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中国大妈走到哪,嚎到哪

老鳳 圣谛 2018-09-22

瑞典的事经过几天的启动、发酵、再到反转,也算印证了一次完整的大舆情规律了。以前写过现代宣传的困境,现在胡编等等应该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现代宣传工作的难度——有一定见识的人再也不会很轻易的被带节奏,事物发展未必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事最早是环球扯出来的,当然初衷自有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尴尬。可无论现在舆论场还有多少声音,现在这种结果一定不是老胡最初想要的了,相当于都掉进了一个坑,都在正在拼命往上爬自救。现在也只好死咬一条不放,深更半夜把人丢路边就是不对。


这个聊的人已经够多,我就不啰嗦了,事件本身是个小事,对于个体来讲,我觉得我们第一不要把自己置于这种困境,如果有也尽量不要麻烦别人。第二我们遇到别人这种事,尽量帮忙并且给予一点宽容,这是我们自己要做的。


我今天想讨论一个根本性问题,为什么中国大妈走到哪,嚎到哪。当然这不是全部大妈,也有很多很多自尊自重、文明讲理甚至风度仪表都让我心折的阿姨。我说的大妈,也应该是人群的少数,但就这少数大妈,就给大家一种,中国大妈满地打滚的标签感受。


就比如这次的瑞典大妈,坐地哭天抢地,儿子也玩假摔撒泼打滚,倒应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古话。


我小时候生活在大城市的市井社会,这种大妈式哭嚎就见得多了。不管哪家有长辈去世,都会有几个中年以上妇女哭天抢地,非要别人拖着走不行,甚至自己家族里就有这样的大妈。


都是街坊邻居,谁还不知道谁。这些去世的老人平时所受的照料,并没有超过我们的日常想象,也就是一般般吧。为什么这些老人过世的时候却总有家属悲痛到难以自禁,导致要别人抬着走呢?这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了我莫大的疑惑,也有了思考的空间。而且这么做的大多是中年以上女子,也就是俗称的大妈,年轻人,男子倒很少这么做。


熟悉本号的都知道,本号不喜欢做情绪宣泄和价值判断,最爱做的就是挖掘事件背后根源,都是人,都是成年人,为什么中国大妈就成了一种特殊标签下的称号。经过认真思考,我给出三个理由,也希望读者有更好的教我。点点广告我们继续:

一,这恰恰证明中国女性地位偏低的事实


中土社会的重男轻女,是跟着所谓社会和经济走的,在战乱时代人们偏好女孩,因为男孩要被拉壮丁上战场送死。而在一般的时代,女性甚至没有继承权,这在广大农村尤其普遍。男孩才是承继香火的人,而女子是外人,要嫁出去的。


这是普遍事实,不用拿特例来跟我辩论,我没时间。


地位低下就意味着低自尊的人生,在人生价值上的最高档也无非“相夫教子”,属于从属地位的女性,没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通道,从小也被掐灭了自我实现的期待。年轻时尚有一分矜持,到了中年以后,连性事都是可以张口就来的玩笑,为了利益倒下撒泼,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我就亲眼看过老妇女把小男生调戏的满脸通红,不知道你们见过没有。


二,这是一种难民心理大发作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难民这个不用多说,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有难民心理,这个就要说到说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老人特别爱收破烂,有些楼道里常年累月放着永远也不会用的东西,让他们扔,他们的理由是,万一哪天用得着。哪天呢?他们没说,其实就是逃难或者物资极度匮乏的那一天了。


这就是难民心理,没有好的预期。仓廪实知礼节,其实光是仓廪实还不够,还要有好的预期。哪怕再穷凶极恶的人,在家乡也很少犯事,为什么?因为他的根在家乡,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而在异乡他可能就么有这些顾忌。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饭店老板,在小区开店是一个样子,在火车站这些地方开店又是一个样子。前者是要回头客的,而后者则对顾客的评价毫不介意,也不指望你们再来。


目前国内被地图炮喷的比较厉害的地方,大家可以看一下,要么是移民散沙地区,比如北欧三国,要么是曾经的黄泛区,大水一冲,谁认识谁?


有难民心理的人在自己熟人社区可能还能要点面子,在完全陌生人的国外,可不就能闹一点是一点,闹成了占便宜得方便,闹不成,也没啥坏处了。


第三,日常环境的逼仄和不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无赖占便宜而好人受累的现象,前阵子的高铁霸坐男付出什么代价了?在全国人民齐声怒怼的情况也没什么大不了。


关于这个的分析我已经写过不下三篇了,当然基本都被河蟹了。讲真,在这些和稀泥的事件里,基层民警也扮演了一个弱势群体的形象,授权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民事纠纷处理与否对上级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事。既不涉国际形象又没什么政绩可言。所以按闹分配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都是事实。


什么医闹,学闹,这个闹那个闹,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生态,也给许多低自尊的人群一个榜样:管他3721,先闹起来,先睡下来再说。


婴儿就是这样的,得不到想要的就睡下来哭闹,如果始终没有合适的家教,哭闹就是他们应对外部世界的最佳方式。


婴儿是哭闹,中年后就是嚎叫了。


低自尊,难民心理,按闹分配,这可不就让部分大妈们走到哪,嚎到哪了。得意喧闹,失意哭嚎,走到哪都让人厌恶,这样的标签一贴上,也就很难弄下来了。没别的办法,希望下一代自尊不要这么低吧。下图是卢浮宫前的广场舞,跟瑞典哭嚎是一体两面罢了。

(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