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创业】什么?你还不知道他们是这样闯关的?

水宝宝团队 南昌工程学院水宝宝 2023-08-28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落下帷幕

我校推选项目

“基于复合悬臂梁的磁致伸缩式柔性微夹持器”

荣获国赛二等奖

近期水宝宝采访了该团队核心成员

了解了许多关于他们成功背后

克服种种困难与不断超越自己的励志经历

快来和我们了解并学习他们的闯关故事吧!


(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






项目简介:微夹持器是用于完成微小零件夹持的装置。本作品目的是解决现有微夹持器存在结构复杂、夹持精度低、夹持范围小等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综合性能良好的柔性微夹持器。作品的创意:(1)利用了复合悬臂梁结构,并以磁致伸缩材料为驱动源构建了一种新型柔性微夹持装置,并且解决了Galfenol复合悬臂梁的非线性问题,采用了电流递增驱动策略,实现了精准、平稳的夹取。(2)解决了市面上主流的压电式微夹持装置驱动电压高、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并且本装置可以实现柔性夹持,为微夹持领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ENTER TITLE


团队部分成员介绍

刘良涛

1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01班,团队负责人,带领成员攻克技术难点,负责团队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廖一霖

1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4班,国赛主答辩手之一,负责装置控制模块,文本的攥写。

肖 俊

1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03班,国赛主答辩手之一,负责建模制图软件的使用,特殊材料处理,装置的加工及实验。

苏鹏飞

19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01班,国赛核心成员之一,负责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






我们了解到整个团队由项目起源,到确定课题、拟定方案,再到作品呈现......直至登上“挑战杯”的国赛舞台,这样一段难忘的时光里他们经历了许多。通往决赛的道路对他们来说绝非一片坦途,但他们一路上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闯关、挑战自我。





第一关:潜精研思










(团队部分设计手稿)


团队中的几位成员都是大学生机械创新基地中的一员,该基地是依附于我校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在课余时间他们会跟着老师接触一些项目,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他们了解到了微夹持装置,对微夹持装置有了浓厚的兴趣,并在老师的鼓励下,想研究一种新型的微夹持装置来进行微小零件的夹取。这时候,他们就在想采用什么样的设计可以实现微夹持功能,并且达到较好的夹持精度和平稳度。





第二关:精心打磨



他们围绕两个课题——如何来实现微夹持功能,如何达到较高的夹持精度和较好的平稳度,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团队负责人:刘良涛)

团队建设:一个强大的团队既有分工,也有协作,团队成员之间能够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因为他们是第一次参加大型竞赛,并且团队成员人数较多,如何高效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是一个难题。刘良涛作为项目负责人统筹协调大家的工作,合理分配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在技术难点攻克和赛前准备起着积极的带头作用,一直鼓励队友胜利就在前方,越努力越幸运。

廖一霖学姐也提到刘良涛作为项目负责人,他会合理分配大家的任务、承担了很多工作,他在团队里以身作则,所以大家都在努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向他看齐。

(反复修改的比赛演示文稿)


(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交流讨论)


回想起竞赛过程过程的点点滴滴,他们深感不易。刚开始每一个人对于大型竞赛都是白纸一张,很多东西都是“现学现卖”;对于复杂难懂的专业知识,他们会去请教老师再沉下心来慢慢吸收;竞赛和期末考试在一起的时候,通宵达旦让人精疲力竭。但是他们靠着不服输的精神一一挺过来了!“对于我们来说,在这个过程,虽然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指导老师、优秀负责的团委老师们和一群很好的伙伴。”刘良涛学长还说到,“首先,非常感谢校团委老师们给我们团队提供了最大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最深刻的是朱书记和赵书记的耐心指导和赛前的加油打气,以及朱老师、吴老师、崔老师的全程陪伴,给了我们巨大的动力。其次,我想要感谢我们最敬重的祝老师,不论是在学习、竞赛,还是生活方面,都教会我许多的东西,我从祝老师身上学会了很多东西,得遇良师,何其有幸,师恩难忘。”




第三关:成长蜕变


(廖一霖与队友讨论问题)





对于廖一霖来说,一切对初入团队的她来说都很陌生,完全没有接触过机械类的知识,属于零基础,很多东西她只能死记硬背下来,无法理解的很好,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糟糕,先不说紧张,还有不熟,对各种专业名词分不清、混淆,准备比赛期间会有和学习上的冲突,并且去年的时候家里妈妈生病了,她整个人有一段时间状态是非常糟糕的,但是她表示大家一直很包容她,从来没有对她不耐烦,一直都是有问必答的。对她来说,团队的其他成员是她坚强的后盾,每个人都在耐心的陪着她,一直到了马上比赛前几天,他们说:“没事,你要实在答不出来我们都会给你补的,你不用紧张不用担心。”廖一霖说:“我一直都很感谢我的队友,因为如果不是他们,我未必坚持的下来,正因为有他们,我才能慢慢的一点点的接触融入到整个团队里。”

学姐表示她通过此次挑战杯收获颇多:“我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得到提高,也变的更自信,同时对工科知识的敏感度也有了提高。面对老师的问题或者镜头不再紧张,而是会去思考我应该怎么回答才能够更加清楚的达到提问者想要的点上。”





第四关:厚积薄发



(肖俊调试微夹持装置)


肖俊作为主答辩手之一,在省赛主要负责装置的加工及测试,也没有答辩的经验。在刚开始进行国赛模拟答辩的时候表现很糟糕,看见那么多的老师在台下,头脑一片空白,并且答不到要点。但是在经过团队成员和老师们反复模拟问辩之后,他已经能够做到从容不迫的进行答辩任务。在这次比赛中,他认识到答辩的心态非常重要,要自信、积极。在答辩过程要集中注意力,同时对项目的了解要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他在这次比赛中也学习到了很多答辩技巧,克服了自身表达能力的不足的弱点,在一点点的积累和一次次的磨砺后,厚积薄发,做到了对自我的又一次突破!





第五关:齐心协力


(苏鹏飞参与实验设计与装置加工)







苏鹏飞告诉我们,他在国赛开始准备期间,便由答辩成员转变为幕后成员,但他的工作依然十分重要。作为团队坚实的后盾,他和答辩队友一起讨论作品的问题,并给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在国赛前的几次模拟答辩中,作为场下人员,他认真记录并总结模拟答辩中专家老师的意见,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

“在国赛准备的过程中,我作为后备人员,更多的是给我的队友的工作给予支持,做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一些事,尽量让我的队友少走一些弯路。”苏鹏飞给团队减轻了很多负担,在许多事情上做大家的帮手。虽然没有上场,但却一直在给团队加油打气并陪伴答辩成员一起走完这段难忘的竞赛旅程。





学长学姐说





学长学姐们的心得与寄语:


学弟学妹们,你们好。四年时光,有很多的方式去磨炼提升自己。在面对压力和挫折的时候,可以“躺平”一两天,但一定要保持一颗积极上进的心,同时做到多学、多做、多说、多思考,我相信你们的大学生活也能够很精彩。

——刘良涛


多去尝试总是好的,大学的知识要沉下心来学习,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余就可以做一些丰富自己生活的事情,不要把时间都留在打游戏上,现在的时间我们要自己好好支配,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廖一霖


大学四年时光非常宝贵,要好好规划四年的时光。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一些创新创业竞赛,能够收获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还能调节自己的心态,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这会对自身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肖 俊


四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因此在进入大学时可以考虑自己将要在大学期间获得什么,并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学习不是大学的全部,但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合理分配自己的大学时间适当地参加一些社团、竞赛,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苏鹏飞







他们或许起初也迷茫无措
却从没有停止钻研学习
他们认真投入他们全力以赴
让我们再次祝贺他们
宝粉们要多向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学习哦!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

亲爱的同学们

2022年第八期来啦

快来和水宝宝一起

看一下第八期的情况吧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组织的基础植根于青年。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推动中国青年运动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齐奋进,书写了光辉党史中闪光的青春篇章。








HISTORY/往期推荐

【寻找最美南工】第一弹!快来pick你心仪的那一张吧!



【与众不同】总有个背影念念不忘



【高考倒计时】跨60个日夜,奔向盛夏!



【春日MV】南工的主人公,是我呀!



END


素材来源 | 持夹器团队、江西共青团

编 辑 | 张家瑀

责任编辑 | 陈凯怡

审稿人 | 朱彦奇、胡子隽终 审 | 朱 锐、赵丽芬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