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海军,生日快乐!航海学院,生日快乐!

为她骄傲的 西北工业大学 2020-02-09

这是一个穿越百年的夙愿,

这是一场驶向深蓝的远航!

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迎来70华诞!

今天,在青岛及其附近海空域举行了各国海军舰艇海上阅兵活动。除中国海军新型主战舰机外,俄罗斯、泰国、越南、印度等10多个国家近20艘舰艇也参加了多国海军活动。一同向世界展示维护和平、共谋发展的坚定决心。

部分参加活动舰艇

70年风雨荏苒,

人民海军承载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夙愿,

从深港走向蓝海,

铿锵有力的步伐昭示着祖国光明灿烂的未来!


30年栉风沐雨,

航海学院凝聚着推动海洋工程发展的梦想,

撤系建院、接续奋斗,

不断涌现的成果,表达着师生们献身海防事业的决心!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

作为学校“三航”特色学院之一,航海学院可追溯至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前身)于1956年成立的第三机械系。随着航海事业不断发展,1989年4月23日,学校在原航海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航海工程学院,这是当时学校成立的第一个学院。2003年,航海工程学院更名为航海学院。


航海学院开创了我国水中兵器教育先河,是民口高校中最早设置“水中兵器”类学科专业、从事水下装备人才培养的学院,是全国拥有“水声工程”专业的两个学院之一。


2019年4月23日,

是人民海军70周岁的生日,

也是航海学院建制30周年纪念日。


三十年来,航海学院以推动我国水中兵器、海洋装备技术发展为己任,坚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开展创新性研究与人才培养。相关成果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海洋开发、海洋保护等领域,为国家海洋战略开发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早期,学院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做实验。

一代代师生携手奋进、砥砺前行。航海学院已发展成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国防海防科研基地,以及基础扎实、面向世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摇篮。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我校举行了庆祝航海学院建制30周年大会。校内外嘉宾、校友及师生代表满怀喜悦与深情,共聚一堂,共襄盛典,回顾航海学院三十年培桃育李、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展望她继往开来、不断超越的创新未来。

大会邀请了原海军装备部副部长赵登平将军、原西安船舶公司总经理刘锋、陕西省西安市政协副主席李佐成,原航海学院院长黄建国、原航海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润清、王育才等相关代表出席。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马远良、徐德民,原校党委书记李保义,副校长宋保维、校长助理杨益新等出席大会。航海学院党委书记王英民主持大会。

在航海领域,学校有20人次入选国字号人才,其中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远良

水声工程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主持航空声纳装备研制,是该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创立多种水下自导自适应技术,显著改善检测和测向性能。

徐德民

水下航行器专家,先后研制成功2种新型水下自航器及国内第一台水下自航器电深控装置和三通道计算机控制系统。

杨士莪

我国水声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和水声学术带头人之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完整配套的水声工程专业,在国际上首先进行了低噪声水洞的设计、建造与测量方法研究。

邱志明

主持完成舰炮武器系统应用工程和新型驱护舰火力兼容控制系统研制工程,为我国新一代舰炮系统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蒋兴伟

率领组建了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提出了中国海洋卫星系列化发展规划,推动了中国海洋系列卫星的发展进程。

学校在海洋工程研究领域成绩突出,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0多项。

学校三项航海领域科研成果,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作为总师/副总师单位研制了我国多型水下航行器,已批量生产、装备部队,服务海军现代化建设。

 

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型XX水下航行器。突破了主动自导的难点,解决了多项技术关键,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套航空XX声纳。之后又研制了系列航空XX声纳系统,对我国航空声呐领域的装备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成功研制自主水下航行器。使我国自主水下航行器精度提高4倍以上,功能提高近3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功研制50公斤级水下无人自主航行器,标志着我国在微小型水下航行器方面,突破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完全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海洋探测、开发和防卫提供了重要装备。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水下信息与控制

开展导航定位、精确控制、先进自导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声学信息感知

开展水声工程、航空声呐、水下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无人水下运载技术

为解决水下航行器运载技术测试的陆上实验条件,经过十年的规划、论证、建设,建成了无人水下运载技术重点实验室。

工信部、陕西省协同创新中心:水下自主作战平台技术

整体外观似潜艇亦似动车,寓意着要开创水下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围绕海洋经济、海洋开发、海洋安全等重大方向,以深远海无人水下运载器的重大基础理论为先导,重点开展水下航行器总体技术、水下释放与回收、水下新能源与动力推进及水下导航与控制等4大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

学校加强航海领域教育研究,教学成果丰硕。

多年来, 学院培养了近万名航海领域专业人才。他们活跃在国防事业、海洋工业、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其中在航海领域,有33位重大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50余位厂所主要领导。

刘郑国,198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董事会秘书、办公厅主任。被评为国防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首批国防工业“511人才工程”高级管理人才,荣立国防科技工业一等功,荣获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他作为多项国家重大装备工程项目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第一责任人,一项成果通过国家一级定型,一项成果形成了我国海军水面舰艇的重大装备,创造了我国某装备研制史上的新记录,一项成果使我国拥有了新的尖端装备,增强了国家战略威慑力量。

培养了我国第一个“水中兵器”学科博士——王田苗


学院拥有鱼雷技术专业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拥有全国示范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1个、工信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陕西省“水中兵器人才模式培养示范区”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陕西省精品课程5门;出版专著和教材48部,其中10余部获国家及部级优秀教材奖。


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 2个、“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毕业生中,有的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人才,有的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率先发起的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填补了我国在海洋领域大学生创新竞赛的空白,并在赛事中一直位居前列。


2017年1月20日,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成立,以海洋强国战略为指引,重点开展海洋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海洋等领域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科技创新载体。

青岛研究院围绕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安全与空间利用、海洋能利用、智慧海洋、空天地海一体化等专业领域,与航海学院联合成立“海洋交叉创新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建“西北工业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承建国家外国专家局、教育部海洋信息感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

未来,青岛研究院将逐步建设成为海洋领域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基地、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基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基地。

在我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历史时期,航海学院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力争到2020年,全面建成“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探求深海千载梦,勠力同心续华章。


人民海军,生日快乐!

航海学院,生日快乐!

往期精彩:


这一年西工大人都在读什么?


版权所有

     资料来源丨航海学院 青岛研究院 新华网 人民网

文字丨赵媛媛 王维 小编

     图片|郭友军 部分来自新华网 人民网

     编辑|小编 张懿萱 

审核丨付怡   

责编 | 吴闻川 刘建平

为助力航海事业发展的西工大点500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