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8年后,它依然是尺度最大的国产战争片

影妹 电影工厂 2020-12-21

来源:电影天堂(ID:dianyingnews)

有一部电影,好于88%的战争片,却鲜少被人提起。

它就是1992年上映的—— 

《三毛从军记》


三毛是张乐平创造的漫画形象。

大脑袋、蒜头鼻、只有三根头发。

他瘦骨如柴,衣衫褴褛,孤苦无依,整日游荡在上海街头,感受着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三毛从军记》根据张乐平的同名漫画改编,由张建亚(《贞观之治》的导演)执导。

1993年,《三毛从军记》荣获了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的殊荣。

事实上,它绝不仅仅是一部让人捧腹大笑的儿童片。

时至今天,它依然是最具现代风格的国产电影之一。

它解构了战争的宏大,用嬉笑怒骂的方式道出了战争的荒诞本质。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

流浪的三毛为了有口饭吃,决定参军。

一个小孩子家家也能参军?

当然!

不仅面黄肌瘦的三毛能当兵,就连像老鬼那样瘦骨如柴的兵油子也能当兵。


老弱幼小都有的队伍,战斗力自然强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招募士兵的军官的形象就说明了一切。

什么意思?

他看起来是身高马大留胡子的男人,一张嘴说话却是女声。

军官都这样了,军队难道不是外表强大内里柔弱吗?


打仗前,这些非军校出身的士兵们进行了“战前培训”。

之后,他们“赶鸭子上架”般上了战场。


不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战场上,年纪过小的三毛都出尽了洋相。

衣服大鞋子大也就算了。


吃饭时也总是因为抢不到饭只能舔桶底。


打枪时直接一头扎进了稻草人里。


扔手榴弹时手,手榴弹落在了教官跟前。


挖战壕时,就算使上吃奶的劲儿也没挖出个所以然来。


扛木桩时,不得不在木桩上打提溜。


如果电影只拍这些,当然成不了经典。

电影最深刻的地方在于它通过三毛的经历表达了对战争的质疑

片中的战争什么样呢?

委员长一次又一次开动员大会:

“要以无数的无名华盛顿,来造就一个有名的华盛顿;

要以无数的无名岳武穆,来造就一个中华民族的岳武穆。 ”


正是受到这样的鼓舞,一批又一批人上了战场。

三毛同样抱了要当岳武穆的决心,毕竟谁不想当英雄呢?

终于,三毛和战友们出奇制胜,在加入敢死队后打赢了一场战斗。


即使这只是一场战斗,上面也要把一场战斗的胜利当成一场战役的胜利来宣传。

在表彰大会上,委员长和三毛合了影,但在报纸上我们只能看到委员长一个人。

三毛呢?

被“智勇双全”的锦旗盖住了。

说到底,“智勇双全”的只能是委员长,而不能是劳苦功高的士兵们。


这件事之后,三毛被升了官。

什么官?

给师长一家跑腿打杂。

具体来说,就是给师长擦鞋,给师娘洗衣服,给少爷擦屁股。


毕竟,抗战时期,不论为长官做什么事都是为抗战出力。

如果拒绝做这些的话,就会有通敌的嫌疑。

三毛发现师娘偷情后,师娘对他说,

“给你看的不看也得看,不给你看的看的也没看。”


这是师娘对三毛说的,何尝不是上层官员对底层人民的要求?

不信你看。

前方士兵们在拼死拼活地打仗,师长们却在后方吃着大鱼大肉。

真可谓“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为了不得罪朋友也不得罪敌人,师长在作战方针上说的最多的词就是“再议”。

就算有急件,师长也忙着戴着防毒面具跳舞,狠狠地甩出一句“再议”。


战役失败了,总不是委员长的责任,总得找个替罪羊吧。

得,牛师长饮弹自尽了。

师长明明是贻误军情吃了败仗自尽,却被报纸宣传成了高风亮节的“民族魂”。

可不可笑?荒不荒唐?


师长的死点醒了一直想做岳武穆的三毛。

“我们都是小人物小角色小把戏。”


之后,参加突击队的三毛和老鬼在一次跳伞后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被大部队遗忘了。

从此他们俩就生活在了树林子里,等着大部队来接应。


直到八年过去,抗战胜利,他们才终于从野人做回了人。

战后,三毛站在战友们的墓碑前。

分岔的小路把这些墓碑分成了三半,从我们的角度看过去,刚好是一个胜利的“V”。

抗战胜利了,举国欢腾,可这胜利却建立在无数将士们的尸体上。

这些人是华盛顿,是岳武穆,但也只是无数的,无名的而已。


《三毛从军记》里有的是夸张的戏谑。

三毛用一颗子弹就射穿了五个日本兵。


七颗子弹射到了三毛的头盔上,他本人却毫发未损。


老鬼发起怒来,嘴里能喷火,喷出的火直接让日兵举起了白旗。


在三毛的英雄梦里,样板戏《沙家浜》变成了一出滑稽戏。


挖战壕时,上面规定要挖深一米,士兵们不得不齐刷刷搬着小板凳打仗。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如下图。


《三毛从军记》里有的是不无创新的致敬(戏仿)。

水上慰问表演致敬了《现代启示录》,但官兵们会自动飞起来的望远镜却是创新。


望远镜本是为了观测敌情,没想到却成了将军看美女的工具。


炸弹把鱼炸死致敬了《希望与光荣》,但又一个炸弹把鱼烤熟却是创新。


被烤熟的鱼甚至对着三毛说起了人话:

“牢记这血和泪的痛楚。”


《三毛从军记》看似夸大其词胡编乱造,实则用嬉笑怒骂的方式表现了战争的本质。

“1937年,中华民族的危亡到了最后关头,全面进入了非常时期。”

这是电影的第一句旁白。

非常时期的一切都是非常规的,包括这部电影的形式。


片中,伪纪录片式的时代影像和夸张的漫画风格相融合,为观众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观感。

一方面,伪纪录片式的黑白影像、特型演员孙飞虎饰演的蒋介石让人觉得这是“真实”的历史。

另一方面,夸张的漫画人物和漫画风格、荒诞不经的电影情节让人觉得这是“虚构”的历史。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都变成了假作真时真亦假。

片头一句“本片全无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何尝不是对“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戏谑?

别人都争着说自己是假的,只有它非要说自己是真的。

看起来这只是一句戏谑,但再虚构的故事里也一定暗藏着某种真实。


都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三毛从军记》就是如此。

幽默是真幽默,但这些幽默无不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讽刺。

电影中着重讲了淞沪会战,《八佰》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就发生在淞沪战役的末尾。

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淞沪会战是一场失败的战役。

在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战役中,日方死伤4万余人,我们则死伤30万余人。


没错,它粉碎了日方“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没错,它鼓舞了民众的抗日热情,唤醒了民众的爱国情怀。

但这些都无法掩盖战役失败和高层战略失误有关的事实。

换句话说,在这场战役中,士兵们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在这场战役中,“悲”是远远大于“壮”的,“荒诞”是远远大于“感动”的。

如果说《八佰》拍出的是战斗的惨烈和民众的群情高涨,那《三毛从军记》拍出的就是小人物的悲凉和战争的荒诞可笑。


《三毛从军记》展现了底层小人物在战争中从憧憬到幻灭的过程。

这些小人物不懂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战争,他们只想吃饱下一顿饭,只会听命于上级的命令。

他们会害怕、会无助,会竭力在战争中拼命保住性命。

但他们也不失勇敢,会在需要时加入敢死队,去战场上杀敌。


在宏大的历史和时代面前,他们只能是无数无名英雄中的一个,一辈子都充当着小人物小角色小把戏。

结局里,这些构成历史的小人物们被历史遗忘了,哪怕他们中的很多人为国家付出了生命。

说到底,真正能“照汗青”的人有多少呢?

说到底,我们谁不是小人物小角色小把戏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