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寒假社会实践丨教育学院优秀成果展示

青年民大 2023-12-28



教育学院

“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


实践护航

      教育学院党委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学校团委的号召,持续扎实、深入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期立项、中期汇报和结项评审工作。在2022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中教育学院共有228名学生参与立项申报,其中本科生68人,硕士研究生160人,共组成94支团队,与去年暑期社会实践相比增加18支团队46人,增长率达25%。本次调查主题丰富,调查地点遍及我国各省。现对教育学院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工作总结如下。



积极倡导、鼓励申报

/寒/假/社/会/实/践/


01

召开工作部署会,

学习改革精神、谋划工作安排

      在前期的立项组织工作中,学院团委书记、团委副书记及团委实践部所有成员召开工作部署会,认真讨论和学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改革并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做了整体的规划和部署。

02

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会,

答疑解惑、传经送宝

     在学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发布后,学院团委积极组织开展了线上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交流会。

图1:教育学院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交流会

      开展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向同学们强化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改革精神做了重点解读,邀请往期获奖团队负责人作了经验介绍,并针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交流解答。

03

广泛动员参与,

分类指导、重点支持

      学院团委通过联络各基层团支部,积极倡导学生们主动申报社会实践项目,积极组织师生对实践主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进一步了解社情为目标,将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学科紧密结合,以锻炼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吃苦奉献精神等综合素质为目的,努力使大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图2:教育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动员宣讲大会

      对于优秀课题的申报,学院党委领导高度重视,选配优秀导师担任指导老师,学院党委领导、团委书记以及学工办老师担任思政指导教师,给予重点支持。



组织有序、稳步开展

/寒/假/社/会/实/践/


01

中期成果宣传展示,

提升实践活动的影响力、感召力

      在二月上旬,我院组织各团队有序提交了中期成果汇报材料,以发布推送的形式对我院所有团队中期实践进展情况做了详细了解,引导各团队严格落实学校学院疫情防控要求,安全地进行调查研究,并鼓励和督促各团队严格执行各自的计划安排,合理有序开展研究工作,以确保后期能够如期结项。

图3:教育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中期成果展示

      我院领导老师也及时跟进各负责团队的任务进展,鼓励大家完成高质量、高水平、高思想体悟的社会实践成果。同学们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新课题,在遵循实践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认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亲身实践调研,受益良多。

02

后期严密开展各项评审工作,

以评促建,追求实践育人

      在回收成果的工作中,学院团委科创实践部成员积极和学院团委书记、团委副书记以及各个实践小组联系,及时传达成果回收的格式要求和文件规定,认真核对成员信息及核查成果质量。在寒假社会实践后期,组织社会实践团队按照通知要求开展实践成果收尾工作,确保在校团委通知要求下,及时准确提交学院团队成果,促进教育学院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工作顺利完成。



实践团队分享

/寒/假/社/会/实/践/


01


团队名称重绘闽宁·梦在山海 ——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闽宁镇调研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践调研团

指导老师:白华

团队成员:李耀薇、罗昊、张益文、谭梦园


      自我院寒假社会实践课题确定以来,团队成员按原计划深入闽宁镇实地探访,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本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信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地查阅资料、请教指导教师、调整方案,终于有了些许收获,本次实地调研的圆满完成也让团队成员对于国家的扶贫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明确目标 整装待发

在进行实地考察之前,为了加强对闽宁镇的了解,团队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查阅了闽宁镇发展史和特色产业的相关资料,参观了闵宁镇的产业发展基地。其次,还积极与闽宁当地群众取得联系,了解大家对于闽宁镇高速发展的看法和体验。

图4-5:队员赴闵宁镇及产业园进行实地调研

   他们由此确定了本次实践的重点为:从闽宁镇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优势出发,结合福建对口帮扶的相关政策,通过今昔对比探究促进闽宁镇形成特色产业并最终实现全面脱贫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闽宁镇后续发展进行展望,因为团队的目光不仅投向了闽宁的现在,也透射到了闽宁的未来。

二、驻足闽宁 循迹变迁

  通过整理资料及实地调研,实践团队了解到闽宁镇虽早期为茫茫戈壁,生态环境较为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但其独特的光照、土壤、水分等自然环境优势为葡萄种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加之福建的对口扶贫协作,在闽宁建设移民示范区,不断发展以葡萄为主的种植业及以枸杞、大枣为主的庭院经济,使闽宁镇逐渐摆脱了贫困。

图6-7:脱贫攻坚政策实施前的闵宁

  如今的闽宁镇紧跟时代的发展,在巩固种植业优势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畜牧产业,扩大特色养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树立闽宁品牌;借助国家扶贫项目打造“闽宁禾美”消费公共品牌,形成了成熟的扶贫销售模式,使致富成为可能。当你走进闽宁,不再是黄沙漫天,不再是戈壁茫茫,而是庭院和绿树互为映衬,装点着闽宁人家的新生活。

图8-9:闽宁人民的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三省吾身 再接再厉

      本次关于闵宁镇的实践调研,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队员们的团结合作下得以顺利完成,在上交微电影的那一刻团队的心情都是激动和开心的。这次实践活动让团队获益良多,团队成员感受颇深:“我们不仅对于国家的扶贫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新时代接班人身上肩负的使命,我们应该肩负起国家和人民对于我们的期望,致力于为千千万万个‘闵宁镇’的未来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02


团队名称: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核心价值观——赴河北、河南、山东、江西调研红色基因的文化传承实践团

指导老师:杜 林

团队成员:张丽军、李颖、刘倩、冯硕园、庞志祥、应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挖掘家乡红色印迹,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初心使命。赴河北、河南、山东、江西调研红色基因的文化实践团是来自教育学院的一支红色文化调研小队。

图10:走访中国城市地图

    团队6成员跨学院、跨专业,具有一定的综合实力。在队长张丽军精心带领和指导老师杜林的悉心指导下,团队开展并顺利完成了此次调研。

图11:实践小组线上会议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线下实地走访调研,了解所在家乡的红色印记,第二部分是通过线下采访和调查问卷形式收集与分析,团队不仅要了解当地市民朋友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也要对家乡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进行宣传,传承革命精神,增强当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探访红色基地,学习革命精神

      团队走访了6座不同城市的红色文化,这些地方都是红色热土,孕育出的革命先烈成千上万,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感人事迹不计其数。红色文化是党在领导人民群众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伟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精神成果和文化载体,集中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通过探访红色基地,团队每名成员不仅仅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红色文化也有了更深的认知,他们充分感受革命先烈身上流淌的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教育、进一步发挥红色精神在学习生活上的作用。

河北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

河北衡水市武邑县烈士陵园

山东焦裕禄纪念馆

山东冀鲁豫纪念馆

河南濮阳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

上饶集中营革命景点

图12-17:队员实地走访家乡红色景点

二、探寻红色家风,传承红色精神

团队成员通过调研走访、调研问卷等形式,开展家乡红色文化调研,采访对象有孩童、青年、中年、老人等,涉及不同岗位,他们都表达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图18:队员进行采访

    团队采用调查问卷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对调查问卷进行回收与数据分析,最终撰写形成以“走进红色基地、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调研报告,走访和数据分析使调研结果更具普遍性和多样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效度,引领青年在实践中形成更加理性客观、更加全面正确的思想认知。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家国情怀和追求大同世界的最高理想,是激励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传承初心和使命的动力之源。

图19-20:队员进行采访

三、弘扬红色文化,践行青春使命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入了解到革命先烈的磨难与艰辛,充分体悟到红色革命精神中的血与汗。以史为镜,有些历史是我们不能够忘却的,只有铭记他们,我们才能更好地认清未来,才能激励国家、民族不断地向前发展。调研团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颇丰,我们立志不仅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还要弘扬伟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才有能力扛起未来建设祖国的这面大旗,共创美好未来,踏浪而行。



03


团队名称:点燃冰雪·志愿有我——赴北京市调研冬奥会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状况实践团

指导教师:余红玉

团队成员:王云霞、张航铭、王佳琪、王凌英、蔡佳哲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过程中,和万众瞩目的运动员一样,志愿者也是这场冬奥会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生动地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秉承的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等理念天然契合。



一、志愿冬奥,肩负时代使命

     由教育学院的四位学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位学生共同组成的“赴北京市调研冬奥会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状况实践团”,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开幕而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五位成员均是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北京(延庆)颁奖广场志愿者,包括王云霞和张航铭两位同学,王云霞主要负责场馆志愿者的风采展示、宣传动员等工作。张航铭负责在场馆主要车道上进行乘客的上下车引导,并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提供交通信息咨询服务。

图21:王云霞在志愿者之家工作

图22:张航铭所在的冬奥运行团队一起过新年

图片23:王佳琪的证件照和冬奥logo口罩

图24:王凌英在奥森公园身着城市志愿服

图25:蔡佳哲与自己服务的车辆合照

二、深学悟实,调研志愿者心理健康状况

在疫情的影响下,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与感兴趣的内容,选定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来探究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五位志愿者在上岗期间兢兢业业,同时,团队也在为本次社会实践确定一个具体的主题而积极探索。最终,在指导教师余红玉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的一致讨论下,他们认为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动机对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实践团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北京冬奥会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为对象,发放的问卷以Clary志愿功能量表为参照,总共有30个题目,这份量表采用7级评分、一共6个维度,分别是“自我保护”、“价值表达”、“职业发展”、“社会交往”、“学习理解”和“自我提升”,题目乱序排列,避免影响志愿者作答的质量。

三、建言献策,推动志愿工作顺利开展

研究结果表明,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包括多个方面,涵盖“被认可、职业发展、社会互动、互惠性、投射生活、价值观、认知领悟和保护性”。志愿者的热情受到国家、社会层面以及志愿者自身价值观、所在家庭的教育理念等因素的影响。谈及志愿服务动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利己或利他,而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能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简单地看作是无私奉献,过分强调其利他性,而必须意识到还存在着其他动机。了解志愿者志愿服务动机的多样性,真正调查清楚并满足志愿行为的功能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志愿者资源的流失。同时,也可以为决策者和管理者在志愿者的组织动员、招募培训和激励保障等环节提供有益的帮助。



结语

     教育学院历来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升工作实效,提高成果质量,注重引导学生将教育学专业知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助力教育研究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做到双线发展,并将社会实践的开展作为培养和提高科研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追求实践育人的目标,全方位助力学生发展。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往期回顾:

接过防疫接力棒,学生“小白”上岗!!

战疫有我,民大青年教师在行动

还不快炫出你的民大专属核酸贴纸!

有被萌到!快来领取MUCers专属核酸贴纸

不负嘱托,民大青年当自强!



图文丨教育学院

排版丨王丽璐

审核丨林   湘

责编丨池成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