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区营造的工作与方法:从东京市区到小渔村的实践
今天要分享的是社区营造的工作在日本是怎样进行的。我今年46岁,日本社区营造发展的历史跟我的年龄差不多。这次分享的内容主要是我在二十多年的社区营造工作中收获的一些实践经验。
饗庭伸
首都大学东京 都市环境科学研究科 城市规划与社区营造研究室 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社区营造学、市民参加与协动的社区营造、工作坊手法、地方再生与地域振兴、空屋再生手法、NPO/NGO 论、亚洲的社区营造、全球城市研究等。
1
社区营造的工作
首先,如何定义社区营造,以及社区营造的工作。
其次,通过各种案例,介绍日本的社区营造如何做设计。
再次,社区营造的具体方法。
我原本学建筑,想成为一名建筑师。上图是聚集了日本与世界各地一流的建筑师们去做设计的地方——银座。然而,在照片中看不到有什么很突出的建筑。这些建筑单体都比较杰出,但放在一起却呈现了比较混乱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我开始思考,如何设计出一个好的街区?
所谓建筑师的工作,是受人委托,在他人的土地上,为他人提供适合生活、工作,甚至是愉悦人心的建筑。然而,这样下去这片土地上就只有为某一个个体的利益和愿望去设计的建筑,难以营造出好的街区。在这种情况下,我思考的解决方法是,在他人的土地上,不断地做出为大家的共同利益所考虑的提案,并着手去实现。我认为这是更为重要的。
这种方式就被我称为社区营造,也就是“在他人的土地上,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提案,并实现下去”。
比起中国,日本的土地政策让日本市民对土地持有更强的所有权,就算是有好的提案最开始也难以被土地持有者所接受或认同。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与土地持有者之间不断的沟通交流,从而达成共识,并一起去实现提案。在社区营造的过程中,建筑等城市空间的设计只是很小一部分。在实现这些空间设计之前,如何通过相互的对话、让人们能够达成共识,这个过程的设计才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去就通过分享几个案例,来介绍我们设计了什么,又是怎样来做设计的。四个案例分别来自东京市中心、东京郊区、地方城镇,以及农村渔村。
2
案例分析
东京市区 神田
不拆建筑,活用建筑的社区营造
第一个案例在东京市中心一个叫做神田的街区,当时考虑的是如何使聚集了许多小型建筑的神田地区变得更好。因为日本的土地私有制,每一个建筑都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而这一点给街区带来非常大的课题。
假设左边是街区的现状,要让街区变得更好可以分为三种方式。日本的城市开发商大多是以右上方的方式,把小建筑群的土地买下,改建成一个大型建筑,比如六本木新城的森大厦。六本木原本也是拥有各种小型建筑的传统街区,开发商要把街区的土地都买下开发成大厦,光是与市民进行协商对话就花了大约20年时间。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不好的方式,但是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市民来说没有其他选择的状态,是我想要去改变的。
图中右下角的模式是我们更为理想的方向,不做大规模的街区重建,使得大家愿意各自去改善自己的建筑。如何做到不拆除建筑、活用建筑而将街区变得更好呢?神田就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做出改变。
最开始我们制定了一个大致的策略。其实我原本完全不认识神田的居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去对他们的街区指手画脚,无疑是难以被认可,甚至会被赶出去。因此,我们首先做的是,呼吁大家一起分享街区的各种信息,除了各自所有的建筑外,对于整个街区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进行了信息共享。接下去做的是,尝试对街区做一些小规模的更新项目,有些类似于上海正在实践的“微更新”做法。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希望可以让市民感受到,街区是能够这样被轻松地改变的。其实大部分市民原本都不认为改善自己的建筑,会对改善整个街区带来帮助,并且会认为改善街区应该是政府做的事,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所以是为了改变市民诸如此类的想法,而做了各种实验。
当做出构想的时候,我就期待着有没有人会来委托我做些什么,比如愿意把自己的建筑提供给大家使用的房主的出现之类的。项目最开始,我们做的是信息的共享,与大学的研究人员一起进行走街活动,并把调研的成果通过发表会来传播给当地的市民。日本是地震较多的国家,而神田恰巧是有很多木造建筑的老街区,所以把街区如何防灾的问题作为调研的重点内容之一,整理成报告并对市民进行了分享。
接着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的微更新项目,花了三年的时间。第一年的项目叫Re-Street(上图红色区域),试着改善两个建筑之间的弄堂。第二年,把建筑前面的广场做了改善。第三年,试着解决如何把建筑的屋顶变得更好。像这样,从建筑的外部慢慢地进入到内部进行改善的一种策略。
开始这些项目前,我们以大学的名义把神田一个被闲置的空间租用下来,改造成社区营造项目的工作据点。上图从左到右展示的是改造的过程。当时有20多位学生共同设计、改造了这个空间。比照改造前后的照片,应该可以发现建筑门窗的框架变得更有设计感了。希望开始通过这些小改造,把这样一种信息传递给市民:就像这样只是做出一些小小改变,便会给街区带来一种新的氛围。
第一年的项目,是对两排建筑之间的一条弄堂,进行为期两周的微更新。我们做的是把整个弄堂都像是在室内一样,铺上木板。然而,就算是要做这样小小的改变,也需要与当地居民之间不断地做出各种调整。
图片右上方是一起参与项目的建筑师西田先生正在面对社区自治体的一位会长,用模型对我们要做的项目做说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通过与当地居民不断的对话交流,慢慢地大学和当地市民之间也形成了更好的关系。
第二年的项目,是对建筑前的小广场进行微更新。这也是为期两周的项目,经过学生们的反复讨论决定给广场设计一个足汤,给周边的居民以及在附近工作的白领提供了有意思的休憩场所。
第三年的项目,我们活用了建筑的屋顶。上图左边是在屋顶上设置了投影仪与一些座椅,把影像投放到隔壁建筑的墙上,基本没什么花费,却营造出了屋顶电影院。
通过这些小项目让当地市民感受到了,似乎有这样一群年轻人正在试着把街区变得更好,这样一来我们与市民之间的对话也变得更加丰富了。在我看来,做这些社区的微更新项目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为了把我们想要达成的愿景传达给市民的一种手段。
在做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有一位楼房的持有者来找我商量,能否把他的建筑改造的更有意思一些。他当时差不多六十多岁快要退休了,希望自己也能提供一些空间能与当地居民共同举办各种活动,享受快乐。这就是我一开始所期待的,市民们主动提出要改善街区的要求。
上图是他所持有的建筑,由于建筑内部的房间都已租借给房客,所以房间内部是难以改变的。在与他的协商中,最后决定了对楼梯间与屋顶空间进行改造,大约花费了三十万元左右,对楼梯间进行了涂鸦设计并把屋顶空间做成了舞台。像这样的空间原本并不会对外开放,通过这样的微更新设计,一些表演者和年轻人有机会聚集到这个空间来,也给街区创造出了新的动态。
※
那么,以上这一连串的社区营造活动中,我们做了哪些设计呢?可以列为这三个方向:信息的设计,过程的设计,空间的设计。
首先,收集与街区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把整理过的信息重新传达给市民们,是一种信息的设计。
其次,花了三年的时间,为了向当地居民去分享如何改变街区的意向,而做出的过程的设计。
最后,是对空间进行的小规模的改造与设计。
东京郊区
Yabology项目
日本现在人口减少现象显著,街区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了被闲置或者荒废的空屋。接下去就介绍一个活用空屋来做社区营造的项目。我的一位学生毕业后成为了建筑师,当时他就生活在这个街区。一方面他准备从公司独立出来,拥有一间自己的事务所,另一方面他希望能拥有一个能与当地的非营利机构与市民们一起举办各种活动的据点。
有了这个想法,他在自己家附近找到了一间被闲置的大房子,来找我商量,能否帮助他把这间空屋变成街区的活动据点。然而这并不是他的房子,最开始我想拒绝这个委托,但又觉得这很有意思。因为正如一开始所说,如果能在他人的土地上作出为大家的共同利益所考虑的提案,那这个社区应该会越来越好。
我们最开始做的是找到空屋的主人,日本有一句俗语叫“朋友的朋友是朋友”,于是幸运的发现房子的主人就是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我们向这位“朋友”表示想要给这个空屋做一些提案,申请看一下房子。见到主人后我们开始了解,为什么老房会被闲置?目前有什么困扰?有没有想活用它的想法?当时我和建筑师的想法是,能否说服他把房子免费借给我们。但是我们心里也清楚,肯定会遭到拒绝,会被质疑“为什么要免费借给你们?”所以当时提出的是,“您能否让我们为这个建筑做一个提案?我们花半年的时间做出提案,然后您再来判断是否要实行”。虽然一开始房主犹豫了一阵,但又一想自己也没什么损失,最后就同意了。
半年里,主要做的是把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到这里,一起思考要怎么使用这个空屋。召集这么多人来的目的在于,希望和主人对话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与建筑师想用这个地方,而是这个街区这么多人都想用。而招人的方式也是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来传播。招募到的人们都对这个房子能够为自己所用抱有期待。
图片右上方是在听房主讲述这间老屋的历史,左下方是大家在清扫老屋的庭院。因为我们了解到房主如果要维护这个空屋最大的困扰,就是每个月都要花大的精力修整庭院。为了让他能感受到,如果交给我们来管理空屋,这些困扰我们可以为其解决。右下方是庭院清理干净后,邀请周围的居民一起来参加派对。一开始看到那么多年轻人聚集在空屋里,周围的居民难免有些怀疑与担心,然而通过这样的活动,互相交流后,他们也成为了项目的支持者。
大约花了半年的时间不断进行这类活动,我们看到了各种可能性,想要使用这个空屋的人越来越多的浮现出来。其实一开始是设想一些有钱人把这里租下来,能免费提供给我们使用。然而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中都没能找到有钱人。虽然大家并不富有,但如果只是想租一个房间,只是想放张桌子在这工作,或是想实现开咖啡店的梦想,为实现这些想法,如果每个月都只需承担小部分的花费,那大家是愿意的。
当越来越多想要实现的事情变得清晰,我们就把大家想要做的都结合起来,做出了这样一个计划。这张意向图上可以看到咖啡店、共享办公室、Share house,参与项目的木工把一部分改造成自己的木工房,仓库变成了设计师的画廊与书店,还有位朋友的朋友是英国的园林设计师,在这里做了花园。
其实作为这个空屋的所有者,房主每年都需要支付给日本政府六万元左右的税金。所以我们与房主商量,如果这笔损失能够由大家来承担,能否接受我们的提案?因为把整个院落分成多个部分去经营,每组人都只需承担一小部分租金的话,基本可以持平。房主一开始犹豫了一下,想想自己没什么损失也挺好玩的样子,就同意了这个提案。
图左右两边的照片是分别改造前后的样子。因为这也是没什么资金的项目,所以没有做大的改造。做的最大的改变就是把整面的院墙拆掉了。第二件事是把长得过于茂盛的树枝做了修剪。通过这些改变,不仅让建筑的环境变得更好了,同时改善了整个街区的环境。这个项目虽然没有让政府出钱,但对政府来说,却有着为市民建造了一个小型公园那般的效果。
上图是开园那天举办活动的场景。从发现空屋到开放空间,花了一年时间。这一年的过程中,因为已经建立了很多连接,开园当天聚集了200多人来一起庆祝。到今天这个项目已经进行到第六年,虽然在经营内容上有各种更新与调整,但在当地一直是受欢迎的场所。
※
最后来总结一下Yabology项目中我们做了哪些设计?
过程和空间的设计在神田项目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比较重要的是做了场域和关系的设计。
第一种是场域的设计。比起一个具体的场所,更像是营造一个聚集大家谈话交流的环境。比如招募朋友与邻居们来派对,类似这种召集大家进入对话的场的设计。
第二种是人与人关系的设计。聚集了朋友的朋友之后,通过活动互相了解彼此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把其中两位连接起来就可以开始一个共享办公室,成为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桥梁。
地方城市
山形县 鹤冈市
鹤冈是日本一个小型地方中心城市,人口12万人左右。这是我在20年前参与的项目。在这个街区开始社区营造时,先从调和当地政府与市民之间互相协力的关系开始的案例。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开展多场小型工作坊,最开始的三年时间举办了五十场工作坊。前三年认真采集整理街区的信息并分享给市民,让市民有机会互相讨论(下图)。
由于这是二十年前的项目,当时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市民都不太了解社区营造是什么?市民会质疑,我们一定要参与吗?政府会质疑,为什么不得不跟市民去对话呢?在这种环境下开始的项目,所以仅仅是让双方有一起对话的意识就花了三年时间。
大约到了第三年,大家有些厌倦了凭空对话的状态,开始主动提出要做些具体的事情。比如有人提议在街上试着举办节日,在街区里设置自己的小型图书馆,还有活用巴士做交通的实验等等。所以三年以后,我们开始在街区中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会发现有些成功,有些失败。比如图书馆的实验失败了,然而节日的实验成功了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当时成功的人们就开始考虑,为了支持这个节日更好的进行要如何来设计空间。
通过这些经验,当地的政府与市民开始一起协力去思考如何把街区变得更好。在相关社区营造的各种对话与实验的基础上,大约经过了十年,有些市民按照曾经在工作坊中的提案开始改造自己的房屋,而政府也会在做公共投資项目时,能根据大家成功的实验意向来设计街区。
这个案例从最开始的社区营造意识的设计,到具体的实验,再到各种实际项目的落成,花了十年时间。我想传达的是,日本的社区营造总而言之是非常耗时的,之所以花这么长时间,是需要等待大家养成社区营造的意识。
渔村
岩手县大船渡市绫里地区
最后分享的案例是在日本岩手县一个人口2000多人的渔村。2011年,日本发生了“3·11”大地震和海啸,当时这个村落也遭遇了海啸,村里有26人遇难。然而,这个村落至今已经遭遇了至少三次大型海啸。
图中绿线是1896年海啸到达的区域,有1350人遇难。蓝线是1933年海啸到达的区域,有178人遇难。80年后再一次海啸袭来,26人遇难。这个村落难以逃脱海啸的袭击,这已然是事实。然而,就算海啸的袭击会把房子摧毁,是否能把遇难者的人数降低到零,抱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开始了当地的社区营造。
最开始我们聚集了很多村民,举办了多场工作坊,与村民一起探讨村落的复兴计划。我们与村民一起完成了一份计划书,并交给了大船渡市的市长。
递交完计划书,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把灾难的记忆与未来衔接在一起。我们与村民一起制作了海啸纪念碑,又把当地一间空屋改造成一个共同回忆与思考灾难的空间“海啸与绫里博物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第一是为被海啸席卷的村落做了空间上的复兴计划,第二是为如何能把海啸的记忆传承80年之久,做了记忆的设计。这个复兴计划是否成功直到下一个海啸的袭来才会知道,未必能够维持80年之久,然而人们的记忆或许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3
社区营造的方式方法
社区营造的设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调查、设计、实验与决定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技术。与此同时,还有与市民共享信息,以及培育市民的方法。接下去就通过这六个部分来展开介绍。
※
首先是调查阶段。走街是较为普遍的方式之一,专家和市民一起步行考察街区。比如,东京市内的一个街区,面临着城市热岛效应的课题。当地的一些居民们拿着温度计走街测量温度,最后大家做出了一个温度地图。
这个格列佛地图的方式也经常会使用,把要讨论的街区地图放大成房间那么大,然后铺在地面上。把这个街区的居民们邀请到地图上来,引导大家一起写下街区好的地方和问题等信息。站在这么大的地图上进行讨论是挺让人兴奋的,所以居民很愿意把信息聚拢在地图上,总结出来的课题和点子又可以为专家所用。
还有一种通过年表来汇总信息的方式,先准备一张空白年表,接着可以让居民回忆街区最繁盛的时期是什么时候?发生大事件的是什么时候?引导居民们把街区的信息慢慢梳理出来。这个街区年表完成后也可以活用到下一个社区营造的项目中去。
※
调查完成以后,进入设计阶段。这是一个市民参与的小型公园设计项目。因为市民并不是专家,怎样让他们更容易地进入专业的讨论中?我们在材料准备上做了一些功夫。比如右下角的照片,对应我们抛出的问题“如果这里新建了一个公园,你会想在这里做什么?”设计了一系列小旗子。
然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小旗子并插到适当的位置上。这个阶段可以了解到大家对公园的使用意向,接下来就可以一起做模型了。因为市民并不是专业的建筑师,没必要要求大家把模型做得漂亮。如果想要种上苹果树,可以在发泡材料上涂上绿色与红点,插到模型上。
除了公园,整个街区的设计也有一些方式。这是准备了一个街区1:100的积木模型,召集到的市民一边拿着积木思考,一边讨论大家需要什么样的街区。模型上都贴有街区的照片。图片左下方这位男士手持一部微型相机,可以做到一边从拍摄画面感受街区的氛围,一边设计街区。
这是一个儿童们活用空屋开咖啡店的项目。在设计工作坊中,用了一个1:10的模型,与儿童一起探讨如何活用空屋的各种想法。在设计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一定要有和大家一起动手制作模型或物件的过程。如果只凭言说的话会与真实想法有不少误差,而把实物放在眼前一边确认一边讨论,就会变得更具体化。
接下去分享实验阶段的方式。不管一个提案有多好,还是可能会失败。实验的作用在于在真实地开展工作之前,通过假设的装置来观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从而做出调整。
※
这是在校园里进行的一个实验。有位学生想做一个可以停自行车又有座椅功能的装置,不确定能否成功,因此用硬纸板搭建了一个非常简易的模型放在现场。这个装置放在哪里合适?桌子是不是太高了?各种细节都能在现场与其他伙伴一起讨论,对方案进行调整与确认。
这是另一个校园里的社会实验,把原本没什么人气的池塘改造成了一个夏天乘凉泡脚的休憩场所。
※
最后就是非常重要的决定阶段。这是东京某个站前广场开发项目的市民工作坊。工作坊的参与者,大致分为想要做站前大规模开发,与想要保留原貌的两种对立的意见。这种情况下就算我努力去说服,很可能双方还是对立的态度,因此选用这种形式去做出决定。
首先把市民先分成几组,不论是想要做开发的,还是想保留原貌的,让每组都作出他们理想中街区的样子。上图是按照各组的想法制作的街区意向模型。每组人会有一半留在自己组做介绍,另一半去倾听其他组的想法,再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上图中,保留派的这位正在介绍自己对理想街区的愿景,而左边托腮的长者是开发派,显然听得不怎么开心,然而他也需要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对方。也就是说在绕了一圈后,每个人都了解到了其他组员的想法。最后的决定方式就是举手表决。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基本不会有,然而最后的结果是经过大家讨论后的决定,即使有人不满意也不会有强烈的反对。
※
再来分享两种社区营造过程中的重要手法。
一种是与市民共享信息的方法。上图是在鹤冈的项目中设计的社区营造情报帐,把我们与当地市民们收集到的信息都整理成一本小刊物,并以此来得到一些反馈意见。
这是把街上一间被闲置的店铺,活用成采集街区中各种信息的信息中心,进行社造活动。如果我们举办社造相关的工作坊,只有一小部分的市民会参加。如果街区中有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心,普通市民也能轻松进入这个空间,了解街区的各种信息。
这个项目是把社区营造相关的信息创作成宣传海报旗,悬挂在商店街上。是把信息提供给平时不参与社造活动的普通市民们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一边逛街一边收获街区的信息。此外还可以搭建临设博物馆来共享信息,比如在前述绫里村所做的案例。
另外一种是培育市民的方法。比如同样是在灾区绫里村进行的项目——人生设计游戏。当时想法是,希望受灾的中学生们未来能和社区营造有些连结和可能性。对这群初中生而言如果用往常的工作坊形式,容易遇到注意力难以集中,或是难以理解的问题。因此我们设计了一款游戏。
这个游戏是让学生们在体验自己人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参与到社区营造的活动中去。在大约两小时的游戏过程中,理解更多有关自己村落的情况,并且对社区营造产生兴趣。
日本还有所谓社区营造基金的做法。他们会准备好一部分的资金,招募街区的市民,鼓励市民为他们想要做的事情去提案。在发表会现场,会有审查员对提案进行评论与投票,被选上的项目就会得到相应的资金去实践。而整个提案与评审的过程是是完全公开的,每个项目的得票数一目了然。
这个公开的过程有时候会让参与者感到失望或生气,但是大家也能够看到支持率高的提案是如何做到的,了解到自己需要改善的方面,是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来到会场是各种有意思的个人与团体,不少人成为了互相支持的伙伴,相信这类活动的举办给更多社造团队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本文整理自上海创智农园2017年11月2日的四叶草堂社区营造系列公益沙龙“社区营造的工作”,感谢首都大学东京博士研究生金静的翻译与修订。
口述/饗庭伸 编辑/宋敖
/淘宝/
【城市中国urbanchina】http://m.tb.cn/h.BAH4mN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打开;
或复制这条信息¥2HaR0jxf0JA¥后打开手淘
/ App Store /
欢迎原创分享,白名单转载需保留公众号二维码。
如果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或者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想要吐槽,欢迎留言或在后台回复,我们会定期反馈并集结成文字。也欢迎来稿分享你的思考: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信公众号 | UC_urbanchina
豆瓣 | site.douban.com/urbanchina/
微博 | @城市中国
官网 | www.urbanchina.com.cn/
电话 | 021-65982080(8027)
邮箱 | 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