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5小时的鬼畜视频?其实是对电影无所不包的思考
文 | QTN (北京)
那么对于那些随时可以接触到影像版《电影史》的影迷来说,是否还有必要拥有一份纸质版的《电影史》?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纸质版《电影史》与影像版《电影史》在阅读/观赏层面,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戈达尔的信息轰炸手法,在影像介质中能催生更强烈的感官效应,却也在同时容易让人目不暇接,无力消化片中的细节。而纸质版《电影史》以留白为特点的版式风格,则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用以反刍的时间与空间,让读者能够细细思量戈达尔用发散思维所提出的论点与论据,并以此作为跳板,得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成熟电影史观;而这样的阅读结果,大概也是戈达尔本人所乐于看到的。
世上的影人当中,有谁最适合用影像,来书写一部名为《电影史》的影片?
这个工作的最佳人选之一,肯定是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让-吕克·戈达尔,毕竟他或许是在格里菲斯与希区柯克之后,对整个电影史影响最大的导演。他用自己对电影语言肆无忌惮的解构与重组,在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亨利·朗格卢瓦就曾说:“电影分为两个时期:前戈达尔时期和后戈达尔时期。”而且以《电影手册》影评人身份起家的戈达尔,本来就是影史的个中行家,阅片量巨大的他对电影几乎无所不知,无论是好莱坞电影,法国电影,俄罗斯电影,还是某个偏僻小国的无名电影,他都能跟你说得头头是道,让你有不明觉厉之感。
那么这个工作的最差人选是谁呢?说不定也是同一个人。毕竟性情急躁的戈达尔虽然阅片量巨大,却有着一部电影只看十来分钟就离场的习惯。而他鲜明的左派政治立场,讲故事时喜欢跑题的毛病,和他酷爱将经典文本大卸八块的破坏狂习性,都让他不太可能成为一位客观靠谱的电影史叙述者。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求知若渴的入门级影迷,或是一位为了艺考或考研大计,想要寻求关于影史知识标准答案的学生,那么戈达尔可能不是那位能把你拉上正道的老师傅。
既然戈达尔的《电影史》,并不是一部关于电影史的标准纪录片,那么它为何还会被得到欧美知识界与评论界的极高评价,并在2012年在《视与听》杂志中的影评人投票中被选入影史50大佳片之列?所有荣耀,都要归于戈达尔前无古人的创作方法。
如果电影这门媒介有一杆自由的标尺,那么在它最远的那条刻度线上,铭刻的必定是戈达尔的名字。他的《电影史》无法被定义,甚至不可名状;如果非要为它贴上一个标签的话,它可以被称作是散文电影(essay film)。这部影片的意义晦涩难解,也缺乏明确的线索与脉络,然而戈达尔独辟蹊径的创作手法,却让影像与声音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度,在《电影史》中它们有时会像鬼畜视频一样,用迅速切换的爆裂剪辑闪瞎你的眼;在另一些时候,它们却能像诗歌与溪流一样,伴着戈达尔的跳跃思维奔涌不息,展现出惊人的美感。
纪录片《电影史》
与备受推崇的传统影史纪录片如马丁·斯科塞斯的《美国电影之旅》相比,戈达尔并没有把视野局限在电影领域。他的这套总长接近5小时的影片被分为8集,繁杂的信息在其中被大开脑洞的戈达尔解构、拼贴与重组,成就了一场另类而疯狂的实验。戈达尔的信息来源无所不包,电影、小说、诗歌、雕塑、绘画、哲学、科学定理、历史档案影像,甚至色情片片段,在他的手下都变成了可塑性极强的材料,最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形态。
《电影史》的杰出之处不在于它的观点是否正确,而在于不论观点正确与否,戈达尔的思路总能给人启发。他的头脑回路永远不会循规蹈矩地从A过渡到B与C,却常常从A直接跳到Z;他不在乎人类的惯常逻辑,而是执迷于挖掘事物之间的深层联系。譬如在《4A:控制宇宙》一章当中,戈达尔便从希区柯克掌控世界的蒙太奇之手,联想到了希特勒妄图掌控世界的反人类之手。这种联想乍看起来离题万里,然而在戈达尔的层层推导下,它渐渐显出了自己的道理。表意过程严重依赖蒙太奇手法的电影媒介,在运作形式上具备着专制性的特质,这与希特勒的独裁政策在本质上并非完全不同,而希区柯克正是主流电影中蒙太奇一词的代言人。此外,戈达尔对电影一直耿耿于怀的一点是,它在二战期间没有对阻止种族屠杀作出应有的贡献。当我们把这些散点连成一个平面时,戈达尔的推论,便顺理成章地走到了它的终点:固有的专制性,是电影无法摆脱的原罪。
《电影史》绝不是容易下咽的作品,海量的信息与全程过载运转的脑洞与情感,让观众哪怕看上十分钟都会头疼不已,但它仍然值得我们去挑战。不说别的,仅仅是有幸能在银幕上见证当今电影界最杰出头脑的思维过程,对影迷来说就足够值得。
《电影史》这一项目从构思到完成,花费了戈达尔十余年的时间,以至于在完成整个片集之后,他依然不舍得离开这次创作。于是在1995年,控制不住自己破坏狂之手的他,开始把这部鸿篇巨作拆成两半,其中的一半由影片的原声音轨组成,被格调甚高的德国ECM唱片公司做成了一个4CD套装;另外一半,则由影片的截图剧照与画外文本组成,最终被历史悠久的法国伽里玛出版社买断,制作成了以四卷分册组成的《电影史》纸质版套装。
与那些把出书当做玩票的导演不同,戈达尔为这本书的具体制作操碎了心。书中出现的所有截图都经过了他本人的审阅与认可,而伽里玛出版社与他就排版形式所进行的来回交涉,花费了双方近两年时间。戈达尔对这套书的开本大小也是殚精竭虑,一方面他希望这套书能被制作成四册口袋大小的读物,以供对电影怀有兴趣的年轻学生随身携带;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在页面中留出足够的空白空间,以供读者在其间填入自己对文本的所思所感。为了替伽里玛出版社补贴成本,戈达尔甚至自掏腰包,将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为他提供的补助,投入到了这本书的制作中。
最终,在1998年8月,伽里玛出版社终于出版了这套包含上千张图片、数万字文本和数百条注释的皇皇巨著,定价490法郎。而在今年,这套书的中文版也等到了面世的一天。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版《电影史》,将原版中的四个分卷加以合并,集结成了一本厚度接近千页的大部头书籍。它在排版格局上忠于原版,完美还原了戈达尔的初始意图;而穿插在文本之中和章节结尾处的海量注释,则为不熟悉戈达尔掉书袋风格的读者与影迷,提供了一条理解这位大师的捷径,并有效降低了原文本的晦涩程度。
那么对于那些随时可以接触到影像版《电影史》的影迷来说,是否还有必要拥有一份纸质版的《电影史》?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纸质版《电影史》与影像版《电影史》在阅读/观赏层面,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戈达尔的信息轰炸手法,在影像介质中能催生更强烈的感官效应,却也在同时容易让人目不暇接,无力消化片中的细节。
而纸质版《电影史》以留白为特点的版式风格,则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用以反刍的时间与空间,让读者能够细细思量戈达尔用发散思维所提出的论点与论据,并以此作为跳板,得出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成熟电影史观;而这样的阅读结果,大概也是戈达尔本人所乐于看到的。
本文来源:深焦
你可能还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