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部崛起!长株潭的“黄金机遇”,来了!

大家都爱看的 长沙发布 2021-11-10


东方风来满眼春!


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六个着力”为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新图景。


3月30日,新闻联播头条报道 [视频]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升级版,更是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一次全面升级。


中部崛起,湖南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中部崛起,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迎来重大利好!


对湖南和长沙,习近平总书记寄予了殷切期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三下湖南、两到长沙,先后提出了“一带一部”“三个着力”“守护好一江碧水”等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勉励湖南着力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为湖南和长沙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


一系列国家战略相继花落湖南。


2020年9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扬帆起航,其中长沙片区实施范围占全省自贸区面积的三分之二,成为中部开放的“新地标”、中部崛起的增长极。


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长株潭一体化提升到新的高度,被赋予重大使命。作为长株潭区域的龙头,长沙责任重大、使命重大。


长沙全力当好“领头雁”、建设“示范区”,全市上下抬高坐标、干字当头,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主动舞好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龙头”,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助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和中部崛起。


重大战略机遇,正在向长沙走来。


新的发展奇迹,正在长株潭大地书写!



在中国版图上,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犹如一道“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要更硬一点,‘补补钙’,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建设,就是湖南补钙强脊梁、加快打造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的新担当。


作为省会,长沙是湖南发展的龙头,以高质量发展支撑湖南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使命重大。



长沙同志怎么干?

以实干不负厚望,以担当展现作为!

👇👇👇 

      今年2月20日,正月初九,长沙全市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长沙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上紧‘发条’、开足‘马力’,推动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



  在“新春第一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要求,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三高四新”战略为引领,进一步强化省会担当,进一步抬高发展坐标,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3月31日,吴桂英在株洲湘潭调研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工作时强调,长株潭一体化是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着力推进的重大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长株潭一体化迎来了新机遇新发展,承载着新使命新愿景。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抬高坐标、创新实干,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助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和中部崛起。


  思想决定出路,格局决定高度。


  抢抓发展机遇,就是要抬高发展坐标,瞄准“鳌头”争当一流。


  目前,国家中心城市已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居于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位置,承担起国家使命,成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今年,长沙把跻身“国家中心城市”目标明确写入了“十四五”规划草案。


  牛年伊始,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一个个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催人奋进,全市干部群众以落实诠释奋斗,以作为体现担当,以实干成就梦想,把大地踩实踩热。


  抢抓发展机遇,就是要抬高发展坐标,盘活全局展现担当。


  今年以来,长沙在长株潭一体化建设中当好“主攻手”、唱好“三城记”,从市级层面到各区县(市)甚至乡镇、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谋划和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工作。天心区、岳麓区、雨花区、天心经开区、雨花经开区、岳麓高新区等争当长株潭一体化“桥头堡”,与株潭频繁互动。主动舞好全省营商环境改革的“龙头”,从长沙拓宽到长株潭,到自贸区长沙、岳阳、郴州片区,为全国、全省营商环境优化贡献长沙力量、长沙经验。


  抢抓发展机遇,就是要抬高发展坐标,主动融入全球经济。


  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将打造成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基地,最具创新活力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中心;长步道机器视觉光电产业基地项目将打造成全国一流、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光电产业基地;三一中起项目将打造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长沙样板”……


  2020年,长沙首倡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为高质量发展聚集强大动能;2021年,长沙遴选出“五个十大”项目,从五大重点领域持续发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技术在长沙加速崛起,为“长沙智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夯实基础。


  2020年9月24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挂牌,吹响了长沙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号角。半年来,在这片79.98平方公里的“开放测试区”“改革试验田”上,初步提炼制度创新成果43项,8项有望实现全国或全省首创;新设立企业1193家,新引进落地重大项目44个……


  敢为人先,才能发展领先;敢闯新路,才能开创新局。


  长沙主动融入全球经济,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区域合作,推动地区协同,在百舸争流中勇立潮头、争先进位。


  夯实基础做大优势


  自2004年提出“中部崛起”后,有关顶层设计便接连出台。如今,中部六省GDP已占全国20%以上,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六个“着力”:


  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着力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着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六个“着力”,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中部重要省份,湖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全省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形成了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拥有袁隆平等一批享誉中外的知名科学家,全省高铁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居全国前列,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


  而长沙以全省5.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湖南30%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经济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充分展现了省会担当。


  近年来,长沙坚持以22条产业链建设为主抓手,围绕“三智一芯”精准发力,工程机械、食品、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先后迈入千亿级产业集群,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逐渐释放新优势,全市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和项目达27个,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今年1至2月,长沙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蓄力充能。


  作为长沙首个千亿产业,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实现了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转身,在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上,来自长沙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常年“霸榜”,这样的成绩,全球屈指可数。



  三一集团是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代表,也是发展的缩影。


  三一集团从零起步,依托自主创新,实现了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转身。2018年,三一集团主动拥抱“互联网+”,依靠互联网优势开创卡车生态新模式,从研发到销售到服务,所有环节均依托互联网进行。2019年,三一集团装备板块终端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成为长沙首家破千亿企业。


  如今,三一集团已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前三强。走进位于长沙经开区的三一集团18号工厂,这是首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车间,被誉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设备、人员与产品互联互通,将多道生产工序重新整合到18号工厂,实现智能制造平台的数字化集成和智能化决策,并给予VI设计实现科技、人文、使命的融合,使之成为行业的“灯塔工厂”,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大型复杂机械的离散智能制造。


  迈入信息时代,“计算力就是生产力”已成为全球共识,算力赋能产业跨越发展已成趋势。


  提升算力,芯片是关键。


  长沙芯片产业起步较晚,但依靠自主研发,在计算机等领域突破图形处理器芯片、固态硬盘控制器芯片等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芯片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同时,湘江鲲鹏服务器成功部署多个重点项目,“长沙造”的电池、显示屏、操作系统、主板元器件等陆续填补国内产业空白,“计算湘军”成为推进“中国芯”的中坚力量。



  自动驾驶出租车、智慧公交线路等“智慧”尖端产品照进现实,300余家智能网联产业重点企业集聚长沙,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让长沙从产业的参与者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长沙站在风口之上迎风领跑。


  产业兴,则实体兴;实体强,则长沙强。


  2008年,长沙GDP为3000.98亿元,在全国居第22位。2017年,长沙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跻身GDP万亿俱乐部。2020年,长沙GDP突破1.2万亿元。


  在全国城市竞争中,长沙经济不断加速跨越,“长沙速度”备受关注!


  奋进长沙,浩浩前行。


  开放,长沙不甘人后。


  2020年,长沙机场改扩建暨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启动,改扩建后的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6000万人次。被命名为“长沙之星”的T3航站楼,将成为促进长沙对外开放的“明日之星”。


  密切与全球往来,长沙不断开拓国际航空货运通道。2020年,长沙黄花机场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7.54万吨,同比增加48.7%,新开长沙至列日、香港、莫斯科、洛杉矶、纽约、大阪等6条国际(地区)全货运航线(跨境电商专线3条),复飞芝加哥(哈利法克斯)、胡志明/达卡、马尼拉3条国际货运航线,全年稳定飞行8条定期国际(地区)货运航线,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排名前三的欧盟、东盟、美国三大重要贸易体的空中布局。


  3月31日上午,长沙国际铁路港内火车鸣笛声响,湖南首趟东盟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发车。这趟全新的东盟班列41节列车满载82个标准集装箱,将途经广西凭祥铁路口岸,预计7天后抵达越南河内。3个月试运营后,东盟班列将逐步实现每周1班常态化开行。


  中欧班列(长沙)是长沙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平台,也是稳定国际物流供应链、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经过近七年的探索发展,中欧班列(长沙)已实现常态化品牌化运营,成为全国开行市场化程度最高、成本最低、增长最快、反响最好的班列之一。


  长沙登高望远,看到整个世界,也让整个世界看到。


  在“一带一路”沿线,阿治曼中国城、湖南尔康(柬埔寨)农产品加工园、埃塞俄比亚-湖南工业园等海外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长沙企业以积极的姿态走出去,凸显“长沙力量”。


  大众、博世、沃尔玛、壳牌等世界500强企业,宜家、九龙仓等战略投资者,汇丰、花旗等外资银行……越来越多巨擘企业将区域总部甚至中国总部设在长沙。


  企业如鱼,环境似水。


  连续2年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营商环境工作经验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夜经济案例入选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被公开推荐,2020年营商环境在全国位列第9位、中部第一……近年来,长沙在改革中一路披荆斩棘,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2020年,长沙共有市场主体超120万户,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不仅如此,长沙始终“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天大的事”来抓,落实发展要处处见“人”的理念。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搞土地财政,一手抓楼市调控政策的连续稳定,一手抓保障住房的扩大供给,房地产市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着力建设更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的美丽舒适宜居现代化大都市。


  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推进优质教育均等化,长沙市的基础教育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建立健全以全民创业带动就业为统领的就业政策扶持体系,率先全国建立农村行政村人社服务平台,就业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就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厚植“生态绿”, 留住“长沙蓝”,守护“湘江水”,“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靓度不断提升,“蓝天碧水”成为长沙的生态底色。


  ……


  正因如此,长沙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成为各地年轻人心驰神往、争先前来打卡的网红城市。从2015年至2019年,长沙连续4年每年的人口净流入超过20万。2020年底,长沙常住人口增加到880万,一年净增人口近41万。



  长沙,正在成为宜居宜业乐土、吸引人才高地。


  创新实干踩热大地


  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长沙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唯有创新实干,才能赢得未来。


  春分已过,春意浓。


  时下,踏着春的节拍,长沙奏响一曲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华美乐章。


  2月20日,在长沙新春第一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总投资317.36亿元的71个重大项目按下“启动键”,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当好“三高四新”领头雁,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今年以来,长沙已先后组织开展4轮、共计23场次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推动450余个重大项目开竣工。


  总投资10亿元以上、占地面积约400亩的中国商飞长沙大飞机产业及研发基地项目便是其中一员。作为国家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该项目是长沙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重大项目。


  “长沙有着良好的产业链基础、政策支持以及人才智库优势,政府也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帮助与支持,让我们决心在此扎根。”中国商飞公司专家丁伟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创新、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平台,可助力长沙实现国家大科学装置从无到有的关键性突破。


  机遇总是偏爱奋斗者、创新者,一座城市的发展也是如此。


  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是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的新担当和新使命。


  产业项目建设是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动力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也是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先手棋。


  在产业项目建设主战场上,长沙各区县(市)、园区、部门不负春光,大家抱着把星城大地踩实踩热的决心和毅力,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工程车、装载机穿梭,工人们挥汗如雨,位于长沙高新区的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现场,数百名工人正冲刺项目二季度首批厂房点亮试投产目标,为长沙打造一条第三代半导体完整产业链条。


  “园区因项目而立,大抓项目建设,永远是我们的头等大事、首要功课。”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庆年说,大抓项目建设是贯彻省市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更是实现“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的关键举措。


  在望城经开区,总投资52亿元的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产业城制造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一仓一园一镇”构建的5G产业生态圈,将精准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会面临很多难关和硬仗,我们将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担当前行。”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剀的话语掷地有声。


  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就是要时刻以项目为王、项目为先。


  创新实干,看服务。长沙秉承市领导挂帅、市发改委统筹调度、责任单位对口帮扶、市发改委干部联系服务、市重点项目中心跟踪落实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五位一体”重大项目建设帮扶机制,给企业发展吃下“定心丸”。


  创新实干,看效率。长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增“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96项,100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扎根长沙、深耕长沙。


  创新实干,看行动。长沙通过高位推进、高频调度、高压督导等措施,促进产业项目的签约履约、开工落地和竣工达产,按下项目的“快进键”,形成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就是要深耕智能制造,在产业链上下功夫。


  创新实干的春风吹进厂房车间。


  走进泰嘉新材料工厂,车间灯火通明,设备马力全开,一根根带锯条“摩肩接踵”、顺利下线。泰嘉新材料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企业一直保持满负荷生产,交付能力同比提升40%。


  机加、冲压、焊接……位于雨花经开区的晓光模具数控车间,工人正在高效地工作着。“撸起袖子加油干!”晓光科技董事长朱晓永说,企业立志打造成行业内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力争未来3年实现产值80亿元。


  纵观全市,像泰嘉新材料与晓光模具这样的企业并非个案。


  1至2月,全市百户重点企业中,84家产值呈现正增长,其中铁建重工、中联履带吊、圣湘生物等16家企业产值增速实现翻番;三一集团、蓝思科技、山河智能等43家企业产值增速超过50%。


  企业发展状态如何?用电量最能说明问题。


  今年前2月,全市工业用电量21.3亿千瓦时,增长20.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用电量20.3亿千瓦时,增长56.8%。


  沐浴着创新实干的春风,长沙工业经济跑出“微笑曲线”。


  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长沙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全市新增入规企业47家,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占全省新入规企业数的40.9%。


  “1至2月,全市工业经济延续快速恢复势头,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蓄力充能。”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市工业经济在起跑冲刺的同时,还在不断积蓄发展的后劲,让长沙工业冲得更快,跑得更远。


  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就是要坚持科技引领,创新至上。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紧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长沙快速行动。


  今年长沙围绕核心领域关键技术、重点领域和军地科技等领域,积极对接22条产业链,抓住“卡脖子”“断链点”,以点带面深入开展攻关行动,重点推进十大技术攻关项目。


  由东映碳材、湖南大学实施的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便是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之一,将主要解决高性能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材料“卡脖子”问题。


  “项目已建成年产20吨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产品得到了小批量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卡脖子’问题。”东映碳材副总经理廖超前说。


  核心技术攻坚,意味着要攻坚克难、抢关夺隘,没有创新实干,不可能取得成功。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就是要提升格局,拔高坐标,站在国家战略、区域协同合作的角度来推进。”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塨表示,长沙将始终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一流,向最好看齐、与最强比拼,强化创新实干,不断提升城市创新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提高湖南在全国发展版图中的地位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放崛起。


  不临海,不沿边,走向世界靠蓝天。


  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长沙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遇离不开创新实干。



  3月30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人才政策发布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


  对新引进的海内外高精尖人才和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经评审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补贴、200平方米标准全额购房补贴;对新引进在片区工作的海外人才,最高给予10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6万元购房补贴……10大方面45条实实在在的举措,体现长沙满满的诚意。


  上汽大众新能源车生产项目、非洲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瑞康医药湖南总部基地……25个极具创新性的项目,为长沙打造开放高地集聚动能。


  无独有偶,长沙外贸数据也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2021年以来,长沙引进外资企业40家,同比增长81.8%。1至2月,长沙实际利用外资2.87亿美元,同比增长45.3%,占全省总量的83.4%。


  招商引资方面,1至2月,全市新引进投资过2亿元的产业链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73.5亿元。中信集团种业硅谷商业中心、国家电网思极科技湖南总部、中车集团中车智行等“三类500强”产业链项目签约落户。


  “今年,长沙将更加注重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以便更直接地体现对外开放水平。”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


  长沙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招商引资的“用心”、自贸片区建设的“雄心”,成为吸引新老朋友投资的“信心”。


  星城大地,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收益前景,正成为世界500强、知名跨国企业青睐的中部地区投资“新高地”。


  ……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创新实干,持之以恒
长沙必将谱写新时代的春天故事!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
长株潭被赋予重大使命
👇👇👇
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长株潭都市圈晋级为“国家战略”
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


承载着三市人民的共同夙愿,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必须强化一体化理念、高质量要求,方能唱好“融城记”。


今年2月20日,长株潭一体化三十大标志工程推进会在长沙召开,提出打造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的标志工程。



实施三十大标志工程,旨在加快长株潭一体化。记者梳理发现,三十大标志工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少项目是长株潭三地共建的。


想了解更多?

小布带你一起看

👇👇👇

1

基础设施(7个):


湖南能源大数据智慧平台:位于长株潭三市,2020年已开工,投资5亿元,建成后将实现能源领域大数据跨界融合和应用。


5G长株潭全覆盖:位于长株潭三市,2020年已开工,投资145.9亿元,在三市建设5G基站5.38万座。


长株潭城市群国家综合物流枢纽:位于长株潭三市,计划今年开工,投资220亿元将建设陆港、空港、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位于株洲市和湘潭市,总投资3亿元

计划今年开工,铁路建成后将增加相关客运设施及红色旅游配套设施设备等。


长沙至赣州铁路:位于长沙市,总投资256亿元 今年开工,新建高速铁路湖南段118.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位于长沙市和湘潭市,投资95.9亿元 2019年已开工,线路全长约18公里,共设车站8座。


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含站坪扩建工程):位于长沙县黄花镇,2020年已开工,总投资420.7亿元,新建50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和165个机位的站坪等。


2

文化旅游(4个):


湖南革命军事馆:位于长沙市,计划今年开工,投资1.5亿元 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湘潭韶山月壤及航天航空创新体验基地:位于湘潭市,计划今年开工,投资10亿元 一期建设为月壤、神舟十号返回舱储存基地、博物馆等相关设施;二期为航天博物馆、航天培训等内容。


醴陵陶瓷博物馆提质改造:位于株洲市,计划今年开工,投资1亿元 建设内容包括历史陈列馆、科普馆、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馆等。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位于长沙市,2017年已启动建设,总投资300亿元 项目以湖南广电为依托,以“互联网+”为手段,以数字视频为主导主业的文化创意集聚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V谷。

 

3

产业发展(6个):


中联智慧产业城:位于长沙市,2019年开工 投资231.9亿元,建设土方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农业机械、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研发试验、产品孵化基地与人工智能研究应用中心;建设200余条智能化生产线,高标准打造工程机械领域世界级的灯塔工厂。


三一智联重卡零部件和工程机械扩产项目:位于长沙市,2019年开工,投资220亿元,主要建设企业总部大楼、研发中心、重卡配套生产区、发动机及配套生产区、工程机械生产区、国际合作区、邻里中心等。


长沙蓝思消费电子基地和湘潭生产基地:位于长沙、湘潭市,2018年开工,投资323亿元。长沙基地:建设项目总部、主厂区、配套产业链区、员工生活区、商业服务区。湘潭基地:智能终端设备智造一期项目。


中国航发南方航空动力产业园:位于株洲市,2017年开工,投资60亿元 建设涡轴发动机生产区、工艺技术应用研发中心。


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位于长沙市,总投资160亿元 2020年已开工。


上汽大众电动汽车项目:位于长沙市,总投资80亿元 今年开工,新建生产线,计划于2022年批量生产新能源车型,并逐步形成年产能30万台新能源车的规模。


4

科技攻关(6个):


碳基纳米器件和新型传感器创新研究及产业化项目:位于湘潭市,总投资20亿元,今年开工。


铁建重工超级地下装备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一期):位于长沙市,总投资10.71亿元,今年开工。


山河智能工程机械数字样机及孪生技术科技攻关:位于长沙市,总投资2.25亿元,今年开工。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位于长沙市,总投资10亿元,2020年开工。


株洲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项目:位于株洲市,总投资6.3亿元,2019年开工。建设智能感知器件与系统实验室、智能运维实验室、新能源实验室、激光先进技术应用实验室等四大实验室和中试线,购置设备30台套,形成创新能力。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科创平台建设项目:位于长沙市,总投资180亿元,今年开工,着力建设科学装置研发平台、科技孵化转化平台及科创服务生态平台。


5

区域基地(3个):


白泉—黄家湾、云龙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湖南湘江新区九华片区一期、竹埠港新区:位于长株潭三市,总投资654亿元,今年开工。白泉—黄家湾、云龙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规划布局政策性住房、人才公寓等。云龙高端人才创业基地选址洞株路两厢,临近生态绿心、长沙火车南站、机场,建设人才社区、国际社区等。湖南湘江新区九华片区一期:九华片区重点建设旅游商业、工业研发设计、健康服务三大产业片区和城市绿谷,着力打造旅游商业中心、竹埠港新区新建道路三条、怡亚通(湘潭)供应链整合基地、水景公园、新区发展服务中心等。


清水塘老工业区产业新城整体开发项目:位于株洲市,总投资80.8亿元,2019年开工。主要建设公共绿化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九年一贯制中小学、 停车场、社区服务中心、医院、湖南省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公共设施建设等。


绿心中央公园:位于长株潭三市,今年开工。



来源丨长沙发布综合新闻联播、长沙晚报等
编辑丨邓佳莹 校对丨胡云红审核丨杜进

这些精彩内容不要错过!

长株潭一把手三天之内两聚首,今日此行更有深意


刚刚,长沙疾控发布紧急提醒!


长沙摘“星”!自贸区长沙片区人才政策45条发布


扫描二维码关注小布,解锁更多服务!


戳这里,让小布知道你“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