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院院长:最当务之急的是医疗器械维护维修

2014-09-19 器械之家

一位医疗工程方面的专家说“如果我改行为病人打官司,医院肯定要败,因为我知道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大量漏洞”。

一方面,医疗器械与装备在今天已经成为了医院的生命线,一方面却又是医院领导对器械与装备管理的习惯性漠视,器械科室成为了医院最底层科室,其持续发展困难重重。因此,如何更合理地进行医疗器械与装备的投资与运营,如何保障医院器械科室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横亘在医院面前的一大课题。
2003年底,北京地区部分医院的器械科室自发组织了一个会议。在会上,器械科室的主任们提出了许多关乎医院器械科室发展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在他们看来,是器械科室自身没有能力去解决的,而应该由医院院长们来解决,于是就萌生了一个想法――给医院的院长们写一封公开信,反映器械科室面临的问题。
一年之后的今天,这封信终于写就。这封信的主要执笔者,是一位从大学医疗器械专业学习开始至今,40年的学习工作生涯都没有离开医疗设备行当的医院设备科主任。器械科长致医院院长的公开信内容如下:

尊敬的院长:

您好!
这是一封不得不写的信,因为医院器械科室今天面临的许多困境,已经不是器械部门自身所能解决的。我们尝试以公开信的形式,盼望能引起院长们对器械科室的关注。
近十多年来,随着医院对医疗仪器越来越多的应用,诊断和治疗工作得到飞速发展,不论在医院的医疗水平方面还是经济效益方面,医疗设备越来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器械部门本应随着医院对设备应用的增加而不断发展,可事实上器械管理部门不但总体上没有发展,反而有所萎缩,在很多医院里器械部门处境尴尬。
处境尴尬的原因:
当然,医院器械科室的处境尴尬,我们知道不全是院长的原因,但通过对尴尬原因的梳理,会有助于您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
⒈在医院里,医学各学科已经发展百年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几代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多数医院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并处于不断的改革之中。相比之下,医疗工程学科起步甚晚,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
⒉卫生行政部门是医院的上级机关,在物价、统计、大型设备配置审批、耗材招标等方面比较重视,但在设备管理方面重视不够,人员编制偏低,力量不足。
⒊医院院长多是医生出身,对医疗比较熟悉,对器械部门工作的重要性、难度、贡献、潜在的风险和危机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但形成的结果是客观的。
⒋与医疗器械设备有关的刊物上也刊登过一些呼声性的文章,可这些刊物院长们极少阅读,很难起到任何作用。
⒌与其他医学学科相比,大多数器械部门自身人员的学历、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相对较差。这与医院人事部门的员工招聘和人员任命有着密切关系。有的医院里甚至把器械部门作为消化多余人员和安排某些人的亲戚家属的场所,更遗憾的是社会上根本就没有器械部门负责人的培训机制。这些因素严重地降低了器械部门的总体素质。器械部门人员素质偏低,作为不够,是器械部门处境尴尬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少数医院里,器械部门素质较高、工作成绩显著,器械部门的地位也相对较好,这都说明人员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⒍主管器械的各级负责人,甚至器械部门自己也往往不明确器械部门的职责是什么。认为器械部门只要做好买器材发器材、买设备修设备,只要看起来工作运转就可以了。院领导只有买设备、修设备时才想到器械部门,不了解器械部门的职责,过低的估计了医疗工程的难度。
⒎医疗工程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远远大于其他医学学科。不论是医工院校的教学内容还是在职工程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都赶不上技术的发展。
理清器械部门的职责:
尊敬的院长,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样看待器械部门的工作职责的,但我认为,器械部门的职责是技术管理、物流管理和维修管理,有条件的医院里还应包括科研和教学,因此器械部门在医院里应是与医务部门和护理部门平行的技术管理部门。理清了器械科室的职责,我想,你会对器械科室的重要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器械部门要负责耗材和低值易耗品的全部物流管理,其中主要环节为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账目、统计、计量、不良事件报告。制定计划时要考虑每一个品种的月消耗、合理库存、效期控制。采购时要考虑购进渠道和手续是否符合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要比较同类产品的差异、购进价格是否合理。库房管理要考虑防火、防水、防霉、防虫、防冻、防高温、防盗、防变质、如何验收,如何纪录。库房应与进货有机配合以保证对效期产品有效的控制。应考虑到物流的手续流程是否简洁严谨,账目能否做到无差错,如何在账目准确的基础上进行必须的经常变化的各种统计和报表,计算机管理软件是否安全并与物流管理严密匹配。这不仅需要了解物品在医疗上的应用、结构、材质,还要有物流管理知识,这都要求器械部门有较宽的知识面。
参与设备计划和采购决策,执行采购程序,负责全部物流管理。医疗设备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高技术产品。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维修、报废不仅需要机电工程、医学、外语、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包括商务谈判(招标、竞争性谈判)、合同签订、外贸手续、运输包装、运行环境,档案管理、计量管理、运行管理、效益管理、国家的政策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
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在医院内“不可修性”的加大,器械部门工程师的具体维修日益减少,维修管理的任务日益加重,比如对厂家维修的判断和监督;设备是否具有维修的价值;确定维修方案;选择哪一种保修方式等。
对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应用进行全过程管理。这一任务的分量是很重的,技术含量很大,不只是医疗设备本身性能的安全有效,还包括资源配置和临床应用。这一系统管理的难度和需要投入的人力相对较大,这项工作必须与临床医护人员配合共同完成。

权责、待遇的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存在后勤部门与器械部门任务划分不明确、不合理的状况,而造成分工不明确、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恕我们冒昧――是院级领导管理不善。这种不良管理,给器械部门的工作增加了难度,挫伤了工程人员的工作热情。
随着医院的发展,科室职能的交叉与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多。不少医学工程师们不仅维修医疗仪器设备,还负责医院的制冷设备、气体供应、电焊、钳工等简单劳动,比如修理观片灯、蛇皮灯、器械车、轮椅等。有的护士把轮胎没气的轮椅推到设备科让工程师给轮胎打气。把高级技术型人才当作普通工人来使用,是对人才的扼杀。很多跳槽后的工程师在讲到跳槽原因时都提到这一点。
工程师们毕业于各大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系,入学分数高于临床专业,但毕业后分在器械部门后,收入待遇、学术交流的机会都比临床差,特别是在医院里,职称的评定由人事处和医务处负责,医务处没有医疗工程方面的人员,导致职称晋升方面遇到很多不公平待遇,有的在奖金分配过程中,工程师的奖金竟然低于后勤工人,严重挫伤了工程人员的工作热情。
而把器械部门从属于后勤管理,医院器械部门的位置低于后勤、低于医务处也使得器械部门无法行使管理职责。
劳动价值无法实现:
设备维修是器械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器械部门对设备是否应该维修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是医院往往没有维修资金预算,主管的院长不理解维修的价值。
尊敬的院长,这好比购买私家车,提高了生命的效率、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同时还需要花钱养车呀。但很多时候就像不了解养车还要花钱一样,一提到花钱院长你就心烦,器械部门为了让故障设备及时投入运转申请维修费用时往往体验到“乞讨”的感受,严重挫伤了工程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于是,很多时候当使用科室申请维修时,器械部门就让使用科室主任自行申请资金,器械部门执行维修,这也是我们的无奈之举。
采购设备,特别是进口大型设备手续环节很复杂,要获得卫生管理部门的配置许可证、机电进口部门的进口证明、海关方面的免税证明、签订具有足够保护性的外贸合同,这一过程都有很多的难办之处。招标过程充满各种对抗手段且越发展越完善。参与招标的四个方面的人士都已陷入控制和反控制的沼泽,招标早已走到政策制定者初衷的反面,负责任的公正招标是件很艰难的事情。而作为上级领导的你往往认为这些事情很容易办到。
大型设备购置过程及到货安装期间多会发生用户与厂家的种种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及遗留是一件很艰难很要水平的任务,而你往往认为买方是上帝,一切很好解决,其实事情远远不是如此。
配置和价格谈判更是一个贯穿着专业知识和科学谈判艺术的艰苦过程。厂家的销售人员经过多次销售培训、期望值控制培训、充分利用医院内部的资源甚至医院外部的资源、调查分析、制定策略还要有产品专家配合。厂家在谈判会上表现的迫于无奈痛苦的降价往往是事先安排好的表演。在这样的情形下,医院器械部门同样要有一套科学的谈判方法和策略,要经过谈判桌下贯穿项目始终的心理较量才能得到合理的低价。
然而不论器械部门价格谈判的程度如何,作为院长的你都要在器械部门谈判的基础上再次降价,如果器械部门把价格谈到底,院长你就会陷入僵局,难以收场。无论哪一种情况,院长们都会误认为器械部门的谈判永远都是不成功的。这也挫伤器械部门的工作热情,甚至使设备部门的道德品质受到影响。从道理上讲,我们也知道解决这一现象的办法是沟通,然而沟通的难度是极大的。

更深层次的人才危机:
器械部门在医院里应是技术管理机构,其负责人不仅要全面管理医院的器材、设备还要管理本部门内部的各项工作,甚至还要直接承担很多具体工作,比如采购、维修等。器械部门还要承担卫生部(厅、局)、各级药品监督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布置的各项任务,还要和各级机电进出口管理部门、海关、外贸打交道。不仅要求宽广的知识面还要求某些方面的专长,随着医疗仪器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还要保持不断的知识更新。
事情都是人办的,客观工作对器械部门负责人的素质要求显然是很高的。目前没有培养医疗工程学科带头人的机制,事实上这样全面的人才是很难得到的。更遗憾的是现有学科带头人积极性受到挫伤或环境条件妨碍了其能力的发挥。
我知道在院长你的心中,认为可以花代价聘请医生却不认为可以花代价聘用医疗工程管理人才。然而在这样的想法下,医疗器械部门的人才危机已经渐渐逼近。
老一代的器械部门负责人年龄偏大,已经退休或者即将退休,器械部门在医院内部的尴尬处境使得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工作3年以后就跳槽,这已经是各大医院的共同规律。能跳槽的跳槽,不能跳槽的才留下来,这种人才过滤导致了器械部门新生力量的素质提高受到限制,这一切形成了器械部门潜在的人员危机。
随着医疗工程技术的发展,随着先进医疗器械更多的应用,随着法制观念的增强,随着器械部门的萎缩,随着人员的流失,危机和风险自然会日渐突出,到达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造成不可逆转之后果。我们知道,世界的不完美是必然的,社会的发展也是必然的,只是早认识到这一形势并采取措施的医院,可以早摆脱风险,少付出代价。
以上意见仅代表部分器械科室管理者的心声。

断裂的生命链条

医疗器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一位业内专家这样说过:“所谓医疗器械,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没有好与差之分,这一块把关不严的话,就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安全的影响。”
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医疗器械处于政府强大的质量监管之下,到了医院,这一监管却变得相对薄弱,而在这个环节上作为器械质量管理主体的医院也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和能力,于是器械质量管理的链条在这里断裂了。

医疗个案

我父亲患的是十二指肠溃疡却被诊断为胰头癌,这是谁的责任?”张天(此处为化名)开口就是一句悲愤的话。

张天的父亲张伯(此处为化名)3个月前患上了阻塞性黄疸,先后在4家医院反复经各种仪器检查,包括肝扫描、B超、胃肠造影、胰胆管造影、CT等,均被诊断为胰头癌。最后在某医院住院期间,张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外科医生经过会诊,认为张伯是胰头癌晚期合并消化道大出血,不能动手术。会诊后的第二天,张伯出现了昏迷。神经内科的医生们会诊认为,张伯为胰头癌晚期颅内转移。当日,张伯就不治身亡了。
不料尸体解剖结果让人大出意外,病人体内并没有任何肿瘤,反而在十二指肠后壁有一个溃疡,溃疡穿透至胰腺引起化学性炎症,也就产生了各种医疗设备影像检查见到的胰头肿大和结构紊乱的征象,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导致阻塞性黄疸。而其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是由于溃疡区内一支动脉被腐蚀破裂所致;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则是严重的出血性休克所致。
其实,如果能正确诊断,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完全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但当时所有的医生都对胰头癌的诊断深信不疑,并肯定病变已到晚期,只能采取姑息治疗,谁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事后,医院调查发现,是现代化医疗设备检查不到位,造成医生临床思维受限导致误诊,最终错失良机。
相比之下,患有肝癌的黄影(此处为化名)似乎要幸运一些。
患有肝癌的黄影因为病情恶化,特意南下到广州某医院住院治疗。主治医生建议对黄影的病变部位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性治疗。但经过治疗后,黄影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还出现了掉头发和严重的恶心、呕吐等现象。经过医生检查发现,黄影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大减,被证实患上了急性放射病。
医院的事故调查发现,原来是放射用的直线加速器由于常年无人检修和调试,连锁部分发生故障,再加上器械操作员的疏忽,导致严重超量的放射性射线直接照射在黄影身上。正是这个原因,原本“拯救”黄影的设备变成“夺命”凶手。
据301医院医学工程中心主任赵建忠介绍,直线加速器等放射性治疗仪器,每天治疗病人之前都须经过调试,而且,每周、每月都要进行例行检测。但是他在工作中发现,某些医院的直线加速机自买回来后就没有经过调试,经过检测射线强度超标将近30%。
带病”工作的仪器

近年来,大小医院纷纷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动辄一两百万元,有的甚至高达500多万美元。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只有三甲以上的大医院设有医疗设备科或维护专业组,定期给机器“体检”。大部分的中小医院却没有相应的维护人员。据某医院的医生透露,医院购进了准分子激光设备已经有好几年,为上千名近视眼患者做了手术,可是没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定期拆机检修,即使有些小毛病,也是操刀医生自己动手修理,只要机器能动就继续使用。

器械质控的空白区

呼吸机、起搏除颤仪等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突然发生故障;心外手术中体外循环机停转;肾透析机在为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时突然出现故障;手术中麻醉机失灵;内窥镜手术进行时器械断裂;自体血液回收过程中离心碗破裂血液流失……
在医院设备科工作了几十年的一位处长说道:“这些事情都不是新鲜事情。如果发生这些情况时,应急措施不能及时到位,或者表面看起来仪器工作正常但是其性能已到了伤及病人的程度,就像汽车有内在质量问题或保养不当机件存在隐患,表面看起来一切正常,说不定哪天就会车毁人亡。”
“对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的应用进行全过程管理是一项难度很大的任务。”301医院医学工程中心的赵建忠主任不无感叹的说道。
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医院采购时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进行采购,检查必要的证件。医院要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安装使用。在保修期内厂家对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承担责任。医院对应用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承担责任。
对于器械的安全有效性,北京一家医院的医学工程处处长指出了几个潜在的危险区。
保修期过后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性保证工作,一部分由技术监督局负责。然而由于技术监督部门目前对医疗仪器的了解以及检测设备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其只能承担与计量有关的部分内容。剩余的大部分内容目前尚处于责任空白的状况,是医院管理潜在的危险区。
这位处长认为,采购设备时要充分考虑生产厂家的实力和稳定性,售后服务的长期可靠性,这样可以减少设备发生问题找不到厂家的情况。然而这种情况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的,这是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另一个危险区。
治疗设备,特别是手术设备和抢救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突然失效且替补设备不能及时到位,这也是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危险区。
而在最后的操作环节,操作不当造成医疗事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区。例如病人使用呼吸机时,医生的处方极大的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电刀使用不当会烧伤病人;超短波治疗炎症时会使囊肿加剧等等。
缺失的法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桂福如研究员认为,医疗设备缺乏基本维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没有相应法规制约。

目前我国对于医疗设备投放市场的管理和认证抓得比较严,但是在设备购入后的维护、报废等方面,却缺乏明确的法规进行规范。“究竟一台设备要用多久,诊治多少个病人,出现什么样的故障,才算得上应该报废呢?这点无明确的标准。”桂福如指出,正是无法可依,医院必然要考虑成本问题,结果就是一台机器坏了修,修了用,不到报废期就不需更换。
桂福如表示,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如CT机、核磁共振机、激光设备、呼吸机、麻醉机等,至少每半年一次进行检修。在使用中,还应注意做好防护保养工作,如防潮湿、定期清理污垢等。此外,血压计、超声波、心电图等小型设备,如果没有注意保养,也会影响其精确性能,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误诊。
记者在网上的检索也证明这一点,国家卫生部对医疗器械的购进和投放市场有明文规定,但在器械维修和管理方面,则言之甚少。
有关人士则表示,由于目前医疗设备的种类众多,且很多高尖端设备都是进口产品,标准各异,所以很难定出统一的维护和报废的标准。而且,国家有关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关的维护和报废年限,查处起来比较难。

医院的两难处境

近年来,由于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引发了许多医疗纠纷,现在许多医院也意识到应该加强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一家医院器械科的主任感叹道:“但这对医院来说,是一个颇有些两难的选择。”
这位器械科主任一层一层的剖析了这个问题。首先,要进行器械质量的管理和检测,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然而现实的情形却是,没有标准。
其次,就算是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医院要进行医疗器械的检测也是非常困难的,要进行检测,就要有检测的仪器,现在医疗器械的发展越来越精密和高端,不借助精良的检测仪器根本没有办法做出检测,而有了检测仪器,还要有一套检测的程序和方法,另外还要有检测的人员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现在有一些大医院在某一个学科上由于发展比较顶尖,在某些器械的检测上可能是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是现在医疗器械涉及非常广泛,就算是大医院也无法做好所有的检测。
最后,就算是有了标准,医院也有了检测的仪器和人员配备,还要考虑自己进行这些检测的经济效益,很显然由分散的各个医院进行这样的检测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于是在这样的两难中,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链条就在医院这个环节发生了断裂。
在医疗器械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虽然也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但有着政府比较强有力的监管,而在医院使用环节中,这样的监管却变得比较薄弱,其实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形。就像在电梯的使用中,都有一个年检,由国家质量监管部门统一核定电梯是否还能使用,如果继续使用,还需要核定准乘的人数。
更让医疗器械业内专家忧心的却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矛盾――医疗器械发展太快与器械部门人才素质普遍较低之间的矛盾。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进步和普及,医疗领域的新技术把以前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变成了可行目标,这些医疗新技术的使用在带给患者福音的同时,新的诊断和治疗器械也越来越表现出大型化、自动化、系统化的特点,这些迅速发展的器械必然对医院器械部门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
“医院领导愿意花重金聘请大夫,却没有人愿意花钱聘请器械管理专家”一位器械处长这样说道。
在他看来,许多医院器械科室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相对医院其他科室来说,很多人,包括医院的领导都认为,医疗器械部门不需要太高专业水平的人,很多医院器械科室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功能――安置某些关系人员,这些人进入医院的其他科室显然不可能。
虽然,一些医院近年来也招聘了一些医学工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但由于我国医院的整体薪酬较低,器械科室在医院的待遇又属于更低的,这些大学生在医院工作几年,就跳槽走了。
然而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桂福如研究员看来,最大的空白是来自于医院领导对器械质量管理和维护的意识不足,“重采购,轻管理”,他用这6个字描述了目前大多数医院领导对医疗器械的一种态度。
上级部门和医院领导对器械科室的不重视,主要是源于一种习惯。一般来说,上级部门和医院的领导大多都是医学专家出身,他们对自己专业领域事物关注的程度显然会更高。
另一方面是医学工程学科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很短,很多大型医疗设备的应用,是近几年来的事,因此这个学科在医学领域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话语权”。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据统计我国现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医疗市场,医疗装备市场销售额达到548亿元,并且在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增长。对于医学装备的合理配置和应用管理越发显得重要。

医疗装备维修的社会化趋势

多年来,医院设备的维修一直是“自力更生”,这种维修模式在历史上曾起到很好的作用并为医院建设做出过贡献。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旧有的维修模式已不能满足医院的现状,维修设备社会化与维修资源共享已成为医疗装备维修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疗装备的维修难题
对于当前大多数医院来说,主要呈现出以下的状况:
最简单的医疗设备包括车、床、台、架等,常见损坏情况为漆皮脱落、结构松动、框架开焊、零件损坏。处理这类问题的技术含量很低,不值当兴师动众。比如最简单的电焊问题,如果医院规模不大,购置一台电焊机则大部分时间闲置,当一个小小的零件买不到时还得干着急。
比较简单的医用电器,如制冷设备、电动吸引器、洗胃机、雾化器等。很多医院的维修工人都在做这项工作,其中电机损坏时多数情况要外送电机厂修理。遇到的不能解决的困难还是零配件的购买问题。
一般医疗仪器,如输液泵、心电图机、理疗仪器等,需要工程师们去维修。工程师们对这些仪器的检测是轻而易举的,如果买不到需要更换的元件,还是无法解决问题。
中型医疗设备的简单故障,如化验设备、口腔设备、呼吸机、常规X光机、透析机、监护仪、超声仪器、氧舱等,需要有一定水平和经验的工程师来完成,面临的问题还是买不到需要更换的元件。
大型医疗设备,如血管造影机、CT、MR、高档彩超、加速器等,医院的工程师往往只是日常维护和监督厂家的维修。日常维护工作是保证设备降低故障率和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监督厂家维修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并且很必要的工作,其中包括故障部件的判定和维修方案的确定。这些工作往往需要高水平的有管理能力的工程师来承担。
要想工程师们能精通所负责的设备,就必须有较细的分工,这就需要较多的人员配置。如果减少人员配置就很难对工程师进行分工,而形成“全科工程师”,就很难精通所分管的仪器。
当然,不同规模的医院适合不同的管理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设备维修的多种形式
●政府机构负责医疗设备维修
香港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由特区政府机电工程署卫生工程部负责,对于大型设备,工程部也采取厂家保修的办法。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医疗工程管理人员的作用,大大地减轻了医院的负担。内地很难效仿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是医院数量多,更重要的是医院自己都不重视维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就更无暇顾及这些事。
●由生产厂家负责维修
这是常见的维修形式,粗看起来这种方法很简单,执行起来仍有很多难处。
最糟糕的情况是生产厂家消失了,设备坏了没人管。这种情况可以在采购时多加调查和分析,这样可以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几率。然而,百分之百的成功预见是不可能的,更何况采购时还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几乎所有医院里都存在找不到厂家的情况。
很多情况是厂家还在,可是不再承担老型号的产品维修,医院还是毫无办法。采购时代理商允诺的“终身维修”只是一种“美丽的传说”,很难兑现。先决条件是原来的代理商是否存在,原来的代理商现在是否还代理该产品,是否还有该产品的备件,很遗憾多数的答案是否定的。
部分情况下,医院购买医疗设备时该产品已经接近停产甚至已经停产,医院没有充分地调研,造成采购上的失误,为维修留下隐患。
某些情况下,已经查明产品很快停产或已经停产,而且是直接从规模很大的生产厂家(不是代理商)购买,厂家在合同里文字承诺十年维修。接近十年时,厂家仍然兑现承诺负责维修。遗憾的是配件价格让你怀疑是否多报了一个零。厂家对此的回答很平静:“这么多年了,能搞到配件就不错了。”
●专业维修公司
低中档口腔设备的维修基本上技术含量较低,业内人士自称“小医疗”。这类设备维修公司发展较早,往往负责多家产品的维修,很多医院都委托这类公司维修,起到了很好的社会作用。

器械科qixieke4008228766

器械科"网站是中国最专业的B2B医疗器械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贯穿医疗器械所有环节全面、准确、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借助于以传媒和互联网的力量,整合医疗器械行业全产业链的内容与服务,提升行业的服务标准新标准!

器械科——医疗器械互联网营销推广领导者,医疗器械最好的展示平台。

器械科坚持-——开放,开放,再开放的理念。在互联网时代,打造全新医疗器械营销新格局!

器械科:http://www.qixieke.com/

器械科推荐公众号

医疗器械维修联盟:MesicalService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