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 悠远的鸽哨从远处传来,在芦花深处回荡

2017-11-29 王玉 换读 换读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换读



郁达夫《故都的秋》实在是北平秋天最好的广告,他笔下的芦花更是牢牢地摇曳成了这座城最有韵味的秋。多少年来,不知又有多少人如我一样,是因了他这句话来寻访陶然亭的芦花的。


陶然亭最富有诗意的地方,莫过于它深秋的芦花了,它们一簇簇拥拥挤挤、蓬蓬勃勃地在寂寥的湖畔把生命的诗意淡然舒展,这种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应该是深秋最凄美的意象。by 王玉


本文:2125字 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这个深秋,我是循着郁达夫《古都的秋》去寻访陶然亭的芦花的。


窃以为,陶然亭,除了得名于白居易的诗歌「待到菊花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外,最富有诗意的地方,就应该是它深秋的芦花了。


居在城南,离陶然亭不算太远,但总是想不起来去那里寻 36 41389 36 15092 0 0 1276 0 0:00:32 0:00:11 0:00:21 2997秋,可见我们常常心向远方,却往往忽略眼前的风景。



据记载,陶然亭的得名与清康熙年间工部一位名叫江藻的颇具文人情怀的官员有关。那时的陶然亭只有一座元朝时修建的慈悲庵,人迹罕至,野趣盎然。


江藻因为在此主持一个监造工程,所以就在慈悲庵附近建造了一座小亭子,常与朋友相聚畅饮,后来人越来越多,他们就集资修葺了一座小院,其中的三间敞轩依白居易的诗句「待到菊花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起名为了陶然亭。



此后,南城的这个区域,便常常有文人墨客前往踏青,郊游、寻秋,喝茶,吟诗作赋,渐渐成了南城的一处风景。这位江藻大人或许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小资举动,不但为清朝不少文人墨客,找到了一处可供消遣的名胜,更让他因此留名青史。


不知何故,想起陶然亭,眼前就会无端地浮现出林海音《城南旧事》里的镜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苍老而凄婉的画面如斑驳而凄艳的苔痕,装饰着故都城南的旧事。归去来兮,风景何如?这面怀旧的镜子多少年来依然映照着它的过往今昔。



说陶然亭的芦花一定离不开郁达夫《故都的秋》,他说,在南方,每到秋天,就会想起陶然亭的芦花。和郁达夫清俊瘦弱的身影一样,他的文字也透着一种空旷和落寞,他笔下的芦花就是这样摇曳成了北平秋天最有韵味的意象,多少年来,不知又有多少人如我一样,是因了他这句话来寻访陶然亭的芦花的。


深秋时节的陶然亭,静寂空旷。金黄的银杏树落下厚厚的一层叶子,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瑟瑟的秋意。风吹起,落叶纷纷在挺拔的银杏树下跳着别离的舞,叶子离开了树干,是永远的分离,还是酝酿着来年秋天的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枝枝叶叶缠绵的情意或许只有它们自己懂得。湖边的柳树高大苍劲,柳丝摇曳,似纤纤玉手,依然是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个时节的天,常常蓝得通透,就连云朵亦是无处寻觅。不时有不知名的鸟儿,煽动着翅膀飞过头顶,留下咕咕的叫声远去。


寻寻觅觅的芦花终于在湖边的拐角处露出了曼妙摇曳的身姿。它们被绳子圈住,圈养在沿湖处处指定的区域。近看,芦苇长势正是喜人,一簇簇、一丛丛,一人多高,有的叶子还是绿色,有的已经变成了褐黄色,叶间伸出杆子,成球的花开在上面,满空乱飞。


它们在有限的空间里,簇簇拥拥的,风一吹来,哗啦啦往一边倒去。枝头三三两两的芦花,根部是浅绿色,还带有鹅黄的底子,花尖细碎而微白,随着芦苇随风摇曳。


它们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喧嚣的淡泊中,独守湖畔一方瘠土,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淡然舒展,芊芊芦苇,蓬蓬勃勃,无拘无束,悠闲摇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熠熠的银光,像星星眨眼,像浪花起舞。秋尽寒来,这芦花随风飞入衣襟,豁然间添了些许哀愁与伤感。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明月楼。」原来读李后主的词,也是深喜他这句「芦花深处泊孤舟」,那样的苍凉与孤寂,总是令人销魂。


不过芦花最早出现在诗词里,是《诗经·蒹葭》的千古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就是芦苇,那河岸边萋萋的芦苇,曾经见证过那场最纠结唯美的爱情。那在水一方的女子,冰肌玉骨,明眸善睐,这个诗经中女子,早已烙印在了世间无数男子的眉间心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生活在别处,恋人在远方。现实无法使我离你更近,恋慕使我不想离你更远,那么就永远在水中央,隔水寻觅你的身影,风声过耳,我在风中辨识你的只言片语,又有什么不好?



据说,旧时人去陶然亭,一是为了看风景,另一方面是为了访墓,所以,这里无形中便平添了一丝伤感的气息。所以陶然亭的确是适合秋天去看的,那份秋凉寂然与萧瑟凄清,也只有在此时才与它的名字更为相称。


湖畔安静的一角,尘封着一段爱情的佳话,高君宇、石评梅这一对才子佳人,生前未能缔结连理,死后终于携手沉睡。



清末名妓赛金花的墓地,也在陶然亭。没有松柏、没有白杨、一片寂凉的荒野,这份寂然与她生前的风流,似乎并不相称,可见,无论生前多么热闹,死后都是一样的孤寂。


这位可称得上是中国的乱世佳人的女子,出身烟花,生于乱世,她曾嫁与洪均为妾,并作为外交官夫人陪同洪均出使欧洲各国,后丈夫病故,她又重操旧业,辗转烟花巷陌,后因与当时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的绯闻而遭人诟病。


她出格的行为与她传奇的经历都让后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据说曾朴《孽海花》的原型就是赛金花。葬身陶然亭的她,一生是非,过往悲欢,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与后人评说。



一个是清末名妓,一个是民国才女,两个毫不相干的女子,却在这里比邻而居。看起来似乎荒诞,却又那么的自然,但她们都有着女人难得的美貌与才情。无论生前如何,死后都是一样的寂寞,生命最终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归本源。


寂寂陶然亭,流传着故事,也尘封着风流。



芦花可以看作是秋天最有韵味的植物,它的生命在枯萎后才变得最为炫目,那种苍凉凄美的摇曳,从容悠然,宠辱不惊。


芦花深处,暮色正四合,但眼前没有明月楼,更不知何处泊孤舟?抬头,有悠远的鸽哨从远处传来,落入湖畔,在芦花深处回荡。

王玉:文字滋养心灵,旅行丰富生命

往期精选(点击标题可直接阅读)



-END-




作者简介

王玉,文学爱好者与写作者,自由撰稿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打开世界,记录美好,携一颗想走就走的心灵,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穿行于世界的山山水水,以梦为马,在文字的世界里浪迹天涯。微信号:linda021031


图片 | 作者



独立运作,支持平台

(苹果用户赞赏)

靠着恩典 | 万物生长

anny4729 | 小安

投稿:jiaohuanyu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