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工大首届!25位入选!

奋进的 西北工业大学 2023-02-22


今天是第38个教师节,

祝所有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节日快乐!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公布了首届本科教学卓越奖励单项奖获奖名单。经单位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审、校内公示、校领导专题办公会审议,共评选出本科教学卓越成就奖1名、名师奖9名、新秀奖10名、管理奖5名。


卓越成就奖(1 名):

葛文杰(机电学院)


卓越名师奖(9 名):

郑锡涛(航空学院)、袁小庆(机电学院)、张娟(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姜学锋(计算机学院)、都琳(数学与统计学院)、郑建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颜红侠(化学与化工学院)、王倩(外国语学院)、蒋建军(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卓越新秀奖(10 名):

郭庆(航空学院)、谢丹(航天学院)、黄桥高(航海学院)、 张磊磊(材料学院)、王文东(机电学院)、潘璐璐(数学与统计学院)、李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宋丁博男(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车向前(外国语学院)、马军(马克思主义学院)


卓越管理奖(5 名):

叶奇(材料学院)、任煜(电子信息学院)、蔡力(教育实验学院)、李欣(继续教育学院)、付怡(党委宣传部)


一颗初心,三尺讲台,

四季坚守,育万千桃李。

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

感受他们心中澎湃的激情与对学生满满的爱,

并从他们的故事中,

获取坚守初心、追寻理想的力量。


向上滑动阅览

葛文杰

个人简介:

机电学院教授,主编《机械原理》(第8版)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并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奖。曾获教育部第三届国家教学名师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获陕西省高校师德楷模和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育人感言:

身为一名高校教师,要用心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做到“静心养德,倾心教育,潜心教研,精心育人”,始终保持教师教书育人本分,坚守课程教学一线,传承与创新优秀教学文化,在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中实现教师最大价值。


育人事迹:

一是始终坚守本科教学一线,潜心教学、教改、科研,特别是在教学上下狠功夫,带领课程教学团队,承担课程教学基地、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新工科研究及虚拟教研室试点等国家级教学项目建设。二是在育人中理论联系实践、因材施教、创新授课方式,培养有基础的学生提升竞技能力,注重心理素质培养。三是让学生在实践和比赛中,享受运动乐趣,得到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重成长。四是为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以科研反哺教学,引入学科前沿知识,深化课程教改和教材体系及内容更新,推动高水平课程和教材建设,成为全国教改标杆性的课程和教材,产生了突出的教改示范引领及教学辐射作用。

向上滑动阅览

郑锡涛

个人简介:

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全国力学优秀教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优秀本科毕设、全国学生创新竞赛最佳指导教师奖;学校卓越名师奖、师德标兵、最满意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育人感言:

大学是人生旅程中诸多优秀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名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人,学会去过快乐而有尊严的生活。


育人事迹:

一是长期从事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二是以高尚的师德风范,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构建他们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是恪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以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诠释晦涩难懂的力学理论,以润物无声的品质,关爱身边每一个学生。

向上滑动阅览

袁小庆

个人简介:

机电学院教授,电工学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陕西省优秀教材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10余项奖励。


育人感言:

秉持立德树人初心,践行育人使命,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育人事迹:

一是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电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激发潜能、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引导创新”为教学理念,重塑融合工程教育的系统化课程内容体系。二是自主构建融合文字教材、数字教材、MOOC和多媒体资源库的多形态、立体化教学资源和软硬件实践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提供全新解决方案。三是以考核模式创新为抓手,形成了在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课内强基础、课后重实践、拔优申大创、竞赛出成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优秀学生。

向上滑动阅览

张  娟

个人简介:

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教授,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理论力学”课程负责人;获2020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2022第四届陕西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指导学生力学竞赛获国家级、国际级奖五十余项。


育人感言:

课堂教学的作用不在于灌满一桶水,而是在湖里扔下一颗石子,等待泛起阵阵涟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心用情上好每一节课。


育人事迹:

一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持续进行工科力学基础课课程建设,应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信息化教育技术及教学手段,构建了“四堂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二是积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进阶式力学思维概念,着力培养学生力学思维,提高学生正确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成长为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三是用心用情指导学生力学竞赛,积极引导学生同伴学习、合作共赢,在竞赛中提高力学知识、增长个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享受竞赛过程。


向上滑动阅览

姜学锋

个人简介:

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主任,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3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中国大学MOOC优秀教师等荣誉;担任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陕西省精品课程负责人等。


育人感言:

教书育人,看似自然而然,其实讲究火候阅历,即兴中要见水平。西工大是一个有温度、有高度的地方,教师有思想,这里的孩子行,将来大人就行。


育人事迹:

根植课堂,扎实讲好课。“站在学生的角度做教学”,善于唤醒学生的力量,长于思维训练,精于因材施教,教学生学知识、长能力同时开眼界、涨经验,形成科学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论。赶超进位,踏实做好课。“唯有用心不负三尺讲台”,带领团队二十年静心积累、精心打磨优质课程教材资源,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注重教学效果,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人受益。拥抱时代,朴实育好人。以“了不起的年轻人”“把使命和担当落下去”为目标,将素养纳入教育体系,讲台上精益求精,细节处传递价值,走出工程教育、通识教育齐发展的“一条新路”。

向上滑动阅览

都  琳

个人简介: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个奖项,并被授予陕西省优秀教师、校优秀青年教师、翱翔新星、最满意教师等荣誉称号。


育人感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西工大人的信仰与追求、胸怀与进取、责任与担当在我身上打下了深深烙印。感恩母校恩师栽培指导,感谢学生一路相伴成长。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将续写传承星星之火,点亮学生求知热情,修身正德、砥砺前行,用行动见证理想,用耕耘换取芬芳。


育人事迹:

一是聚焦“数理基础坚实、实践能力突出、专业思维宽广、综合素养深厚”的培养目标,秉承“兴趣引导、个性发展、学践并重、价值塑造”的教育理念,心怀“国之大者”,扎根教学一线,打造创新课堂。二是面向时代发展对数学创新人才的需求,在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数学一流专业建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教学研究,强化创新实践,赛教示范引领、科研赋能教学,塑造卓越人才。三是关注学生成长、以爱育人树人,培养的学生踊跃投身国防领域和西部建设,为续写“西工大现象”贡献了数学智慧。

向上滑动阅览

郑建邦

个人简介: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现任校本科教学督导组副组长、学院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等。曾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评学校三育人个人一等奖、最满意教师等。


育人感言:

传承“大学物理”教学团队老一辈教师形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传统,做一名“好教师”和“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争取成为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助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育人事迹:

从教36年来,始终工作在基础教学第一线,全身心投入到“大学物理”和“电磁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以做一名“好教师”和“学生喜欢的老师”为目标,做到了为人师表,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关爱学生与从严治教相统一。在教改方面,2002年在西工大首次开展了“大学物理课程多媒体联网教学”教改试点工作,制作了西工大首门流媒体课程---《大学物理流媒体课程》。上线了《大学物理(上、下)》和《电磁学》MOOC课程,累计注册人数超过6万人。同时,作为“大学物理”课程的首席教授和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特别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计划,近三年来与学院三十余名新进青年教师深入谈心、共同制定了每位新进教师的个人教学规划,助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向上滑动阅览

颜红侠

个人简介:

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中国化学会分子聚集发光专业委员会会员,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学校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及“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学校最满意教师等荣誉称号。


育人感言:

教书育人是一项系统的伟大工程,它需要“催化剂”般的激情,让课堂生动而热烈;它需要“润滑剂”般的爱心与耐心,滋润学生的心田;它没有诗和远方的浪漫,却让人热爱与执着!


育人事迹:

一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重视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科研反哺教学,构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类学科竞赛获奖,高水平研究论文、国家发明专利以及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毕业生相继涌现。二是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形成了“育人为本,实践为基,创新为魂”的教学理念。三是出版了有30余所院校使用的“新工科”精品教材《日用化学品制造原理与技术(第三版)》,为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

向上滑动阅览

王  倩

个人简介: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荣获陕西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外语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季军、特等奖等;被授予校先进工作者、 三八红旗手、最满意教师和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育人感言:

外语课堂不是给予,而是唤醒。用语言播种文明,用文化耕种心灵,用爱心塑造师魂。教是科学,贵在求真务实;学乃艺术,妙乎推陈出新。授业解惑,须倾心血;传道育人,应具爱心。做平凡教师,创不平凡事业,驻守小讲台,做好大先生!


育人事迹:

力求在静心教书与潜心育人、锐意求道与化道为器、理论探索与创新实践的道路上追求卓越。革新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把厚厚的语言课本变成薄薄的知识,把英语课堂变成快乐学堂,提供给学生语言学习和价值塑造的双重给养。借力信息化教学工具进行课堂管理,与学生建立信任、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通过“一人一策”,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秉持爱生之道,在于以德感之,以志导之,以趣引之,在各类活动中,耐心指导学生、真诚鼓励学生、无私帮助学生,教育之舟,以爱为浆,享受与学生的一路同行和一同成长。

向上滑动阅览

蒋建军

个人简介:

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主任,教授。曾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评宝钢优秀教师和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育人感言: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大学教育要面向立德树人的本真,我们更应该用亲和之心启人、用无私之心悟人,用研究之心燃人。实践是引发学生创新的动力之源,我们必须倾其所有,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勇于创新。


育人事迹:

从教22年来,始终坚持“情怀+责任+素质”的教育理念,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创新授课模式。通过主持国防特色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任务,以及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陕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任务,以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反哺教学,探索出“基础+工程训练、基础+创新实践、基础+综合提升”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建成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通过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创新实践中不断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增强素质。

向上滑动阅览

郭  庆

个人简介:

航空学院副教授,校航空科技创新基地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等项目4项,发表论文9篇,专利10余项。多次带队参加国内外大赛,累计获得国内外冠军23项,全国一等奖70余项。


育人感言:

我们从华山之巅到尼罗河畔,

从秦岭脚下到多瑙河边,

翱翔于天际,比肩白云;

创新于手中,引领潮流。

我们体验过成功的喜悦,

也咽下过失败的泪水,

我们既拥有征服蓝天的豪情壮志,

也拥有专注细节的脚踏实地。

小航模实现强国梦,

大航空铸就栋梁材。


育人事迹:

长期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高水平赛事及创新活动。在国内和国际的飞行器设计及航空类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五年共培养近3000名学生,其中参赛获国家奖的学生超过500人次,获国际奖的学生逾40人次,跨越全校13个学院的22个专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为学校挣得了荣誉的同时,也为学校的航空创新实践教学开启新的方向,帮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航空创新活动中来,也让航空科技创新基地和航模队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大学生创新团队之一。

向上滑动阅览

谢  丹

个人简介:

航天学院副教授,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创新大赛奖5项,包括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陕西省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卓越大学联盟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


育人感言:

破除教学“空洞”,是我进行教学研究与创新的源动力。越是研究,经历了更多优秀与卓越,便越是无法甘于平庸。


育人事迹:

主讲的《空气动力学基础》课程是航空航天大类培养的核心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以“科学探究与体验式学习环境创设”为创新理念,通过深刻剖析课程的特点以及学情分析,精准揪出了教学中存在的几大痛点问题,并针对痛点问题进行了持续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时反馈并用于课堂的优化与迭代,课堂中融入探索实验、创新实践与科研训练,提升学习体验感;基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这一主线,实现“学懂-会用-创新”的进阶式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同时,从科学家、航空航天人及学术热点等角度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航空航天情怀及行业责任感。

向上滑动阅览

黄桥高

个人简介:

航海学院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3),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JFM、POF、OE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育人感言:

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育人事迹:

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水下无人装备领域的科学技术前沿,结合自身专业特长,通过不断更新研究前沿热点,采用专题讨论和互动研讨式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挖掘科学问题本源、规范描述科学问题现象,训练学生面向科学问题的系统化思维逻辑,培养学生提炼和分析问题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针对学生在知识基础、个人兴趣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兼顾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大创计划、高峰体验计划等,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向上滑动阅览

张磊磊

个人简介:

材料学院副教授,曾获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师讲课比赛特等奖、陕西省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学校课程思政大练兵特等奖、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吴亚军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育人感言:

我从大学时代就渴望成为一名教师,教师既是自己的兴趣又是自己的职业。因为兴趣,就有了认真投入教学过程的动力;因为职业,就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动力和责任引导我认真教书、踏实育人。


育人事迹:

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分析学生的学习困惑、解决学生的学习难题。通过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讲授清楚,采用润物无声的举措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过程,采用广角度的教学延伸提升课堂的高阶性,采用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改善课堂的创新性,采用科研反哺教学提升课堂的挑战度,实现讲授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有效提升。努力让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爱上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悟获得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大学生素养的内涵,让学生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向上滑动阅览

王文东

个人简介:

机电学院副教授,曾获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二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特等奖、学校教师教学创新竞赛一等奖、最满意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多项荣誉。


育人感言:

坚持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创新、知识内容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育人事迹:

提出以育人为本的“理论-实践-创新-专利-论文”五位一体、层次递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将科研课题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建设开放创新实验室,指导本科生完成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十余项;指导本科生完成多套样机并参加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二十余项;指导本科生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经过五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大大提升了创新能力,为后续探索研究奠定科学素养。

向上滑动阅览

潘璐璐

个人简介:

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首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线性代数”课程负责人,陕西省一流线下本科课程“线性代数”课程负责人。主持省级教改重点项目2项。曾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等。获评陕西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能手、学校 最满意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育人感言: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在我钟爱的三尺讲台上,在每一个45分钟里,我将继续秉承“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教育理念,弘扬数学文化,发扬数学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育人事迹:

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教师工作的第一要务,秉承身正为范的理念,从数学精神、中国数学史、数学理性思维、数学应用等方面深入挖掘数学课程育人之“道”,通过在课堂中讲好西工大故事、中国故事、中国人的故事、数学故事以及数学家的故事,探索数学课程育人之“术”,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基础-前沿-应用”为教学改革突破口,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对线性代数课程实施全要素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投入实践教学,通过严抓培训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共指导学生获得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1项,特等奖提名奖1项,一、二等奖10余项。

向上滑动阅览

李  东

个人简介: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曾获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西北赛区一等奖,多次荣获学校最满意教师、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育人感言:

秉持以学生为根的办学理念,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注重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之处。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把握教育规律,恪守学术道德,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以自身的师表风信和人格修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育人事迹:

一是积极推动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网络资源优势和课堂教学有效整合,取长补短,使课程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用途,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二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目标相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和课程知识点相互契合,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教学过程深度融合,以创新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努力做到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三是积极探索课程科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育人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科创训练,让学生在实践和比赛中来深化和拓展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向上滑动阅览

宋丁博男

个人简介: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法学系副主任,陕西省法治人才库中青年法治人才。曾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陕西第三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陕西省第七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第一届陕西高校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等。


育人感言:

法为德之资,德为法之帅,二者如同法律人的两只支柱,互为依托,缺一不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作为一名法学教师,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德法兼修人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法治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育人事迹:

一是坚持课程育人,注重发挥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塑造和引领作用,秉承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讲授宪法学原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与家国情怀。二是注重实践育人,用心服务青年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作为学校臻文法律志愿服务队的指导老师,积极组织“法治进小学”“法治进乡村”“法治进社区”等普法活动,传播法治新理念,弘扬社会正能量,也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国情社情,坚定法治理想。三是践行科研育人,全力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2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国家级奖项4个、省部级奖项16个。

向上滑动阅览

车向前

个人简介: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曾获“外研社杯”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之星大赛复赛一等奖、“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二等奖等,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各级科研教改项目8项。


育人感言:

语言是工具、文化和存在,外语教学是探索、体验和分享,是师生在对世界认识的对话中丰盈彼此的生活世界。教师应有所爱、有所为、有所期待,经由语言探究内在本质问题,促进师生形成朝向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育人事迹:

始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课程思政改革统领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强化学生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结合所承担课程类型特点,整体优化、分层递进,完善了融合“外语能力、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培养的文化思辨类课程体系,积极服务学校通识性新文科人才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实践“语言+人文+哲思”三阶融合教学模式和和启发、讨论、参与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外语类课程的知识性、体验性、互动性,凸显人文精神与价值旨趣,切实帮助学生夯实外语能力、树立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外语竞赛活动,以创新实践指导支撑学校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

向上滑动阅览

马  军

个人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国家一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参与人,曾获陕西省思政课“大练兵”教学标兵称号、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吴亚军奖)特等奖、学校最满意教师奖等。


育人感言:

作为一名青年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永远在路上。生逢伟大时代,我将用最鲜活的中国思想、中国精神,用所学所悟,用对学术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讲好新时代大学生爱听受用的思政课,不辜负时代,不辜负韶华。


育人事迹:

致力于讲好“有思想深度”和“有价值温度”的思政课,在中西文化交融中讲清“大道理”,在历史与现实互动中用好“大思政”,力争让思政课走进学生心灵,融入学生生活。用学术讲政治,将教学问题转化为科研选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努力做到课程讲授深入浅出,启迪心智。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将德性修养与学术成长相统一,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通过各种方式创新课堂互动,始终做到让学生“在场”,将课堂教学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思想创造与生命成长。虚心听取教学反馈评价,立足学生身心成长实际,始终把如何启发学生化解“小我”成长中的困惑,更好引导学生成长为“大我”,作为提升教学水平的努力方向。

向上滑动阅览

叶  奇

个人简介:

材料学院人才培养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获评学校先进工作者、先进女职工、招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奖教金6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6篇;获教职工年度考核优秀11次。


育人感言:

管理就是服务,坚持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讲原则而不失温度”做为工作行为准则,爱岗敬业,不断完善本科教学管理模式,以高质量管理服务水平支撑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育人事迹:

以学院综合改革为契机,整合管理机构,构建本、硕、博融合管理模式,将原本科、研究生、国际化、学生事务4个办公室的专务纳入人才培养办公室中,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效率,该管理模式为学校首创。在办公室的日常管理中,讲计划、讲原则、高效率,树立身正为范,勤奋认真的信念,吃透学校下达的各种管理制度文件以布置工作,熟练掌握信息化手段,让师生少跑路,以扎实的工作推动立德树人落地见效,工作表现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向上滑动阅览

任   煜

个人简介:

电子信息学院本科教学办主任,副研究员,获得校级奖教金1次,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2)1次,发表教学管理与改革论文4篇。


育人感言:

再接再历做好本职工作,继续增强服务意识,保证本科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育人事迹:

落实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完善学院规章制度。优化学院招生工作奖励业绩分计算办法,学院负责的两省招生位次明显提升。将专业认证、一流专业建设申报相关工作,列入工作绩效考核,有效助力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根据学院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办法,修订教师考核业绩分计算细则中“一流课程”奖励,学院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11门,校级27门,全校领先。组织规划“十四五”教材45部,并列全校第2。负责组织、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三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数230项,结题数200,立项数位于全校首列。

向上滑动阅览

蔡   力

个人简介:

教育实验学院副院长,教授,“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曾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吴亚军奖)特等奖、最满意教师等多个荣誉称号。


育人感言:

我若成树,工大成林!

聚力同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育人事迹:

积极开展荣誉教学管理体系构建、项目制课程改革、协同育人机制探索等方面的工作,推进新工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开展数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升学生的数学创新实践能力。深入开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以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高新科技发展对数学学科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数理基础坚实、应用背景丰富、计算能力突出、创新思维活跃、发展潜力大的复合型数学拔尖人才。

向上滑动阅览

李   欣

个人简介:

继续教育学院技术资源中心主任,副研究员,曾获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先进个人。


育人感言: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西工大校风,把全方位育人贯穿于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继续努力前行。


育人事迹:

一是因材施教,健全思政课程体系,组织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为实现继续教育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以学生为根,积极探索,以知识点为导向设计课件,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同时支持PC端和移动端,学生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三是充分体现继续教育的特色,守正创新,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配套课件视频,为学生配备数字化资源包,实现可移动学习的“智慧教材”,三年来组织出版了十余部规划教材,其中《管理信息系统》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

向上滑动阅览

付   怡

个人简介: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撰写的稿件荣获陕西新闻奖一等奖1项,陕西高校新闻奖特等奖4项。获评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所在科室获评学校“三全育人”先进集体,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等。


育人感言:

虽不在一线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但也希望能够尽我所能,用心、用情、用文章、用影像陪你一起记录时光中的意蕴悠长,找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工大榜样,感悟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塑造生命、塑造灵魂的责任与担当。


育人事迹:

在具体承担学校中英文网站、新媒体平台、《西北工大报》及媒资中心建设运营与新闻采编工作中,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策划制作优质原创网络文化作品,有效提升学校知名度、影响力。学校新媒体平台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大学官微五十强”、“中国高校新媒体影响力榜单”,居陕西高校前列。同时,坚持“内容为王”,结合办学特色策划推出了系列爆款网文,其中“被誉为‘总师摇篮’的西工大”“军机三总师”“民机三总师”等系列宣传,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引用或转载,在全社会唱响了人才培养领域的“西工大现象”。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本科教学卓越奖励单项奖的设立旨在表彰师德高尚、教学优秀、育人成效显著的一线教师,进一步激励教师潜心从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加快推进《西北工业大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有效助力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这些获奖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长期奋战在本科教育教学和管理一线,他们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和突出业绩阐释了“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往 期 精 彩

开学了!10802名新同学成为新西工大人!

西工大召开2022年教师节青年教师座谈会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丨教务处

整理丨小编

审核丨王劲

责编 | 马西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