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特刊 | 来自互联网初创企业商标代理人的一封信:我为什么要做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知识产权界 Author 吕冲
IPRdaily,连接全球百万知识产权精英
全球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n)
作者:吕冲
原标题:来自互联网初创企业商标代理人的一封信——我为什么要做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IPRdaily导读:来自互联网初创企业商标代理人,和大家探讨如何从一名小白成长为熟悉知识产权流程的职业代理人。
提示:“征稿”栏目为IPR daily针对于企事业单位、服务机构、律所开辟的知识产权文章交流专栏。如您有更好的投稿文章,可将文章发送至tougao@iprdaily.com。
世界知识产权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01年4月26日设立,并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的法律环境。此前,WIPO官网发布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青年:锐意创新,建设未来”,庆祝青年主导的创新和创造力。
投稿邮箱:wangying@iprdaily.com。
这是一封
互联网初创企业商标代理人的信
起初,我对知识产权中商标、版权的认知都是来源于新闻媒体的报道。各类“天价商标”、抢注案件、抄袭事件屡见不鲜。因为采访时的一句口头禅,让“洪荒之力”一夜爆红;江门一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茶饮店就因痛失商标而被迫改名;自媒体平台上未经授权转载他人文章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似乎每当看到知识产权相关的新闻总会让人心惊胆颤。
印象中第一次看到知识产权的正面作用还是在一场创业比赛上。当时一支创业团队为了证明自己的项目已经投入实际运营并且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在路演的时候直接在大屏幕上向评委们投影出其开发软件的著作权登记证书,那硕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公章显得无比鲜红,最终这一团队项目也得以成功晋级。当时的我感到很诧异,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鄙人不才,从初中开始自学网站建设。在十几年的网络生涯中,竟然从来没有接触过软件著作权登记这项业务。当时正值版权中心业务调整,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减免官费。所以,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提交了自己的第一份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通过网络搜索他人分享的经验,依葫芦画瓢地制作了软件使用手册及前后3000行的源代码,打印后快递邮寄。虽然在审查的过程中被判定成疑似职务开发要求进行补正,但是经过提交补充说明材料后还是下发了证书。就是经历了这么一段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太简单的业务流程以后,让我对知识产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我还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去调研行业情况,并撰写了初步的业务开展方案和项目策划书。之后在一次与网友见面交流的时候恰巧谈到此事,因而我将整套计划全盘托出,对方看过以后觉得很赞,双方一拍即合。于是,这位网友摇身一变成为了我现在的顶头上司。
与大部分初创企业的架构相比,我所在的公司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的是“事业部”模式运营。大部分公司都会按照不同员工的工作内容,分为市场部、运营部、技术部、财务部等等,举全公司之力打造好一款产品或主营业务。而对我们公司而言,由于业务线比较长,没有办法完全割裂。基于此状况,我们从消费者的视角入手,以产品的角度划分了网站部、广告部、新媒体部、摄影部和知识产权部。我所在的知产部对内需要负责公司自身商标、版权、专利的确权及维权保护,对外承接客户的商标、版权业务申请登记需求。我也就理所当然的必须学习和掌握商标、专利的基础知识。早在我加入之前,公司就曾因为与浙江某家企业争夺一系列商标的专用权,前前后后花费了二三十万的“学费”。这对于还没有实现盈利的初创企业而言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所以,公司老板对我和我所在的部门都寄予了厚望,只要是公司能够提供的资源都会毫无保留的交权由我调度,这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我们自身的案例我也意识到,商标和版权是每家中小企业都必不可缺的,整个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事业群”架构本该用在集团化运作的大公司,初创企业也按照这个模式或许有些过于超前了,但这对客户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以商标案件申请流程为例,相较于常规公司,可能会按照分工细化为销售专员、运营专员、流程专员、工程师、客服专员、投诉专员等等,往往需要一个客户拉一个群,每到不同的环节都由不同的专员来负责对接,容易造成客户的困扰。而在事业部的模式下,好处就是客户办理业务的全流程只需要对接一名跟进专员即可。既方便了客户,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过,一人直接对接客户也会遇到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比如说,客户可能会在多家不同的代理之间进行比价、在进行了人工商标检索查询后又到别家进行自助提交、在商标被驳回后不分青红皂白的将所有责任推卸给代理人,诸如此类。不过这都不算难事。在程序员圈子流传着一句名言,“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多说无益,不如直接展示代码)”。对于不善于与客户沟通的人,以结果为导向或许是最好的方法。这无疑是给代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要及时解忧答惑,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商标及案件的通过率。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能赢得委托人的信赖。
现如今,随着全民的商标、版权意识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懂得如何运用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形式保护自有的合法权益,甚至还熟练地掌握商标申请的流程。这其中,离不开代理机构的默默付出、媒体单位的长期宣传以及各级各部门机关的共同努力。我也了解到,现在不一定要去北京的中国商标大楼办理业务,这几年广州、佛山等地都陆续开设了商标提交受理窗口。各路自媒体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分享自己的商标申请经历,无论结果是核准还是驳回。中小企业也能够无需代理就注册到属于自己的商标。如此一来,代理机构的作用似乎在被削弱。
其实不然。商标申请的流程看似变得简单,实则是难度变得更高了。近些年来,由于商标申请的便捷性,以至于每年商标注册量都在持续递增。加之《商标审查审理标准》越来越严苛,许多企业起名往往会与他人的在先商标构成近似。此外,商标注册以后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确权到维权,包括但不仅限于初审异议、无效宣告、撤销连续三年不使用等等流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论在哪个时期都同样适用。
可是,在知识产权领域,想要找到“专业的人”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许多高校甚至还没有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这也给代理公司招聘造成困难。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数量本就稀少的顶尖人才都会往大所、大公司聚集,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不多,而这项服务又是中小企业所必须的。这大概就是我为什么要做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情怀所在。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作者:吕冲
编辑:IPRdaily王颖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投稿”请投邮箱“tougao@ipr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