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明星,是该学会「不要脸」了

厂长 电影工厂 2021-10-20


《功勋》9.1分了。


六个单元,分别记录六位伟大的功勋人物。


开篇高潮,短小精悍,节奏紧凑,情感饱满,有人说,这应该是近年来最好看也最好哭的主旋律电视剧了。


更何况,仅是这六位伟人,就值得无数颗星!


如今,剧集播到了第五个单元。


这一部分,讲述的是中国资历最长的人大代表,资格最老的全国劳动模范,“男女同工同酬”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申纪兰的故事。


而饰演这位功勋人物的蒋欣,一出场就立住了角色。



花棉袄,麻花辫,全素颜,皮肤黑黄,笑容朴实,乡味十足。


看到这样的蒋欣,实在是很难联想到她就是曾经那个雍容华贵,趾高气昂的华妃娘娘。



也很难想象到,她就是那个被家庭拖垮的,善良又虚荣的樊胜美;



还很难联想到,她就是那个妆容精致,矛盾强势,一向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鸡娃妈妈”田雨岚。



这一回的蒋欣,真的是豁出去了。


为了演好这个出身农村的姑娘,她特意将皮肤晒黑了5度,开拍之前每天下地干农活体验角色。


全程素颜出演,真实又自然。


而且,她很传神地把握住了角色朴实,阳光,能干, 充满自信的特点。


一开口,就耿直爽朗地对身边人调侃,自己的脚竟然和新婚丈夫的一样大。



驴车不走,还是新娘子的她就自己下来拉。


面对老伯的劝阻,她笑容满满地回答,我能受。



一句“我能受”,简直贯穿了整个单元。


这句口头禅的威力,完全不亚于当年华妃娘娘的那句“贱人就是矫情”,让故事中的农村姑娘大兰子,在男权当道的那个年代带领着姐妹们走向新生。


被老人鄙视女人不能干活,大兰子笑着反驳:



被婆婆担心村里的人会说闲话,大兰子郑重其事地说到,女人也能顶半边天。


被村里的男人说“男人出不了县,女人出不了院”,大兰子就成立纺花组,发动农村妇女利用纺织换取小米。



在那个思想落后的年代,大兰子可以说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


看剧的过程中,观众也常常会忘了眼前这个朴实的姑娘,就是肤白貌美的女演员蒋欣。


而是那个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吃苦耐劳,朴素善良,十分接地气的先驱者。



全程素颜,面色黑黄,充满土味。


但我想说,这却是蒋欣作为一名女演员,演得最好的一次,最敢于突破自己的一次,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经历。


曾几何时,女演员中开始流行起各种焦虑。


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年龄焦虑……


白幼瘦,少女感,纯欲风的审美标准,不断迫使着她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行业内卷。


整容,改年龄,红毯艳压。


就连在电视剧作品中,也要美颜,滤镜,P图,磨皮。


比如下面这位女演员。


无论哪一部电视剧,她都是纯欲港风妆容半永久。


家里有人去世,她美美的;



蒙面纱猜物,她美美的;



被绑在床上,她美美的;



最过分的是这一幕。


女主角被绑架,妆容竟然依旧精致无比,一丝不乱,连口红都没掉一点。


尤其是嘴里那块抹布。


这,我怀疑女主角一松口,小小的一块抹布就能自己掉出来。



好好的一部剧,倒成了她个人的美貌展示大会。


美是美了,但就是很假。


如果一部剧,只把心思花在浮于表面的,仅仅只满足视觉效果的东西上,而不顾故事的前后联系,矛盾逻辑,情感传递。


那么,终究只能是昙花一现。


女演员们也一样,什么时候她们才能明白: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整得自然,不如演得自然。

妆化得再完美,不如实打实的口碑完美。


厂长觉得,在如今这个好演员迎来春天的时代,女演员们真的该像蒋欣一样,学会「不要脸」了。



这里的“不要脸”,是说放弃形象,放下包袱。


就像“八料影后”颜丙燕曾经说的——


“你得去掉自己的符号,老话说,演什么像什么,去掉自己才能做到,演什么都是自己,那哪儿成啊。”


而在此之前,她出演了电影《万箭穿心》。


在片中饰演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用心所有心血来维持一个家庭的普通女人。


她粗俗,势利,脾气差,大大咧咧,毫无形象。


发现丈夫出轨那一刻:



丈夫自杀后,为养家到街上挑扁担,一干就是十年的那一刻;



被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痛恨、伤害的那一刻。



无论哪一幕,都是万箭穿心。


一个好演员的表演,就是明明她在演戏,却让你感觉一切都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甚至比生活还要真实。


有人说,颜丙燕在这部电影中,绝对是奥斯卡级别的演技。


无论是失声痛哭,伤心绝望,还是苍老粗鲁,毫无形象的她总是能一秒击中观众的灵魂。


凭借这部电影,颜丙燕一举拿下了八个影后,妥妥的封神之作。



华语女演员的扮丑史,绝对不止颜丙燕一个。


比如《图雅的婚事》里的余男。


她饰演一个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蒙族妇女,皮肤粗糙黑黄,有一条黑醋的大辫子,性格泼辣豪气。


这部片子里的一切都土到掉渣。


除她之外的所有演员,均是当地的牧民出演,而其中的余男,毫无违和感。



比如《立春》里的蒋雯丽。


这部电影,号称是蒋雯丽演过的最重口的一个角色。


在片中,她相貌丑陋,皮肤崎岖,膀大腰圆,身材大妈, 还有一口看起来不太健康的大黄牙。


拥有一副好嗓子的她,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唱到北京、唱到巴黎歌剧院,成为主唱。


但,她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这个自恋又自卑,还有点神经质的角色,蒋雯丽可以说是演得如痴如醉,同时也为她带来了包括金鸡奖影后在内的4个最佳女主角。



不过论扮丑,还有一个女演员,绝对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的天花板。


那就是巩俐。


你们一定都记得,《秋菊打官司》里的她。


墨绿色头巾,大红色棉袄,臃肿的身材加上一口地道的陕西方言。


那造型,简直土爆了。


电影刚开始,这身打扮的她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完全没有一点点违和感。


甚至当她向你走来,你也会不禁怀疑:


啊?这是巩俐?



没错。


这个发质粗糙,皮肤黝黑,裹着头巾,怀着身孕的村妇,绝对是巩俐演艺生涯中最巅峰的角色。


全片几乎无面部特写镜头。


但她的一举一动无不展现出农村妇女那种“听啥是啥,又土又犟”的憨味儿。


形似,神也似。



当年《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时,很多人看完九亿女王的表演,就立刻重温了这部巩俐的经典代表作。


那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


一个还是没能挣脱美得包袱,执着地在演她自己;


一个已经不是在演戏了,从外貌到神态俨然就是个农村妇女。


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一切,她用肥皂洗头让发质变得粗糙,反复琢磨吸面条的各种细节。


仅仅一个吃面条的镜头,就足以说明巩俐的表演有多么的严丝合缝,张弛有度。



全篇的最后一幕,是唯一一个特写,也是封神的一幕。


那种后悔,无措,迷茫,内疚,矛盾,全部体现在巩俐那张写满故事的脸上。



有人说,巩俐就是华语电影的瑰宝。


从电影上映到现在,每隔十年都能听到观众怒赞巩俐的声音。




这足以说明,一段好的表演绝对不是靠造型,靠颜值,靠滤镜,靠漂亮来取胜的。


有灵魂的,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


就像厂长今天写这篇文章,通篇都是美人,通篇却没有一个养眼的镜头,没有一个华丽的布景。


有的只是一个个在现实生活中挣扎奋斗的灵魂。


说干就干,吃苦耐劳的功勋人物申纪兰;

大大咧咧,暗藏痛苦的伟大母亲李宝莉;

重情重义,坚韧不拔的蒙族女人图雅;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文艺青年王彩玲;

还有执着不屈,一心想要讨说法的秋菊。


这世间千千万万不同的灵魂,都由女演员们来塑造。


所以每一次,都必须是极致的突破,必须是超越自我的体验。


女演员们,必须学会忘了自己这张脸。


而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