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代会|《中国教育报》:西北工业大学“三航”聚力科技报国


2024年9月30日

《中国教育报》

西北工业大学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总师型”人才培养——“三航”聚力科技报国为题

报道西工大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丰富成效



西北工业大学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总师型”人才培养——“三航”聚力科技报国   

本报记者 冯丽


日前,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首型弹道导弹“东风二号”在西北工业大学亮相。这枚承载着60余年历史的导弹,不仅是该校国防军工教育和航宇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更是西工大人矢志不渝、投身航天事业的历史见证。

近年来,该校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总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航空、航天、航海(简称“三航”)领域展现了强大的科研实力和教育水平。“作为国防军工特色高校,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负科技强国使命,不断提升有组织科研能力,增强自主可控创新能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校长宋保维说。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校教授魏炳波团队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高性能难熔合金研究取得多项科学新发现,为我国空间材料科学理论研究、新型高性能难熔合金材料制备等提供了重要基础。“未来我们将利用空间环境的特殊性制备或合成出新材料,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魏炳波说。

类似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在该校并不鲜见。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教授徐德民团队瞄准国家发展深远海装备和海洋开发等战略新需求,创造性地提出了滑扑一体仿蝠鲼柔体潜水器等新概念,完成了全球首例500kg级仿蝠鲼潜水器大深度科考试验。

近年来,该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尖端前沿急需方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6月,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该校有8项成果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由该校教授牵头获奖的有6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该校优化基础研究布局、筑牢科技创新根基的系列举措。近年来,该校坚持“工科为本、‘三航’当家、信息赋能、融合强校”的科研发展思路,先后出台了《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加强顶层谋划,强化基础研究与前沿交叉布局,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双向互动,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做真科研、真学问、真贡献,提升基础研究原创能力。


强化有组织科研,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作为大国科研的重要范式,有组织科研对于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着特殊意义,也是当前国内高校必须走的一条路。”中国工程院院士、该校党委书记李言荣说。

该校始终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了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五位一体”创新链条,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探索基础理科“0到1”和工程技术“1到0”双向发力、上下对齐路径,努力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5年来,该校科技活动经费超过252亿元,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由该校牵头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16项、省部级奖141项,新增千万元级项目186项。

在强化科研核心竞争力方面,该校创新科研平台治理体系,释放创新主体活力。该校联合校外优势单位策划启动了“百名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兼任副总师”项目。以“培育大人才、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为目标,组织“翱翔团队”,“一队一策”精准配备“资源包”,将团队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育人优势,实现了1+1>2的效果。

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应用基础研究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优势,深化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为切入点,撬动内生动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了“小切口、大突破”的效应。

在“三项改革”牵引下,该校成果转化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弹、箭、星、船、机等百余项国防重点型号任务,填补了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国内空白,实现自主可控。2019年7月,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交易。自此,中国第一家全产业链3D打印股诞生。2022年,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填补了中高温隐身材料领域的国内空白,成为“隐身材料第一股”。


强化科研育人,

助推“总师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该校扎根西部,培养出了一大批奋战在国防科技事业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并担任总师、副总师的杰出校友,被誉为“总师摇篮”。该校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人才培养,完善“专业精、系统强、重实践、能担当”的“总师型”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

“研究所内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氛围深深震撼着我,让我更加牢记作为一名西工大人‘隐姓埋名,为国铸剑’的使命担当。”该校“铸剑班”学生唐敬霖结束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两周的实习后感慨地说。

“铸剑班”是该校推进“总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改革举措,旨在立足第二课堂,选拔出一批有发展潜质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家精神、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及领导力,努力造就以“总师型”人才为代表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023年6月,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2023届博士研究生刘双喜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成为该研究院首位博士毕业生,也是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全国首位博士毕业生。读博期间,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近年来,该校将各类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等优势科研资源作为科研育人的重要载体,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由9个学院联合打造、18名学科带头人共同授课的“大国三航”思政课上,一个个重大项目科研攻关的身边故事、身边榜样感染着学生。

“在中国航发商发为期一年的型号攻关过程中,我和企业导师围绕关于结构失谐和进气畸变条件下对风扇颤振影响的机理开展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分析方法,实现了将该构型的设计周期由数月缩短至数天,提高了工程应用价值。”该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朱豫泽表示,整个攻关过程让他对个人事业与国家需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该校“三航”专业学生100%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大飞机、载人航天、深海探测等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00%参与国防军工领域科研项目,100%赴国防科研单位开展实习实践和科研工作。该校毕业生投身国防科技领域比例连续多年超40%,到重点行业领域就业超80%。

“我们将锚定‘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以‘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的扎实成效和实际行动回答‘强国建设、西工大何为’。”李言荣说。

往 期 精 彩

划重点!西工大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图解

中国共产党西北工业大学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党代会|《人民日报》:扎根西部 服务国家 西工大奋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审核 | 马西平

发现分享、在看和点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北工业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