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民经济领域的热词,“强省会”必在其中。根据公开报道梳理,近几年,东中西部至少12个省区“官宣”实施“强省会”战略。 去年,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强省会”战略,标志着长沙正式投身这个众多“实力选手”竞逐的赛道,吹响打造“强省会”的号角。
4月19日上午,省委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等省领导悉数出席。
以最高规格推进“强省会”,释放出的,无疑是强大的决心和信心。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殿勋解读了《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了长沙市和长株潭都市圈发展的目标任务。
“强省会”,其他市州咋办?长沙已经很强,怎么更进一步?“强省会”对湖南意味着什么?
改革开放40多年,涌现出一大批经济发达的城市,其中,省会占绝大多数。集中了地区的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诸多资源,省会富了、发展了,这既是“先富带动后富”的成果,也让省会成为中西部地区带动区域发展的“先富”者。经济首位度这个指标,也就是省会城市的GDP占全省GDP的比重,或能说明问题。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首位度超过30%是“强省会”的标志。来看这张图表——可以发现,经济首位度在30%以上的省会有10个。而前十之中,“万亿GDP俱乐部”成员只有成都(1.9万亿)、西安(1.06万亿)、武汉(1.7万亿),GDP在5千亿以上的,只有长春、哈尔滨。专家认为,一个强有力的省会,有利于各省在激烈的区域竞赛中,赢得更多的资源、政策与人才,其“名片效应”对于向外吸引项目、人才、资金亦有重要作用。比如,“一枝独秀”的四川近几年获得了更多国家大战略、大产业布局,成都频刷“存在感”。形象地说,省会城市作为带头大哥得有带头大哥的样子,自己得有钱、有地、有人,还得带着兄弟们发家致富。对外你得代表省内的兄弟们与其它省的带头大哥比一比、拼一拼,有能力向国家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观察人士分析,四川、湖北等省份虽然没有明确喊出“强省会”的口号,却早已在战略、政策层面推动着优势资源向省会集中,在“强省会”的赛道上跑出了成效,为全省发展锻造了强有力的核心引擎。可见,全国这么多省区不约而同竞逐“强省会”这个赛道,并不是“赶时髦”,而是基于新形势新格局作出的重要战略考量。而在更大的全球格局中,这些“强省会”将共同构成中国面向全球竞争强大的“满天星”。
正如张庆伟书记在推进会上强调的——省会强是基本要求,省会强才能全省强。长沙要坚定不移实施“强省会”战略,在推进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探新路、作表率。可见,在这场千帆竞发的角逐中,湖南等不得、慢不得。再看长沙,在经济首位度表上以28.81%的成绩排名11,往上跳1.2个点就“进圈”了。同样,长沙作为“万亿GDP俱乐部”成员,去年以1.3万亿的GDP位居省会经济总量排行榜第6,这些都是稳稳的基础优势。产业、科教、人才、低房价、优良的营商环境(全国第9,中部第1)……长沙打造“强省会”的特色优势湘伴君就不一一罗列了。而最最重要的优势,也已经从推进会的名称上体现了出来——“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要知道,“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可是写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妥妥的“国”字号工程,无疑将赋予长沙、株洲、湘潭强劲的政策动能。去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就提出“支持武汉、长株潭、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今年1月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把长株潭都市圈列为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工程;同样是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中部首个、全国第4个获批的都市圈发展规划……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强力支持指导,也是此次推进会要落实的重要任务。把“强省会”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系统联动推进,也就意味着湖南将紧扣国家战略,立足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打下的坚实基础,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强省会”路子。2月9日,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红桥站,工人对轨道进行安全检查。
“实施‘强省会’战略、建设长株潭都市圈是一个整体联动的系统工程。”张庆伟书记在推进会上为这条新路子作了注脚:要瞄准同城方向、用好协同方法、紧扣共享目的,全力推进长株潭都市圏建设,不断提升竞争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聊到这,很多关心湖南发展的粉丝们可能要发问了,两件大事齐头并进,长沙的对株洲、湘潭乃至全省的虹吸效应会不会大于辐射带动?会不会“大树底下难长草”?来看一组数据,去年,湖南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为负,但长沙常住人口却增加了近20万。再说项目“外溢”,总部在长沙的蓝思科技在株洲、湘潭都布局了生产基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在全省各个市州都设有生产研发机构……湘江新区更是一个缩影。平台从虹吸到辐射效应显现,湘阴和湘潭九华两大新片区纳入湘江新区规划,长沙岳阳两市密集对接,协同氛围浓厚。长沙雨花经开区和韶山高新区,形成“总部在雨花、配套在韶山”的开发模式,双向奔赴、优势互补。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童中贤认为,做强长沙大枢纽、大市场、大平台,长株潭都市圈是支撑;中心极核做大,承载力强了,高校毕业生等人才就不会“蛙跳式溢出”到沿海;省会优势产业重点突破,可以带来产业链配套,产生“溢出效应”,释放新动力,形成都市圈整体竞争力。推进会对《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了解读,立下目标任务,“一张图”谋划顶层设计。《意见》明确了实施强省会战略总的指导思想和阶段性目标,比如先立个“小目标”:2026年,GDP达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城市经济首位度超过3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万元。《意见》提出了制造强市、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交通枢纽、能源提升、绿色低碳、精美城乡、文旅名城、全龄友好等十大重点工程,明确了重点打造湘江新区、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株潭都市圈、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园区等六大平台支撑。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创新。《意见》还从赋权、平台、金融、人才、用地、财税等六大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包括长沙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省级审批权限应放尽放、建立科创项目路演中心、放宽人才落户限制等,条条干货,给足真金白银。张庆伟书记在推进会上提出了注重强化规划引领、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全面激发创断活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建好重点区域、积极促进共同富裕等具体要求。注重规划,首先要突出地域特色。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一曲《浏阳河》享誉中外,长沙要规划好湘江两岸建设、做好浏阳河这篇文章。规划引领,还要彰显规划权威。“强省会”并不意味着新一轮的城市扩张,而是要构建严格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注重集约节约,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特别是要落实国家严控撤县建市设区的要求,保持长沙行政区划稳定。制造强市,那就是要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作出更大贡献,做好产业集群、“大智移云”、产业园区等大文章,加快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上,要真正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特别是重视发挥长株潭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湘潭大学等高校密集的优势,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聚才引才,同时让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出来。要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把开放作为提升竞争实力的“动力源”,深耕东盟、非洲市场,推进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更多实质性开放成果。要着力建好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重点区域,统筹用好各类发展平台,着力打造新增长点和增长极,把这些金字招牌“擦亮”、“举高”,特别要防止园区的房地产化。促进共同富裕,那就得办好民生实事,做优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群体共富、城乡共富、物质精神共富,把长沙打造成为共同富裕先行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省委高位推动“强省会”战略和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接下来就是要以“闯创干”的劲头,一起努力奋斗!4月19日下午,长沙市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县区块举行。湘伴君了解到,会议结束后,长沙市第一时间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县区块举行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活动,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2亿元,规划年产能30万车付,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有望达到90亿元,同时可提供就业岗位8000个。走出会场,直奔战场!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关接着一关闯,从“强省会”到“强全省”,就是湖南从高点迈向高峰的关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