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nstagram码头:香港公共空间的生产与博弈

城市中国 城市中国杂志
2024-09-07

公共空间是当今城市生活相关讨论中的首要议程之一。然而,是谁创造了公共空间?人们为什么需要公共空间?是什么使其成为可能,空间本身的设计,参与其中的人,或是其他?不同力量如何塑造公共空间的“公共性”?


此前,UC荐读推出了一系列关于“公共空间”与其中的“相遇和反叛”的文章。本文试图从一个具体案例出发,从香港的角度来考察这些问题。

延伸阅读:公园与相遇的(不)可能性城市公共空间与反叛力量


近年来,鉴于土地限制和高密度空间发展,及市民对休闲生活的需求,香港政府正积极进行公共空间建设。讽刺的是,2013年获得第一届“香港最佳公共空间奖”最高票数者,并不在官方指定的“公共空间”之列:西区公众货物装卸区,俗称“西环码头”(昵称“Instagram码头”),是一个由人们自发创造的公共空间。然而,它一直面临着潜在转型和“公共性”丧失的威胁。

自发形成的“公共空间”,扑朔迷离的命运

官方规定,西环码头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海事处管理,只允许相关人员进入,但实际上它已成为一个真正的公共空间,哪怕只是暂时的——它并非原则上而是在实践中对所有公众开放。白天这里偶尔会有一些货运工作,但从日落到午夜,尽管有着不太美观的工业遗留设施,包括成堆的油桶和竹竿、涂鸦覆盖的集装箱、旧灯柱和警戒线等,人们却涌入这里进行各种活动:散步、看海、喝酒聊天、拍照、钓鱼、遛狗、骑车,甚至滑板——这其中许多活动甚至在香港其他所谓的“公共空间”并不被允许。


在这里,人们在定义和使用空间方面享有极大自由:码头周围没有围栏,三面环海,上方是开阔的天空;散落四周的木板可以被自由移动或堆放在一起,作为非正式的座位;摄影师利用工业遗留设施(棚屋、集装箱、灯柱等)创作作品;年轻人以攀爬竹竿堆和木板作为游乐活动;巨大集装箱为涂鸦艺术家提供了绝佳场所;情侣在落日映衬下拍摄婚纱照;更有趣的是,凹凸不平的地面在雨后形成 “天空之镜”,摄影爱好者常常聚集在此拍摄维多利亚港壮丽的日落。该码头因其在摄影师中的高人气而被昵称为“Instagram码头”,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它也拥有了自己的维基百科页面和一个Instagram账号来展示人们在此创作的作品。

散落的木板作为非正式座位;集装箱上的涂鸦(摄影:周艺娴)

摄影爱好者聚集在“天空之镜”前拍摄日落(摄影:周艺娴)

由一位意大利摄影师策划的“Instagram码头”账号部分作品(图片来源:Pierfrancesco Celada)

那么,现状是如何形成的?传统产业和休闲生活如何得以共存?码头的转型或许印证着体验经济的崛起,传统工业和服务经济的衰落。20世纪80年代,西环码头作为货物装卸区十分繁忙,许多从国外进口到大陆的货物从这里转运给货轮,码头上堆满了货物和起重机。随着时间推移,由于陆路交通变得更加便利,自中国加入WTO后,香港作为交通枢纽的吸引力下降,码头原有功能式微,开始吸引邻居们来此休闲玩乐。如今,仅存的码头工人在中午或下午结束工作,之后这里便成为一个 “海滨公园”。周边地区缺乏足够活动空间,西港岛地铁线的开通,加上社交媒体上的口耳相传,这一切都让码头更加受欢迎。


地方当局,即香港中西区区议会,也意识到码头的必然转型,并开始考虑将其列为“港湾强化与振兴”的“社区重点项目”的一部分。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中,西环码头将作为海滨长廊的一部分,这里将修建各种娱乐设施,包括喷水花园、观景台、露天剧场、都市海滩、人造攀岩墙等,当然,该区域将被围上栏杆。码头将成为“迷人、充满活力、可达的海滨”和“西港岛的新门户地标”。


这一提案看似温和,却遭到了许多人的强烈反对。人们不无震惊地目睹着码头发生的变化,如路面延伸,地面变得平整,“天空之镜”也随之缩小。此后,政府再次提议将码头边缘一小块区域改造为短期内社区花园,也引起了公众的批评。2018年,码头旁西区副食品批发市场前的海滨区域,被改造成了一个正式公园,作为中西区海滨长廊的一部分;所幸,码头本身仍然维持原貌。然而自2021年3月起,海事处以疫情为由开始禁止公众进入码头,这个人们钟爱的公共空间的命运再次扑朔迷离。

西环码头改造概念方案效果图(图片来源:中西区区议会)

西区副食品批发市场前的海滨区域被改造为海滨长廊的一部分,增加了一些设施,但被围上栏杆(摄影:周艺娴)

被控制的、有序的公共空间与人群

要理解关于改造西环码头的提案及其引发的争议,应先了解香港公共空间的更大背景。


香港以其1970-80年代的“奇迹经济”闻名,其城市发展紧凑,土地价格高昂,造就了其独特的城市形态,空间组织背后的原则是现代主义的技术理性和后现代主义的资本化与商品化。自殖民时代以来,政府一直高度监管着公共领域:典型表现如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过度工程化,包括海边统一、单调、呆板的海堤,人行道边、乃至郊野公园里无处不在的统一灰色围栏,以及关于“公共空间”中允许/禁止行为的繁复规定——禁止球类运动、放风筝、游泳、骑车、滑板、遛狗、踩踏草地等。讽刺的是,当一个场地被指定为公共空间时,它会受到政府法规的约束,并在允许的活动上失去其“公共性”。

香港的公共空间中总有一长列禁止行为清单(图片来源:Wikipedia)

据统计,2018年香港的人行道围栏总长度达1500公里,可以从香港一直延伸到西安(图片来源:Bloomberg)

秩序与理性作为这类规则背后的理论基础,是香港治理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有序和洁净成为了官方审美。毕竟,香港的兴起与繁荣都是出于经济原因,长期以来一直受“发展导向”思想的支配,因此稳定和可预测性对香港日常的社会经济运行、以及Logan和Molotch在《作为增长机器的城市》(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中所说“良好的商业氛围”至关重要。此外,市民的秩序感对香港的国际形象也很重要,以至于世界常常被其抗议人群的有序所打动。


另一方面,由于土地财政,以及强大的城市企业主义(Urban Entrepreneurialism)精神,香港的老旧社区不断面临改造或拆除的威胁,随之而来的城市更新项目将“升级”实体环境,并使得地价飙升。80年代起,香港政府提出诸多政策鼓励建设“私有公共空间”(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通常由政府和开发商协商产生,其产权为私有,但在土地使用法规下必须对公众开放,主要例子如商场周边小广场、室内中庭、骑楼走廊等)。因此,景观的商品化不可避免,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实质上成为消费场所,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为城市创造经济繁荣。


许多地方,高大上的建筑和“矛盾”的公共空间取代了原生空间,例如大厦的附属小广场和无处不在的购物中心,它们为企业私有,后者可以控制空间如何被使用。更糟糕的是,公共空间常常并不被视为休闲或逗留的场所,而是为了加快资本和商品的流动——看看指定的“公共空间”中有多少实际上是人行桥、购物中心,乃至摩天大楼之间的小开口。

极其相似的商场中庭、屋顶花园、小广场等是香港最常见的“公共空间”(图片来源:Wikipedia,作者自摄)

总之,如文化地理学者Don Mitchell所说,香港的公共空间通常是“一个受控制而有序的避难所,在此,行为得体的公众可能会体验到城市的奇观”。

延伸阅读:《城市中国》第84期《都市微绿:公众需求及参与推动的绿色空间转型》

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城市中国》绿色空间/低碳主题包

“群著时代”:城市是一部由所有公众参与创造的作品

如前文所说,西环码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所有人的开放性,与海港的密切接触,以及在使用、定义乃至设计空间方面的巨大自由。技术理性和景观商品化虽然主导着城市中其他“公共空间”,但在这里却找不到。尽管它缺乏适当的休闲设施,也有一些破败的工业景观,却蕴含着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所说“日常”的理念,即简朴、平淡、公共自发性、充满活力的可达性,以及缺乏技术官僚式的设计和维护。意料之中地,政府想要将码头置于其治理原则之下,以及人们对 “概念性总体规划”表示强烈不满。这是列斐伏尔所说的当代城市正在进行的“系统化”和“理性化”的一种表现,往往导致集体性、社区意识、自发性和游戏性的丧失。


列斐伏尔还认为,城市是一部由所有公民参与创造的作品(oeuvre),城市权利(right to the city)应由所有人享有,主要包括“自由权、社会化中的个体化权”与“参与权和占有权”;大卫·哈维也将“城市权利”定义为“民众可以按照自身期望改变和改造城市的集体权利”。在西环码头,人们正通过积极创造公共空间,来行使城市权利。在公众与政府、公众之间的不断博弈中(例如通过日常行为协商空间如何同时适应各种活动),“城市作为一个群体作品”出现了,一个新的、与自上而下的官方秩序不同的民间秩序得以建立。景观设计学者陆小璇将这种自下而上、参与式、包容性的空间塑造时代命名为“群著时代”。


这便解释了人们真正反对的是什么:担心他们的空间自由因过度工程化和过度管理而受到限制,他们的城市权利受到损害;码头的独特性被技术理性所支配的统一性所取代,毕竟香港的滨水空间常常是单调重复、非人性化的;更新计划带来的商业化可能会吸引商户和游客趋之若鹜,排挤当地居民。


因此,类似码头改造计划等自上而下塑造公共空间的城市更新项目遭到了不断争议,一些草根社会组织崛起,以抗衡自上而下的力量。例如,为了保护文物建筑、古树、老社区等,“中西区关注组”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组织的创始人罗雅宁认为,历史建筑应该作为承载历史的视觉文物保存下来,否则,后代将难以了解甚至想象维多利亚城的遥远过去,以及香港人民在英国统治下的艰苦斗争。其他组织则关注老社区独特的社区意识与未来愿景,例如,“城西关注组”着力于向当地居民解释土地用途修改(rezoning)计划,解说街区历史,并自下而上地组织社区项目,强调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权利。

草根社会组织发起的社区“鬼故事”讲述与导览活动(图片来源:城西关注组,中西区关注组)

于是,围绕西环码头改造的争议可以被视为自下而上的草根声音与自上而下的官方规划与治理之间,呼吁人们享有公共空间和定义集体身份的权利、与发展导向的城市更新思维之间斗争的一部分。


下篇将从对香港“公共空间”的实际观察出发,以其他一些空间案例,反思“群著时代”的各种力量与利益之间的矛盾与调合下,“公共空间”与“城市更新”应该走向何处。


文 / 周艺娴 [UCRC]

参考资料(下滑查看):

Central & Western District Office. 2014. “Signature Project Scheme (SPS) in Central & Western (C&W) District” and “Western Harbourfront Conceptual Master Plan (Conceptual Master Plan).” Finding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heung, Karen. 2016. “West Side Story: The fight to preserve heritage and curb gentrification in Western District.” Hong Kong Free Press, March 17, 2016

Law, Lisa. 2002. “Defying disappearance: cosmopolitan public spaces in Hong Kong.” Urban Studies 39, no. 9: 1626.

Logan, John, and Harvey Molotch. 2007. "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 In Urban fortu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50-98.

Lu, Xiaoxuan. 2020. "The Era of Mass-Authorship."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8(5), 164-165.

Magramo, Kathleen. 2021. "Hong Kong’s ‘Instagram Pier’ closed to the public by officials reportedly citing Covid-19 concerns." SCMP, March 1, 2021.

McLeod, Mary. 1997. “Henri Lefebvre’s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An Introduction.” In Architecture of the Everyday, eds. Deborah Berke and Steven Harris.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Mitchell, Don. 1995. “The end of public space? People’s park, definitions of the public and democrac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5, 110.

Pong, Benni Yu-ling. 2017. Unfolding the Western District Public Cargo Working Area in Hong K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5.6: 115-126.

Stone, Daniel. 2017. “Welcome to Hong Kong’s ‘Instagram Pier’." National Geographic, October 19, 2017

陳銘智. 2016. “羅雅寧瞓身保育舊建築10年:「住中環唔代表我信奉中環價值!」.” Hong Kong 01,2016年10月24日

李慧筠. 2016. “西環碼頭或變人工海濱長廊街坊︰有圍欄就像監獄.” Hong Kong 01, 2016年2月20日

中西区区议会. 2013.《西區海濱概念性總體規劃》及《中西區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問卷調查.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vip.163.com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App:App Store搜索 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长按二维码

下载APP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城市中国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