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嫦娥再奔月!西工大人再立新功!

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

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

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由此开启世界首次月背“挖宝”之旅。


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飞行约37分钟后,器箭分离,将嫦娥六号探测器直接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预定地月转移轨道。

嫦娥六号探测器高约7.2米、重约8吨,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重的深空探测器,从下到上分别是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后续,在地面测控和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嫦娥六号探测器将历经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软着陆等过程,在月球背面预选区域采集月表岩石和月壤样品,同时开展科学探测。

完成采样封装后,上升器将在月面起飞,随后开展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转移至返回器;返回器将经历月地转移、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等过程,最终携带珍贵的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嫦娥六号任务预计需要约53天。

对比嫦娥五号

嫦娥六号任务面临着哪些挑战?

此外,嫦娥六号任务开展了务实国际合作。2019年4月,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了《嫦娥六号任务国际载荷合作机遇公告》,通过对两批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建议的征集、遴选,最终确定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搭载项目——

揽月向九天,征途二十载。今年是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周年。从工程立项到圆满收官,探月人白手起家、攻坚克难,实现我国探月工程连战连捷:嫦娥一号、二号先后成功奔月,嫦娥三号着陆虹湾,嫦娥四号降落月背,嫦娥五号采样返回,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顺利完成,为我国探月工程实施和深空探测领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如今,我国新研制鹊桥二号中继通信卫星在2024年3月20成功发射,“胖五”托举着嫦娥六号顺利奔月,标志着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大幕再启,中国太空探索不停步。


曾经“人攀明月不可得”,

如今“踏月凌天探星河”。


在攻坚克难、九天揽月的奋斗实践中,西工大人始终与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一起,高擎梦想与探索的旗帜,不断凝聚协同攻坚的创新力量,在奋斗中不断取得探索月球的新成就。

我校航空学院、民航学院李玉龙教授团队及其所在的陕西省冲击动力学及工程应用重点实验室,开展了火箭级间分离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及解锁过程动态测试工作,解决了爆炸解锁过程的动态测试难题,有效提高了长征五号火箭分离结构的可靠性,为探月工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机电学院张卫红院士团队及其所在的空天结构技术重点实验室,创立了高性能整体式构型设计理论与方法,并将成果应用于长征五号火箭相关系统的轻量化设计以及火箭发动机结构的高性能设计与制造中,优化后,结构减重和系统动力学性能提升显著,为实现空天装备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积极贡献。

机电学院刘维伟研究员及所在的航空宇航制造精密加工技术团队,与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应用检测-造型-切削一体化自适应加工技术,解决了复杂结构整体加工、航天高强材料切削、特殊刀具设计制造等工艺技术难题,攻克了扩压锥管、内外弯管、常平环等多种复杂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相关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长征五号等系列航天重要型号任务,受到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型号办公室的高度评价。


除了在校师生,还有众多走出校园的西工大人也在奋斗着、奉献着、坚守着、伴随着中国探月工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些承载骄傲与荣光的西工大人!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1989—1990年在我校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主要从事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工作,参加多次火箭发射任务,并在任务期间担任测试发射总指挥员,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型号总设计师。202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征五号火箭副总设计师娄路亮,1993年进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2004年入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全程参与了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副总师李学锋,1996年博士毕业于我校导航制导控制与仿真专业。他带领控制系统团队完成了我国千吨级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研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董余红,1997年进入我校航天学院学习,现就职于航天科技一院,主要从事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电气总体专业相关工作。

长征五号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王子瑜,2004年进入我校电子信息学院学习,2012年入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从事型号总体设计工作。先后深度参与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各阶段研制工作。

长征五号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朱海洋,2013年进入我校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习,现为自动化学院在职博士研究生。2020年入职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一部工作,参与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相关研制工作。

长征五号火箭助推发动机系统设计胡之颉,2015年进入我校动力与能源学院学习,202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入职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参与了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

当然,还有很多统计不全或是不能透露姓名的西工大航天校友们,也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探索浩瀚太空永无止境

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远


未来,一代又一代西工大人将继续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向着星辰大海的方向,履践致远,不懈追求,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粼粼月出,皎皎清辉

38万公里外的奇迹与梦想还在继续

让我们共同期待嫦娥六号“挖土”归来!

往 期 精 彩

教育部公布!西工大140+!

工信部7所高校直播大宣讲,快投出你心中的人气王!(文末送福利)

1000余西工大人欢聚一堂!现场全程高燃!

出品丨党委宣传部

来源丨央视新闻 新华社 我们的天空 

中国宇航学会  航空学院 机电学院

民航学院  对外联络办公室等

整理 编辑丨王庆

责编丨付怡 

审核丨马西平

发现分享、在看和点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北工业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