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我们又做了一个决定!看农家院变成诗意栖居,还有……

新华社 2018-08-21


有一个精准扶贫的故事

就发生在美丽的拒马河畔


1


美丽的拒马河,却拒绝了车马


在我国北方太行山脉

与燕山山脉的交汇处

在北京房山十渡

和河北涞水野三坡的山谷间


沿着拒马河畔

一路向东而歌

有座被大山环绕的小村庄

依旧过着淳朴宁静的生活



她就是南峪村

她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

——麻麻花的山坡


这里漫山遍野

长着一种紫色的野菜——麻麻花

村民将她们采下晒干

做成一种餐食配料

入菜极香



蛰居在大山里的南峪村

村口有一条潺潺流淌的拒马河

这是当地唯一一条不冻河

对待村民尤其温柔

清粼粼也毫不湍急


每天清晨到日落

村民们络绎到来

清洗衣服或蔬菜

从古至今

这条河

养活了祖祖辈辈的南峪村人



然而

很多人不知道

在清幽平静的生活背后

还有一个沉重的现实


这里

曾是环首都地区典型的贫困村



2015年

南峪村有224户656人

其中贫困户59户

贫困人口103人

全村贫困率达16%

村民年平均收入还不到2000元


虽然毗邻景区、依山傍河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

鲜有人问津

村民们眼睁睁地看着一辆辆旅游大巴

过而不入

望而兴叹



村民们常说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

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

村里的核桃、花椒等山货

啥都卖不出去


这里的土地十分贫瘠

一个人还不到一亩地

600多村民仅依靠390多亩旱地

和养山羊维持生活

对山区生态破坏严重

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谋生

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儿童



在最困难的时候

连半斤大米

一家人都必须算计着吃

村民们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

……


2


天生丽质,只待梳妆


从前的南峪村

有这么一座木桥:


每到夏天汛期

怕洪水冲得高

村民就得把这个桥拆了

把木头桥梁竖起来



过了十月一

还得把这个桥建起来

村民对她又恨又爱

因为没有了这座死去活来的桥

南峪村就变成一座真正的孤岛


守着青山绿水

紧邻着风景区

村民们的钱袋子却是瘪的




1998年就开始担任南峪村

村支书的段春亭

立志要让南峪村换个模样

像愚公移山一样

他说干就干



打井修路

封山禁牧

植树造林

美化环境

南峪村的面貌逐年改善


从2003年开始到2012年

当年坑坑洼洼的土路

已经变成了长4.5公里

宽3米多的水泥路



可天有不测风云

路刚刚修好

村民们还没来得及高兴

2012年7月的那场暴雨

把水泥路全部冲毁

当时真的欲哭无泪


洪灾过后

段春亭多方筹措资金

领着老百姓

用最短的时间

高标准完成了3000米进村公路的重建



事实证明

这是一条真正的致富路

让酒香再也不怕巷子深


自助者有天助

2014年

张涿高速正式开通

南峪村与北京市区的车程

缩短到2个小时

作为张涿高速野三坡出口外的“第一村”

南峪村瞬间成为旅游黄金线路上

一个重要节点



2014年11月

中国扶贫基金会与中国三星

联合启动了“美丽乡村—分享村庄”项目


南峪村就是被选中的项目村之一

发展方向就是做乡村旅游

计划用3年时间

将村子建成环境优美、生活富裕

活力焕发的旅游休闲度假村



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

和交通优势

团结一心的干劲

南峪村在申报的5个县22个村中

经过多轮PK

最终胜出



回忆起项目选拔的过程

老段仍激动不已:

自己当年是拿出了

“北京申办奥运”的那种精神和劲头


南峪村

一直有个美丽乡村梦

今天终于要变成现实



3


留住乡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


就是脱层皮掉块肉

也要把这个项目做好

把大自然和祖辈留下的绿水青山

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拿下项目之后

南峪村按照“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原则

将村里22套闲置房屋进行统一流转

引入专业团队运营

打造特色旅游民宿

称她为

——麻麻花的山坡



村民们修了新桥

全面提升了村子整体环境

让游客把南峪村当成一站

让他们知道南峪村

能走进来

更走得进人心



为保持原貌

村民就地取材

每个符合改造标准的老房子

都有30岁以上的年龄

都是一段乡愁故事


以前

这里住的是村民家里的老人

如今有的老人已经不在

有的开始随儿女居住

房子逐渐闲置了下来



每一个被改造的老房子

都保留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房梁

任凭岁月雕琢

依旧岿然不动




归于山中

隐在林间

翠林修竹间建起的民宿小院

还保留着乡间老宅的旧石墙

就是为了让游客找到乡愁

找到老家的感觉



每一道菜品

都是正宗地道的本地食材

每个村民管家

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

哪道菜谁做得好

就以谁的做法为标准

这就是家的味道



每到雨季

南峪村格外动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风淅淅,雨纤纤

每座小院

都被冲洗成了不同的样子



漫山的稀奇植物

林间偶尔窜出来的松鼠

和它的朋友们

都是大山最热情的礼物


像是谁不小心遗落的一幅山水彩墨画

画卷正慢慢展开



雨停后

当地的村民开始了日常的外出忙碌


或者随意找一处地儿

咂摸几口自己卷的旱烟

和邻居闲谈



落座窗前

小酌一壶


这个被野三坡群山环绕的小院子里

有着多少人追忆的故乡情



院里的绣球也迎来最好的季节

满是生机

它还有一个很文艺的名字“无尽夏”



暮色尽,雨渐停

灯光起,人安宁



有人曾写下一首

《把最好的时光都赶往山坡上》:


俗事到此

最好的都草长莺飞

时光赶往山坡

像最终日子的去处



我种两棵树

一棵朝向夜空

盛满星辰

一棵朝向大地

收集雨水

装一生的明亮



4


守一片青山,开一扇窗


基础设施可以在短时间内

拔地而起

但在农村做好长远扶贫

关键在于机制、在于民心



在中国扶贫基金会

和中国三星的帮助下

村子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

村民每人只花一元钱就能成为股东

按普通村民每人一股

贫困人口每人两股的原则

将全部村民纳入其中

年底拿分红



以村里14位能人为骨干

以“三级联动、五户联助”为管理模式

聘用10多名村民作为民宿管家

月均收入可达2500元左右

年均收入接近4万



在2017年的分红大会上

村民拿到了每人500元的分红

贫困人口每人能拿1000元

这就是全村共享



培训一人

脱贫一家

对村民管家进行技能培训的背后

是精准扶贫的目的:

谁贫困就扶谁

而且授人以渔

让人有尊严地脱贫



村庄资源盘活了——

当地的核桃等瓜果直供民宿

有了稳定销路

丰收的果实不再让人无奈

更不会烂在地里无人问津



内生动力激发了——

和游客们一起“回家”的

还有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轻人

让精准扶贫真正发挥了带动作用

留得住乡愁

看得见希望



中国扶贫基金会“麻麻花的山坡”

项目经理也坚持进行本地化招聘

常被村民们调侃为“坡长”的张晔

就是涞水县人

去年刚结婚

平时常驻在南峪村里


他自己却说:

我们这群人

就是村子的一根拐杖

项目可以很好地运营

村子不需要我们了

我们就可以撤出了



村民管家蔡景兰阿姨

今年已经60岁了


30多年前

她嫁到南峪村

一直边打工边照顾家庭


20多年前

最开始打工的时候

蔡景兰花了一个小时骑车

到野三坡景区给人刷漆

一天只挣了12块钱



随着年纪的增长

蔡阿姨的体力渐渐有些吃不消

家里的男人也不幸患了尿毒症

每天要自己在家透析四次


阿姨有一儿一女

儿子在保定打工

女儿是盲人

在县城从事盲人按摩



民宿管家的工作

给了她一次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也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现在蔡阿姨

每月收入至少2500元以上

不出家门口

三薪挣到手


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不想当贫困户

一定要自力更生



村支书段春亭说:

如今的南峪村

还有4户9人为贫困人口

今年年底即可全部实现脱贫

分红还能翻一番



守住了这片青山和绿水

也为生活打开了一扇窗


5


我们又做了一个决定


和昔日交通闭塞

资源匮乏的贫困村不同

如今的南峪村每一天都别样美丽

一幢幢古朴雅致的农家小院

在苍翠掩映下别有一番诗意



那些旖旎风光

景色秀美的山水

那些在林子深处

渐行渐远的老房子


就这样

脱贫脱出了一个“诗意老家”

这个故事就是精准扶贫四个字

最好的注解



所以

我们又做了一个决定:


新华社微信

继去年发起

微信公众平台首个精准扶贫活动后

今年夏天

我们走进河北南峪村

实地考察精准旅游扶贫模式



我们将这个案例

分享给全国网友

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想传递一个理念

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捐钱赠物

而是因地制宜、盘活资源

让人有尊严地脱贫



现在

我们也邀请你来亲身体验

精准扶贫的成果


从即日起

到8月3日0点

关注新华社微信

并在本篇文章评论区

写下自己的乡愁故事


被点赞次数最高的三位粉丝

将可以免费来到

河北南峪村

寻找记忆深处

那段被遗忘的时光



助力精准扶贫

我们每个人

都不再旁观


来源:新华社


总策划:陈凯星

监制:葛素表、于卫亚

统筹:王朝

图片:新华社(吕迅 摄)、隐居乡里、新浪图片

合作: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三星

留住乡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