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宜昌,擦亮诚信“金名片”!

宜昌发布 2022-10-25

文明诚信

人之本,城之基



8月27日上午,宜昌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第7场)”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





发布人

黄   毅  宜昌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

徐   强  宜昌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海涛  宜昌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汪宏斌  夷陵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主持人

杜玉婷  宜昌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科科长


和小布一起详细了解



宜昌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黄   毅   

宜昌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总经济师


2019年8月

宜昌荣获

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

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

稳居前十左右


➤夯实信用平台基础,强化信息归集共享


宜昌市加强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覆盖14个县市区的“一网三库一平台”信用信息网络服务系统(一网即“信用宜昌”网站,三库即企业法人库、个人信用信息库、重点人群信用信息库,一平台指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并实现省、市、县三级一体化互联互通。目前,共归集各类信用数据5.43亿条,涵盖6072个行业管理事项、112项公共服务事项。同时,在“信用宜昌”网站、各县市区政务大厅开设信用查询终端和窗口,提供各类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达53.92万次2020年12月,宜昌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获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特色性平台网站”殊荣。


➤构建新型监管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宜昌市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对守法诚信的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的企业“利剑高悬”,既提升监管效能,又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进信用监管信息公开公示。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作为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突破口,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在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应公开尽公开。目前,“信用宜昌”网站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46.92万条


大力推进分级分类监管。事前,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在126项行政审批和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材料,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目前,“信用宜昌”网站已公示各类信用承诺12.64万条,履约践诺情况记入信用记录,作为各行业主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事中,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税务、工程建设、市场监管、公共资源、招投标、劳动保障、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等50多个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较好企业,降低抽查比例频次,对信用一般企业,实施常态化监管,对信用较差企业,提高抽查比例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约束。市场监管、税务、公共资源招投标、环保等多部门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充分发挥“互联网 +”等先进监管技术作用,根据信用等级采取差异化的分类监管。事后,构建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动国家系列联合奖惩备忘录落地落实,强化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在全省率先实现联合奖惩系统嵌入政务服务一张网行政审批流程,已实现信用信息自动比对查询27万多次。向国家报送联合奖惩案例8342个;“信用宜昌”网站累计发布税务A级纳税人、诚实守信典型等红名单14128个;对信用记录良好1500余家企业优先予以推荐表彰;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3697人次,通过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作为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申请补贴性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支持、乘坐飞机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等措施,促使长期逃避法院执行的2511名自然人、564名法人主动联系法院履行义务。


➤推进信用惠民便企,助企纾困取得实效


创新推进“信易贷”工作,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信易贷”——使信用状况良好主体更加容易获得便利优惠的融资信贷服务。宜昌市以“金融+互联网+政务数据+信用数据”为创新路径,通过“政银科企”四方合作,搭建“信易贷”服务平台——“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以涉企政务数据、信用数据等多维度数据增信,着力破解企业贷款缺征信、银行放款缺信息、银企对接缺通道的难题,撬动银行对民营及中小微企业等主体发放贷款。平台上线两年多来,便捷融资放款超过200亿元,其中上线在线办理无抵押信贷产品11个,信用类贷款放款30亿元。平台入选全国信用APP(企业组)“十强”,创新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国务院自贸区部际联席会议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央视等推介宣传。2021年5月,宜昌市受邀在全国“推广‘信易贷’模式 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现场会”作现场典型交流发言。


引导开展信用修复,助力企业“信用重塑”。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对于失信主体而言,及时进行修复信用,挽回声誉是维持正常生产运营的关键一环。信用修复是失信主体在彻底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之后,为重塑自身的信用主动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确认符合条件后,撤销相关信用措施的过程。自2019年7月“信用中国”网站实施线上信用修复以来,宜昌市共组织线上线下信用修复培训100多场次,指导近70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最大限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今年5月,夷陵区、当阳市被确定为省营商环境“企业信用修复”改革事项先行试点,拟在建立信用修复协同机制、柔性执法等方面进行探索。



宜昌市住建局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徐   强   

宜昌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宜昌市住建局加快构建

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

推进传统行业管理

向现代信用治理的彻底变革

营造“守信奖励、失信惩戒”的市场环境


首创行业信用监管平台。2009年起,宜昌市住建局研发上线了“宜昌市智慧城建系统”,围绕市场主体、从业人员、工程项目三条主线,以大数据、信息化为基础,动态记录行业从业机构、人员履职履约行为,为3628家行业企业、124698名从业人员建立诚信档案。针对建筑工程领域诚信缺失这一顽疾,以智慧系统为依托,加强对失信、违约、违法信息的识别和防范、监督,构建了企业、人员、工程项目以及信用积分等信息公开透明的信用监管平台,从源头上遏制了违法失信行为的发生。
构建“1+3”信用政策体系。出台并多轮修订完善《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信用管理办法》,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检测试验、施工图审查、预拌混凝土、物业服务、房地产中介及相关从业人员等17类市场主体,分领域细化了150多种良好行为和500多种不良行为的记分标准,将企业信用分为AA、A、B、C四个等级,实行量化打分、等级化评价、社会化公开。配套制定《宜昌市物业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宜昌城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推行房地产经纪行业诚信服务“房信码”的通知》,针对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物业服务、公租房保障、房地产经纪中介等,延伸补充信用管理和考核评价有关规定,让全社会参与到行业“信用+”建设。
实时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全面赋予县市区住建部门信用管理权限,按照“谁监管、谁负责,谁发现、谁记录”原则,实行统一平台标准、属地分级管理,实现市域范围内住建行业信用评价全覆盖。累计对1500多家企业及个人记录良好行为1.9万条,700多家企业及个人记录不良行为近2500条,对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列入黑名单,采取严格监管措施直至清出市场,由此引导市场主体守住底线、不跨“黄线”、不闯“红线”,用诚信经营打造企业品牌。
培育诚信从业行业文化。坚持将信用作为现场、市场两场联动的纽带,大力推进行业信用评价应用到资质审批、工程招投标、行业监管、政策支持、评先评优等诸多方面,推行差异化监管服务。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标实施诚信+商务评标办法,诚信分值设置最高可达5分,引导市场鼓励优质优价。将优惠政策优先落实到诚信经营的企业上,会同人社部门全面实施建筑业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制度,对宜昌城区诚信等级A级及以上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最高降低费率50%。与城管、应急、人社、市场监督、税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等严重失信违法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公开曝光,树立行业信用风向标。
通过行业信用建设,宜昌市建筑市场秩序不断规范,企业履约意识明显提升,行业诚信守约共识基本形成。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动宜昌市住建行业信用体系向“宜荆荆恩”城市群拓展,全面融入社会信用体系,真正让守信者处处受益、使失信者寸步难行。



依托纳税信用管理精准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陈海涛   

宜昌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目前宜昌市税务局已将

全市7万户单位纳税人纳入评价体系

并根据评价结果

实行分级分类服务和管理


➤信用+分类管理
本着“信用不同、分类管理”的原则,税务部门对纳税人采取针对性的税收服务和管理。一方面,对于信用良好的纳税人实施宽松的管理措施,其中: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税务部门采取主动向社会公告名单、一般纳税人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需要调整增值税发票用量时即时办结、普通发票按需领用、连续3年被评为A级信用级别的纳税人,除享受以上措施外,由税务部门提供绿色通道或专门人员帮助办理涉税事项;另一方面,强化失信纳税人监管,对于D级纳税人,税务部门采取公开直接责任人员名单、对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其他纳税人纳税信用直接判为D级、增值税专用发票领用按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政策办理、普通发票的领用实行交(验)旧供新、严格限量供应、加强出口退税审核、加强纳税评估,严格审核其报送的各种资料等措施;另外,对列入重点监控对象的失信纳税人,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发现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的,不得适用规定处罚幅度内的最低标准。2021年以来,市税务局对守信纳税人实施7786户次宽松管理措施。
➤信用+联合激励
税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对守信纳税人在18个领域实施41项守信激励措施;其中在融资便利化方面,市税务局同市银保监部门密切合作,开展银税互动工作。目前,市县两级税务部门已和宜昌市32家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实现了“银税互动”合作机制100%全覆盖。经过纳税人授权,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相关数据将直接推送给银行,银行据此给纳税人贷款,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授信、放贷“网上一站式”办理。上半年,全市3241户小微企业获得“税银互动”贷款20.5亿元,贷款总额同比增长14%,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信用+联合惩戒
税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对失信纳税人实施联合惩戒,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 28项联合惩戒措施。通过纳税信用信息公开,及时共享“黑名单”信息,相关部门实施限制乘坐飞机、乘坐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全部座位和其他动车组一等以上座位、旅游度假、入住星级以上宾馆及其他高消费行为等措施,并在经营、融投资、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受到制约,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增强税收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产生警示和震慑作用。2021年以来,市税务局公示一般行政处罚信息159条、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相关信息29条
通过分类管理、实施联合奖惩,引导市场主体更加重视纳税信用,更加注重税收遵从,近年来,纳税信用分布呈现A级、B级逐年增加,C级和D级纳税人明显减少的良好态势。2021年纳税信用评价,全市A级、B级、M级纳税人占比达92%。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加强纳税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落实“建立健全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要求,对纳税缴费信用高的市场主体给予更多便利,为宜昌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贡献税务力量。



建好三个机制创新信用修复


汪宏斌
夷陵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2021年5月
夷陵区被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确定为
“全省企业信用修复改革事项先行试点”

截至目前,夷陵区已完成

修复的行政处罚信息186条

涉及企业170家

有修复意愿且符合修复条件的企业

修复率达90%以上


主要作法是建好“三个机制”: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全国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为契机,组织企业开展“诚信展示”“诚信宣言”系列活动,学习失信联合惩戒案例,引导更多市场主体知晓、支持、参与诚信建设。通过信用网站、服务窗口、广播电台等信息平台,广泛宣传信用修复政策流程,累计发放《企业信用修复温馨提示卡》5000余份。


建立跟踪纠错机制。通过大数据精准筛选,建立并动态调整企业信用修复台账;要求行政执法部门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时,同步送达《企业信用修复温馨提示卡》,有针对性地告知受罚企业修复信用记录的流程;提供“体检报告+全程代办”贴心服务,分批次组织了近100家失信企业参加信用修复培训,培训前为每家企业出具一份全面的“信用体检报告”,详细说明处罚失信信息、修复方法、修复流程。同时,区信用办提供线上自助、线下代办服务,让企业办理信用修复更加便捷;打通部门信息梗阻,协调相关单位开展联合修复业务,彻底解决失信企业多次跑腿、多头办理问题,实现一套资料、一次跑腿、一站修复,从申请修复到撤下公示处罚信息,只需3-5个工作日。


建立适度容错机制。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制度,对首次轻微违法企业,在签订信用承诺书留档备查后,可免于处罚,以此起到告诫提醒作用,降低企业再次违法失信的风险。在强化监管审查的同时,对已满足条件,且正在修复信用过程中的企业,适度容错,暂不限制企业正常市场活动。


下一步,将按照全区信用修复改革方案,坚持用数据、用标准、用结果衡量工作成效,进一步优化程序,继续打通部门壁垒,最大程度方便企业办理信用修复业务;进一步扩大信用修复范围,确保全区有修复意愿,且符合修复条件的企业,修复率达100%;进一步提升信用修复效能,探索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领域,广泛推广使用信用报告,构建具有夷陵特色的信用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守信践诺社会氛围。


更多现场解答
湖北电视台记者提问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诚信已成为每个市场主体的“金字招牌”,企业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了解自身的信用状况?行政处罚信息会在哪公示?如何进行信用修复?


答:企业可以通过查询自身的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或征信报告来了解信用状况。一是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可在“信用中国”网站“信用报告说明及下载指南”专栏中免费下载“法人和其他组织信用信息概况”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为企业的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重点关注、资质/资格、风险提示等信息,该报告广泛运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方面。二是征信报告,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记录企业的基本信息、信贷信息以及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企业行政处罚信息主要在“信用中国”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信用中国”网站信用修复的方式和流程如下:


企业在满足最短公示期后,可直接登录“信用中国”网站申请修复。一般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为3个月到1年,修复只需上传四个要件,即“信用修复承诺书”、“营业执照”、“缴纳罚款发票”、“整改报告”扫描原件;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为6个月到3年,修复提交材料在以上四个要件资料的基础上,增加信用修复专题培训合格证和信用报告。经审核后,在最短公示期期满后撤下相关处罚信息。

下一步,“信用中国”网站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建立信用修复协同机制,及时同步更新信用修复信息。

荆楚网记者提问

夷陵区作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信用修复先行试点,企业在“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都存在相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是如何实现“一套资料、一次跑腿、一站修复”的?


答:针对企业在多个信用公示系统中存在相同处罚信息的问题,通过发改牵头、部门联动来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办理修复。“一套资料”,指的是相同处罚信息无需重复准备资料,只需要按流程准备一套资料即可,各平台实现通用;“一次跑腿”,指得是,最多跑一次原行政处罚机关,在企业履行法定责任义务后,由原处罚机关开具同意修复函即可,其他所需资料皆可通过线上上传;“一站修复”,指的是“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的信用修复,都由发改牵头,协调各单位办理。彻底解决企业多头办、多头跑的问题。


三峡晚报记者提问

宜昌市住建行业信用体系将市场主体评定为AA、A、B、C四个信用等级,那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行业监管部门是如何进行差异化监管的呢?


答:在宜昌住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采用同一套标准、同一个平台,通过量化打分,将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分为AA、A、B、C四个等级,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市场主体的初始信用分均为100分,根据其从业过程中的优良、不良行为实施加减分。信用积分达到130分以上的为AA级,表示信用优秀,可享受简化监督、降低抽查频次、优先推荐中标、评先评优及工程担保保险等优惠政策;信用积分90分以上、不足130分的为A级,表示信用良好,实施常规监管;信用积分75分以上、不足90分的为B级,表示信用一般,将加大检查频次,严格审查其行政许可申请事项;信用积分75分以下的为C级,表示信用较差,将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实施资质重点核查,行政许可对其不实行告知承诺制,并约谈法定代表人,网站公开曝光。同时,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市场主体,还将实行“黑名单”管理,通报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违法违规行为按上限处罚。


三峡日报记者提问

当前,公众比较关心各行业部门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便民服务措施,依托纳税信用管理,税务部门有没有便民服务新举措?


答:为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宜昌市税务局从今年7月1日起,对6项税务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纳税人、缴费人在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税务事项时,可以选择适用告知承诺制。如果纳税人作出书面承诺,则无须提供证明,税务机关依据承诺办理涉税业务,这一举措可以大大节省办税时间。同时,宜昌市税务局将加强告知承诺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对于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当事人不适用告知承诺制;曾作出虚假承诺情形的,在改正之前也不适用告知承诺制,从而有助于提升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


截至8月中旬,市税务局通过告知承诺制共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8571件。


源丨宜昌发布记者丨肖雨琴、宋敏    通讯员丨高燕摄影丨王昌明
编辑丨好儿                编审丨翟婷婷
转载须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