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棒棒哒!建德这个村成为全省试点!
近日,100个全省第一批
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名单公布
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成功入选
2019年以来,下涯镇之江村探索实施“我在之江读新语”品牌,以面向未来打造“五化十场景”应用为重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涵养良好生态环境,共享现代文明成果,建设引领时代潮流、呈现未来元素、回归田园牧歌的“未来村”。
“富春山居”绘实景,全域推进
打造“未来村居”新样本
高起点实现多规合一
以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发挥“千万工程”经验和优势,以之江村全域景区化为发展方向,实施美丽田园、美丽庭院和美丽生态一体化的村落改造提升。市高投公司邀请浙江南方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之江村落改造方案,从现状肌理和资源条件出发,串接村落的景观资源、文化资源、公共资源。强化村庄整治、土地整理和农民居住的集约化利用,统筹公共服务、生态保护、产业开发等空间布局,加强与高校院所、智库等战略合作,实现农民建房、外立面整治和庭院建设的长效管理。
高规格招引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国有企业投资,先行助力擦亮环境底色,目前共投入资金4200万元,着力改造主干道两侧重点区块民房外立面278栋。大力招引工商资本投入,以征租结合的方式由投资方实施沿江村落连片民房的改造,其中鲁商集团计划建设“春发生”民宿集群,实施民房改建19栋,同步改造村级闲置泥房布局风物店、之江小馆和咖啡店业态3处。
高标准开展环境提升
在“无违建村”建成基础上,开展美丽庭院、美丽菜园等评比竞赛,建立之江村美丽庭院、垃圾分类等示范户月度评比红黑榜,以奖代补,整体提升村庄美化水平。巷道交错、宅院分明、公共场地开放的村落风韵初步展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基本打通,文旅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和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意愿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共有客商前来洽谈投资58批次,实施农房外立面改造并且有意向从事乡村旅游业态的村民23户。
“美丽经济”带民富,绿色发展
打造“未来产业”新高地
加快景观项目推进
以融合发展的理念进行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根据生态环境、传统文化和生产资源特点区分不同区块,重构空间、主体和产业,推动“美丽经济”融合发展。完成村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之江村打造“无边稻田”景观农田800亩,建成标准足球场和网球场各1个,整理提升茶山景区350亩,网状建设步行、车行、游览、绿道等各级道路6800米。
加强高端项目招引
以村级闲置资产、乡村闲置民宅为重点,招引朴宿文旅等高端项目投资建设,总投资2亿元打造田园度假民宿、临水度假民宿、艺术亲子民宿、新安江书房、沿江沙滩、特色农业等业态,一期项目已于今年5月正式开业,二期项目与鲁商集团已完成签约,着力打造标杆式旅游休闲区块。
激发村民创业热情
成立之江村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鼓励村民将闲置房屋、土地入股。通过前期“一户一策”摸排,该村共有112户农户有意愿从事民宿、休闲酒吧、特色餐饮等业态。下涯镇强化扶持引导,建立民宿协会,由朴宿文旅集团邀请专家指导村民从事乡村旅游业态运营,努力实现“户户有业态,人人当股东”。目前该公司有开心田园100亩、民宿餐饮6家及创作工坊4家,为村集体年收入增加50余万元。
“乡俗文化”养村风,开放包容
打造“未来村文”新内涵
完善组织领导
建立之江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大党委,由建德市委组织部牵头,把镇、村、投资企业和市农业农村局纳入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助推组团发展。大党委建立共商共建共享机制,寻找各方的利益共同点,处理好外来建设力量和乡村本土居民的关系。
打造文化IP
完成黄饶乡集建设和文化礼堂改造提升,提炼“山水田园最之江”的文化内涵。根据人文地貌特点创作VI视觉系统村歌,确定村树和形象宣传口号,形成一套完整的之江文化IP。许多村民用自己的抖音、视频号宣传之江人文美和自然美,做到人人都会拍美景,人人都会说口号,人人都会唱村歌。
厚植文化底蕴
以黄饶乡集、沿江驿站和美食街为重点打造未来邻里交往空间,围绕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两年来共开展主题摄影30余场、美食制作培训4场、接待游学研学活动10场,覆盖800余人次,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民俗节庆8场、“筛花生”“榨菜油”“撒渔网”等农事体验300余次。
“数字赋能”强基础,科学治理
打造“未来治理”新体系
积极探索打造数字管理模式
加快推进乡村5G网络等新基建项目建设,将乡村空间内的生产生活要素进行数字化管理,以河湖、田园、茶山、民居、企业等为重点,实现村民对村级资源的实时在线可视。
注重全域推广数字治理平台
与阿里巴巴团队开展合作,以“建村钉”平台全面开展数字化治理,设置“家长里短”“和睦堂”“农技专栏”“健康驿站”等模块。截至目前,使用“有事找村里”平台及时帮助村民解决问题60余个,实现过程可追溯,提问有回音,事事有反馈。
深入提炼“阳光治理”善治做法
在原有的阳光整治、阳光拆违、阳光征迁等“阳光系列”做法基础上,借助智慧手环、云上监察、全村监控体系等数字化治理手段,提炼并推广“阳光治理”善治做法,开展之江阳光办公,提供阳光服务。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下涯镇
编辑:李俊瑶
审核:汪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