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名 | 罕见病不怕,因为爱从来不罕见

爱思青年 2020-02-26


 本 期 主 题 

爱不罕见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每一个生命,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浩瀚的宇宙里,在这蓝色的星球上

我们相同,却也不同

我们罕见,也从不罕见


11月份“2017年全国罕见病组织秋季能力建设培训会”,来自全国关注罕见病的组织齐聚成都,为了让更多的青年关注了解罕见病,11月5日,爱思青年说第7期“爱不罕见”,联合黄如方、周书林、曹蓓、隆琳等罕见病领域的行动者与你一起看见、了解、关注罕见病。



/爱思青年说:爱不罕见


时间:11月5日(星期天)14:00-16:00

地点:青羊区东胜街8号庄森大厦4楼WorKING联合办公

费用:免费

报名方式:请点击文底“阅读原文”报名



 致 辞 嘉 宾 介 绍 


「黄如方」

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创始人


毕业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告系,现任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创始人及主任。黄如方本人是一名罕见病患者,过去10年以公益的方式将罕见病概念引进中国,让罕见病及群体从鲜为人知到逐渐广为人知,是中国罕见病领域的开拓者及践行者,已经成为国内罕见病领域公认的旗帜性人物。



 演 讲 嘉 宾 介 绍 


「周书林

艾科天使宝贝合唱团团长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教授,抒情女高音,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艾科罕见病关爱中心副理事长,艾科天使宝贝合唱团团长。2014年,组织成立血友病“天使宝贝”儿童合唱团,2015年阿里公益将周书林评为“做公益,上头条”首位公益人物。


她说:音乐是人类通用的语言,公益则是人性自身的艺术。

嘉宾相关

从最初爱的相识—皓皓、筠筠,让我深知他们经历的痛苦与折磨。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渴望融入集体,渴望和普通孩子一样的上学和玩耍,面对罕见病这样一个家庭,这样一个孩子,我想我能为他们做什么?


四川慈善“诚至诚乐天使”音乐夏令营音乐会


于是我组织成立血友病“天使宝贝”儿童合唱团,将音乐与公益相结合 ,带给罕见病儿童更多的欢乐,减少病痛的阴霾 。


而“天使宝贝合唱团”,让他们能够拥有和普通孩子一样的机会和快乐,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舞台,从第一次登台到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舞台,孩子们从个体作“战”到团队作“案”。


在这孩子们通过音乐学会爱,用文字和旋律表达爱。


我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罕见病关注的行列,让爱不再罕见,让罕见病不再罕见。



「曹  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医生


主要从事神经变性疾病,神经遗传病等神经罕见病的临床研究和神经电生理研究。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神经电生理学组秘书,负责四川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一项,并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ofNeurology》、《PLOSONE》、《Sleepbreath》等杂志发表SCI论文9篇。


嘉宾相关

曾经一个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英文简称ALS, 俗称“渐冻人症”)的患者得知自己的诊断的时候,当即抱头痛哭着说“为什么是我,我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做。”


曹蓓参加“Internationol Congress”

一个30多岁的大壮汉,一瞬间就被这个消息击垮了,看着他无助,无奈,痛苦的样子。


我感觉人在疾病面前特别的渺小,虽然知道这个疾病无法治愈,但我特想自己为他做点什么,如给他提供一些遗传咨询,避免下一代再患这个病,如能给他一定心理上的治疗,让他勇敢面对等等。


而很多发病率仅为10万分之一的疾病患者,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医院和医生的帮助,而是全社会的帮助。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关注罕见病,病虽然罕见,但是爱不罕见。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每次的罕见病新闻热点事件,大家才想起有这样一群需要我们帮助的罕见病患者。



「隆  琳

蓝梅淋巴管肌瘤罕见病关爱中心会长


同时作为蓝梅阿卡贝拉人声乐团 发起人/团长和世界蓝梅(淋巴管肌瘤病)公益联盟爱心大使的她,24岁时突发罕见重疾淋巴管肌瘤,25岁与死神擦肩而过,历经多次险境重生。病后发起成立中国地区服务于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公益机构,11年病程,11年公益路,她带着厚重的责任和炽热的爱心坚定前行。


嘉宾相关

我本人就是一名淋巴管肌瘤罕见病患者,一种仅发生于女性并高发于年轻女性的呈全身性扩散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女性人口的百万分之五。


24岁的我,在发病后的一年中,经历了无数次被病痛炼狱般的折磨。


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及志愿者组成的阿卡贝拉人声乐团


幸运的是我未被死神带走,感恩命运的眷顾让我活下来。我知道还有很多病友可能跟我一样正在与病魔抗争,但可能还有很多病友甚至还没有被确诊就已经与这个世界告别。


我想自己不应该无视“她们”(和我同病相怜的病友姐妹们),我不希望自己的那段病痛经历被别人经历,我希望自己可以帮助到他们。


我希望本次活动能让大家对“罕见病”这个可能完全陌生的概念有基本认知,了解“罕见病“无法治愈的现状以及”罕见病群体”的生存困境。只要有基因的传承就会有“罕见病”,它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全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



 主 持 人 介 绍 


「段  炼

成都市艾科罕见病关爱中心名誉会长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成都市艾科罕见病关爱中心名誉会长,前拜耳志愿者协会会长,长期以来致力于罕见病关爱与医保政策推进。现为美国Becton Dickinson生物科学大区经理,从事流式细胞分选与免疫治疗方向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共 创 方 




编辑:船长 

还可查看更多

开门周末 | 寒风十里又怎样,有你就好

爱思青年城市小组计划 | 揭晓复试名单

福利介绍 | 报告,我请求被这一打环保招募帖砸中

福利介绍|那些深藏blue的环保机构们

点击阅读原文,火速报名参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