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宜昌要做这些事…

宜昌发布 2021-07-02

宜小布前天推送的

☞《营造更优环境落实惠企政策

加快疫后重振责任清单》

受到不少网友的关注与支持


7月24日上午,宜昌市优化营商环境“71条”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财税支持专场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珊珊主持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主任郭康新、市财政局局长柳兵、市税务局局长戴毅敏、市经信局局长丁庆荣、市商务局局长刘祯华围绕发布会主题并结合部门职责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图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珊珊


营造更优环境

落实惠企政策

加快疫后重振


视频:宋钰杰


宜昌优化营商环境硬核举措

财税支持这样干!

👇👇👇


 市发改委 


市发改委主任 郭康新


竭心尽力抓好政策争取

千方百计助力疫后重振


市发改委在统筹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抢抓政策窗口期,千方百计对上争取,尽心尽力服务实体经济,截至目前,累计争取各类资金70多亿元,衔接银行对重点项目授信近150亿元,争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优惠贷款和减免税收60余亿元,各类资金争取成效明显高于同期水平,市场主体政策获得感明显增强。


一是深研细谋,积极争取预算内投资。


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七大类重点支持领域,深入研究,认真谋划,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应报尽报。


截至目前,累计申报中央投资项目395个,申报资金总额175.1亿元;已到位预算内投资项目119个、资金12.64亿元。其中,争取2020年提前批老旧小区改造中央投资项目17个、资金1.65亿元,项目个数和资金额度均为全省最多。


二是高效落实,积极推进企业债券申报发行。


经努力争取,宜昌作为湖北省内唯一城市再获企业债券申报“直通车”政策,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2年内企业债券可直报国家、随到随审。


截至目前,累计抢抓机遇申报企业债6只,规模52.59亿元,分别为:建投11.3亿元企业债、高投10.89亿元借新还旧企业债、当阳10亿元企业债、枝江3亿元借新还旧企业债、宜都15亿元绿色债、夷陵经发投2.4亿元借新还旧企业债;核准5只,规模58.19亿元,分别为:宜都10亿元项目收益债、兴发20亿元绿色债、高投10.89亿元借新还旧企业债、远安6亿元企业债、建投11.3亿元企业债;注册1只,规模10亿元,即:当阳10亿企业债(3月1日起,企业债发行实施注册制);发行4只,规模37.5亿元,分别为:交投10亿元绿色债、枝江7.5亿元绿色债,兴发绿色债第一期10亿元、宜都项目收益债10亿元。


三是搭建平台,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合作。


开展宜昌市长江大保护银企签约三峡集团专场活动,为金融机构和三峡集团搭建合作平台,积极打造央地银企长期合作典范。组织农发行等8家金融机构分别与三峡基地发展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签订授信协议,累计为宜昌市主城区污水厂网和生态水网共建项目一期PPP工程、茅坪河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沮漳河流域生态修复项目一期PPP工程等7个长江大保护项目提供授信额度147.42亿元。


四是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企业。


申报享受中央财政贴息重点保障企业5批622家,67家企业被纳入全国名单,231家企业被纳入省级名单,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家企业获专项贷款60余亿元。申报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3批,272家企业被纳入减免税名单,截至目前,累计退税1亿多元。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做好资金争取有关工作,跟踪抓好已申报项目对上衔接,加紧谋划储备一批“两新一重”等符合政策导向的项目,以实打实的政策和资金助力宜昌疫后重振和经济社会发展。


图/周星亮摄


 市财政局 


市财政局局长 柳兵


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

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六稳”“六保”,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求,政策上多给红利、服务上多添便利、融资上增信助力,以“店小二”精神全力支持企业“以恒心办恒业”。

根据全市优化营商环境“71条”,于7月15日制定了市财政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列明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这里主要介绍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政府采购改革。


继续推行取消政府采购保证金政策,减轻企业投标成本。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预留政府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


抓好政府采购促进消费扶贫,市直78家主管部门开通了“扶贫832”平台采购,预留采购额度269万元。协助建立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打造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真正实现“阳光采购”,已入驻商家374家,上架商品4683款。


二是减免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房租。


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提供最快办理、最大便利、最优服务。在政策执行方面,积极督促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将3个月房租免收(2-4月),6个月房租减半(5-10月)政策执行到位,同时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减免房租的实施情况纳入财政检查计划。


截至6月底,市直100家行政事业单位700余份合同,按政策全年为1100多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3046万元,实际已减免2073万元,达到了减免进度。在简化流程方面,将原由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市政府按权限分级审批,简化为主管部门审批同意,事后财政部门备案,办理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平均10天。同时针对已收取租金收入退库流程多、时间长等难题,简化为执收单位直接退还,或者采用下一缴费周期抵扣方式享受减免。


三是有效发挥财政金融协同作用。


运用“企业方舱”平台,加大政策帮扶和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全力帮助受到疫情冲击的企业“活下去、留下来、发展好”。在争取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方面,协助企业提前做好申报准备工作,申报成功后在5个工作日内将全年贴息资金预拨至企业。


截至6月底,全市389家企业被列入国家防疫重点企业,其中:155家企业获得专项优惠贷款57.92亿元,已争取贴息资金0.7亿元。贴息后,企业实际负担利率低于1.6%。宜昌市争取专项优惠贷款的企业数、贷款额度、贴息金额均位于全省第二。在政府性融资担保方面,创新“见贷即担”业务,探索开发“抗疫信用担”“区县联动担”等产品,更加积极地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累计办理担保金额1.8亿元,并为36家企业减免担保费200多万元。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者融资,为4776名创业者办理创业担保贷款8.5亿元。



 市税务局 


市税务局局长 戴毅敏


落实减税降费

助力疫后重振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制度安排,也是税务部门对广大纳税人的庄严承诺。


今年以来,全市税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紧盯“五最”目标,聚焦税收领域的热点、堵点、痛点、重点问题,真正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抓整改,举全局之力打造办税最快、服务最优、体验最佳的宜昌税收营商环境。

一、以减轻税费负担为着重点,最快速度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积极对接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和湖北省出台的5大类23条优惠政策。


通过加强政策宣传与辅导培训,加强对优惠政策执行的监督检查,简化手续、线上审批、提高速度等措施,确保纳税人享受的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应享快享,上半年,全市税务部门累计实现减税降费15.63亿元,减免社保费13.4亿元,切实助力做好“六稳”、落实“六保”。


、以提升办税体验为关键点,最大限度压缩办税时间。


及时制定实施“16条纳税服务创新举措”,持续深化“双千”服务,全力打造“一刻钟办税服务圈”,构建了“网上办”“扫码付”“票寄送”等多元化非接触式办税缴费领票新渠道,做到即办事项一次性办结、审批事项集约式办结、涉税事项限时办结,办税过程免填单、零收费、无障碍。


通过提速减负,纳税人90%以上涉税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理;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由8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企业年平均纳税时间在全省目标的基础上再压减5%,持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以解决堵点痛点问题为突破点,最大力度优化办税流程。


在全省率先实现跨区自由迁移,从原来的3个环节压缩至1个环节,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即时办理。进一步简便发票申领,全面推广“网上申请、邮寄配送”,2020年12月底前实行免费邮寄。


大力推行注销限时办结,对符合条件的简易注销实行清税免办,对符合即办条件但资料不齐全的实行容缺即办,切实解决“注销难”的问题。


升级房产办证流程,从8月1日起在宜昌市城区新建商品房项目试点“交房即交证”,切实解决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


四、以规范税收执法为切入点,最大强度提升服务质效。


严格执行“十必须十不准”,真正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执法就是最好的服务,深入推行税务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创新推行税收执法容缺容错机制,对外公开承诺践诺“12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服务举措”,实行“免打扰”执法,无风险不检查,无审批不进户,无违法不停票,不断规范税收执法。


大力推行创优稽查、限时稽查、一案双查,对侵害纳税人权益的行为严厉查处,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五、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着力点,最大热度服务经济发展。


利用税务系统开发的“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信息平台”,开展税收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打通上下游链条,目前已帮助企业61个项目实现供需对接。


与全市32家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推广“纳税信用贷”,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今年上半年,全市2238户中小微企业获得“纳税信用贷”18亿元,有效化解了企业复工复产的燃眉之急。


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总要求和“五最”总目标,坚持刀刃向内、闻过即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韧劲,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切实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真正让广大纳税人“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得实惠”,努力为宜昌加快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税务力量。


图/周星亮摄


 市经信局 


市经信局局长 丁庆荣


落实电价优惠政策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疫后重振


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营造更优环境落实惠企政策加快疫后重振责任清单》中,财税支持类有31条,市经信局作为责任单位的有4条,主要涉及市重点产业发展基金调度资金和市工业生产调度资金使用的延期、首次“进规”工业企业的奖励、信息消费和“万企上云”标杆的奖补、国家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的奖励。


目前两类调度资金的延期已落实到位,其他三项惠企政策将按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适时启动奖补资金分配,确保尽快发放到企业手中。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经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把一系列惠企的财税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影响、稳定生产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落实电价优惠政策。


截止6月底,落实非高耗能用户电价优惠、湖北省化肥企业电价优惠、支持性两部制电价等3项政策,共优惠电费1.41亿元。其中20家化肥企业享受到国家对湖北化肥企业的专项电价优惠政策减少电费支出近4400万元,6月份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6.1%。


到今年底,非高耗能用户电价优惠预计还可为用户减少电费支出6000万元以上。


二是落实市工业生产调度资金支持。


将去年支持68家企业的2.4亿元市工业生产调度资金的使用期限延长到今年底,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目前这68家企业全部按期复工复产,6月份产值环比增长9%。


三是落实市重点产业发展基金调度资金支持(注: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


将去年支持全市49家企业的2.15亿元市重点产业发展基金调度资金的使用期限延长到今年8月底,这49家企业全部在3月底前复工复产,上半年完成产值降幅好于全市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有6家企业增幅达到两位数,宜都仝鑫精密锻造、宜昌聚龙环保增幅达25%以上。


四是落实市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


去年支持技改项目130个,补贴资金1.06亿元,撬动社会投资89.9亿元,拉动效果达到85倍。这批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62亿元,新增利润19亿元,新增税收12亿元,新增就业4183人。在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下,企业技改积极性大幅提高,规上工业企业技改覆盖面已达76%,工业技改投资增速明显高于全省水平,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五是加大对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的资金支持。


按照“财政补助资金+基金+绿色债券+金融”模式,在筹措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资金上,除积极争取基金、债券和金融支持外,财政上也不遗余力加大支持力度,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还向省级争取专项资金2.1亿元,支持化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目前134家化工企业已完成关改搬转任务104家,剩余30家搬迁企业已有15家企业搬迁项目开工建设、15家启动搬迁工作。


六是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的资金支持。


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磷石膏综合利用进行补助,夷陵、宜都还安排配套补助资金和奖励资金加大支持。


另外,还落实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预计每年可为企业退返增值税300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先后有8个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6418万元。


在各级政府财税惠企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工业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信心更足,生产经营状况有了明显好转,5月份,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实现由负转正;6月份,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均提高到两位数,环比实现了逐月提升,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各市州第三位。


图/@影像-理想国


 市商务局 


市商务局局长 刘祯华


抗疫情 扩消费 促两稳

加快推进宜昌高质量发展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商务系统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经济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扩消费、稳外贸、稳外资,重点商务经济指标回稳向好。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三位,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达到74.7亿元,稳住了外贸基本盘;合同外资金额3.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72万美元,实现正增长。

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全力促消费惠民生。


一是全力抓好应急保供。今年从大年初一开始,市商务局就按照市防控指挥部要求,及时启动战时机制,要求全员返岗,积极组织宜昌市重点商贸企业克服困难、稳价保供,并及时投放政府储备肉,确保了米面油肉蛋奶及蔬菜等基本必需品的供应、开发全市抗疫情无接触配送系统,有效解决了小区封闭后100多万城区居民无法外出购物的燃眉之急。


二是全力抓好复商复市。出台支持城区夜间经济发展8条措施、餐饮业纾困5条措施,按照“定区域、定时段、定品种、定责任、定标准”的要求,在城区九大重点商圈试点外摆经济,积极促进商贸企业复商复市和消费复苏。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复工复市1619家,复工率100%。


三是全力抓好农商互联。市县联动“直播带货”68场次,累计销售1.7亿元。推出宜昌春茶“百圆惠”品牌,累计销售9万份4万余斤。先后打赢茶叶、蔬菜、柑橘三大滞销战役,累计销售各类农产品5.9万吨。


四是全力抓好消费回补。首次发放宜昌惠民消费券4000万元,消费杠杆比达1:6.4。开展“荆楚味道·数字消费节”、首届“惠购”宜昌线下车展等10余场促销活动。首次搭建市民“E家” 公共生活服务平台,为宜昌市各类商贸企业免费提供线上营销服务。


二、全力抓好两稳工作。


一是积极培育外贸市场主体。全市外贸出口实绩企业368家,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家。兴发、宜化、奥美医疗、东阳光化成箔等出口过亿元企业达到14家。


二是加快争取国家级开放平台。宜昌综保区、中国(宜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等国家级平台、试点先后获批,首批15个项目入驻综保区,三峡保税物流中心主要考核指标居全省前列。


三是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目前已争取中央和省级外经贸发展资金2563万元,将惠及100余家外经贸企业。


四是积极组织企业开拓市场。积极引导企业线上联系网上参展,稳客户、拓市场、抢订单,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宣贯政策。深化“双千”服务活动,创新开展“商务干部连千企 服务企业促发展”活动,协调落实疫情以来国家、省、市出台的各类帮扶支持,包括宜昌市鼓励利用外资5条、稳外资稳外贸19条等措施,全面清理违反市场准入管理规定的政策文件,确保内外资企业享受同等纾困政策。


二是银企对接。组建金融对接工作专班,深化政银信企合作,依托“网上金融大厅”、“楚贸贷”,加大对各类商务企业的融资支持,保障企业资金链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截止目前,申报商贸企业融资需求1302家,186家商贸企业获得授信金额27.9亿元,193家商贸企业获得贷款17亿元。


三是部门联动。完善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开展口岸提效降费专项行动,清理公示口岸收费事项,实施进口货物“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例如,对进口重箱免堆期由7天延长至14天,减少超期产生的库场使用费。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实现主要业务申报率和应用率均达到100%。


下一步,将以本次新闻发布会为契机,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做细做实政策落地,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当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为加快宜昌高质量发展做出商务贡献。



疫情期间

国家出台多项支持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

宜昌落实情况如何?

国家、省出台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

支持湖北疫后重振和企业复工复产

宜昌采取哪些措施

来保证这些优惠政策真正地惠及企业?

......

接着往下看

👇👇👇



针对大家关心的水电气价格问题,宜昌如何应对疫情降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答:水电气是市场主体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其价格是否合理,往往给企业带来对营商环境最直观的感受。为支持企业疫后重振,及时出台价格文件,实施水电气临时价格措施,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取得较好效果。


一是更大力度推进降本减负。市发改委先后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调整中小微企业水电气价格的通知》和《关于继续实施水电气临时价格措施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通知》,推出了水电气降成本的系列措施,实施5个月来,共为相关企业节省成本支出1.42亿元,预计全年可为企业节省水电气成本近2亿元。


二是更广范围释放价格红利。从享受对象看,省里要求享受水和气降价政策的只是中小微工业企业,扩大到了包括工业、服务业在内的所有非居民用户。享受电力降价政策的对象,省里要求的是高耗能行业以外的一般工商业,经过积极争取,将其扩大到了化肥生产企业,上半年已为化肥企业降低电力成本4000万左右。从降价幅度看,从4月1日起,城区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由去年同期的3.28元/立方米调整为2.80元/立方米,下调幅度14.6%,超过了下调10%的降价要求。7月1日至9月30日,还将城区非居民用水价格统一下调了10%,结束了水价只涨不降的历史。


三是更严标准约束收费行为。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优化城区供水供气营商环境的通知》,取消了红线外向企业收取供水供气的报装收费。供水供气企业在报装范围内开展与外线接入相关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而产生的服务费、施工费、材料费、恢复费等费用一律不准向用户收取。有关建设费用由供水供气企业承担,纳入供水供气价格成本核算。



疫情期间,国家出台多项支持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宜昌落实情况如何?


答:4月中旬,财政、人社、人民银行三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 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通知》。政策发布后,市财政局第一时间会同人社部门,与创业担保贷款合作银行、担保机构进行了会商,要求及时将政策“红利”(包括:增加个体工商户、网约车司机等5类群体,降低申请门槛,延长贷款期限,取消反担保措施等)宣传到位,落实到位。


2020年上半年,全市共为4776名创业者办理创业担保贷款8.5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在贷余额达到了23.7亿元。其中:城区953名创业者办理创业担保贷款1.9亿元,在贷余额7.2亿元,大力缓解了创业者的融资需求。此外,市财政局统筹安排资金0.3亿元用于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助,使创业者融资“零成本”,有力支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国家、省出台了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支持湖北疫后重振和企业复工复产。宜昌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这些优惠政策真正地惠及企业,让企业方便地享受到政策“红包”,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答:坚决贯彻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是税务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为了确保这些税费优惠政策在第一时间直达企业、第一时间执行到位,一直强调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宣传辅导上突出“精准”。改变过去“无差别”的粗放宣传培训方式,采取”一企一策”,针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分别制定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清单”,通过线上线下、点对点、一对一的辅导培训,保证纳税人对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懂尽懂。


二是享受手续上突出“简化”。在落实优惠政策过程中,大力简化手续和办理流程,确定“不来即享”原则,采取“自行申报、网上处理、先行享受、后续监管”方式,让纳税人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应享快享。


三是退税流程上突出“快捷”。纳税人一方面关心自己该享受优惠的税收要减免到位,另一方面更关心应退还自己的税收如何退到位。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各类退税,一律实行“审批提速、退税直达”模式,确保该退的税一分不少、快速退到企业账上。截至7月20日,办理留抵退税9.8亿元;办理出口退税4.09亿元。


四是内部监督上突出“严格”。把不折不扣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一条纪律红线,加强监督,严格遵守。一方面,自觉接受各级纪委监委、审计部门的审计检查,以及纳税人、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另一方面切实加强税务内部的监督管理,把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所有环节、所有流程都纳入软件监控,实时开展内部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追责。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各项优惠政策严格执行到位,确保纳税人缴放心税、明白税。



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资金如何使用?


答:市经信局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企业开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认真梳理国家、省、市应对疫情出台的一揽子政策,主动对接争取,尽快落实,做到“应享尽享”,提振企业投资信心。


同时,今年针对产业发展新趋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资金支持方向上,突出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六大重点,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改造,提高全市新兴产业比重;在支持范围上,主要支持中心城区,包括五峰民族工业园的工业企业、县市区仿制药生产企业和白酒龙头企业;在支持对象上,将做到工业企业所有再投资项目全覆盖,只要符合条件都可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在支持方式上,补贴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设备购置补贴为辅。在贷款贴息方面,对纳入“企业方舱”和16条重点产业链龙头的企业补贴比例为100%;对纳入国家、省级疫情防控重点的保障企业,为扩大防疫应急物资生产进行的技改投资,按设备投资额的50%给予补贴。


另外,还将进一步发挥市级专项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建立市县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激励机制,对推进成效显著的县市区进行奖励。



宜昌如何加大磷石膏综合利用的资金支持?


答:着手从五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用好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补助资金,加快建成一批磷石膏资源化、产业化示范工程和项目,推动宜昌磷石膏资源化、产业化、规模化。


二是加快标准制定,出台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质量标准和应用技术规范,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在建设、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重点围绕磷石膏制路基水稳层、建筑材料等大宗利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实施攻关,成立宜昌市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协会,提升行业协作水平。


四是扎实推进国家工业资源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以“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参加2020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为契机,力争宜荆荆化工产业集群跨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列。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强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无害化、环保化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消除社会公众疑虑,促进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普及推广。



针对今年特殊的外贸形势,宜昌在支持企业赴境外参展、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有什么支持举措?


答:参加展会是宜昌市外贸企业获取订单、开拓市场的主要渠道。受疫情影响,宜昌市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遇到一些实际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如下支持举措:


一、帮助参展企业减少损失。

一是协调展会公司退费。受疫情影响,部分外贸企业出现已缴费但无法按期参展的情况,通过省商务厅与部属六大商会沟通,协调展会公司退费或者延迟参展,降低企业损失。先后协调为全市3家外贸企业减少展位费损失30万元。


二是实行参展费用兜底。对于今年已支付境外展会费用且费用无法追回的外贸企业,将视同参展,在市级外贸政策中给予补助,切实降低企业负担。


三是出具不可抗力证明。今年以来,市商务局、市贸促会为安琪酵母、宜化化工、奥美医疗等18家企业办理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25份,涉及合同金额近80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因疫情不能履行进出口合同产生的国际贸易纠纷,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四是积极支持企业投保。主动联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湖北分公司来宜进行政策宣讲,引导外贸企业主动投保,降低出口风险。同时,积极组织年出口5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免费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减轻小微外贸企业负担。截至目前,全市已投保小微外贸企业95家,占应投保小微企业的76%,投保企业数和投保率位居全省前列。对于自主投保的企业,实行保费按比例补助,最高支持220万元。


二、引导外贸企业网上参展。

组织企业免费参加线上贸易展会,全力帮助企业抢订单、扩出口。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宜昌市外贸企业免费参加“中国—拉美(墨西哥)线上展”、“2020中国-非洲数字贸易周线上展”、“中国—阿联酋数字贸易展”、“第127届广交会”网上展等展会,覆盖屈姑、兰奇儿服饰、长江陶瓷、华强化工等50余家外贸企业,为企业节省参展费用超过100万元。尤其是第127届广交会,宜昌市组织16家企业参加,展位数量达20个,累计上传展品410件,12家企业开通线上直播间,帮助宜昌市外贸企业稳住了客户,保住了订单。下步,将根据省商务厅“荆楚云展”行动计划,继续引导全市外贸企业做好线上及线下参展工作。


三、加大参展企业的补贴力度。

积极组织宜昌市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申报中央和省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全市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对于企业参加境外展会的展位费、国际交通费、人员费予以补助,最高支持比例达到90%。



来源丨宜昌发布

记者丨李好、王林

视频丨宋钰杰

编辑丨杨杨        编审丨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



 看宜昌!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