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航天会客厅:中外专家学者纵论“航天创造美好生活”

2017-04-25 西北工业大学


“如果没有航天,人类将会怎样?”


4月24日上午,2017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航天会客厅”高端访谈,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翱翔学生中心举行。


联合国外空司司长迪皮蓬,德国宇航员格哈德·蒂勒教授,国家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党组副书记方向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魏炳波院士等中外专家学者齐聚“航天会客厅”,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郭志坚及现场观众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当天,中外嘉宾、社会各界朋友、老中青航天科技工作者以及代表中国航天未来的青少年朋友等近千人,现场参与了这场“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精彩对话。



▍郭志坚:“高大上”的航天究竟为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惊喜和变化呢?

 

田玉龙: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正因为有“创造”这两个字,航天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及生活方式,提高了人类生活的品质,增加了人类生活的乐趣。

 

航天作为一个高科技领域,技术的覆盖面、影响力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的卫星技术、载人航天技术、空间科学可以从方方面面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通讯卫星、气象卫星相当于“顺风耳”、“千里眼”,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此刻此地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发生的一切;北斗导航相当于“指南针”,它使我们走到任何地方都不会迷失方向;生活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已经把航天普及到大家的生活中……这些,都是航天科技的魅力。

 


▍郭志坚:请问迪皮蓬女士,您作为联合国外空司司长,站在全球的角度如何看待2017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航天创造美好生活”呢?

迪皮蓬:我们知道空间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既非常的“高大上”,也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比如说空间技术、航天航空科技,以及我们取得的所有数据,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使用的卫星资源,还可以应对危机、处理紧急情况。卫星技术的创新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都非常重要。

 

联合国外空司这个国际组织,就是在航天技术、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和所有成员国进行沟通和合作。联合国有193个成员国,我们希望可以支持我们的成员国,可以帮助成员国未来可持续发展。

 

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航天科技的创新,也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机会,希望我们的从业人士把握机会,共同努力推动航天科技的进步,为全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郭志坚:蒂勒教授,您在太空有没有做过什么有趣的实验呢?

格哈德·蒂勒:那是在17年前,我参加一项任务“描绘地球的地图”。当时我们培训过程中有一个题目——在太阳系当中哪个是最重要的星球?当时大家都认为是火星。因为那次去探险我们描绘了地球高精度的地图,改变了人们当时的想法,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17年过去了,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我们当时做的很多工作现在轨道卫星都可以完成,这就是“轨道”的魅力。


▍郭志坚:魏院士,听说西工大拥有国内第一个以地面模拟为特色的空间材料科学技术实验室,天宫二号也搭载了咱们的三元合金实验产品,您作为这个实验的策划者,能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实验的情况,它将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魏炳波:简单地说,空间材料科学技术是航天技术发展带动的一个新兴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空间环境条件下材料加工、生产工艺过程的物理规律,从而获得性能全新的材料。

 

今天我们这个活动的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大家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包括衣食住行,而材料的加工制造过程都需要一定的环境,不同的环境会创造不同的材料。

 

材料科学可能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还有一部分是间接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水,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像空气一样,在我们搞材料的人看来水也是一种材料,水在地面谁都知道0度会结冰,但在空间环境里面的水冷却到零下20度、30度都不会结冰。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走500米到我的实验室去看一看。

 

大家知道西北工业大学在航天动力、卫星设计、空间材料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去年我们在天宫二号成功搭载了相关的实验,做的是合金,因为合金是航空航天工业领域里很重要的焊接材料。


▍郭志坚:魏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有哪些成果应用到我们航天工业当中,请给我们简单描述一下?

魏炳波: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在陈士橹院士的带领下,西工大为航天动力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体有很多很多,就拿近期的工作来说吧,比如西工大航天学院QB50小卫星发射成功;几天前,西工大作为牵头单位,商澎教授作为项目责任专家,组织中科院、清华大学等7家单位8个课题组在我国首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未来,西工大会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来。



▍郭志坚:我们特别希望“天舟一号”这个“快递小哥”可以多次的天地往返运送货物,请问包为民院士:“天舟一号”这样的货运飞船将来有没有可能发展成能够数次往返地球和太空的飞行器呢?

包为民:天地往返,应该是航天人不懈追求的目标。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降低进出空间的成本。将来太空旅游如果能降到5万元人民币一次的话,那样的天地运输就会进入生活,普通人也可以体验一下太空的失重,在宇宙中观看美丽的地球,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现在美国的spaceX公司已做了尝试,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有各位年轻人加入航天,我们的目标就会像今天的主题一样,能够用航天技术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郭志坚:未来的载人飞船,有没有可能实现数次往返地球和太空?

方向明: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商业航天探索的步伐。要想大大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需要依靠商业航天的推进。所谓商业航天就是最大限度地集社会资源来发展航天事业。通过全社会的努力,相信将来会实现无数次的天地往返,相信将来航天会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郭志坚:请问田总,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将开展什么样的计划?这些发展与普通人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田玉龙:一是发展重型火箭,建立新型天地往返系统,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了。二是国家已经批准“十三五”空间在轨维护与服务系统工程,这个新的国家工程项目也已经启动。而在空间在轨维护与服务系统工程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建立天地往返系统,现在由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大集团作为主力承担这项工作,加速实现天地往返系统的建立。

 

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是打造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的进入太空的新型飞行器。一方面国家需要提升技术储备、提升我们的能力,同时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青少年一代和企业家能参与到新的航天梦中来。未来,快捷、方便、经济、安全地进入太空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深空探测与空间科学是中国航天正在加速发展的新方向,空间技术会改变人的生活,未来空间科学还会改变人的思想,将重新定义对宇宙的认知。

 

今年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完成国家奔向月球取样并返回的重大使命。2018年将作为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探测月球背面的天文物理以及矿藏环境。我们正在同欧空局探讨开展月球国际村的建设。我国将在2020年启动火星探测工程,对火星展开环绕勘探,同时初步制定了在2030年前实现火星探测取样返回的计划。探索宇宙奥秘的重任将落到青少年一代,希望青少年们加油!


▍郭志坚:田总提到的火星探测计划让我想到了电影《火星救援》。请问迪皮蓬女士,作为联合国外空司司长,您如何看待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推进的火星计划?

迪皮蓬:《火星救援》这部电影的确不错,它不仅接近科幻,它还比较贴近实际。这部电影让大家看到外太空、火星的一个比较真实的样子。

 

为什么要进行火星探险?因为我们想要把现在的人类社会建设得更好。我们想在太空建立一个联盟,通过科学探索到的新技术,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希望大多数或者所有的国家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开展这样的探险,这样才意味着地球上所有人都能有机会从这些探险活动中获益。

 

空间探险具有商业价值,也就是所谓的“商业经济”。而我想说的是“空间外交”,作为联合国的组织,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在整体的框架下来进行空间探险活动,联合国也将会给大家提供支援和帮助。如果我们以国际这样一个单位来开展空间探索活动的话,是非常有利于维护空间和平的。

 

▍郭志坚:请问各位专家,未来我们这些普通人真的可以去太空旅行吗?

格哈德·蒂勒:我觉得太空探险活动还处在刚刚开始的阶段,就同人类在100多年前提到开飞机、坐飞机的经历是一样的。完全没有人可以在100多年前想象,我们今天可以坐飞机从一个国家飞到另一个国家,这在当时是难以置信的。只是空间方面的工作更复杂一些、难度更大一些,花的时间也会更长一些。我自己是体验过太空旅行的,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可以到太空去旅行。

 

包为民: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在100年以后,我们到月球、到火星甚至更遥远的星球可能就跟我们现在坐飞机一样。当然这会面临很多挑战,但若干年以后,我们去太空旅行、去太空生活可能就是一个现实。

 

方向明:人生的精彩就在于选择与坚持,只要我们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并且坚持走下去,普通人去太空旅行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现场观众:我来自陕西渭南,我想请问宇航员爷爷看到的太空是什么样子的,那里面有外星人吗?

 

格哈德·蒂勒:我也不知道是否有外星人,至少我没有遇见过。如果问我太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我从太空看地球,觉得它太小太小,只有一点点,就像白色或蓝色的小亮点。


 

▍现场观众:我来自海南高分中心。今年航天日的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海南的生活挺美好的,但海南人希望航天给海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想问田总国家对海南有什么样的支持计划?

 

田玉龙:海南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发射基地,它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我想海南的“海蓝”和太空的“深蓝”一定会融合得非常美。我们和海南省委、省政府正在合力推进建设海南国际航天港,未来我们要把海南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的发射中心,不仅今后的载人航天、探月、火星探测能够在这里升空,而且还要更多试验天地往返系统,包括未来的商业发射,为人类探索更安全、更可靠,更便宜的太空工具,使普通人进入太空的梦想实现得更早一些。

 

▍现场观众:我是来自一个小山村的高二学生,我想问迪皮蓬女士,平时您每日的工作都是怎样的?

 

迪皮蓬:所有和太空相关的事情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我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工作,首先我们有很多的大会,这个大会主要是关于外太空和太空方面一些问题的讨论,比如要以和平的方式利用外太空的资源等等。我们平时的议题有气候的变化、水资源的安全、全球的健康以及灾难危机反应等等。另外还要和一些相关的单位在我们联合国的框架下签订一些合约。我们做得比较好的工作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资源利用等方面。

 

我每天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可以说是从一个论题跳到另一个论题,开完这个会又要准备下一个会。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大家比较了解的可能是在危机应对方面,在危机当中我们可以提供很多有效的救援。

 

郭志坚:通过一个半小时的嘉宾访谈,我们知道了航天事业的美好前景,也认识到了“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所在,祝愿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越来越好!同时我们要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台上的6位嘉宾,还要感谢西北工业大学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 

 


版权所有

记者:吴秀青 王凡华

摄影:郭友军 付延 苟秉宸

 秋卫平  卢迪 秦雪威

视觉:刘潇 魏晨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