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想聚会·攀枝花 | 重读10位讲者,倾听人生别样的“思变”

2017-05-06 爱思青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500txb1wo&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时长1‘33’‘

视频来自光影猎人工作室



5月5日,思想聚会城市大会攀枝花站—“思”&“变”在攀枝花会展中心精彩呈现。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虹的倾情主持中,攀枝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江海、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周玉亮、“远远的阳光房”创始人宁远、四川大学英语辩论负责人及波兰语专业负责人余淼、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会长杨欣、中建三局攀枝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阮浩、成都市艾科罕见病关爱中心副理事长周书林、“爷爷奶奶一堂课”项目创始人贺永强、中国扶贫基金会成都首席运营官王光远、攀枝花市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卢越等10位嘉宾向现场的600多位青年分享了他们所思所变,在行走的实践中,挖掘无限的深度,在思索探寻中,发现自我实现的价值。

 


     周玉亮 /与青年同行与梦想同行

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青年的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他不在团委却做着青年工作,他不在乡村却担任村长助理,他叫周玉亮,作为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的创始人,他以非典型斜杠青年的角色定位自己,从菜市场的思想聚会到青年小客厅、到开门计划、到城市创想,从成都爱思青年到攀枝花、到重庆、到绵阳爱思青年的逐渐落地,他用数年的坚持行动影响许多青年,在这期间,他认识了许多心怀美好理想的青年,TA们不仅有奇思妙想,还有实实在在的行动,TA们把艺术带进社区,TA们用阅读陪伴女囚,TA们用厨房链接奶奶和青年,TA们播种希望创造美好。


“世界是平的,世界是青年的”,从邻里社会时代,单位社会时代到社群社会时代,人们在价值观认同的条件下进行无边界的协作,同时青年人的学习能力,创造力也超乎人的想象,爱思青年基于社群时代的需求,从启发青年、培育青年、链接青年出发,致力于让青年成为社会的行动者。


他说“年轻人本应对生命充满热情、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自我价值充满肯定,敢于梦想,勇于实践,终生学习,爱你所做,知你所做,信你所做,做一个有趣的人”。



 宁远 /你敢跟别人不一样吗?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重要的从来不是做成什么样的事,而是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宁远这样定位着自己的人生,从电视台主持人到”远远的阳光房“,从精致的妆容、光鲜的镜头到现在素面朝天、纯粹的美,在人群中她一直坚持自己想要做的事。


”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好像有点无聊“,主持人的生涯虽光鲜亮丽,回首过去却是一路都活成了别人眼中期待的自己,工作在社会某个固定的职位,成为一个应该成为的人。在事业巅峰之时,她开始思索人生旅途上是“做自己”还是“取悦他人”?随后她便辞职,从远远的阳光房出发,开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注定与乡村为伴的她,在三年前邂逅了明月村,在那她找到了儿时乡村的味道,开始了在她乡种故乡,开展草木发展计划,致力于新乡村的发展与创建,在有着她童年记忆的乡村,在有着曾经生活再现的乡村,就算把卧室建在原来的的猪圈上也是美的,因为宁远给它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在她的世界”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余淼 /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门外语?

语言是稀缺产品,是人力资本,是一种产业,是国家实力


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高等教育管理专业硕士,多语言多文化专业博士的余淼,在全球化的今天,关注着语言服务的开展,她反思语言是什么?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思维工具?一套与生俱来的系统,还是一个产品?


在探索语言的最初,她不知道为什么要让自己去当一位波兰语老师?渐渐的,她发现从未消退的英语学习热潮,以及逐渐兴起的汉语热潮,“一带一路”的小语种热,都将另一种国家能力逐渐推到公众视野,一个国家的外语需求成就了一个国家外语能力,而现在国家外语能力正逐渐从内需型转向外向型,随着经济发展,“外需”拉动“内需”,倒逼外语教育改革,例如多边谈判,文化传播,各国间经济合作等等。同时,国家外语能力的体现也充分表现在发展多语言服务的能力上,文化、经济和外交,无一不是国家外语能力的体现。




 杨欣 /我与长江源

长江、长江、长江

 

84年开始与长江结缘,86年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全程漂流175天。95年创立中国最早草根环保NGO之一的“绿色江河”,97年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建立中国民间第一个、也是长江源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30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海拔4000-5500米、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最脆弱的长江源区域,用行动推动改变:青藏铁路建设期间,提交的有关藏羚羊种群调查和迁徙的研究报告,影响国家工程的决策和进程;推动建立可可西里和三江源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接促成青藏线沿线集镇建立垃圾填埋场……从关注野生动物到关注环境保护,到关注当地社区,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他一直试图寻找一条可持续的平衡之路。

 

8年的调查,4年的实践,总结出来青藏线的垃圾搜集模式叫,分散搜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这种方式通过我们实践以后推荐给政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治理好,才能使它的垃圾减量甚至完全解决。所以“绿色江河”计划在青藏线上建立18个垃圾回收站,叫绿色驿站。同时,他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将在沱沱河、在通天河,干流两侧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阮浩 /一个建筑工程师的理想与实践

要像灯塔一样,为一切夜里不能航行的人,用火光把道路照明


他不是社会工作者,但他却在做着社会工作者的事,致力于建筑行业的零浪费的阮浩说“建筑设计师没有错,但建筑上本不该发生的浪费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这让他不解,随处可见的拆改背后,是怎样的代价?是资源的浪费,是环境的破坏,是人力的消耗,他反思怎样才能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提效升级,改变这种资源浪费现状,寻找一种建筑与浪费的双赢局面。


探索、反思、实践、创新,阮浩发现五失误的设计与管理创新的结合,可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提效升级,相对传统建筑项目下人为干涉、分解、拆改、浪费的情况,工程承包模式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节约项目工期,节约管理人力投入,实现双赢。


14年,阮浩工程总承包管理团队组建成立。在经历过同行不解、业主质疑的挫折,也经历过自我怀疑的迷茫,他们风雨兼程走过,如今项目在重庆、攀枝花、武汉、郑州、合肥及塞班岛等地进行试点,相比于其他传统类项目,其管理人力节约20%,施工工期缩短30%,拆改浪费减少80%,且已形成可供全行业借鉴和推广的管理体系和经验!


 江海 /攀枝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青年有创变,城市有活力,城市有期待,青年有未来

思想聚会下半场的开场攀枝花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江海也即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非常感谢来到现场的嘉宾们,为攀枝花青年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社会组织一直在社会治理和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多元作用,攀枝花人均GDP位居全省第一,工业化率、城市化率走在全省前列,攀枝花的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建设也应当走在全省前列。青年有创变,城市有活力;城市有期待,青年有未来。”


“当前,攀枝花正处在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将优秀青年群体留在攀枝花非常重要。青年怎么样,城市就怎么样,希望攀枝花青年不仅要当爱思青年,还要当行动青年,努力为城市的转型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周书林 /我想陪着你们长大

因为有你,爱不罕见

 

从最初爱的相识—皓皓、筠筠,让周书林深知他们经历的痛苦与折磨。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渴望融入集体,渴望和普通孩子一样的上学和玩耍,面对罕见病这样一个家庭,这样一个孩子,周书林反思我能为他们做什么?于是她组织成立血友病“天使宝贝”儿童合唱团,将音乐与公益相结合 ,带给罕见病儿童更多的欢乐,减少病痛的阴霾 。而“天使宝贝合唱团”,让他们能够拥有和普通孩子一样的机会和快乐,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舞台,从第一次登台到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舞台,孩子们从个体作“战”到团队作“案”。


17年,艾科公益艺术工作室成立,在这里,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因为罕见,所以更需要关注,在这里周书林老师用爱 49 31182 49 15536 0 0 1240 0 0:00:25 0:00:12 0:00:13 3025会爱,在这孩子们通过音乐学会爱,用文字和旋律表达爱,"在这因为疾病,我们相遇;因为爱,我们放声歌唱;因为歌唱,我们的生命有了信心和力量,感谢我们的相遇,让我看到生命有很多种可能性。如果你要问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好,先问问自己,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她说



 贺永强 /脚下就是远方

面对社会问题,不应彷徨、怀疑,更不应恐惧,因为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们走着走着,发现根没了,丢掉了根,也就迷失了方向“,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贺永强发现新社群关系对原有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农村、城市、孩子在冲击中问题不断,他乡的繁华快速,让我们不断抱怨自我家乡的糟糕,他反问自己问题出在哪儿?教育中的美学系统驱动着农村“走出去”,但现实却是进不去的城,回不了的乡,曾经那些自以为学习可以改变命运的人发现当我们在努力高考的时候,北上广的孩子们已经在另外一条路上,乡村的孩子上自习做作业时城市的孩子在做手工在抖空竹,社会教育的缺失导致城市青年成为社会创新的主流者,乡村孩子成为考试学霸。


行动源于认知,鲁甸灾区爷爷竹编垃圾影响孩子自发组成垃圾清理小组,让贺永强找到了”进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的出发点,他从社会教育缺失,学习生活脱节出发,从重构乡土教育,弥补社会教育缺失出发,发起了”爷爷奶奶一堂课“,基于平等、客观、尊重、多元的理念,在“孩子受教育、老人得尊严、文化得传承”的价值观下,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构建孩子对自己家乡的认可和热情,迸发出孩子对家乡建设的热情。


 

 王光远 /创新驱动的责任实践

在共享时代探索,求解新乡村的发展之道


“乡村的梦萦绕在每日的梦乡,我们从乡村走出,又被乡村的梦牵引而回”,03年从农村来到大学的王光远,许下大学四年走遍中国一百个县的心愿,04年一次艾滋病的高发县河南上蔡的走访开始了他的心愿之旅,随后一百个县的走访经历,让他发现一个现象”涉农创业“以创新的农业经济带动乡村发展,09年他和四个同学一起,筹集一百万,承包一千亩土地,种水稻种红薯,但在10个月后的光棍节那天他们被无情的宣告破产。

 

“很多事情,很多人都有情怀,但情怀能否落地,这是一个问题”,从结识“社会企业”和“社会创新”字眼,到以全职公益人的身份加入中国扶贫基金会,到雅安地震全程参与救援和重建,他执着求解中国乡村的发展之道,两年时间从雅安雪山村到飞水村,他与村民共同打造出融入市场的乡村产品服务。

 

“新乡村的发展,正如思&变,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作为善品公社的首席运营官,王光远从零到一,从蒙顶山猕猴桃的初次试水到汉源红大樱桃运营模式深度探索,他们探索出农村品牌的三大鸿沟效率、品质、品牌,并在农村进行生产关系维护,信任体系建立,竞争力扶持带动乡村的发展与创新。



 卢越 /攀枝花市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

为攀枝花的美好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在活动最后,攀枝花市爱思青年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卢越发言,她从攀枝花到深圳,又从深圳到攀枝花。离开和回归,她带给攀枝花青年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资源。爱思+,从成都来到攀枝花。从无到有,爱思青年到攀枝花,一步步助推本地青年发展。这是一座美好的城市,她穿梭奔忙,与爱思青年一起,链接不同的社会资源,给这座城市带来美好和活力。



虽然思&变思想聚会已经结束

但带给攀枝花青年的“思&变”才刚刚开始




不满足现场精彩的你

渴望现场精彩的你

请点击”扫描二维码“查看全场


也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场


图片/郑子军、吴朝勇、才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