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朔露天煤矿出土的泉坛奇珍“宋子”三孔布和刺客高渐离的最后一击

2015-05-26 山西晚报 方天戟 文博山西
南乡子·邢州道上
秋色冷并刀,一派朔风卷怒涛。
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
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康熙七年(1668)十月初冬,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陈维崧由江苏如皋入京谋职不得而归,中途去河南商丘探望四弟。


路经河北邢州(今邢台)时,他写下了这首《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寒冽的秋风从产自古并州的锋利快刀上掠过,与纵横河南和山西的好气任侠之辈并辔而行,一起纵情喝酒,一起弯弓射雕,这位江南才子、阳羡词派领袖想到了什么?

陈维崧(1625—1682年)


号迦陵,江苏宜兴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五年,是“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早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拔第一,被誉为“江左凤凰”。明亡后,科举不第。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康熙元年(1662年)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70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康熙二十一年,年五十八。

词中已经明示,是荆轲,是高渐离,是豫让,三位悲剧英雄。


此时,距陈维崧行走的邢州道上不足百里,是赵州。


赵州春秋初属鲜虞国,后归晋国,称棘蒲,即今河北石家庄赵县。战国初又属中山国,后归“三家分晋”的赵国。秦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称宋子县,归巨鹿郡辖。


宋子县,昔日三晋之地,正是荆轲刺秦失败后高渐离藏匿隐居的地方。
古邢州与赵州曾经是“三晋”之地

春秋战国,是各国相互攻伐的年代,也是刺客吐气扬眉的年代,乃至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了一章荡气回肠的《刺客列传》。


“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柯,无疑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刺客。而他的好友高渐离,与荆轲一同演绎了“刺秦”这一历史绝唱。

《史记.刺客列传》


全文五千多字,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六个人, 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这篇作品中的核心人物。

宋子城,是这一幕大剧中不可或缺的舞台。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它有过烽烟,有过繁华,有过闹市悲歌,有过慷慨击筑,至今犹存的古城遗址,无声地诉说着一切。


这座古城的城址在今石家庄赵县宋城村。其形成于战国,先属中山国,后归辖赵国,是赵国北部边陲的一个重要城邑。公元前228年被秦占领,始为宋子县,汉高祖八年置“宋子候国”一直延称至隋朝。
☝☟宋子古城遗址

东西长700米,南北宽550米,占地38.5万平方米,城墙高4米,厚6至10米不等。古城垣早年大部分坍塌,唯西南城墙遗存好于其他墙段。城廓遗址中曾出土战国剑饰等。
今日宋子城
萧瑟古城址

而以“宋子”二字明证宋子古城的,除了史书中关于这座城的记载,以及这座城演绎的传说和故事,还有一枚与高渐离同时代的古钱币。


它就是在山西朔州发现的泉坛奇珍、海内孤品——“宋子”三孔布。
“宋子”三孔布.战国晚期/赵
长:5.5厘米
宽:2.8厘米
重:6.8克
1983年4月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圆首、圆肩、圆足,布首和二足上各铸有一个圆孔,布与孔皆有郭,面文“宋子”,是铸币地名,在今河北赵县东北宋城村。背文“十二朱(铢)”,是此币的重量。三孔布是战国时期一种特殊的布币,有大型和小型两类,面文皆为铸币地名,背文是表示重量或价值的数字。

这枚三孔布面世的背景,堪称波澜壮阔。


20世纪80年代初,在经历了疯狂、蒙昧、荒唐和愚弄的十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1982年3月25日,中国煤炭开发总公司与美国西方石油总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共同开发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可行性研究的协议。


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引资项目,也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投资总额达8亿美元,中国经济紧闭的大门,由此开启了一条门缝,令世界大为轰动。
卫星拍摄的平朔露天煤矿

在此之前的1981年4月,平朔露天煤矿区域规划领导组成立。领导组下设九个组。其中科技组的任务之一,是调查露矿规划区域内地上地下文物状况,提出保护措施。


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位于原朔州朔县与平鲁区交界处,总面积达376平方公里。这片区域,秦汉时期是雁门郡下一个大县马邑之北郊,且历史上一直是中原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拉锯争夺和交流融合的地方,地下遗存之多可想而知。


实地调查,再查文献史料,最后科学推断,考古专家证实:平朔露天矿生活区和采掘区,有大量古墓,其中生活区所占的两千多亩土地下,有一个特大汉墓群。
考古人员在平朔地区进行勘探

中国考古史上著名的“平朔考古”开始了。


这次考古,甚至得到中央最高层的重视。1982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专门指示:建设一流的露天煤矿,搞一流的考古发掘。


1983年,经山西省文物局批准,一支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山西各地市派遣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平朔考古队正式成立,隶属山西文物局考古研究所。


平朔考古发掘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出土文物之多,国内少见。至2003年,考古队先后发现和发掘各代古墓葬3300余座,其中战国墓250余座,秦汉墓2000余座,出土秦汉和其他时代文物19000多件。
平朔考古队20余年考古功莫大焉

“宋子”三孔布就是在最早的“平朔考古”中,从一座汉墓中发掘出来的。


时间定格在1983年4月,地点在原朔县(今朔州市朔城区)城东北8公里的北旺庄,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第一施工区内编号为8号的一座汉墓。


它甫一面世,立即震动了古泉界。
布币各部位名称

布币,中国古代钱币的一种,是东周时期主要在三晋地区通行的青铜货币。因古代有一种农具叫做鎛,“鎛”和“布”同音,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很像鎛的钱币叫做布币。因其形状类似铲,故又俗称铲布。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农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銎,原始而厚重,后来逐渐变薄,变小,变轻,币身完全成为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布币在春秋早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仍在铸行并流通。


布币的铸行区域,主要是“三晋”地带,从形制到内容非常繁多。“三晋”之中,又以赵国的币制比较繁杂,不仅数量多,铸地亦多,据现有布、刀面文所载地名达33处。

战国晚期,赵国有疆域两千多里,人民强悍善战,是北方惟一可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清嘉庆年初尚龄著《吉金所见录》

有关三孔布的记载,最早见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初尚龄著《吉金所见录》。


在这本书中,他刊载了面文“南行唐”、背“十二朱”的三孔布手摹本,首次向世人介绍世上还有一种布币,叫三孔币。


随后有记载的晚清金石收藏家中藏有三孔布者,有陈寿卿、鲍康、张廷济、刘鹗等大家。2012秋,北京一拍卖公司拍出的“下阳 ”背“十七·两”三孔布,即为道光时张延济、张叔驯递藏原物,熟坑无锈,历见各家谱录。
小型“五陉”背“十二朱”三孔布.战国/赵
教育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罗振玉旧藏
在战国时期品种繁多的布币种类中,三孔布以铸币期短,存世稀少,文字瑰丽奇异,成为最为特殊且珍贵的品种。

清末民初,三孔布就因稀见而价值昂贵,目前总计发现有30余种,不足百枚,且大部分在1949年前已经流出国外,其中尤以日本银行所藏最多,达二十枚左右。


因传世及出土数量极微,国内仅有极少数文博单位和个人藏有三孔布,连一些知名的大型博物馆都没有这种仅有四五厘米高的布币,如上海博物馆庞大的钱币体系中,就缺少此品种,可知其珍贵程度。
上海博物馆也未藏有三孔布

在古钱币收藏界,向有“古泉五十大珍”之说。因三孔布铸造精工,形制奇特,品相端美,存世稀少,傲居“五十大珍”前列。泉界甚至有云,如没有收藏三孔布,就没有资格称为钱币收藏大家。


每种“三孔布”,几乎都是一部传奇。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枚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起拍价80万元人民币。在经过40轮激烈竞价后,以352.8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古钱拍卖新纪录。2014年6月,香港鼎胜拍卖公司春拍一枚三孔布,成交价格达到328.2万元。
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战国/赵
2010年嘉德春拍以352.8万元成交

不仅仅是其珍稀程度,三孔布身上缠绕的谜团,甚至让研究三孔布的学者无不迷茫。


有专家曾统计,从清嘉庆二十四年到现在,一百多年间发现或仅见于著录的三孔布不足百件,却有背字不同地名的35个品种,种类虽多但每一品种均寥若晨星,不少为仅见孤品,数量稀少到让人怀疑它是不是流通货币。


一般来说,通行货币的种类如此之多,覆盖地区如此之广,必定需要长时间的使用,是全国性的货币,但三孔布存世量如此稀少,令人生疑。这种布币,要么发行时间短、发行量少,要么属于当时发行量大,而由于特殊原因进行了集中销毁。


所以,就有专家推测:三孔布难道是大面额虚值货币或者古代的债券?
战国时期各国形势略图

对于三孔布的铸造国别,学术界争议也颇多,主要有赵国铸、中山国铸、秦国铸三说。目前,根据其出土区域、地名、形制及历史文献等因素考证,泉界大多倾向于赵铸说。


平朔露天煤矿生活区出土的“宋子”三孔布,明确是赵国所铸。


至今发现的各种布币,面文多系铸币的地名。《史记.燕召公世家》载,燕王喜伐赵,向一个大臣问计,大臣说,“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但燕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燕军至宋子”。赵国派廉颇将兵拒燕,在鄗(今河北赵县西南)击败燕军,燕人请和,赵国不许,要求必须让燕国丞相将渠来才行。最后,将渠出面谈和,赵国才解除了对燕国的包围。由此可知,当时的宋子,为赵国的地盘。

“宋子”三孔布,不惟是至今所见的惟一“宋子”孤品,其更大的价值,在于它是目前全国惟一考古发掘,有准确出土地的实物三孔布,意义重大。


在山西博物院,还收藏有一枚也是海内孤品的“无终”三孔布,但它是公安部门1986年6月在山西襄汾县缉获走私文物时收缴的,没有出土纪录和信息。当时,警方共起获两枚布币,一枚是“无终”三孔布,一枚是圆肩弧裆方足“共半釿”布。


“无终”三孔布,是继“宋子”三孔布以后山西珍罕布币的又一新发现,但因为前者的出土信息不充分,价值还是稍逊后者一筹。
“无终”三孔布.战国晚期/赵
通高:5.4厘米
足宽:3.8厘米
重:7.3克
1986年警方于山西省襄汾县收缴

山西博物院藏


首、肩、裆、足均为圆形,首及两足端处各有一圆孔。面文“亡冬阝”释“无终”,背文“十二朱,十三”。“无终”为赵国的地名,在今河北省蔚县境。“无终”三孔布属战国晚期赵国铸币,在山西首次发现,在全国也是首次面世,属于孤品。

有明确出土纪录的“宋子”三孔布,对研究战国时期赵国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提供了实物资料,可谓集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与收藏价值于一身,弥足珍贵。


但还有一个疑问令人不解:战国后期的“宋子”三孔布,为什么会出现在汉墓里?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朱华曾经担任过平朔考古队副队长,亲眼见证了“宋子”三孔布的出土。


据他透露,“宋子”三孔布出土时,同一墓中还发现战国时期赵国的一枚“安阳”方足布,三枚汉代“半两”方孔圆钱。此外,还出土了三件西汉早期的泥质灰陶罐。他据此推测,“宋子”三孔币和“安阳”方足布,是墓主人因为生前爱好而专门保存下来的。


也就是说,1983年发现的“宋子”三孔币,是汉代一个有收藏癖好的藏家的爱物。


1988年,国务院将平朔考古中发现的“宋子”三孔币和雁鱼灯,上调至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彩绘铜雁鱼灯.汉
1985年山西原朔县照十八庄出土
高:53厘米
长:34.5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灯全身铜铸,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造型生动,工艺考究,设计科学合理,是公认的艺术珍品。

综合各种考古史料和实物,朱华则更进一步推测,“宋子”三孔币当为秦国灭掉燕国、高渐离在公元前222年匿藏于宋子城前的赵国铸币。


如果历史场景可以复原,在合理推测中,当时在宋子城避祸的刺客兼击筑高手高渐离,也许见过或使用过这种铸于宋子城的三孔布。


高渐离,战国末燕(今河北省定兴县高里村)人,荆轲的好友 ,擅长击筑。
筑.西汉
长:93.4厘米
1993年长沙河西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颈细肩圆,中空,十三弦。《汉书·高帝纪》描述:“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此乐器为先秦时代的古乐器,源于我国南方,其声悲亢激越,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宋代以后,筑失传。1993年,在长沙河西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中发现陪葬的乐器筑,学术界称这一筑为“天下第一筑。

昭陵唐墓壁画“弹琴女伎图”中的筑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筑
马王堆一号汉墓黑地彩绘板上的击筑图
复原的筑

《史记》载,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刺秦失败后,秦王嬴政大怒,诏王翦军伐燕。十月而拔燕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皆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王急,用代王嘉计,杀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五岁而卒灭燕国,虏燕王喜,统一天下。


此时的高渐离呢?


《刺客列传》载:荆轲刺秦之后,“高渐离变名姓为人佣保,匿作于宋子”。

易水悲歌 谢玉玺 绘

心高气傲的音乐家高渐离,在“宋子”这个地方隐姓埋名为人当起了佣仆,时间长了,自然劳累气闷。每每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他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常常叹息:“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其他侍者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那个佣人懂得击筑,私下说长道短的。”


主人于是把高渐离叫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酒给他喝。


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


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宾客们请他击筑唱歌,没有不被感动得流下眼泪而离去的。
☝动漫作品《秦时明月》中的高渐离
此时,隐匿在宋子城的他也隐藏着杀机

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做客击筑,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令进见,有认识他的人说:“这是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啊。”


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特别赦免了他的死罪,但也怕他有不轨之举,于是薰瞎了他的眼睛,让他时常为自己表演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的。


渐渐地,高渐离更加容易接近秦始皇。他悄悄把铅灌进筑中,再进宫为秦始皇击筑时,举筑击向秦始皇想杀死他,但没有击中。


秦始皇这次终于狠下心来,杀高渐离,终身不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

如果说荆轲筹谋已久的刺秦计划,还有一丝成功的希望,那么眼盲的高渐离这次刺杀,几乎就是以卵击石,毫无胜算。


高渐离不会不明白这一点,对他来说,刺杀的结果其实已经不重要,这种死法,可谓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是故,有今人名“南山之祭”者,作排歌“咏高渐离”颂之曰:
咏高渐离
燕地多豪士,荆卿猛不移。
豪雄为本色,天下以为奇。
谁解筑师苦?我今歌渐离。
荆轲为刺客,易水徵声悲。
从此失知己,化名先避危。
时闻秦一统,此恨比春规。
宋子为庸保,筑音谁再施?
忍将离世去,难弃五音痴。
皇帝征工乐,报仇终有时。
何妨剜两目?可教刺秦宜。
举筑击嬴政,奈何秦剑欺。
潇潇风雨落,簌簌叶来迟。
千古留豪士,渐离谁又思?
阿房今不再,对月遣哀词。

春秋战国,是一个刺客梦想改变历史的时代,但他真正改变的,只能是局部的微小的历史片段,而不可能拨动历史的走向。


但,击便击了,刺便刺了。士为知己者死,荆轲和高渐离们所展示的勇气,虽如蚍蜉撼树,但其勇其义其胆其侠,亦可褒可嘉。


而把喟叹历史的无常,还是交给词人和诗人们吧。


清代一位叫李谔的诗人,曾经登上了宋子城高大的城垣,感慨荆轲与高渐离前赴后继谋刺秦王的壮举:
一望平沙宋子台,苍苍乔木石城隈。
云生旷野孤村冷,月照荒丘百雉隈。
易水风寒豪士过,秦庭日暮壮心灰。
当年匿作人何去?燕赵悲歌今更哀。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江左凤凰”陈维崧。

旅途中,他在燕赵慷慨悲歌之地写下《南乡子·邢州道上作》的同时,又写了一首小令《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虽是小令,但这首词写得波澜壮阔,腾跃激扬:

看呐,群山远望细小似蝌蚪,近处枯碎稗花在月光下凝霜堆积,赵魏燕韩,湮伏其中,不知所踪……


他在问:行役天涯,屡屡回首,历史为什么总是在不同朝代显示出同样日暮途穷的一面?
图片:国家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声宏紫阁
声明:谢绝转载 违者必究
end
关注文博山西 看更多精彩
1、查找微信公众账号:文博山西
2、搜索ID:sxwbwbsx
3、点击最上方蓝字快速关注
回复数字1—49,可阅读以下内容
【1】看看霸国霸器到底有多霸气
【2】国宝青铜盘专给俺媳妇儿造
【3】晋国博物馆藏哪些出土宝贝
【11】山西古代壁画(元.300图)
【16】《金瓶梅》最早版本现山西?
【18】“山西王”阎锡山日记之精选
【19】张无忌的魔教和介休祆神楼
【20】倗国:与兵马俑齐名的惊世发现
【21】蝴蝶结!龙泉寺金棺因此未打开
【22】晋阳古城 被湮没的中国“庞贝城”
【23】契丹人秘藏在应县木塔里的宝物
【24】130平方公里的河东盐业博物馆
【25】美得令人眩晕的山西古代琉璃
【26】少林寺托管的资寿寺有啥秘密
【27】惊!破铜烂铁拣出3200件文物
【28】101岁高僧梦参:我做的四个梦
【29】清凉寺玉器 暴力时代文明微光
【30】青铜尊:虎犀貘驹象牛猪兔鸟鱼
【31】浑源彝器往事 最后一刻绝处逢生
【32】五台山发现金质淳化元宝之始末
【33】粟特人出没!带着葡萄和葡萄酒
【34】山西是北魏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
【35】古长城发现锦囊 装49枚波斯银币
【36】大月氏人把玻璃制造术带入山西
【37】神秘石刻背后的盐商和花花扬州
【38】羊舌上的晋国 67年内战爱恨情仇
【39】63号墓秘密 少女杨姞祖国的灭亡
【40】鸟篆铜戈:三国的缠斗和一代妖姬
【41】青铜名剑:干将今安在 少虡何煌煌
【42】青铜名剑:晋吴铸铜兵 火焰生冷霜
【43】青铜名剑:季子挂剑处 王侯尽北望
【44】包金嵌玉带钩之叹 世上再无魏文侯
【45】云冈憾:300造像流失仅一佛眼回归
【46】“大康通宝”悲剧中的皇后萧观音之死
【47】山西珐华之色 被默诵或呼喊的颜色
【48】虞国国君的黄昏:国灭方知唇齿寒
【49】黄河边商代出土大鼎被当金鼎肢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