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工大航模队丨获得10+个全国冠军是种怎样的体验?

12各位工大宝宝,是不是还在为歼-20的酷炫首飞激动得狂点赞?

(戳我戳我↓)

工大人终于等到你丨珠海航展歼-20首次公开亮相!


淡定,在捍卫天空这件事上,西工大有的是成绩可晒!不止是歼-20,我们的航空情结从刚入校就开始了!不止总师校友会造飞机,我们工大学生也会设计飞机,并且,拿冠军拿到手软哦!

还记得10月份完成的几个小目标吗?与航空相关的就有两项:


西北工业大学在德国登顶NFC再捧冠军!

德国汉堡当地时间10月17日,世界新概念飞行器设计大赛(New Flying Competition)圆满落下帷幕,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基地NPU-INNOVATION队受邀参赛。经过10个月的精心设计训练,凭借优异的设计报告从世界近百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飞行阶段。经过六天的艰苦比拼,最终力压德国波兰等强队,荣获冠军并得到AIRBUS特别大奖!


拿冠军拿到手软!丨西工大航模队成功卫冕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冠军!

10月21日,2016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镇江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一周的比拼,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先后夺得压轴项目限时载运空投团体、个人双料冠军,太阳能飞机项目亚军以及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取得了丰硕成果!
消息一放出,就已好评如潮,实力圈粉妥妥的!
你以为航模队的日常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

No no no!小微要说:年轻人,要多多提高姿势水平啊~


其实,航模队的日常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我们特别采访了西工大航空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航模队)“背后”的男人——航模队指导老师、航空学院教师郭庆
✈ 航模队的日常工作大揭秘!
一提起航模,很多人会觉得是玩具,但是搞航空的人都很清楚这都不是玩具,很多航模说明书上第一句都是“这不是玩具,仅限xx岁以上的人使用”。我们初选队员时没有门槛,对学生也是完全开放,只要你喜欢,都可以来。但筛选是非常严格的:第一次招新时就告诉大家,航模队不是天天玩飞机,更多是在设计、制作飞机有很多人退出了。开始手制飞机的教学时,能看出每个人的细心程度,有很多人会因为遇到困难而选择退出。这时候我们会做一些压力面试。经过重重筛选,能留下来的人都是真正热爱航模的人。
其实很多主力是非航空专业的,他们在参与的时候会有一定困难,所以得逼着他们去学基础知识。我们教学的方式是实践结合理论的方式,让他们直接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帮他们解决问题,动手也是老带新。所以我们要求队员必须会这些软件,逼着他们学,现在没有纸上画图,全是软件绘图,能深度体会到研究所的工作。
连抬飞机人员都固定的队伍:极致才是我们的追求!
准备一次比赛至少半年,国际比赛多则七八个月,可以说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结束了上一个比赛,就赶紧投入下一个比赛的准备过程,全年无休。如果想在国际比赛上取得好成绩,必须下很大功夫,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完美。
在今年国际比赛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考察飞机是否节能。为了减阻节能,必须把起落架收上去,然后想办法减重。可以说我们在挑战极限,做到最轻、最强,这是我们致胜的关键。
团队协作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比赛前会有很多同学提出跟随队伍去帮忙,但是一律不被允许,因为没有参与前期的制作,不了解整个过程,会给参赛队员造成很大干扰。我们甚至连谁抬飞机的某个零件都确定了,不能变更。
 小航模 大航空 割不断的航空情结
今年是航模队60周年的纪念,纪念活动原本预计到场100多人,结果来了400多人。这些人中,有航模专家,有从国外回来的校友,还有很多无人机研究所的创始人,年龄最长的92岁。很多航模大师都是从小有航模情结的。航模最大的乐趣在于带来很多动手的趣味,并且有一种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
郭老师说:获得冠军,既是给航模老队员的献礼,也是为母校正名——虽然我们用的是航模,参加的却是飞行器设计比赛,拿到冠军就证明了我们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强的(飞设专业)。
60年来,航模队已取得太多骄人成绩,数都数不过来。小微摘取一部分给大家看看:

至1998年止,我国选手已获19项世界冠军;58人59次打破31项世界纪录,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曾经多次打破世界纪录的西工大校友江育林、陶考德等一大批优秀航空模型运动员,已永载我国体育史册。他们是航模队发展的脊梁,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代人。
2003年,西工大成立了学校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全国第一个以航空科技实践教育为主题的创新基地,并力争成为培养创新型、大师级航空科技人才的摇篮。
2004年开始,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作为首批参赛队参加了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分别获得固定翼飞行器15kg冠军、双机分离个人/团体冠军、空中机器人旋翼组冠军、太阳能飞机冠军、3kg级限时载运空投个人/团体冠军。
近几年,航模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如“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空中机器人大赛”、“中航工业杯无人机大赛”、“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等。
比赛只是检验实力的手段,真正需要的是产业化,为人民服务,创造经济效益。最大的产业化成果当然是西工大无人机研究所啦!可以说无人机是在航模的基础上产生的。小微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其实某些无人机机型,就是从航模队竞赛机衍生出来的!
实际上,目前已有很多风投公司提出合作诉求,但郭老师表示,航模队的主要精力仍在创新层面,对于学生会产生更积极的导向意义。航模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兼具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杰出人才,他们带着航模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学以致用,继续为航空事业增光添彩!

除了有航模老队员担任无人机研究所的相关项目负责人,也有航模队员成功做了创客


曾任西工大航模队队长的航空学院学生孔繁杰,作为“虎翼航拍”的技术负责人,让飞行与摄影相结合,产生更多力量之美。

曾任西工大航模队队长、获得“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的航天学院学生马靖东,在校期间创立西安冰果创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市值7000万。这是航模技术与经验应用结合的最好证明。


春华秋实一甲子,

踏梦飞翔谱华章。

西工大航模队在岁月的苍河中,

已写下了六十载的热血春秋。

 

六十年风雨兼程,

西工大航模队的队员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

谱写了一个甲子的历史。

六十年的存证,愿时间与航模同在;

六十年后的相遇,最好的问候就是“愿我们百岁再见”。


回忆往昔,欢笑与泪水同在;

翘首前方,青春与理想同飞!



策划、审核 | 刘建平文稿 | 郑真 整理 | 陈森垚摄影 | 司哲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排版 | 刘潇  刘丽君

资料来自西工大官微、西工大新闻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