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破“华北无油论”!新中国第一口千吨井什么来历?

中国石化 2020-09-11



70

70年里,胜利的“新中国第一”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新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始于一穷二白,无畏奋进求索。


70年来,胜利油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20世纪50年代华北地区早期找油,1961年4月16日钻探的华8井喜喷工业油流,勘探开发建设55年来,胜利油田在新中国的美丽画卷上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第一”、“首次”。我们梳理出其中一部分,重温胜利油田历经的风雨波澜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第一口千吨井


上世纪50年代,在松辽地区开展大会战的同时,华北地区勘探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开展。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在回忆录中写道:

“1964年3月13日,我离京去东营,在现场蹲了一个多月,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组织布置会战工作。先后下到钻井队、地震队、试油队、机修队、运输队,同100多人谈了话,看了100多张地质图,这次会战必须从这里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思想上充分准备好,打一场啃硬骨头的仗,打一场复杂的科学技术仗。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勘探思想。提出了‘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各个歼灭’的方针,并与地质人员一起定出了一批探井。”


坨11井就是其中的一口。


1964年12月29日,由石油工业部华北石油勘探处32120钻井队完钻。1965年1月31日试油,获得日产1134吨的高产油流。坨11井是中国第一口千吨井,也是胜利油田的命名井。
它承载了老一辈石油人坚定为国找油的理想信念、牢记产油报国的使命担当。坨11井的诞生,彻底甩掉了“华北无油论”的帽子,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功勋井。



坨11井由32120钻井队施工。当时环境、饮食、住宿条件恶劣,但老一辈石油人胸怀高涨的爱国主义情怀,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战胜了复杂的地质构造困难。
这场会战最大的困难是地质构造复杂,专家对这里的评价是“千层饼子夹软豆腐”。如果把井打斜就报废,会给当时本来就不富裕的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参加会战的几十个钻井队,当时都得了“恐斜病”,多采用低钻压、低速度、小排量钻进,因此钻井速度较慢,大大影响会战的进程。
打坨11井的时候,32120钻井队大胆细心送钻,钻井速度快,井身质量好。共测试31个井斜点,最大井斜为一度四十五分,完全符合会战指挥部的规定。同时生产时效高,设备保养过得硬,安全生产好,在全部钻井时间58天11小时的过程中,没有发生过停钻,更没有重大事故。



1964年恰逢雨灾发大水,路上泥泞不堪。坨11井场积水很深,轧一次就全部翻浆,载满钻井设备的汽车在离井场几百米的地方就陷进泥坑。钻井队工人就在地上垫上木杠、钻杠,把40多块200多公斤的井架配件和器材人拉肩扛,一米一米挪到井场,粗犷高亢的劳动号子震撼着荒原。



1965年1月25日坨11井试油,获得日产1134吨的工业油流,响彻祖国大地的第一口千吨井诞生! 


1965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一,在坨11井井场举行盛大的祝捷大会,石油部副部长、会战工委副书记张文彬激动地说:“我们在胜利村打出来我国第一口千吨井,在这里站住了脚。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为了纪念油气勘探的这一重大成果,经部党组决定,这里就叫胜利油田!”


继“千吨井”之后,众多高产井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陆续开发出了胜坨、东辛、永安等9个油田,将黑金油流源源不断地输向祖国的心脏。



55岁的坨11井,至今仍在正常开采,已累产原油62.23万吨。我们永远无法忘记,她是胜利油田命名的来源,是新中国第一口千吨井!


新中国第一座

滩海整装油田


1982年冬季开始,石油勘探人员克服地面条件恶劣、装备水平简陋、工艺技术落后等困难,在海拔0.5~2.0米之间的潮间带内展开地震普查。
1984年,预探井孤东3井钻遇油、气层总厚度105.7米,同井场3口探井试油不同层系均获得工业油流,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国唯一储量超亿吨的新油田——孤东油田。


1986年,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组织了蜚声全国、轰轰烈烈的孤东会战。


15000余名职工、18000余名民工,动用车辆2000多台、钻机55部,在“人过不停步,鸟过不搭巢,荒草连成片,蚊虻飞成群”的盐碱荒滩上安营扎寨,住帐篷,吃粗粮,喝咸水,舍家忘我,战天斗地,当年生产原油323.8万吨,建成中国第一座也是最大的滩海整装油田——孤东油田。



孤东油田的产量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都一直稳定在500万吨的产能上,作为一个大型的整装油田,这差不多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石油工业所获得的最大的硕果了。



孤东油田两次被评为中国石化高效开发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高速高效开发油田的一个样板;拥有中国第一大油、气、水综合处理规模的孤东一号联合站和被誉为“胜利海上长城”的孤东海堤,1988—1992年连续5年实现年产500万吨的总体设计目标。



新中国第一座

300万吨级浅海大油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九曲黄河入海口、辽阔的渤海湾南部海面,昂然矗立着一座新兴海上“石油城”——中国石化胜利海上油田。



从陆地到海洋,从10万吨到300万吨,20多年的艰苦创业,20多年的拼搏奉献,英雄的胜利海油人用智慧和汗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300万吨级现代化浅海大油田,绘就出了恢弘的浅海石油开发篇章。



胜利浅海石油的开发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那时就已经进行了航空磁力普查。进入70年代,随着胜利油田不断壮大,胜利石油人就开始探索这片蓝色国土,做出了“向浅海进军,勘探开发渤海湾浅海油气田”的重大战略决策。



1988年5月埕北12井试油发现埕岛油田;


1992年11月,胜利海上第一船原油外运,结束了胜利浅海地区只投入不产出的历史;


1993年,海上油田正式投入开发,当年产油10万吨;


1994年5月11日,胜利油田党委发起了向海洋进军的新攻势,海洋采油厂应运而生……



时至2014年,原油产量跃上了300万吨级台阶,2019年原油产量将达到336万吨,将一个边际油田建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极浅海油田,创造了中国极浅海油田生产能力最高纪录,被录入《中国企业新纪录》。成为中石化产量、效益第一大采油厂,是落实国家“稳定东部”石油战略的重要阵地,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生力军。


20年多来,胜利海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4.7亿吨,建成各类采油平台110座,累计产油5700多万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座平台就是一座丰碑。耸立在大海的平台昭示着胜利海油人向大海要油、从海底掘金的英雄气概,海底纵横匍匐的油气水输送管线记载着海油人艰苦奋斗的光荣历程……


陆上石油行业

第一家股份制油公司


1993年的中国,改革之势如火如荼,胜利油田正处于年产3000万吨稳产阶段。


为尽快适应市场形势变化,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积极探索深化改革的思路与方式,果断作出了打破国家单一投入开发油田的模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开发难采储量的决策,国内陆上石油行业第一家以股份制形式、油地结合开发难动用储量的油公司——东胜公司成立。
公司于2002年开顺利通过了挪威船级社的认证审核,建立了系统的HSE管理体系,是我国首家同时获得挪威船级社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项国际体系认证的陆上油公司。


1993年6月29日,随着牛25-28井钻机的一声轰鸣,东胜公司勘探开发难动用储量的大幕也随之拉开。6月29日这一天,就是东胜公司的创立日。



难动用储量,首先体现的就是一个“难”字,东胜公司首先面临着克服复杂多变的地下条件,在低渗高压的牛25区块上打出了日产189吨的高产井——牛25-45井,并形成了一套将长裸眼钻井、近平衡压力钻井、优化井身结构等工艺技术于一体的配套技术体系,在胜利油田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96年,三年迈出三大步,公司已累计生产原油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亿元,股东年分红率20%以上。总资产7.73亿元,固定资产增值7.6倍,原油生产能力翻了8倍。


东胜带给胜利的不仅仅是产量,更有“东胜模式”的创建——这种模式一是“油公司”,二是“股份制”,这改变了油田开发主要依靠国家单一投入的传统模式,为多渠道、多形式的筹集社会资金开发油田提供了新的尝试,对解决资金困难,理顺工农关系,充分调动地方、社会和油田的积极性,实现油田增储稳产具有现实意义。



在这艰苦创业、万众创新的历程里,在伴随着新中国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胜利油田曾经涌现出的中国第一次、第一个、第一件、首次……终被历史铭记,而胜利石油人的精神将继续传承。


历史如长河,胜利一步步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未来,胜利人将肩担重责,为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创立更多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胜利油田滨南白鹭湖井工厂▲




———— / END / ————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获取全文)

来源: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素材:孤东采油厂-尹永华、李贻晨,海洋采油厂-王振国,东胜精攻股份有限公司-胡建伟、李佳,胜利油田-刘梦雪

编辑:谭伟 秦阿琪



意见?建议?评论区留言↓↓↓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