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 | 为什么孩子变成了你最不想看到的样子?
你有没想过,为什么自己希望孩子能够像自己一样勇敢,但是孩子却处处表现出退缩和害怕?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希望孩子能够自己独立一些,但是孩子偏偏什么事情都依靠你帮助?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孩子变成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样子呢?
接下来我们来深度剖析一下,其中真正的原因所在。
什么是投射型认同
其实,在这里面,产生了一种心理现象——投射型认同!
投射型认同,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提出,是用来描述婴儿与母亲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指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模型。
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认为的东西,投射给对方。对方接收到这个信息,真的变成了你所认为的那个样子。
比如:当父母反复的说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的时候,孩子的数学成绩果然越来越差。
当你在被你投射的人身上找到你所投射的信息之后,越发的证实了你之前投射出来的内容是存在的。这就是投射性认同的完成过程。
比如那个常被父母说自己数学不好的孩子,当数学成绩真的考差了的时候,父母就证实了他们的投射,看你的数学就是不行,我早就知道···
满足父母,改变自己
在生命成长的早期,儿童常常会陷于害怕失去的焦虑之中,即使能够确认妈妈或其他重要他人就在身边,但是仍然存在着对这些人的爱的不确定感,特别是在生命的本能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比如说饥饿就会陷入无助感。
所以,当父母执着于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的时候,孩子就不可避免的发展依赖的投射性认同。
比如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度照顾,总担心吃不饱穿不暖,看起来是父母无微不至地照料孩子,而潜意识层面则很可能是父母给孩子投射了过多的担心,这种担心其实是父母在潜意识层面不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
当孩子的潜意识层面接收到了父母的投射的时候,她会怎么办呢?
一种类型的孩子,不认同父母的投射,继续成为自己,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自我发展,第二种,孩子了也可能会担忧,如果不认同就背叛了父母,这样他们就不爱我了,如果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那么我就可以一直得到父母的照顾,同时也意味着可以一直得到父母的爱。
这样的话,孩子就满足了父母的自恋的需要,满足了父母权力的需要。也许孩子在意识层面,他会很努力的尝试去满足现实层面父母的期待,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孩子抑制自我功能的发展,去满足父母的需要。
孩子无法成为他自己
对于孩子来说,只有满足了父母的需要,它才是安全的,才不用面对被父母抛弃的危险。
越是对孩子管得多,孩子的自我功能越是难发展起来。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有趣而讽刺的画面,有些父母对子女说 “看,我就知道你不行”的时候,常常是一脸的兴奋,甚至比孩子成功做成某件事还兴奋。
在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也会主动把自我功能给包出去,因为这是他和别人取得链接的一种方式,也是他认为的可以获得别人照顾和好感方式,这个模式同样会带到亲密关系当中。
如何面对投射型认同
当你发现自己在玩儿投射型认同的时候,不妨试一试,向对方要点鼓励和支持,然后自己多尝试,只要能够开始收回自己的自我功能,就是一个成长的开始。
当你发现对方在和你玩投射型认同的时候,请控制住自己的焦虑,把属于对方的部分归还给对方。
因为有部分焦虑并不一定是你自己的,有可能是对方的,对方习惯于这样的依赖模式,当问题来临的时候,它会发展出紧张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诱惑你去帮助他。
但是此刻,我们要有区分,该属于孩子面对的,就需要让孩子去解决,当然,情感上可以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同时管住自己的焦虑与担心,允许对方犯错,接纳对方的不成熟。
作为父母,要多留意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模式,是否有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剥夺了孩子自我功能的成长。
最后,祝愿每一个孩子,在生命的初期,都有机会成为他自己,那么这会是孩子一辈子受用不尽的财富!
扫码付款,并添加芭妈微信,邀你进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