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蓝顶模式” 中国艺术区的另一种可能——成都蓝顶艺术区风雨十年路(二)
“蓝图”建筑设计展(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独特的“蓝顶现象”
艺术区的生长与所在城市的进程密不可分,作为后工业社会城市产业升级和空间再造的产物,艺术区已然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座城市的艺术区又与其自身的地域特点有关,北京的798艺术区已经作为朝阳区的重要文化地标;上海的M50艺术区见证了上海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转型的历史性变革,也成为了上海新的文化符号;西南地区有成都蓝顶艺术区、贵阳城市零件、云南的创库,最具典型的当属成都蓝顶。
作为西南艺术区的典型代表,蓝顶艺术区已经走过了十一载。作为蓝顶的见证者以及蓝顶艺术家群落的领军人物,周春芽的最大的感受是艺术家队伍越来越壮大了。“蓝顶并没有像有些艺术区那样越办人越少,或者直接没有了。而是越办人越多,活动也越做越大,并且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这件事我感觉是做对了,才会有现在这种积极前行的趋势。如果一开始的路子走的不是很正,或者脱离了社会,这是不可取的。
对于艺术家与整个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蓝顶有两百多名艺术家,每一位艺术家都是单独的个体。他们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并且需要保持个人作品特有的个性。但是这些加起来,就成为了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不仅代表了你居住的地方——中国成都蓝顶艺术区,而且会慢慢壮大。蓝顶艺术节作为公众化的艺术活动,把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到大众面前。在这里,所展示的不仅仅是蓝顶艺术家,甚至是四川省成都市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一部分艺术家的面貌。借助艺术节,把影响力越做越大。”
谈及“蓝顶艺术区的发展”时。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名誉院长马一平接采访时说到,蓝顶艺术区能够提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府的参与,这可以解决一些作为艺术家和企业家不好协调的问题。而成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关注与支持是成就蓝顶的基础。
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在首届蓝顶艺术节开幕式上发言时,曾说过“你们(指艺术家们)用了十年的时间,逐步地自然地凝聚成了一个艺术聚落,而这种聚落所产生的艺术效应、文化效应也将会延伸成都这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是诸多因素构成的,我们希望未来的蓝顶艺术家聚落能够通过你们的智慧,思想和艺术创作,给这座城市注入更多深具内涵的文化因子,能够真正地改变这座城市”。在他看来,成都的艺术家们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改变这座城市的文化品质。
此外,蓝顶艺术区与其他艺术区的最大区别之处在于,工作室不仅可以租赁,一期、二期还可购买,获得房屋产权,艺术家得以结束“漂泊”的日子。艺术区的定位为“以艺术家居住、工作为主题”,这一点,对艺术家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位于4号坡地的蓝顶青年艺术村,是艺术区推出的第一个租赁式工作区。在政府的协调下,工作室房屋仅对艺术家出租,政府意欲在未来将该点及周边地区都陆续打造成艺术村落。公司与村委会已达成首次五年的租赁协议,3年内不调租,以确保艺术村的长远发展。政府与开发商的这些做法,也体现了他们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关注与扶持。
批评家管郁达就“蓝顶现象”,谈到在西南,特别是成都,艺术创作一直是有传统的。成都的艺术传统像接力赛一样,每一棒都传到了合适的艺术家手中,所以能够形成很好的艺术传统。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当代艺术的发展必须在一种传统文化、背景里才能成长,形成自己的文脉,自己的方式。一座城市的艺术区不能单纯理解成艺术家买了房子住在一起,还应该有相应的商业支持,比如藏家、艺术观众、媒体。成都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在成都举办活动经常会有一种幸福感,艺术家生活在拥有优良文化传统的氛围里,大家也都很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
“蓝顶模式”如何优化?
在艺术家叶永青看来,艺术区能为一座城市贡献些什么?这是一个问题。除了为城市增加文化场所与设施之外,是否能延长城市的“营业时间”,提供跟艺术有关的夜生活,提供艺术人群与艺术产业就业的机会。创造社会公众和大众能够分享艺术的机会,包括消费模式、服务模式。“艺术区最终的目的是能够提供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和让这座城市有一个跟艺术和文化有关系的识别系统。那么,按照这样的标准或者概念,我觉得现在的艺术区其实都还是简单的艺术手工作坊区的模式。”
批评家何桂彦强调,谈艺术生态的发展,不能把艺术史背后的脉络给清除掉。艺术区变得美好和前进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掉一些东西。当艺术家住进漂亮的工作室后,对其艺术本身的创造和艺术生态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还指出,2006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假大空”的状态,这种状态跟工作室是有直接关系的。艺术家住进大的工作室后,大制作的方式对艺术家审美、视觉经验、创作方式的影响。“蓝顶艺术区,包括像华侨城,希望今后艺术园区不被大的空的文化产业集团收购。因为大资本介入的越多,文化的草根性就会丢失。反之,如果只有政府,没有民间资本的支持,当代艺术也会出现问题。”
谈及艺术区优化方面,管郁达指出,“需要交流但不能交流过度。艺术本质上是一个个体的事情,是一个孤独者的事情,交流过度会对艺术的某些方面造成一些伤害,艺术家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里进行创作,更多的还是要思考艺术本体的问题”。
在上海工作的川籍艺术家邱黯雄谈及上海与成都的艺术区地域差异,同样表示“艺术家需要保持一种自己的独立性。条件好是一回事,创作还是很个人的事情,而且这个东西不应该为任何其他的东西所左右”。
哈佛师生研究营参观调研蓝顶艺术节(图片提供/蓝顶美术馆)
图文选自067期《798与创意集聚之困》,全文《蓝顶模式” 中国艺术区的另一种可能》,文/李璞,编辑/李娟
回复“课题”、“栏目”,阅读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