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我的乡村大变样
经过五年的努力
宜昌建成了“新农网”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11月26日上午,“农网改造升级 助力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通报宜昌市“十三五”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情况和宜昌市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服务精准脱贫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农网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邓明亮
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杨秀朝
●主持人
宜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珊珊
宜昌市“十三五”
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作情况
全市共完成10千伏及以下
电网改造投资45.1亿元
全市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
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7%
户均配变容量
由1.53千伏安提升至2.76千伏安
均位居全省市州前列
市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积极支持将农网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证了项目建设用地;
市交通部门积极协调电力线路跨越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相关事宜;
市住建、林业部门积极协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电力线路走廊内树障清理工作;
市经信部门严厉打击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施工、违章建房、违规种植等行为,确保电力设施安全;
市公安部门依法打击盗抢建设物资、破坏施工设备、干扰正常施工秩序等不法行为。
近年来
供电公司将全市243个贫困村的
各批次项目纳入“绿色通道”
实行重点保障、优先实施
全程跟踪、闭环管理
为全市精准脱贫提供可靠的用电保障
投资4.54亿元,建设改造中低压线路4714.46公里、配电变压器926台,让昔日“洗衣机当米缸、电风扇转圈数、日光灯老扯闪、煮饭经常夹生”的现象彻底成为历史;
投资1.47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058个,满足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用电需求。对集中安置的实行新增布点,对分散安置的实行就近接入,户均电网建设成本达到8000元以上。
对全市未通动力电的191个自然村投资1.76亿元,新建及改造中低压线路846.94公里、配电变压器244台,让全市所有自然村都通上了动力电;
针对平原地区的排涝泵站沿用柴油发电和电压不稳问题,争取机井通电专项工程投资1.40亿元。累计新建及改造中低压线路721.10公里、配电变压器412台,涉及机井461眼,解决了43.85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其中贫困村农田0.4万亩)。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
看看现场解答
↓↓↓
问题1:未来五年宜昌市农网改造还将有哪些新举措?
答:宜昌山区地形复杂,居民居住分散,建设难度较大,加上全市有7个县市区以前不是国家电网的供电区域,电网建设主要靠地方的有限投资,导致历史欠帐较多,这些问题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比如“树电杆”“竹电杆”问题,高峰期全市有3万多根,这几年虽然消灭了将近2万根,但是也还有1万多根没有解决。因此,“十四五”是全市农网改造巩固提升的重要时间,相关工作只能加强不会削弱。我们将努力做到“三个彻底消除”:
一是彻底消除“树电杆”、“竹电杆”问题,这项工作将在2022年底之前全面完成。二是彻底消除低电压问题。目前全市3196个存量低电压台区已经全部消灭,但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用电负荷的迅猛增加,会新增一些低电压台区,我们要努力做到新增一个、消除一个。三是彻底消除农村用电“四怕”问题。也就是怕风、怕雨、怕雷、怕雪问题。我们将加大差异化设计力度,增强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电网的自愈能力和保障水平。
问题2: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除了中央投资外,还需要供电企业自筹部分资金。供电公司在工程建设中,是如何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的?
答:“十三五”期间,整个宜昌的农村电网投资是45.06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投资21.45万元,每个行政村投资300多万元。这么高的投资强度、这么大的建设规模、这么快的推进节奏,确实是空前的!这45个亿的投资中,除了中央资本金、省政府配置资金3.23亿元外,其余的41.83亿元全部是省电力公司自筹资金,占比92.83%。
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央企业,不仅承担经济责任,更要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是中央统一部署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计投入、不计成本、不计回报”,把满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用户的长远用电需求放在首位。尤其是在山区,往往山大人稀、群众居住分散,甚至还有很多是单家独户,我们也严格按统一的建设标准,保证他们安全可靠地用好电、用上舒心电。这类“到户投资大、几乎没有经济效益”的现象,在山区非常普遍。比如,兴山县南阳镇两河口村七组的郑远喜,家对面直线距离外一公里处就是巴东。全组14户人家只有他一户没搬走,为这一户,我们投资30多万元新建设了线路、变压器,他很满意,决定留下来发展养殖业。所以这个帐要看怎么算,如果单纯算国网公司的经济帐,毫无疑问是不划算的,但是算地方经济的帐、算人民群众的民生帐,这个投入却是非常值得的。
问题3:宜昌是沿江城市,落实好中央提出的“长江大保护”战略是我们的重大责任。电力是清洁能源,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对于推进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有哪些促进作用?
答: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对于推进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有利于保护植被和减少农村碳排放。除了电能,农村生火做饭和冬季取暖的主要生活用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砍伐树木,另一个是燃烧煤碳。实施农网改造后,电力有保障了,用电的多了,农村砍树和烧煤的自然就少了。比如医院和学校,过去冬季集中供热主要靠燃煤锅炉,现在基本上都实行煤改电了。
二是有利于减少长江航运船舶污染。大家都知道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很大,但对船舶造成的空气污染却关注不多。事实上,宜昌靠近三峡大坝和葛洲坝区域,每天都有580艘左右的船舶等待过闸,平均每艘船要等待约54小时,这些船舶在等待过程中主要靠燃烧柴油发电,成为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而且还带来嗓音扰民等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岸电工程建设也纳入了农网改造范围,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了首个“岸电试验区”,让过往船舶在待闸期间直接用电,不再烧油。据统计,试验区自投运以来,已累计接船4118艘次,使用岸电953.29万千瓦时,替代燃油2240吨,减排各类有害气体7033吨。
三是有利于清洁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农村电力保障增强了,为文化旅游、电商等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一部分农业人口从传统种养殖业转向了这些无污染的产业,减少了化肥、农药等使用量,这也是对“长江大保护”战略的一个贡献。
问题4:光伏扶贫是国家确定的产业扶贫的重要路径之一,据了解,国务院扶贫办曾在宜昌召开“全国光伏扶贫现场观摩会”,推广宜昌经验。供电公司在开展光伏扶贫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光伏扶贫”是国网公司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大举措。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坚持从两方面发力,一是政企联动、合力攻坚,完成投资3.38亿元,累计在长阳、秭归的边远贫困村建成光伏电站104座并且全部捐赠,总装机3.3万千瓦;二是通过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光伏扶贫电站加强接网工程建设,确保上网无忧,同时加强日常运行维护和电费结算。光伏电站为贫困村集体创造了稳定、可观的收益,被誉为贫困村的“生态存折”,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曾对宜昌光伏扶贫工作给予广泛报道。
2017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在宜昌召开“全国光伏扶贫现场观摩会”,推广“宜昌模式”。2016年以来,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12167万千瓦时,结算收益10146万元,平均每个村收益73.92万元,惠及贫困人口13.42万人。长阳合子坳村民刘泽金高兴地说:“恨不得找根绳子把太阳拴起来,让它永不落山,24小时给我们发电”。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丨宜昌发布
记者丨周杨 通讯员丨甘其灵
摄影丨吴延
编辑丨好儿 编审丨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