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第一课 | 校长刘勇胜:在新起点上奋楫笃行

长江大学 2024-03-13


 开学第一课 
9月12日上午,长江大学隆重举行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校长刘勇胜以“在新起点上奋楫笃行”为题,为2023级研究生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在新起点上奋楫笃行

——在长江大学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刘勇胜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人生最美是初见!今天,我们相遇在这里,共同开启新的旅程。此时此刻,面对朝气蓬勃、壮志满怀的你们,我心潮澎湃,也充满期待。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来自海内外的2600余名2023级硕士、博士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加入长江大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成为50多万校友中的一员!

祝贺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进入到新的阶段、新的航程和新的赛点。

向支持和辛勤培养你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世界知名的长江,科技创新的大学。我校以长江为名,以创新为魂,以贡献为荣,秉承“求实、进取、创业、报国”的长大精神,致力于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江大学研究生教育至今已开展30余年,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内涵建设,在研究生招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导师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校研究生规模接近8000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今年恰逢长江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你们将以长大“新主人”的身份见证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希望你们在见证学校步入新发展阶段的同时,铆足干劲、锐意进取,在新起点上奋楫笃行,努力创造新的成果,增添新的风采,贡献新的力量。

借此机会,我以校长和师长的身份,提几点建议和希望,与大家共勉: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科学研究一定不是敲锣打鼓、顺风顺水、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好的,就能够取得创新突破的!最近,我在学校提出要以“更加开放、更加融合、更加积极、更加高效”的办学治校理念开展工作,我希望大家今后的研究生学习、工作也要以“四个更加”要求自己,要有更加高效有效的方法、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加融合交叉的理念、更加开放合作的行动

第一,寻求更加高效的方法为自己赋能,做“脚下有路”的奋斗者。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攻读研究生意味着迈入学习的更高阶段,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和研究能力?是大家面临的当务之急。这需要讲求方法、追求效率,需要更加明确的目标设定、更加精确的时间管理、更加有效的方法适配、更加明智的精力分配,更重要的是要在坚持中不断改进和优化方式方法。其中,能否高效利用时间,是一切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篇中学课文,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写的《统筹方法》。统筹方法是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的重要武器,这篇课文对我自己影响极大、受益良多。

除了有效的时间管理,还需要不断寻求和积累更有效率的方法和手段。比如,要清楚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是进入研究生阶段应该首先掌握的必要工具;要明白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快速了解学术前沿的有效途径。你用1小时的时间听报告,获取的是几天、几个月通过阅读文献才可能得到的信息;要认识到学术讨论是激发灵感和科技创新的源泉。半个小时的讨论(甚至是辩论)的效果要远远超过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的苦思冥想!

此外,团队化、项目化是提高科研效率的基本形式,有组织的科研已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高效模式。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导师和同门的师兄弟姐妹就成为了你们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期间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团队组成部分,成为了科研工作中攻坚克难的合作伙伴。希望你们在独立自主工作的同时,积极融入团队,不断增强自身的同理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科学安排个人工作学习,积极寻求团队的指导帮助,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走出一段奋斗之路。

第二,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学习,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用“兔子理论”形容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由此也衍生出众多关于本、硕、博学生学习和工作方式的讨论,普遍把本科生比作“捡死兔子”的角色,硕士生比作“打活兔子”的角色,博士生比作“找活兔子”的角色。这种比拟不一定完全科学,但值得思考。作为研究生,要充分认识到角色转变的重要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问题、设定目标,努力提高“找兔子”和“打兔子”的能力。

大家今天走到更高的平台,在学习和科研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瓶颈期,有时会产生一种努力而不可为的挫败感,这时请大家唱一下校歌,歌词中的“不怕艰苦、何惧风霜”一定会增强大家的“逆商”,激励大家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另一方面,研究生3到5年的求学将为未来30到50年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我们有理由更加积极地去奋斗、去拼搏,这是人生动力,是奋斗目标,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成为强国战场主力军的需要。

科学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做到“手上有招”“招招制胜”,就需要积极乐观、狠下功夫,勇于面对各种失败和挑战。我希望,人文社科类的同学,要多看书、勤读书,更要开展实地调研、读好无字之书,将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自然科学类的同学,要学理论、勤思考,更要常泡实验室、多去图书馆,濡养优秀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本领。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希望你们在一次次摸爬滚打中褪去稚气,在一次次爬坡过坎中积淀底气,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走出一条实力助航的攀登之路。

第三,以更加融合交叉的理念钻研学问,做“创新有我”的奋斗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青春的你们是“强国一代”,正当其时、不可辜负。研究生是祖国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和高层次人才,如何以科技创新解决更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卡脖”之痛?如何为“国家所需”提供更多“长大所能”?你们理当和学校一起直面这个“时代之问”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空前活跃,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等领域原创性突破不断涌现,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跨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潮流。作为新时代研究生,创新既需要聚焦,更需要关注其他学科发展,用好学科交叉融合这个“催化剂”,勇于探索科技创新的新路径。

希望你们强化兼容并包的理念,立足学科专业,瞄准科技前沿,坚持问题导向,以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赋能科研创新与突破,让学术探索和科研创新聚焦痛点、难点,主动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既要善于独立思考,更要学会融会贯通,要以更加融合交叉的理念钻研学问,破解难题,做“创新有我”的奋斗者。

第四,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做法砥砺奋进,做“眼中有光”的奋斗者。理想是精神之钙,信念是领航之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科学精神,是研究生必备的素养。到了研究生阶段,代表你们将接受更高层次的培养,知识和能力水平会随着学习的深入再上一个台阶。如何开拓视野,打开格局?唯有开放,唯有交流,唯有走出实验室、办公室,走向更高的学术平台,寻找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开放做科研、跨学科做科研。

科学研究,不能关门做。科研本身按其规律来讲就需要开放合作,需要科研共同体,尤其是行业、专业、方向极其细化的今天,科学研究更需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圈,走出象牙塔的大门。从科技小院到科技援藏,从长江之滨到雅江之畔,处处都活跃着长大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身影;从深入一线走进车间,到出国访学开拓视野,长大学子始终以开放的胸怀探求真理、求学治学。希望你们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科竞赛和对外交流活动等,去开拓视野与眼界,勇于到更广阔、更复杂的环境中去发现问题、去研究问题、去解决问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一条理想领航的光明之路。

同学们,胸怀梦想的远征,不惧风雨兼程;劈波斩浪的航船,更显英雄本色。长江大学是你们成长成才的摇篮,是你们实现梦想的舞台。这里有德艺双馨、勇攀科学高峰的教授,也有勤勉好学、遨游知识海洋的同学,从你选择长大那一刻起,你就成为了这支强大队伍中的新的一员。希望你们珍惜这些学术和科研平台,珍惜前辈们积累的丰富资源和文化底蕴,向他们学习,并向着努力超越他们的目标奋勇前进。我坚信,未来长大靓丽的风景线,必将有你们绽放风采的身影。最后,祝同学们学有所成、梦想成真!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长江大学7位校友入选2023年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

直击长大军训进行时!多图预警

碧海丹心,能源报国!这场报告会超励志!
来吧!坐拥28w+粉丝的神仙团队等你加入!

原来,真实的长大“竟”是这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