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设计师的“寻美”之路
2023年8月18日,杭州,一个下着滂沱大雨的周五。高宪,坐上了一趟开往北方的高铁。
她的目的地,是河北青龙。
列车到站秦皇岛,还需要2个多小时才能抵达青龙。这个小县城,脱贫刚过5年时间。
高宪镜头下的青龙县
高宪是一名阿里云智能的设计师,也是阿里公益“寻找远方的美好”团队的一员。青龙满族自治县,就是高宪支持的县域之一。
这一次,高宪和同事李剑叶一起,是去见证他们自己参与设计的青龙县域公用品牌正式亮相的。
一年前,青龙还不知县域品牌为何物。彼时,高宪等阿里云设计师一行人,初到青龙采风。现在,在设计师们的创作启发下,青龙对未来的产业和文旅发展,已有了规划蓝图。
这一年里,在高宪的号召下,先后20多个阿里云的设计师,围绕着青龙的农业和文旅,利用业余时间为其深度打造了一套县域品牌视觉体系。
“画境诗天,满意青龙”,是青龙县域品牌设计的起点,也是核心。这本是诗人臧克家对青龙的一句由衷赞叹,现在,它被赋予上了振兴青龙的使命。
青龙公共品牌发布会上,
用上了阿里云设计师为其设计的视觉
高宪亲眼看到,仅仅是一年时间,电商产业园、直播基地和物流中心,在青龙拔地而起。
500多家电商企业,让原来围着灶台、老公和孩子转的妇女们,有了重新就业的机会,全年为农户增收1.5亿元。
工厂里,机器和工人们马力全开,热火朝天。高宪和同事们设计的元素,就在眼前流动着。
在这里,青龙的农副产品,栗子、香菇、山楂、豆包和苹果,将整齐划一地标注上“满意青龙”的公共品牌,从物流中心送往天南海北。
阿里云青龙设计团队的设计效果
高宪的经历,也是更多公益设计师所感同身受的。过去几年,他们见证了许许多多县城逆袭的故事。对这些公益设计师来说,设计,早已超出了技能的范畴,有了更宏大的使命。
高宪的本职工作,是为阿里云产品提供品牌、文化的解决方案。接触到青龙,对她来说,是一件自然又偶然的事儿。一直以来,高宪心中都有一个坚持:
要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公益的方式,捐物捐款,包括捡垃圾也一样。我选择用上我的专业,去做这件事情。”
这股动力让高宪接触了不少公益项目。早在2017年,高宪就发起了“艺课堂”公益项目,给山村里的孩子上美术课。这一上就是6年,还带动了300多位身边的同事一起加入到公益课里。
从乡村孩子的美学培育,到寻找远方美好的乡村振兴,一切都顺其自然地发生着。
高宪是辽宁大连人,和驻扎青龙的阿里乡村特派员刘琳,正好是老乡。冥冥之中的巧合,让青龙和高宪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决定先去这个河北的小山城看看。并且拉上了阿里云设计部设计中心总监王路平。组队做公益的第一步,是让团队小伙伴们都一起参与。
阿里云设计师在青龙
左一:王路平 左二:高宪 左三:胡峻
左四:刘栋帅左五:朱根乐
刘琳带着高宪一行人走访了企业,登明代长城,爬祖山,入板栗林。短短几天里,高宪的灵感库就纳入了不少当地元素。
一有机会,高宪便会找当地人聊聊天。食品产业园区里的搬运女工,花场峪山脚下的满族老人,当地人踏实质朴的品格,真切地打动了高宪,并最终成为她创作中的一部分。
回到杭州后,一个现实的问题跳进高宪的脑海:
怎么才能让更多的同事加入进来?
带着精心拍摄制作的青龙推介纪录片,高宪先是开了一场小型发布会。有了王路平的动员,高宪的青龙公益项目推介,进行地十分顺利。
直到现在,高宪依旧很感谢王路平的支持。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认可,提供思路和建议,为高宪的公益号召创造了前提。
其实,这些参与其中的设计师,无论职级高低,资历深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纯粹的公益之心。
设计师们在青龙
为了增加同事们对青龙的体感,高宪自费囤了一批青龙当地的特产小吃。心想,打动一个人,就从打动他的胃开始准没错。
高宪有着东北人的爽朗和幽默。为了号召同事们加入,她会用上个人魅力,和同事们描绘蓝图:“你想啊,你的设计选中了就是县城的一份子,哪儿都带着你的痕迹。这多得劲儿!”
从发布会到第一轮回收,只用了一个月时间。阿里云智能设计中心的20多位同事,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认真交付了各自认领的作品。同事们的配合度,比高宪想象中的还要高。
当阿里云设计师们暂时地,从冷静克制的科技世界中抽离,他们能感受到青龙风土人情带来的温暖。而设计师们把这股力量,再次投入到设计作品里。
比如说,阿里云设计师佟天泽原先做着数据化大屏的工作,他把这个创意用在了青龙的品牌设计上。
阿里云设计师佟天泽设计作品
更多做着paas、iaas 、saas的同事,给青龙提供了农副产品包装的设计创意。
阿里云设计师高宪设计作品
孙瑶、耿宪君、沈心苗的设计面面俱到,郑瑞鹏提供了风格俏皮的栗子包装,赵佰惠尝试了前卫时髦的风格,刘书好和刘漪呈现的设计感让人眼前一亮。朱根乐的设计古典大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扬的IP形象更是让大家为之惊艳。刘栋帅的设计别出心裁,徐晨旭的设计优雅中带着智慧,万露和吕可心都用不同的角度呈现了青龙之美。
阿里云设计师刘扬设计作品
阿里云设计师万露设计作品
阿里云设计师赵佰惠设计作品
阿里云设计师徐晨旭设计作品
虽然不计KPI、不计OKR,高宪的同事们依旧毫不含糊。他们由衷地觉得,这是件乐在其中、意义深厚的事情。
面对风格迥异的作品,青龙最后只是挑选了一部分。但设计师们并没有为此埋怨。
有遗憾,但他们更愿意去理解。作品背后不分你我,大家都拥有着统一的身份,那就是阿里的设计师。
青龙项目设计师的这种感受,寻美设计师都曾有过。分配工作与公益的时间,平衡入选与落选的心态,是一场必经的修行。但一旦度过这些时刻,设计最终落地,县域品牌的力量便会喷涌而出,让设计师们为之振奋不已。
直到现在,阿里巴巴内外,来自不同岗位的设计师们,已经为20多个县域的近百款农产品换成了寻美项目组设计的包装。有的成了当地的王牌产品,有的成了超级爆品,有的,让县城的命运从此逆转。
热心公益的高宪曾走过许多县乡,青龙是当中令她印象最深的,也是变化最大的那一个。
这是一座有着浓厚满族文化的山城,但在过去,因为交通闭塞而鲜有人知。高宪能预感到,这种特有的民族风情,会成为青龙最闪耀的标记。
实际上,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还有很多像青龙这样独具一方特色的小县城。光是“寻找远方的美好”项目的设计师们,就领会过甘肃礼县的先秦文化,陕西宜君的魏碑石刻、农民画、江西寻乌县的客家文化,吉林汪清的朝鲜族文化,湖南城步的苗族文化,河北巨鹿的宋城文化,山西平顺的四景车和山水。
这些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源源不断地为设计师们提供创作灵感,最后糅合进县域品牌设计里。
在青龙,一位干部曾向高宪一行人念了一首原创的诗:
“茫茫群山涌碧流,青龙出海向天游。仰头吐得珠千斗,照亮燕云十六州。”
高宪明白,这些扎根于乡村一线的干部,对家乡有着发自肺腑的热爱。他们比谁都期待,家乡能建设起品牌,让当地的农产品和旅游资源,被更多人知道。
但过去,他们受专业和人才的限制,有心无力。有了公益设计师等社会力量的加入,以品牌振兴乡村,不再是纸上谈兵。
在当地的满族博物馆中,高宪琢磨研究了很多关于古典玉器和龙纹的图案。她和同事,最终在作品中融入了这些民族元素,使它们成为“满意青龙”的精神底蕴。
青龙县域公共品牌设计图
结合着当地明长城的形象,品牌logo有了神形兼具的表达。
自然古朴,是高宪初到青龙时的第一感受。她也把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汇入设计的风格当中。
青龙是中国最大的板栗产业带,足足有100万亩。而且栗子的口感香软甜糯,品质绝佳。
当地的农户告诉高宪,每到收获的季节,青龙的优质板栗就会被迁西商贩用低价收购,之后以迁西板栗的名义和价格销售。
在品牌声望面前,青龙成了弱势的那一方。
不只是青龙,相似的遭遇,陕西宜君也曾经历着。宜君的苹果,与隔壁洛川县苹果相比,品质口感毫不逊色。但就是这么好的苹果,只能放进写有洛川的包装箱里。因为这样才能摆脱烂地里的命运,获得销路。
但令人欣慰的是,蒋宇宁等70多位阿里设计师,提取宜君当地的农民画作为设计元素,重新为宜君的苹果设计了一系列产品包装。现在,宜君苹果名声大噪,获得了品牌辨识度带来的市场竞争力。
在苹果的品牌力显现之后,蒋宇宁们又陆陆续续地为宜君其他核心产业,玉米、核桃、中草药、党参,甚至包括核桃露,做出了一整套全面的包装设计。
阿里设计师为陕西宜君设计的农产品包装
高宪也知道,青龙板栗的品质不输任何产地。但就是因为缺少品牌的包装和宣传,好果子淹没在大山深处。
酒香也怕巷子深。面对农户的遗憾,高宪觉得,自己必须得做些什么。
在设计师们的创作下,青龙板栗有了软萌的卡通形象。将来,它也会成为打响青龙品牌的重要一部分。
比起设计作品本身,由高宪等设计师带来的品牌意识,对青龙而言,才是更珍贵的财富。
起初,青龙像板栗、苹果、粘豆包这样的农副产品,品牌形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现在,它们至少能以青龙的公共品牌统一推广销售。
这个从0到1的过程,如果没有设计师们的介入,很难说何时才能落地。
青龙开始有了自己的县域品牌
但即便如此,高宪仍然会发现,当地对于品牌的理解,依旧停留在压个Logo而已。
在高宪看来,设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她希望的是,青龙可以自主生发出品牌的原动力。而这取决于发散的品牌思维。
就像高宪为山村孩子上课的初衷,是希望唤醒孩子们原有的审美与创造力。同样,她也希望能够唤醒青龙的品牌意识,而不仅仅只是提供设计方案而已。
打造品牌思维,注定是一条任重而道远的路。但高宪始终在努力。她像布道者一般,推动着青龙的品牌意识小步前进。
今年8月的县域品牌发布会上,高宪又一次讲起了品牌的核心。包括如何更好的应用,以何种正确的理念,来获得品牌与效率的一致性。
高宪相信,青龙品牌由内而外的焕新,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这条盘踞在燕山山脉的青龙,多年沉睡后,已经渐渐觉醒。它将摆动身躯,跃身而起。
像高宪这样的设计师,他们的创作或许各不相同,但都有着共同的灵感母题,那就是中国乡村独有的民俗文化。在他们看来,这些民俗文化因稀缺而珍贵,它们应该收获相匹配的商业价值。
去年10月,高宪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杭州两所高校里的课程指导老师。
这是阿里云和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校企合作的一次延伸。
在中国美术学院,面向工业设计智能制造方向的大三学生,有开设数据智能设计课程。
负责课程的国美老师刘嘉瑞,是一位前阿里员工。当他把课程大纲同步阿里云的设计师们,希望能够结合具体的实操项目时,高宪很快想到了青龙。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浙江工业大学的支持。
于是,高宪和同事胡峻研究了一系列的课程,把专业技能点和青龙品牌需求融合在一起。
有了青龙这个数据样本,大学生们也获得了机会,能用自己年轻跳跃的创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在中国美院,24名同学分成了不同的项目小组,投入到对青龙的调研和设计当中。他们最终向青龙县领导汇报了6个颇有风格的设计成果。
有的小组,从青龙的皮影戏获取灵感,尝试以大屏互动的媒介形式,推广青龙当地的红色革命故事。
中国美院学生为青龙设计的作品
有的小组,把青龙的民俗特色猴打棒、秧歌和粘馍馍,融入到数字卡牌当中,尝试建立一套青龙的数字遗产。
中国美院学生为青龙设计的作品
有的小组,为青龙板栗的营销推介制作了一套链路完善的小程序,从认养到导购。
中国美院学生为青龙设计的小程序界面
有的从青龙目前并不成气候的公众号和网站着手,设计了一套系统的视觉方案。
中国美院学生为青龙设计的网站界面
比起课堂中虚设的主题应用,青龙的县域品牌设计对学生们来说,显然有着更大的现实动力,能参与到青龙的乡村振兴,让他们感到兴奋不已。
青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的公益项目,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时间紧、任务重,网络上关于青龙的信息也十分有限。最棘手的是,受当时疫情限制,他们没办法前往现场获得一手数据。
高宪只能竭尽全力地充当起青龙的中间人,在学生们与青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设计过程中,为学生出谋划策。
在负责课程的国美老师潘思博看来,学生们与青龙的思维碰撞,已经不仅仅只是公益而已,而是一场双赢。
另一边,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的学生们,也在为青龙当地龙头企业的农副产品,精心创作了包装设计。
他们分析调研,根据使用场景和购买人群的不同,给青龙的香菇酱、栗子包装做了突出品牌卖点的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
为青龙当地企业设计的农产品包装
学生的鲜活表达为青龙带来了不同的视野,同样,青龙的产业和民俗,也让学生的所学所想,有了落地的可能性。
学生们向县域品牌设计注入了澎湃的激情,青龙也为他们颁发了公益证书,但他们更期待自己的设计,能在未来落地呈现,最终为青龙的品牌力添砖加瓦。
作为设计师的高宪,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变成了能量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志同道合的公益同路人。
不只是青龙,更多为美好生活奋斗的乡村大地,需要像高宪这样的公益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