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3”体系!宜昌这项工作......

宜昌发布 2023-11-28



11月27日,宜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新闻通气会在宜昌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召开,介绍了宜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和小布来看具体情况

👇
自2018年
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以来
宜昌作为46座首批试点城市
目前已基本建立
分类投放、分类收集
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赵明 摄


宜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在住建部测评中连续7个季度
保持全国86个中等城市第一档
城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4%
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78.95%


当前宜昌城区

正全面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努力构建生活垃圾“四分类”

与固体废物“三分流”的

“4+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厨余垃圾(含餐厨垃圾)

其他垃圾、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四分类

和建筑垃圾(含装修垃圾)

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三分流


生活垃圾分类目标任务

进一步完善厨余垃圾(含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分类”体系。建立完善分类投放精准化、分类收运规范化、分类处理专业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到2023年,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厨余垃圾分出率达到20%以上。

建立完善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含装修垃圾)、园林绿化垃圾“三分流”体系。建立建筑垃圾(含装修垃圾)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制度完善、技术先进、全程可控、利用高效的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到2025年,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建立大件垃圾一体化收运机制,形成管理责任清晰、处理专业高效的大件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循环利用处理设施,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垃圾低碳循环、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


  • 宣传动员工作深入推进


以党建引领带动生活垃圾分类,结合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常态化发动下沉党员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


以共同缔造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培养宣讲志愿者队伍,成员达到720余名,区域和行业双线并行开展全覆盖宣传动员,组织进机关、进单位、进校园、进企业、进小区等“五进”送学。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培训会1217场次。


以营造氛围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组织发动学校、社区参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生活垃圾分类焚烧发电项目,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媒体宣传,统筹推进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推广典型、营造热度、组织活动、扩大声势。垃圾分类已成为市民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 分类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分类投放网点改造积极推进,城区1417个居民小区3313个分类投放网点实现“五有”改造全覆盖。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形成,城区配备垃圾分类收运车317台。


建成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33座,其中其他垃圾转运站30座,厨余垃圾转运站2座,有害垃圾转运站1座。


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利用能力逐步提高,处理能力150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00吨/日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均已建成投产。2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持续稳定运行。城区建成绿色分拣中心4个、绿色回收站30个,有6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进行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能力1450吨/日。


  • 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城区全面推行“定时定点”工作机制。建立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统筹协调,建立“日检查、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完善“市对县(市、区)、县(市、区)对街办、街办对社区、社区对小区”层级评估机制,设立“曝光台”、发布“红灰榜”,层层传导工作压力。


建立示范创建工作机制,定期开展“示范社区、示范村、分类达人”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不精准退回重分机制,坚决杜绝“混收混运”。强化执法保障,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责任人、管理责任人、运输单位开展执法检查,对拒不履行分类投放义务、管理监管义务、分类运输义务的加大执法力度。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

看看现场解答

三峡日报记者提问

宜昌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不精准退回重分机制,开展这项工作是基于什么考虑?目前是怎么做的?


答: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利用能力正逐步提高,目前,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了1500吨/日、400吨/日、590吨/日、1450/日,远超过了生活垃圾总清运量(1620/日)。城区已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专业化的新格局。


当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最大的短板在于前端的分类不精准,正以中端规范化收运和末端专业化处理倒逼前端精准化分类。因此,建立了分类不精准退回重分机制。


关于开展分类不精准退回重分机制,第一要求环卫收运企业在小区内必须执行分类收运,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每日收运频次不少于2次,有害垃圾每周收运频次不少于1次,可回收物视情况及时清运,杜绝生活垃圾爆桶及满溢情况发生。


第二在小区或单位,对于分类不精准的情况,将暂缓生活垃圾收运,并告知投放管理责任人进行整改重分,整改到位后再实施收运。在生活垃圾转运站,如果发现进站的垃圾分类不精准,则会将垃圾原车退回,重新精准分类后,再收运至相应的转运站。比如,在厨余垃圾转运站,发现进站的垃圾混有其他垃圾,则会原车退回进行重分,重分出来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收运至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转运站。


第三加强监督管理,明确分类不精准认定标准,对混有其他类别生活垃圾、建筑(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等情况,予以重分并转运至对应垃圾转运站。结合市民热线、智慧城管等平台对群众投诉、媒体曝光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导。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执法检查,曝光生活垃圾分类违法典型案例,切实发挥执法震慑作用,对在教育宣传的基础上仍屡教屡犯的,坚决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不断加大考核力度,将分类运输质效纳入对环卫收运企业的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直接挂钩资金兑付,同时,也邀请居民朋友们对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环节加以监督。


国际商报记者提问

一些餐饮企业、门店产生的餐厨垃圾是怎样处置的?城区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已于9月建成投产,请详细介绍一下?


答:在推进城区餐厨垃圾、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过程中,先后建成了宜昌餐厨垃圾处理厂和宜昌市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厂。服务范围涵盖城区所有范围,包括夷陵区小溪塔街道、东城试验区、龙泉镇、白洋镇和顾家店镇等区域。


宜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是全国第二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项目,于2015年12月投产运行,项目投产至今,已累积处理餐厨垃圾26.18万吨。建立了完善的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了全市大中型餐饮经营单位点对点直运全覆盖,小型餐饮点“一级收运、二级转运”模式。现有餐厨垃圾收运车辆32台,收运线路19条,建成收运集中点位1354个,收运线路和点位覆盖全市各区域;收运频次可满足全市不同类别餐饮经营户的需求。现阶段日均餐厨垃圾收运处理量达到170吨,做到了餐厨垃圾处理日产日清,有效避免了潲水猪和地沟油。


今年9月,宜昌市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工程顺利投产,有效填补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空白。处理规模为200吨/天,可满足全市农贸菜市场、居民小区厨余垃圾产生量的处理。处理设施采用国内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实现了“垃圾处理不见垃圾、垃圾处理不闻臭味”的处理要求,厨余垃圾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发电利用。同时,也正在项目内打造1座生活垃圾分类的宣教基地,建成后,欢迎各位居民朋友能来近距离观看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的过程。


楚天都市报记者提问

在方便居民可回收物指尖“变现”方面,宜昌是如何做的?


答:按照全市“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以及“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宜昌市商务局积极牵头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政策指导。宜昌市商务局先后制定了《宜昌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宜昌市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站(网)点及分拣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指导城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作。


二是支持拓网布点。按照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管理规范“七统一、一规范”(统一规划、标识、着装、价格、计量、车辆、管理,规范经营)要求,支持七巧连云、拾荒人等企业在城区新建了一批绿色回收站点,对回收物进行分区隔断收纳,做到日产日清。


三是创新回收模式。利用“棉花柚”社区团购小程序建成300个回收驿站,引导城区10余个小区利用“拉垄宝”智能回收箱进行试点运营。城区建成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站点30个,绿色分拣中心4个。


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的安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建成布局合理、运营规范、环境友好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三峡商报记者提问

教育系统在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是如何充分体现教育优势和特色的?


答:宜昌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相关要求,围绕进校园、进课堂、进家庭“三进”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优势,结合各地各校实际,着力抓实“四融合”,全面深入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一是抓实生活垃圾分类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市教育局专门编印并全面推行《生态小公民》《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明晰了学校生活垃圾分类融入教学的基本内容;同步要求与语文、美术、生物、化学等学科实现有机渗透,拓展了生活垃圾分类融入教学的途径方式。


二是抓实生活垃圾分类与德育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校园网站、演讲征文、宣传专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功能。


三是抓实生活垃圾分类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教育,利用研学旅行课程和校内劳动实践课,促进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日常行为习惯。积极开展“环保小卫士”“三峡蚁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构建职业教育“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发挥技能大赛的引领示范作用,促使学生日常养成与实践行为相结合、相统一。


四是抓实生活垃圾分类与家庭教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垃圾分类知识带入家庭,发挥教育的引领辐射作用;组织开展家庭生活分类知识竞赛、废物再利用、手工制作展示等活动,通过家长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利用微信群、QQ群向家长分享推送小窍门、小妙招(优秀案例)等多种形式,引领全体家庭成员积极参与。


宜昌发布记者提问

如何督导物业企业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


答:宜昌住建部门主要从个方面督导物业企业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


一是明确责任。推动将“维护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引导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写入《宜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中物业服务人应当履行的义务,目前,督导物业服务企业,在住宅小区物业服务合同之外,落实好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有关义务。


二是强化指导。在《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宜昌市住宅物业服务等级标准》中明确物业服务企业生活垃圾分类职责,指导市物业协会修订《宜昌市住宅物业服务成本计价参考(试行)》,增补测算出垃圾分类单项运行参考价,指导物业企业将垃圾分类所涉及费用纳入成本测算。


三是加强考核。将垃圾分类设施维护和投放管理工作列入《宜昌市物业服务项目考评细则》,对住宅小区垃圾分类点的设置、容器配置、标识标志、清洁维护等内容均明确了考核标准,由街道(乡镇)组织考核,并按照《湖北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将“垃圾分类”有关内容纳入物业企业信用评价。


四是宣传引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公示栏、电梯轿厢电子显示屏、业主微信群等,发布垃圾分类政策法规要求,向小区居民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营造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良好氛围。对物业行业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分类基础知识和分类技能。


三峡广电记者提问

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场所,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烂叶、果蔬下脚料等垃圾,如何在农贸市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近年来,宜昌市不断完善农贸市场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夯实管理基础,提升工作质效,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一是压实市场业主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将垃圾分类纳入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达标重要内容,不定期上门督促市场业主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垃圾分类培训,签订自律承诺书,设立公示牌。在微信群转发“宜昌生活垃圾分类”公众号的新闻动态,不断强化市场业主和经营户的垃圾分类意识。每季度会同分类办开展联合检查,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改正,未按要求落实整改的,通报批评。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对未按要求落实垃圾分类管理责任的市场开展约谈21个次,移交城管部门拒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案件2件。


二是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目前,城区47个规范化农贸市场按照《宜昌市城区农贸市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标准》“四分”“三有”的要求配置了240L垃圾容器492个,分类引导图283幅。27个具备条件的市场设置了垃圾分类亭棚。17个市场设置了可免费领取可降解购物袋的自助取袋机。设置标准化垃圾分类示范市场8个,为全市农贸市场垃圾分类工作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今年又投入资金20万元,计划在四方堰、紫阳等市场配齐垃圾分类基础设施,补齐短板弱项。


三是提升分类工作效能。一是各市场采用“二级四分”的垃圾投放方式,即每个经营户摊位内自备一个垃圾容器,自行收集菜叶、果皮等厨余垃圾,市场保洁人员循环上门收运,即满即清。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集中收集,从源头上减轻了市场的分拣压力。二是严格落实《禁塑令》,在市场显著位置张贴《禁塑告知书》,倡导经营户减少塑料袋供给,提倡消费者使用布袋或可降解塑料袋购物。三是做好分类收运对接。城区农贸市场每日垃圾产生量约为11吨左右,为促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督促各市场与具备资质的作业单位签订收运协议,做好分类收运中的交接工作,避免出现混收混运。


农贸市场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将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机制,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引导市场业主和经营户主动配合,切实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水平。


全市市民
要积极参与、主动合作
自觉践行垃圾全程分类相关举措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打造世界级宜昌
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来源丨宜昌发布

记者丨姚晓浪    通讯员丨黄易琛

摄影丨林潇

编辑丨好儿        编审丨龙怡洲

转载须注明来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