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APP做作业,这样真的好吗?

2016-12-25 安徽学联

如果你以为学生拿起手机就是在玩游戏,那你可能真的错了。现如今,通过手机APP来完成作业,在中学生中已不是什么稀罕事。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新模式正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着改造和创新,而融入了更多趣味的作业APP,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包含了各个学科的app界面


家长担忧


不过,看着孩子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玩手机,家长们有些不淡定了。做作业就像在玩游戏,会不会使学生上瘾?盯着电子屏幕一看就是半小时,会不会影响视力?课业APP引发了家长的担忧。




    怕学生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

    APP的某些功能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与压力

    担心影响学生健康,长时间盯着屏幕损害视力


老师鼓励


在广州,大部分学校的APP作业以英语、数学为主,低年级布置APP作业较少,一般一周一到两次,三年级及以上每周会达到三次,有些学校甚至每天都有。同时,大部分学校也表示,这并非强制性作业,鼓励学生去完成,但不要求每一名学生非做不可。




“有些学生家中没有网络,就做不了这项作业,我们也没有强制。”广州一名老师提到,“但是我们老师还是会鼓励这种作业方式。”对于很多老师来说,APP作业的形式比较新颖,尤其像英语,其中有语音跟读,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符合孩子口味的英语作业app


学生:有兴趣,也有紧张感


不少课业类的APP,在学生答完题后即有排名,得分高的会被评为“学霸”,里面设置的一些激励机制对学生来说也很有吸引力,“学霸”可以额外获得更多学豆奖励。此外,在有的APP上,得分高的学生,可在线上申请奖品,如铅笔、直尺之类,然后邮寄到学校。


但是因为APP上的竞争带来的紧张感也伴随而来,有家长提到,孩子回家后总是提到其他同学又当上“学霸”了,甚至还有孩子跟家长说要熬夜多做题提高自己的排名、等级。




针对学生在APP做作业后排名,有教育专家表示,这类措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激发作用,但这种刺激是短暂且薄弱的,没有内化为孩子真正喜欢学习的驱动力。


专家建议

APP作业可尝试而不要依赖

       因此专家建议学生与家长无需过多关注排名,若学生感觉到心理压力,老师和家长应及时疏导。“传统纸质作业,学生要用笔去写,这样更容易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思考,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学校还是应以纸质作业为主,APP作业可作为一种尝试。


当然,我们也可多听听赞同的声音:“这些课业APP承载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多元有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它们的内容较准确,比如英语的发音可能比许多家长都要标准,可以避免错误教学;再次,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不少家长。”


此外,亲子教育和交流互动也非常重要,家长不能因为有了课业APP,就放手不管,而是要和孩子共同规划,确定好APP学习的时间和目标,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学联君的建议


如果必须得在手机上做作业,那么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眼保持眼与屏的正常距离,并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学联君建议,眼睛与书本、屏幕相距50-70厘米为宜,屏幕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视角。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由于手比成人短,眼睛到屏幕的距离更近,因此家长要督促孩子与屏幕保持正常距离,显示屏上字体不要太小,使用30分钟后就休息一下,做一些眼球运动,利于眼外肌放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