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圣彼得堡恐袭报道中“网红”记者成利器

2017-04-04 蔡一鸣 传媒大观察


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20:21分插播突发新闻(题图)


蔡一鸣   / 传媒大观察



当地时间4月3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地铁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事件发生后,世界各主要媒体开启“突发新闻”报道模式,这一世界瞩目的事件进行持续跟进。

 

20时许,新华社率先援引外电消息发布快讯,新媒体各平台同步扩散传播,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短暂的信息喷薄。20:20分,央视新闻频道插播突发新闻,连线驻前方记者,在记者赶赴现场途中询问当地媒体跟踪报道,核实网传伤亡数字,力求做到精准报道、精确传播。20:30分左右,各大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新媒体账户开辟专题版面,对圣彼得堡发生的恐袭事件作不间断跟进。


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头条报道连线记者


21:30分,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成为省台中首发该条新闻的媒体,连线记者,增加新近信息量。尔后,江苏公共新闻频道及时插播最新消息,并援引权威媒体报道,对事件进行了简要概括。


21:33分,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打破正常节目播出,再次插播突发新闻,继续连线赶赴现场的央视记者,刷新消息。与此同时,西方各主流媒体纷纷打通时段、打开版面,进行特别报道,确保新闻不断档。22点起,央视新闻频道引入特约评论员做客演播室参与及时解读,邀请即时编译对外媒消息进行归纳汇总。


俄罗斯RT电视台四视窗同步直播


通常而言,突发新闻报道由于事发突然,广电作为线性传播媒体,在报道时会困窘于节目时段“填充不够”“信息内容不足”,无法安排充裕的节目内容打通时段进行特别报道。但若仅仅在常规新闻节目中进行“插播”,会造成突发新闻报道的“时断时续”,新闻链不完整、新闻报道不集中,会让一些打开电视机的观众误以为“该条新闻没有报道”而跳台换台。另外,一些电视机构出于尺度把控和报道敏感性考虑,适当在节目中做“插播”,也是最稳妥的计策。


所以,若进行大时段报道,引入评论语与主持人进行互动,就新近发生的动态热点作及时评论,是填充节目内容、扩容事件信息量的有效举措。事件发生后仅2小时,央视新闻频道调派评论员资源、邀请同声传译,目的就是为了给突发事件“垫场”,在现场有新消息传出,最快速予以报道;在等待前方记者消息的同时,演播室内主持人与嘉宾、即时编译解读信息,做到三线并行,确保节目主体有效推进。

 

BBC记者手持手机出镜报道


面对突发新闻事件,根据新闻现场为重、时效性为先的原则,要坚持以递进新闻为主,要坚持新闻以线性报道为主,做到突发新闻不断档。在这方面,BBC依靠遍布全球的记者站,让记者穿戴上可供回传后方演播室的“一体化采编播设备”,有了新技术、新手段,BBC打造出了一批“网红”主播,手持移动便携自拍杆奔走于恐袭最前线,为观众报道最“前沿“的事件动态。通过手机进行摄制,通过4G或其他通讯系统直录直传,持续跟进现场,做到了新闻的不断档。


将新闻现场以“双视窗”的方式挂在屏幕一侧,而另一侧同步继续播出其他常规节目,是一种极好的“折中之策”。土耳其政变事件报道中,央视新闻便采取这种方式,左侧作为常规播出窗口,在无新消息传回的情况下,继续播报其他新闻、广告和天气预报。而右侧始终作为突发事件的传播窗口,吸引观众驻足留意,做到了线性与非线性传播的递进统一。


突发新闻报道不仅仅考验媒体同仁们抢时效的“手速”和“眼速”,更考验传统线性传播媒体的应急节目编排能力。新兴科技创造是手段,内容编排呈现才是能力。



[观媒推荐]

天津市委书记调研中央厨房

剧评:《人民的名义》热播

江西首个地市中央厨房上线

近年媒体给“足”“面”子

白岩松批新闻评论栏目乱象

版权声明:传媒大观察公众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转载时请保留作者、来源。本公众号部分使用图片、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利,敬请与我们联系。

责任编辑: 周童  zhoutong@guanmedia.com



观媒(传媒大观察)成立于2011年2月15日,是受到主管部门、媒体总编、传媒学子等关注的"媒中媒"。

bigmedianews

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