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陌红尘中猛然挣脱,朝着诗意生存的方向迈进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常让人生出疲累之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已然成为遥不可及的远方,也确实有人为了寻找远方而不断地行走。
其实,如果将眼光转向中华文化的传统,转向先民留下的诗篇,也许会发现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与记忆中,“诗意”其实从来未曾缺席。
“从浑浑噩噩的昏沉心境中蓦然醒悟,从紫陌红尘的庸俗环境中猛然挣脱,进而朝着诗意生存的方向大步迈进。”
这正是作者莫砺锋教授希望藉由本书传递给读者的理念。其途径,则是通过读诗,尤其是阅读堪称最有阅读价值的中华经典——唐诗与宋词。
这无疑也是作者自身的生活感悟。1949年后国内首位文学博士获得者,现任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的莫砺锋教授,也正是出生于1949年。在成长并最终成名成家的历程中,莫砺锋教授也遭遇过许多的艰辛困顿,给生活以温暖与亮色的正是读书。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莫砺锋
如今,他早已是蜚声海内外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但对于书籍,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的热爱却丝毫未减,且造诣日渐深厚,而当有读者询问应该读什么书时,莫教授的回答常常是唐诗宋词。
这不仅仅是因为唐宋文学是他的研究所长,他本人即拥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的身份,更是因为他认为对于一般的现代读者而言,唐诗与宋词的阅读难度较低,也更容易引起共鸣,从而生出对诗意生存的向往与追求。
莫砺锋 著
2016年5月版
定价:80.00元
这也体现了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即注重对经典的解读。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的地位极其崇高,而“唐诗”“宋词”则是悠久灿烂的诗歌传统中的两个高峰。二者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可谓交相辉映,本身就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时期。而在这两个可称辉煌的历史时期中,所产生的杰出诗人与名篇不可胜举,更不用说若从学术研究的眼光来看,值得一提的重要作家作品就更难以尽数了,绝非本书篇幅所能容纳。
为了给当今读者提供简单有效的阅读范本,作者在写作时选择了最经典的诗人及其作品进行了论述,并以李白、杜甫为唐诗成就的杰出代表,以苏轼、辛弃疾为宋代成就最高的词人,各自展开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王维、孟浩然、柳永、周邦彦等名家名篇,也进行了相关解说。
书中论及的作家皆为大家,作品皆是经典,读者此前对他们或许也曾有所了解,而本书中作者更为关注的则是他们“以高远的众生追求超越了所处的实际环境,他们的诗歌都蕴涵着丰盈的精神力量”。受这种思想的启迪,读毕本书,读者对于这些经典将有另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也与作者的学者身份有关,即论之有据,言之有物,不落空言。社会上对于传统文化关注的热度已经持续了相当时间,相关书籍不断问世,尤其古代文学的解读鉴赏类图书更是大热。对诗歌的理解当然是个人化的,对诗歌的解读也可以从个人的体悟出发,但若解读者学识不够,则难免常有疏漏乃至误读。
同时,有些太过个人化的论说也常常显得过于情绪化,在评述作家作品时有时会失之公允,这也会影响读者对于古代文学的体认。而身为唐宋文学研究专家的莫砺锋教授学养渊深,对于论述对象的研究成果十分熟悉,因此无论是整体概述唐诗、宋词,还是对作家进行个体分析,都能深入浅出地将其艺术渊源、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及其影响交待得明白且准确。通过书中的解说,读者可以获得客观的历史认知,从而得到自己的阅读体验,也避免了以讹传讹的危险。
当然,用一本书说尽唐诗与宋词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不是本书的目的。作者关心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本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人生态度,是中国先民的心灵世界,然后他最为关心的是如何为读者提供简捷的路径去探知这些。而唐诗与宋词,正是他试图提供给读者的宝山,本书也正是他为入山寻宝的读者提供的一本指南。
撰文∣石旻
编辑∣七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