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活、新!西工大13个“三航”微专业等你来选!

为更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趋势,促进专业内涵建设与学科交叉融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推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微专业建设试点工作,现已面向全体在校本科生开设13个“三航”系列微专业。


微专业是什么?

微专业是指在主专业学习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微专业具有“小学分、精课程、高聚焦、跨学科”鲜明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


我校现有哪些微专业?

智能航空飞行器     智能航天飞行器

智能水下航行器     3D打印技术

空天智能制造        智能传感芯片

智能零碳动力        智能通信

智慧能源              智能计算系统

国际交流与传播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智能无人系统


1. 智能航空飞行器(航空学院)

“智能航空飞行器”微专业以智能技术与敏捷飞行器技术的高度融合为核心特色,以智能航空飞行器平台与系统为核心引领,拓展、融合智能材料与平台、智能感知与控制、智能信息与大数据、智能网络与安全、智能设计与制造等前沿创新技术,实现智能航空飞行器的设计与应用。采取2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8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一、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30人。



2. 智能航天飞行器(航天学院)

“智能航天飞行器”微专业面向新一代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下的变革性发展需要,以未来智能航天器的设计为核心引领,开展“航天+智能”的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具备掌握智能航天器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把握智能航天国际前沿发展动态,具备能在未来智能航天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采取2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7.5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一、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30人。



3. 智能水下航行器(航海学院)

“智能水下航行器”微专业依托兵器科学与技术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一流学科,融合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声工程、信息工程等优势专业资源,从智能水下航行器研发系统工程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通过科教融汇、理实融通、任务驱动和导学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能力、创新创业与跨界整合能力。采取2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2.5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一、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30人。



4. 3D打印技术(材料学院)

“3D打印技术”微专业面向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性能、轻量化、整体化结构制备的迫切需求,以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增材制造技术为特色,与材料学科、机械学科、化工学科国际前沿交叉融合,培养学生能够从事增材制造技术相关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工程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能力。采取2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5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30人。



5. 空天智能制造(机电学院)

“空天智能制造”微专业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学科、A+学科和“机械工程”国家级一流学科和优势资源,面向新一代航空航天型号高性能、智能化等新需求,主要涉及数学、力学、材料、计算机、机械、智能制造等多个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覆盖飞行器及其发动机复杂结构、系统等的设计、成形、加工、装配、检测等全部流程。采取1-2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7.5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一、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30人。


6. 智能传感芯片(机电学院)

“智能传感芯片”微专业面向后摩尔时代的颠覆性发展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高端芯片人才培养。以微机电系统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依托,使学生掌握微电子、微机械、半导体、自动化等方面基本理论,掌握先进的智能传感芯片设计、半导体制造、仪器仪表及测控等方面专业知识。通过综合设计课程,学生能够进入半导体“超净间”,亲手设计制作一颗微传感器芯片。采取2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7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一、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15人。



7. 智能零碳动力(动力与能源学院)

“智能零碳动力”微专业面向零碳航空对动力装置变革性技术发展的未来需求,以新型低碳、零碳航空飞行器动力为对象,以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依托,以电动推进装置、氢能动力、太阳能电池、智能控制理论等教学内容为核心,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引导、专业核心课程强化以及专业实践环节提升三个模块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实现面向未来的零碳动力领域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采取1.5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7.5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20人。


8. 智能通信(电子信息学院)

“智能通信”微专业紧密围绕国家信息化发展重大战略,面向信息领域发展前沿以及人才需求,以“通信、计算、人工智能”融合为主导,培养系统掌握通信基础理论、网络前沿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理论技术,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信息领域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采取2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6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30人。


9. 智慧能源(自动化学院)

“智慧能源”微专业聚焦国家能源产业发展导向与人才需求,开展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多学科交叉,构建“基于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少精通”项目制课程、“交叉融合”综合实践项目、“产学研”科研创新项目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科交叉和创新实践能力。采取3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7.5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一理工类在读本科生(不含强基计划、拔尖计划、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招录的学生),计划招生30人。


10. 智能计算系统(计算机学院)

“智能计算系统”微专业以“三航”关键应用场景驱动的新型智能计算系统为对象,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依托,以“系统、数据、算法”为主线,构建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等核心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系统观”“系统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采取3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7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一理工类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35人。



11. 国际交流与传播(外国语学院)

“国际交流与传播”微专业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需求,面向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以提升“外语能力、国际传播能力、跨文化能力”为抓手,凝练成“小而精”的、全英文特色核心课程体系,以“语言+传播+文化”为核心培育能力和素养,为学生参加学校各类训练营、模联基地活动、国内外短期实习项目提供便利条件。采取1.5-2个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4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一、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30人。



12.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外国语学院)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微专业秉持“文工交叉、文文融通”理念,以国际关系、全球治理、外交实务等为专业学习主线,以“专业师资+实务师资”为保障,打造多元化课程体系及各类实训项目,聘请国际组织现任/前任官员(职员)、政府(外交)机构官员(职员)进行授课、专题讲座和交流,培养学生国际事务的处理能力。采取1.5-2个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14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大一、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30人。



13. 智能无人系统(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

“智能无人系统”微专业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牵引,围绕感知与交互、学习与理解、推理与决策、控制与协同等环节的基础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开展智能无人系统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实践教学。使学生接受应用实践训练,锻炼分析、设计、开发智能无人系统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2学年完成修读的弹性学制,总学分为13学分。招生对象为面向全校全日制理工类大一、大二在读本科生,计划招生30人。





往 期 精 彩

重磅!西工大与莫斯科航空学院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


喜报!重磅入选!西工大+1!


让中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西工大又上《新闻联播》!

出品|党委宣传部

来源|教务处

文案丨薛小婷 刘昕

编辑丨蒋国荣 王庆

责编丨赵珍

审核丨孙中奎 马西平

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