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四街29号 | 与“隐形人”同行

2014-07-18 成为读者请+ 北窗

编者按:

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乏“怪人”,无论他是“白痴天才”或“天才白痴”。一个“怪”字,阻挡住他抵达我们的脚步。然而,谁又不是他者眼中的怪人?

接受不理解,才能到达不可知。

子奇的文字讲了电影的故事,也用电影中的人生提醒我们,耐心点,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文| 鲁子奇


电影钟情于讲“白痴天才”和“天才白痴”的故事,前者诸如身患自闭症却拥有数学天赋的“雨人”,后者诸如得了诺贝尔奖却癫狂妄想的约翰·纳什。这些片子,就好像显影液,让我们周围的“隐形人”显露身影。在生活的忽略和“软歧视”中,他们本来不具有形体和声音。


你未必看得下去《雨人》,正如你未必真的受得了他

不少人听说过电影《雨人》,但少有人真的耐住性子把它看完。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小事儿”。查理在父亲去世后,忽然被告知自己还有个患自闭症的哥哥雷蒙。父亲对雷蒙的存在绝口不提,却在死前把全部遗产都留给了这个连袜子都不会穿的“大孩子”。查理一怒之下,“劫持”了雷蒙,试图通过监护权得到遗产。于是,兄弟二人踏上了一段冗长而烦躁的旅途。雷蒙坚持不坐飞机、吃煎饼必须涂蜂蜜、到点儿了一定要看电视剧,诸多怪癖都让查理感到抓狂。然而这个“傻哥哥”却能一夜背下半摞电话簿,看一眼就知道地下掉了多少根牙签,超大数字乘除轻松口算……总之一句话,雷蒙是个“白痴天才”。


如果落在个三流导演手里,这个反差会成为电影最大的卖点,但《雨人》没这么做。雷蒙的特异功能没让兄弟俩腰缠万贯,只激发了查理的好奇与理解的尝试。原来查理童年记忆中那个给他讲故事的小“雨人”,就是雷蒙——是为了自己安全长大,父亲才将他送到医院抚养。查理到此才明白,原来雷蒙才是那个被“牺牲”掉的。

《雨人》中“高深的”雷蒙和不耐烦的查理


“雨人”的故事,甚至不如其原型金·匹克的人生更跌宕起伏。后者能背诵9000本书、精通15个学科,在与国家政要的聚会上妙语迭出。不仅如此,同社会广泛接触后,他的自闭症居然得到了好转。时过境迁,虽然主演达斯汀·霍夫曼靠借此片拿到了奥斯卡和金球奖影帝,但如今这部电影对不少观众来说更具资料意义,而非观赏意义。


连看看这部片子都感到乏味烦躁,那如果你生活中真有个“雨人”呢?


妈妈故意把你弄丢了,你竟然还记得?

所以,讲“白痴天才”的电影,常以亲情为主要人物关系。电影《马拉松》,也是真人故事改编,一位自闭症青年,成为韩国最年轻的马拉松纪录创造者。他快乐地奔跑在环山路上,穿越超市和地铁,最终跑进幻想中斑马跳跃的大草原,这只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对自闭症人精神世界的一种想象。我们更能理解却不愿意真正理解的,是小时候妈妈在公园松开的那只手。多年之后,傻乎乎的孩子竟然说出“你把我弄丢了”,是的,妈妈当时是太过伤心疲惫,想要丢弃这个他。


这根本不像是后来鼓励儿子跑步的妈妈,也不像是电影里应该出现的妈妈。我们这些旁观者,可以发泻对缺陷儿童的“同情心”、赠送对他们父母的赞美,但这也许是一件极为残酷的事。因为,不是每个人都理解生活的苦难,不是每个人都面临道德的窘境,更不是每个人都曾经做出无奈的选择。避之不及地抹杀,想象人性中复杂的一面不该存在,是很“方便”,但也太道学。不承认人性的脆弱和挣扎,其实也就等于不承认崇高和善良。

哪个家长能不为这样的“倒霉孩子”疲惫伤心?


大约有许多人是通过电影才知道“自闭症”,然而在新生儿里,这种症状出现的概率高达千分之一。算上其他官能缺陷的人,数字很庞大。但走出电影院环顾四周,这些人都在哪?宝莱坞电影《我的名字叫可汗》,把轻度自闭症患者的交流障碍变成执着纯真的性格优点,塑造了一个美国主流价值观下的唱唱跳跳的“活雷锋”。但事实是,这些人生活在主流之外,甚至生活之外。


连天才都这么倒霉,是不是感觉心里舒服多了

如果没有算数、背诵和长跑的天才,你还会想了解这些“白痴”吗?反过来,如果没有行为怪异、不修边幅、偶尔魔怔,你还愿意和天才们做朋友吗?


在广为流传的电影里,莫扎特傻笑发癫,梵高抽搐疯狂,就连讲数学家的《美丽心灵》也是满篇纳什精神分裂。“身后是非谁管得,隔村听唱蔡中郎”,连循规蹈矩的蔡邕都给小说家传成薄幸杀妻,这些电影里又有多少是大众传媒的共谋?


共谋的思路大概是这样:拍个讲天才的电影吧,天才也是人,是人就得有缺陷,对,专业造诣上是天才生活上一定反过来是白痴。以上逻辑简单粗暴:“白痴天才”才有故事,才让人观众产生带了优越感的“同理心”。


然而,这还并不是对此类电影逻辑最恶意的揣测。

更恶意的揣测基于一些生活细节。

有时候这些细节已经凝固成了气味。


比如,我们小时候读到,陈景润的故事,是说他头发长到了邋遢的地步,居然还不修剪。其实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有故事说,大学生到了乡村麦田里,以为绿油油的麦苗是韭菜。等到我们长大了,学习优秀的人被大众传媒描写为怪物,等到我们会上网了,“博士”、“教授”、“专家”已经被污名化。


认为天才必须“白痴”的氛围,就是从这种有意无意的累积中发酵而成。我总怀疑,类似的调侃并不自然,因为它们再进一步就上升到了人格的污蔑。尤其是,我认识一些天才知识分子,他们每天健身游泳,做得一手好菜,学生尊敬亲近,勇锐而不偏颇,但是谁在鼓励乌合之众指认他们为“白痴”?

天才在现实中比电影中受到了更多禁锢


前些日子,参加国家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的培训。老讲解员劝新来者不要斗胆自居为“公共知识分子”。但如今,但这空间内的公共知识分子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隐形,才以至于博物馆讲解员都被勉强推到前台来,穿上唐吉柯德的纸盔甲迎战。


“白痴天才”和“天才白痴”,在我们的生活中被挤压成了隐形人。日夜与这些“隐形人”同行,并且享受着观念创造出的寂静,渐渐地,我们一面不去想人人身上存在的缺陷应当被尊重和善待,一面乐于指认某类人的缺陷严重到戏剧化的程度。殊不知,在自己夸张地大谈另一个奇葩的时候,自己也许正是别人眼中的奇葩。正如有位制宪先贤感慨,饱学之士们谈起“人类”全不免要热泪盈眶,而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却极其不耐烦。


平凡的生活中,有太多值得被保护的“隐形人”,和太多不值得被指认的“奇葩”。而我们,耐性能好一点吗?


北窗”专栏设置——这些都可以投稿

  • Ta们 | 人物记录

  • 打败时间 | 书、影、剧评 游记城记

  • 公共收听 | 文史、公共记叙思考,公益推介

  • 五四街29号 | 阳光下眯眼动笔,笑侃世界

  • 二手也是一种态度 | 不分享会手痒的好文


另有编读互动、线下活动,敬请期待。
订阅后回复“目录”可查看各栏目往期精彩文章。


北窗将在周一、周五推送原创作品,周三不定期推送编读互动,仅二手专栏推送二手作品。登载图文版权均属北窗,如需转载,敬请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