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期剧透 | 未来社区的生产、创新和治理
未来社区,或者面向未来的社区,从时间上看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但是其中包含的进步意味确定无疑,即明天比今天更好,与一百多年前西方城市规划师“明日之城”的思想是同样的逻辑。未来社区在中国提出的短短几年间,也经历了语义上的演变,比如未来公园社区、完整社区。我们在讨论任何一种面向未来的社区时,首先要打破“社区=住区”的思维定势。网络社会的全面降临,社区天然包含着复杂性、复合性。单纯的居住无法涵盖生活的全部,也无法展现出社区资源蕴含的巨大潜力。无论是生产、创新、创意还是社会治理,未来社区都应当也必然是最重要的发生场景。社区的趋势本该如此。
从未来社区到未来公园社区
浙江省提出的未来社区概念,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并不是很恰当。“未来”这个词的时间确定性很模糊,我们到底在讲哪一年的未来,是近未来还是远未来?在未来社区之前,还有许多描述理想社区的概念词,例如健康社区、宜居社区、现代化社区。但这些词汇往往是专有名词,不够具有宣传性。未来社区虽然时间上有不确定性,但它包含一种明天比今天更好的进步内涵,即更加面向未来的社区,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表述。
社区是个外来词,经历了从德文“Gemeinschaft”到英文“Community”再到中文的“社区”的转译过程。关于社区的定义目前已经超过了100种。Community除了社区的意思外,还有地方社会、社团、共同体、群落等含义。现代汉语中社区通常指代“社会上以某种特征划分的居住区”。但无论是哪种含义,总体而言,面向未来的社区肯定不是指未来居住社区。我们在讨论未来社区时,一定要避免把社区等同于住区,尤其不能等同于当下的小区模式。
浙江省未来社区战略中的“三化”—人本化、生态化、智慧化,把生态建设与智慧建设看作是未来社区的两大驱动力。然而这“三化”始终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概念。就拿其中的生态化来讲,生态化究竟是近期减少多少碳排放指标,还是有一个远期数据指标?近期而言,也缺少明确具体的节能标准、绿色标准、发展标准。图为衢州礼贤未来社区的售楼展示中心入口。整个展示中心被“埋”在绿色植物之下,以营造一种自然绿色的意向。(摄影/崔国)
浙江提出未来社区的同时,成都也提出了“公园城市”。在浙江和四川两地互相考察学习后,成都启动策划了“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并在2022年出台了《未来公园社区建设导则》。在浙江省未来社区“1+3+9”的架构基础上,形成了“5+20+44”的指标体系(5个维度、20项核心内容、44个建设指标)。《导则》中还提出成都将系统提升三类公园社区功能品质:城镇公园社区、乡村公园社区外,产业公园社区。其中,产业公园社区以抓好空间载体共享、高品质服务植入、社企融合共治为重点,产城融合、宜业宜居。
成都市规划院在《导则》初稿的讨论中,明确提出未来公园社区绝对不能搞成住宅社区,范围一定要更加广泛。成都的产业公园社区,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对浙江版未来社区偏重住区的一次拓展,其核心是以未来公园社区的手段,达到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目的。
成都武侯区的“她妆美谷”,是成都唯一的“美丽经济”产业功能区。2021年启动招商后,很快成为成都未来公园社区的重点项目。这里原先是一个女鞋批发市场,后来倒闭清退,但厂房建筑保留完好。最初的计划是改为住宅社区,但经过讨论后决定延续之前的业态类型,继续作为产业社区,但是内容从原来的传统鞋装批发,升级为以化妆品为核心的美丽经济产业,发展电商直播、体验消费、研发智造等,原先的鞋装产业也得到同步升级。产业主导的社区同样是社区,未来公园社区的实践,最终目的是宜业又宜居。
创新空间的未来性
未来社区的未来性,应当是三种空间,即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创新空间的结合。创新空间是未来社会的一个表征,居住和创新可能发生在同一个社区。未来社区三种空间的混合,决定了社区具有创新性。创新行为早已不限于在写字楼办公室里,但在社区空间中发生的创新还有待想象和发挥。创新空间的基础来自智慧城市的建设、网络社会的构建。随着城市未来性的出现,社区的未来性是同步发生的过程。创新的动能以中青年为主。因此,未来社区的支持就不能只是儿童友好、老年友好,还应当中青年友好。未来社区里给年轻人提供的不是环境、设施,而是能不能为创新创业的想法提供资金、平台,包括社区创业辅导中心、风险投资的提供。同样,老年人和儿童同样可以有创新的机会和空间。
互联网时代,社区蕴含着一种复合性。创新创业也由资本驱动型,演化为智力驱动型。从湾区的硅谷到纽约的硅巷,已经显示这种可能性。伦敦的肖尔迪奇(Shoreditch),原来是老工业区,后来被年轻人占领,不断涌现出小型的创新创意公司。深圳同样提出城市创新单元,后来改叫创新社区。未来的社区,物理空间更美好,社会空间更融洽,创新空间不断提供社会发展的动能,社区的趋势本该如此。
规划介入未来社区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
人居始终是社区的基本功能,未来社区同样关注人居的重要性。总体而言,在中国的语境下,未来社区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从社区的角度,把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率治理结合起来。城市规划在其中,也分为三个层面阶梯式地介入。
首先是物理层面,解决社区面向未来的、更加美好的环境,交通、安防、房屋修缮,即当下老旧社区物理空间的四大更新要素。
第二是配套层面。增加社区服务设施、健康设施、活动中心、教育医疗等等。
第三是社会层面。首先是社区治理,激发社区自治的能力。其他包括就业、绿色低碳、智慧社区。智慧社区看似是个技术问题,实际上是以线下线上泛在交流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社会治理、管理;绿色低碳最重要的是低碳生活的意识。社区治理方面,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是一个核心抓手。现在社区的根本问题,或者说住宅商品化带来的一个负面结果,就是社区原子化。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服务依赖两种方式:政府福利,市场购买。
但第三种即民间互助的方式非常微弱。上海封控期间,当政府福利、市场购买都难以为继的时候,人们突然意识到了民间互助、社区共治的重要性。没有公共参与,巨大的社区资源就闲置在那里,无法得到发挥。因此,社区治理的目的不是要回到过去的那种乡里、单位式的熟人社会,而是通过规划工具的介入,让各种事件发生,激发社区公众参与的能力,培育社区参与组织,形成可持续的社区参与体制。
上海创智天地园区四叶草堂辟建的社区农园——创智农园,成为公众参与式社区更新的一个典型案例。(摄影/徐春华)
城市社区是城市最重要的生活细胞。公共参与式的社区更新,有利于形成上下结合的社区多元共治,最后实现社区共同体的根本目标。城市化虽然仍在推进,但中国人对血缘、家庭观念的重视程度依然很高,养老不愿意去养老院,更愿意在家养老。老龄化是未来一个最基本的社会问题,在未来中国的社区治理中,同样也要把原子化的在家养老,提升为社区养老,这同样需要社区共同体之中融洽的熟人关系作为依托。社区里鲜花烂漫,但寸步难行,物理层面的更新仍然是当务之急,但物理层面终究不是未来。从物到人,从空间美化到社区治理的过程,就是面向未来的过程。以社区治理为中心的社会层面的工作,必然是未来社区的主要工作。
文/匡晓明[城市中国总编]
本文为部分内容试读。全文见《城市中国》93期《未来社区:中国式未来社区的批判性观察》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vip.163.com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App:App Store搜索 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长按二维码
下载APP
或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