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都市范本:南京东路贵州里更新1.0到3.0 | 访同济大学童明教授 |城市中国082期

童明 城市中国杂志 2022-03-23

南京东路街道的贵州里微更新是一种持续性的共建行动,其目标是要通过从1.0到3.0的措施计划,形成一种社会参与、多方共赢的局面。其中1.0计划着眼于社区公共空间,以政府资金投入和组织管理为主导;2.0计划关注居民楼内的公共领域,在居民的共同参与下,针对楼道空间、公共厨房、公共厕所等进行改善。3.0计划试图通过户内空间调整与改善,从产权机制的角度,尝试居民生活环境的共同性提升。历史街区的更新项目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在这一情境中,建筑师需要在一种开放性环境中,探讨如何通过设计与营造,去实现具有社会价值的目标。在此而言的建筑设计,则应当成为一种公众参与的媒介,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导向一种多方协商、共同参与的局面。

童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研究方向:城市更新,城市设计。

Q&A

Q=城市中国   A=童明




更新点位选择依据

 


Q:贵州里更新探索目标是什么? 1.0计划到3.0计划, 实践目标有和关系?

 

A: 我们已经尝试了四五年的老旧社区更新。最初结合课程教学在虹口区的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围绕甜爱路探讨如何通过城市肌理与功能业态的整合,带动四川北路区域的结构性提升。遗憾的是后来由于政府职能调整及街道领导的调任,项目在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时就终止了。之后我们又在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参与了风貌整治项目,提出3.0的工作框架,希望能够超越风貌整治式的表面修缮,通过功能业态的组织以及社区活力的提升,带动城市公共空间的自然提升,从而优化现有整体风貌。贵州里是我们第三个试验点,主要想探索更深层次的社区有机更新。每个项目虽然议题不同,但都非常耗费精力,每一次我们工作室几乎都要全员出动,经历几个月的调研,共同讨论之后形成方案。

 

Q: 在更新1.0计划中,13个更新点位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A: 具体的三步骤计划中,第一步侧重于针灸式疗法,提升里弄的公共空间;第二步进入居民楼内的公共领域,第三步试图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所形成的与居民之间的共建关系,探索里弄住宅的适应性调整,带动居民的参与性工作。从1.0到3.0,更新模式无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所有的行动目标都是相互关联的。

 

在1.0计划中,我们将该项目所申请到的300万元经费,拆解为13个小项目,分布在贵州里三横两纵、1800m2的弄堂之中,目标就是将这1800 m2的弄堂,建设成为所有居民可以参与的共享客厅。由于经费有限,我们将工作分为三类:

 

一是整治里弄环境中的负面因素。随着城市变迁,上海大部分弄堂已不同于以往的记忆,虽然仍是社区的主要公共空间,但也汇聚了其它内容,如贵州里,几十米长的瑞康里主弄及入口被置入了垃圾箱房、厕所、门卫等,周围的街坊邻居在此倒垃圾,上厕所,环境状态较差。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设计将公共厕所转变为可以装盛绿化的景观,梳理弄堂门廊上方蜘蛛网般的线缆,使之成为具有归属感的社区门厅。还有主弄广场中的晾衣架,我们将其改为格网式,居民仍然可以晾晒衣物,也可以在格架中种植花草,希望通过养花、赏花、晾晒衣服,为居民提供交往机会。

 

二是关于空间资源的再利用。比如弄堂里水泵房上方有一四米多高的空中楼阁,楼梯和水泵房极其危险,难以利用。我们将二者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方便进入的空中书房,供居民读书休闲;里弄边角的几个理发店、小商店,本身就是社区居民活动的汇聚点,我们在设计中将其保留下来,通过改观提升,使之成为公共性聚点。


▲ 宏兴里水泵房改造前


▲ 水泵房改造后的共享书房


▲ 共享客厅


▲ 共享客厅内部

 

三是关于共享空间的再创造。由于多数居民家庭室内狭小,我们设想在弄堂中寻求合适场所,通过局部改造,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共享空间。其中之一是针对原来居委活动室的改造,原是一个结构有些破损的两层楼小房子,我们将其清理后改造为一个共享厨房和客厅,可供居民临时借用,招待自家来客。该客厅由居委会管理,适当收取一些费用,保障日常维护之需,形成一种可持续的运营机制。

 

Q:贵州里项目最难的是什么?就1.0计划来看,是否有望推进2.0和3.0?

 

A: 对于贵州里项目,最难的是与居民沟通和征得理解。在方案意见征询、公示,方案汇报、入户调研等所有交流阶段,大家谈的都很愉快,并无反对意见。然而一旦具体的事件触动到具体的人的时候,反对意见就开始出现了,而且非常坚决。

 

比如,弄堂里原本有个防空洞,半凸起地面,人行、车行都很不方便,影响整体环境。鉴于这块平地在小区最大,将其改造为居民生活广场,设置衣架和座椅供居民晾晒、休憩。施工第一天,冲击钻还没击打几下,附近居民就把施工队赶跑了,理由是噪声影响午睡。僵持了一周多,工人也换了几批,居民仍坚决不让施工。

 

再如公共厕所改造。社区中很多家庭没有独立卫生间,公厕仍是生活所需,但谁都不愿设在自家门口。建筑设计难题就是既要保留,又要改善,还不能触碰现有格局。之前厕所的门窗向弄堂正面开敞,臭味弥散,里外通视,使用很不方便。我们将其调整为侧向进入,天窗通风,这应当是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然而施工环节,水泥黄沙、工人脚手架都已到位,三楼居民又跳出来,挡在门口不让开工。居委会和街道的科长、主任以及民警来劝说都无济于事,停工约三周,动也不是,停也不是,甚至居委会主任也深感压力,开始怀疑改造方案的合理性。最后一些赞同改造的居民也向反对者提出抗议。在整体压力下,反对的居民不得不妥协,施工才得以继续进行。幸运的是项目整体完成,大家看到效果,反对声音就逐渐平息了。改造结果获得了大家一致的认可,这使得随后的几个项目进行得都非常顺利。

 

▲ 宏兴里入口门洞改造过程


▲ 宏兴里入口门洞改造后


▲ 永康里入口门洞改造前


▲ 永康里入口门洞改造过程

 

这种状况是社区更新中的常事,城市规划专业所采用的访谈、交流、汇报等方式,在此情形中都很难奏效,因为所获得的反馈难以全面。在社区,居民之间形成共识非常困难,持赞同态度的一般不吱声,而发出的声音基本来自于反对者,这样很难判断社区的总体意向。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停滞、衰退后,由于与周边快速变革的城市环境形成了较大反差,里弄社区居民的失落感是非常强烈的,这也相应表现为一种怨气,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导致社区更新的参与度、配合度都比较差。

 

事实上,贵州里微更新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在整个项目中,我们并未特别刻意执行自己的设计意图,从设计到施工都没有特别追求精细的品质。项目最大的效果就是愈合了居民和政府之间、居民和居民之间的关系,而且成效明显。这就如同一种隐形的伤口,表面平静,碰则疼痛。此类社区微更新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探测并弥合这些伤口。有了这个基础,我觉得继续推社区更新2.0和3.0是有可能的。


 


里弄社区微更新的价值

 


Q: 微更新2.0和3.0计划深入住宅内部,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A: 微更新2.0计划,将继续关注楼内更加微小和特殊的公共领域,包括公用厨房、公用卫生间及走廊等。里弄住房大部分是房管部门的出租房或者房管房,历史原因造成这种原本市场环境中的租赁关系却可以无期限的“世袭”,事实上等同于私用房,但其属性又是公共住房,导致了产权关系非常复杂。这也相应导致了特殊的使用状态,居民除了自家内部,其它楼房部位一概不管。他们认为自己作为租户不应该承担公共部位的责任,房屋修缮应该是房管局或者政府的事。谁是所有者?谁是责任者?谁是受益者?相关各方的利益无法界定。另外,来自居民的租金极其低廉,完全承担不起日常维护的责任,而且居住其中的大部分是孤寡老人,经济能力较弱。由于常年缺乏有效管理,导致这类住房的楼道和公共领域脏乱破旧,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种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制度性缺陷,是当下老旧社区更新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 花架改造前,电瓶车和摩托车停放杂乱无序


▲ 改造后的社区小广场


▲ 瑞康里厕所花坛 

 

3.0计划正想从这个角度尝试:通过空间关系的梳理,明确各方利益关系,带动一种共建式的提升。这也可能难有成效,但最起码希望能够引发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寻求一下变革的可能性。目前所做的1.0,就是为了这项尝试做些准备工作,形成一种共同参与、共同讨论的氛围,为3.0计划创造条件。

 

从政府角度来看,每年都有历史风貌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但是对于如何具体利用和实施这类项目,在目标方面并不十分明确。通常见到的现象是,政府、居民各行其是,居民的诉求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事实上,单方面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更新难以维续,最终还是需要市场介入,即便是历史街区的住房,也应当如同其它城市住房那样,能够持续循环利用,才能使得这种历史街区获得正常的发展条件。

 

Q:历史保护街区的微更新项目与其他老旧社区微更新有和不同?

 

A: 在城市历史街区从事微更新,虽然涉及到大量社会性问题,但根本性的差异还是物质性问题。历史街区大多数的老房子,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隐患,建筑改造如要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资金投入将是个无底洞。反之,面对非常有限的资金投入工程界面又将如何确定?此外,还有社会责任问题,一旦触碰历史建筑,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空中书房的改造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个空中阁楼原本是搭建在两幢老旧建筑之间的临时用房,看上去还挺结实,但有一天晚上接到施工队的电话,说阁楼的墙体实际上只有半砖墙的厚度,约手机的宽度,而且采用旧砖砌筑,过梁混凝土,用手一剥就酥落了下来。我当时听后直起鸡皮疙瘩,试想这座阁楼如果不修,墙体倒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一旦进行维修,稍有不慎,整个阁楼就可能垮塌,无论是建筑师、施工队还是街道居委会,都无法承担这样的责任。

 

时间、成本和技术条件是老旧社区更新的难题,而更困难的是,这项工作并未获得与其它项目有所区别的对待,需要接受同样的质量标准、定额标准、安全标准,与新建建筑几无区别,这在现实中并不可行。因此,很多社区更新项目戛然而止。

 

更多内容和图文信息详见《城市中国》082期“多元主体参与下的社区微更新”,本文有删改

采访/丁馨怡+陈晨  编辑/丁馨怡 图片提供/童明

/淘宝/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

搜索店铺【城市中国urbanchina】;

-

www.dwntme.com/h.Zb0tcJY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打开;

或复制这条信息¥jGYt0OtudRz¥后打开👉手淘👈

/ App Store /

欢迎原创分享,白名单转载需保留公众号二维码。


如果您对文章有什么看法和意见,或者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想要吐槽,欢迎留言或在后台回复,我们会定期反馈并集结成文字。也欢迎来稿分享你的思考: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信公众号 | UC_urbanchina 

豆瓣 | site.douban.com/urbanchina/

微博 | @城市中国

官网 | www.urbanchina.com.cn/

电话 | 021-65982080(8027)

邮箱 | 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