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骑行上海》丨关于骑行规划的思考

以下文章来源于光明城 ,作者王卓尔

作为一种机械装置,自行车自发明以来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尽管就今天而言,自行车多被认为是一种通勤工具,然而在过去,其价值远不止于此。最初,它是一种新科技;随后,被引入比赛成为体育用品。和平时代,它服务于平民;战争期间,它成为军事装备之一;近几年,在互联网技术的配合下,自行车又成为了融资工具。

德国男爵冯·德莱斯发明的最早的自行车


德国男爵冯·德莱斯被公认为自行车的发明人,1818年他开始制作木轮车。他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以改变前进的方向,骑车人要用两只脚蹬地使车前行,这种木轮车被称为“木马”。1886年,英国的机械工程师斯塔利设计出新的自行车样式。他给自行车装上前叉和车闸,使前后轮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首次使用了橡胶车轮。这款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已基本一致。随着自行车产业的发展,1890年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出现,其建造者为荷兰人。而在1890年中后期,第一辆自行车诞生近百年后,随着链传动自行车以及充气胎的发明,骑行变得更为安全、舒适,自行车行业终于迎来了发展风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用自行车


中国是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每个国人或多或少对自行车都有着个人记忆。它曾是结婚“三大件”之一,也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的代步工具,却随着90年代机动车的发展逐渐式微。



与国外自行车发展相比,中国自行车的起步略晚。在中国,“自行车”一词最早出现在1866年。1866年清廷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19岁少年张德彝参加考察,他在游记里提到“自行车”这一名词,意为靠个人自己的力量使其行走的车子。而自行车传入中国的最早证据见于1868年11月24日《上海新报》的一篇文章:“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


电影《末代皇帝》里,溥仪在故宫骑自行车


国内的第一个自行车高峰出现在1941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汽油供给受到严重限制,汽车数量大幅缩水,电车也多半停止运营。承担上海交通任务的除人力车外,几乎全部为自行车和由其改装的三轮车。在随后的20年内,国产自行车品牌开始涌现,如1940年的上海永久、1950年的天津飞鸽、1958年的上海凤凰。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自行车被誉为“结婚三大件”之一,它是女孩子当时找婆家的首要物质条件。



20世纪80年代期间,国内自行车产业持续发展,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1994年是中国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公开表示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在中国的大城市中,自行车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2002年,《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中甚至明确提出计划在2000至2005年间将自行车绝对数量减少25%。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曾一度兴建自行车租赁服务设施。然而奥运会后,北京自行车租赁市场萎缩,贝科蓝图公司只保留了当年200个联网点中的12个,2012年仅几百辆自行车仍用于出租。2013年,政策又开始向慢行系统倾斜,新一轮《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要完善自行车出行路网,以构建系统、连续的骑行网络为目标。2016年底,结合互联网技术,扫码即骑的共享单车进入各大城市。随着资本的涌入,短短半年内几十个品牌蜂拥而出。


共享单车


直至今日,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设计弊病逐步显现,自行车以其低碳、环保、灵活和亲民之势再次回归大众视野。然而,不连续的自行车道、陈旧的设施以及有待改善的设计都使得这一出行方式并不如想象的简单。


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道开通后,回龙观地区骑行者数量上涨

厦门自行车高速公路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自行车交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上海开始新一轮城市化进程。由于公共交通服务的滞后,本应由公共交通承担的中距离、甚至长距离出行在实际城市生活中是由自行车和助动车承担的。在这一阶段,自行车出行比例不断增长,从1981年市区的13%增长到1995年的32.8%。


1984年,上海,光新路,自行车人潮

第二阶段:从1995年至2005年,由于《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公开表示“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同时,上海轨道交通开始建设,这一时期部分骑行人群转向其他出行方式,自行车出行比例逐年下降(见“上海市历年出行方式结构变化统计”)。


上海永久自行车,它是中国最早的自行车整车制造厂家之一。


第三阶段:从2005年至2016年,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多,以及2004年开始的“非改机”工程正式实施,骑行者的基本路权受到挤压,原本连续的骑行网络也被打断。这一问题在中心城区尤为明显。



第四阶段:从2016年底共享单车涌现开始。2017年初上海市消保委的数据显示,共有超过30家企业开展共享单车业务,其中无桩共享单车投放总量达45万辆。共享单车在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同时,也给现有的骑行道路规划、停车设施带来新的挑战。尽管就目前骑行现况来看,非机动车路权被挤压、设施缺乏是事实,但基于能源安全、经济性、城区特点以及地形,在上海,骑行拥有巨大的潜力及优势。



此外,随着石油危机之后慢行系统在规划领域逐渐受到重视,以及近几年《上海2040》《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相继编制与公示,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在上海,骑行将迎来复兴。


自2015年起,〇筑设计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合作,以“骑行上海Cycling@Shanghai”为主题,对上海非机动车道进行了两轮城市研究。以“骑行”作为切入点,在参考全球自行车友好城市骑行系统规划之后, 梳理了上海浦西中心城区的骑行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方案。



上海人口最密集的浦西中心城区现有骑行状况如何?与全球自行车友好城市相比,其优势和潜力到底在哪里?哪些区域骑行环境不错,哪些较差?


这是一本城市研究读本,从对自行车发展史的简短回顾开始,作者以哥本哈根、鹿特丹、巴黎、维也纳、柏林等7座“全球自行车友好城市”为比较研究的对象,系统地分析了上海的骑行现状,并对骑行能为城市公共空间带来的无限可能进行了大胆的设计遐想。



《骑行上海:关于骑行规划的思考》

Cycling@Shanghai: 

A Guide to Cycle Infrastructure

王卓尔Zhuo’er Wang 著 

ISBN:978-7-5608-8198-0

页数:318页

尺寸:120mm×160mm

定价:¥128.00


著者:王卓尔


〇筑设计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导师,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外聘导师。从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赴荷兰贝尔拉格学院攻读城市设计及研究。卓尔曾在荷兰事务所Powerhouse Company实习,并在VMX工作,期间任建筑师及外方代表,主管中国市场项目设计及运营。




《骑行上海:关于骑行规划的思考》

已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出版发行


扫描二维码

进入购买链接



本文涉及参考资料:

1 刘玉峰.自行车的王国[OL]. [1984/2016-04-01]. 

2 赖存理,程燕婉.结婚三大件变迁,折射60年浙江民生重大改善[J].浙江统计,2009 (9):7-9.

3 周凯,张琦.结婚新三大件考验沪上家庭[N].经理日报,2007-10-20 (002).

4 潘海啸.中国城市自行车交通政策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1 (4):82-86.

5 焦帆.骑行日志①|同一目的地,守法骑行用27分钟还得推车步行大半段,违法骑行只要2分钟[N/OL]. [2017-07-05/2017-07-10]. http://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58313.

6 汤諹,刘魏巍,潘海啸.城市政策对上海的自行车发展及骑行的影响

7 李峰.国外自行车交通发展简史[J].交通与运输

8 John Kemp Starley [DB/OL].[2011-01-04/2017-07-10].

9 顾尚华.各国自行车交通的发展[J].交通与运输,

10 Bike boom. [DB/OL]. [2017-06-10/2017-07-1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ke_boom.

11 Cycling at the summer Olympics.[DB/OL].[2017-06-21/2017-07-11]

12 Bicycle infantry. [DB/OL]. [2017-05-29/2017-07-1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cycle_infantry.

13 Mark Wagenbuur. Amsterdam children fighting cars in 1972 [R/OL]. Bicycle Dutch

14 Mark Wagenbuur. Car Free Sundays, a 40 year anniversary [R/OL]. Bicycle Dutch

15 Anna Holligan. Why is cycling so popular in the Netherlands? [R/OL]. BBC,[2013-08-08/2017-07-11] http://www.bbc.com/news/magazine-23587916t.

16 Mark Wagenbuur. How the Dutch got their cycling infrastructure [R/OL].Bicycle Dutch,

17 [2011-10-20/2017-07-11] https://bicycledutch.wordpress.com/2011/10/20/how-the-dutch-

got-their-cycling-infrastructure/.

18 张德彝.欧美环游记[M/OL]. [2015-06-11/2017-07-12].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KzoocHj_QdanI2MjBVUnJWSGs/view.

19 郑薛飞腾.自行车归来:它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百年发展[N/OL].澎湃新闻,[2017-04-01/2017-07-12]. http://www.thepaper.

20 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76-77.

21 人民日报评论员.人民日报: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N].人民日报,2004-06-02(06).

22 潘海啸.中国城市自行车交通政策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1(4):82-86.

23 冯骕.谁动了中国的自行车[N].网易新闻,[2012-08-03/2017-07-12]. 

24《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EB/OL]. [2013-08-23/2017-07-12]. http://sh.eastday.com/bps.pdf.

25 陈沫.中国能源安全新思考[J].西亚非洲,[2012-04/2017-07-12] 

26应时.上海私车牌照价格突破9万元后该怎么办?.上海证券报,2013-03-25(004).

27 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中心城区内功能高度混合,参考上海市规划及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中心城总体规划图[EB/OL].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保存二维码,

打开手机淘宝 

App,扫码

或点击 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