
但在当时,与其说是剑,不如说是匕首,长度大概只有30厘米左右,至战国末期才有长剑出现。而且,最早的剑,还不是被中原各国使用,据考证是当时的戎狄抑或方国的兵器,带有明显的草原风格。
柳叶形,柄首呈环状,无格,在西周早期墓葬中,发现的一般是这一类剑。在西周至东周初期,战车盛行,主要武器是戈和矛这种长兵器,易于远距离直刺勾杀甚至横扫,柳叶形青铜短剑,只能起到贴身防身的作用。
公元前七世纪以后,列国争霸,战争不断,而这一时期战车衰落,步兵兴起,剑作为劈刺功能强劲的短兵器,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以及游侠、士的标配。
那是古典的中国,剑,是兵,更承载着道。
除了剑术,在国家、诸侯、君主、王族、侠士、门客之间,剑上之“道”,以如今眼光来看,可谓神乎其神。
据说,太阿剑为吴国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
晋国派来使者,索要此剑。楚王不允,“晋郑王”即从北方一路打到楚国,“兴师围楚之城,三年不解。仓谷粟索,库无兵革。左右群臣、贤士,莫能禁止。”
晋郑王最后发出通牒:如再不交剑,第二天将攻陷此城。
楚王不屈,吩咐左右,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太阿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大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
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精于识剑、铸剑的相剑师风胡子问:太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
风胡子对曰:太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
由剑引发出来的“道”,在冷兵器时代,成为支撑国家道义的无形力量。
是否真有“晋楚争剑”,我是存疑的。此故事最大的可能,是由战国时期的晋楚争霸史演绎而来。
但这柄剑后来演变为一个“太阿倒持”的成语倒是真的,意为“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有“今陛下致昆之玉,有随和三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翠凤之旗,树灵龟之鼓”之句,太阿,遂有社稷神器之喻。
1923年正月的一天,山西大同浑源县李峪村,刚刚过年不久,人勤春早,村民高凤章去地里干活儿。
高家所在的耕地,俗称“庙坡”。高凤章正在田间劳作之际,锄头突然触碰到一些坚硬的物件,他刨开浮土,一件绿锈斑驳的青铜器赫然映入眼帘。据记载,发现时,“铜器在地下排列于一堆,曾有粗大之木睴共生。”
这看似平凡的一天及后发生的奇事,震惊了考古界。
在村民们闻讯而来如火如荼地挖宝之际,古董商们也闻讯而来。这其中就有法国的古董商瓦涅克,收购了约20余件青铜器。第二年,瓦涅克在法国的赛努奇博物馆举办了李峪村青铜器展,轰动了整个欧洲的艺术界和收藏界。
当时,浑源知事谢承恩得知李峪村发现了宝物,立即派遣警力奔赴李峪村,清查没收了35件铜器。为牟私利,他打着“以古兴教,以古兴农”的旗号,成立了所谓“浑源彝器处置董事会”,要拍卖这些青铜器。
而巨大的成功和无数的赞美,使法国古董商瓦涅克欣喜若狂,当他与合伙人高疆(Grosjean)筹划以5万银元购买浑源官方拍卖的这批青铜器时,当地官员居然以赝品交付。有着卓越鉴赏能力的瓦涅克看破了骗局,就和浑源当地政府打起了官司。
但这批青铜器的厄运并没有结束,1932年,还是被一个叫卢丰年的古董商以29万大洋全部买断。自此,35件青铜器作别浑源,离开了山西,被秘密运往北平。
幸运的是,当时,民国政府所属的古物保管委员会得知消息后,立刻电告天津海关严加防范,不准出境。在多方紧盯下,卢丰年不敢轻举妄动,这批青铜器一藏就是15年。
1947年,时局渐乱,上海著名的大古董商张雪庚趁战争动荡之际,谋划从上海将它们偷运出国。此时,原来的30余件已只剩下12件,大部分已被零散带出,大多沦为欧、美、日等国的一些公私收藏。
幸运的是,就在邮轮启航赴美国之前,上海市立博物馆工作人员奇迹般出现在码头,宣布重新检查,千钧一发之际,浑源青铜器物被扣下。
少虡剑,就是1923年在大同浑源李峪村发现的宝物之一。
于省吾,字思泊,号夙兴叟,1896年12月23日(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西十五里中央堡,1984年7月17日病逝于长春,享年88岁。
1931年“9.18”事变前夕,东北形势急剧变化,为避免日寇奴役统治,于省吾先生变卖了在奉天及海城的家产,辗转迁居北京。
到北京后,于省吾开始研究古文字及从事古籍经典的校订、研究工作。为了更深入地从事研究和著述,他动用了大部分资产,甚至不惜变卖夫人首饰,来收集甲骨、青铜器等文物。
少虡剑,就是这一时期,辗转于各大古董商手中,最后被于省吾先生当做研究对象买了下来。
当时,于先生拥有很多有名的兵器,除了少虡剑,还有吴王夫差剑、吴王光戈、楚王酓璋戈等。
也称“吉日壬午剑”,晋国兵器
国家一级文物
虡读jù,有四种意思,一是古时悬钟鼓木架的两侧立柱;二是鹿角龙首的神兽名;三是一种较高的几案;四是量词,钟鼓编组,一组为一虡。
少虡剑中的“虡”,自然是神兽的意思了,“少虡”,即生机勃勃的勇猛的神兽。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铸剑天下闻名,三晋铸剑似略逊色,但从历史的转折和细节处探究,三晋铸剑与吴越铸剑有莫大干系。
当时,晋国已是中原强国,军事实力强劲,而吴国“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晋国既然向吴国输入用兵之术和军事技术,必然会连同兵器一同输入。不过,只是因为吴国和其后的越国更重视步兵,铸剑材料更加易得,大师辈出,铸剑技术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晋铸剑之精,可从下面两件文物领略一二。
这是两件人物陶范,应是用作青铜器足,身不盈寸,2003年出土于侯马铸铜遗址。侯马铸铜遗址是东周时期晋国铸造青铜器作坊的遗址,位于牛村古城南,面积20万平方米。
屈身回望的这个人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佩剑,样式与山西浑源发现的少虡剑一般无二。
而那个“光头小子”,人物表情生动逼真,扬眉吐气的神情和凌然拔剑的姿态,极其生动地展现了晋国之“士”重义轻死、杀身成仁的春秋精神。
少虡剑的珍贵之处,除了带有明确剑名,它还是一把铸造精良、刚柔相济的复合剑。
铸造青铜剑,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克服柔韧性和攻击性“不可兼得”的难题。
在浇铸程序上,复合剑比一般的青铜剑更加复杂,一般的青铜剑采用的是分段铸造的工艺,先浇铸剑体,再在剑体的基础上铸接剑格、剑柄和剑首,最少经过两个浇铸步骤。但如果是复合剑,铸造剑身的时候中部还要留有凹槽,凹槽中的部分要单独浇铸,然后再嵌进去,至少都要经历三到四次浇铸,才能做出一把优良的复合青铜。
千古名剑,入土复出,湛然如秋水,锋刃隐惊雷,流转至今,其曾经的风云际会,令人神往。
李太白的《古风.十六》,恍然就在描写这把三晋少虡剑——
敬请关注随后推送: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