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给孩子多一个选择
★ 关注防失联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
文丨张是之
每年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如今短视频几乎快一统天下的时代,读书变得越来越稀缺。
不过以我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来看,文字依然是传递内容效率最高的方式。
同样的内容,文字信息 5 分钟能搞定,视频可能就需要 15 分钟甚至更长。
另外一点就是,视频和音频在看或听的时候,感觉好像是理解了记住了,但实际上并没有。
我经常开车听一些讲座或课程,有些反复听好几遍,每次听总是还能发现原来这里还有新东西。
当然,看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好书也要多读几遍,反复读才能反复吸收其中的精华。
而且读书最有效的方式,不仅仅是眼睛看,还要勤动手。
一方面是在书上写写画画标记重点,写一写批注;另外一方面就是要输出,把内容用自己理解的方式重新写出来。
怎么判断是否真正掌握了一个知识点?一个方法是考试,由老师或者别人来帮你做判读。
另外一个方法则是自己判断,如果你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准确地把这个知识点讲述给别人,用自己的语言把别人讲明白了,说明自己也就真的明白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是最好的学。
道理都懂,但说易行难,如果没有像高考、考研、考公等这种外界压力,包括我在内,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对知识的追求远不如高中时代那么严格。
所谓的自律其实真的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更多时候需要外界来约束一下。
我自己使用的约束方法,主要是讲课,收费讲课,先挖坑然后再把坑慢慢填上。
这几年下来还是有些收获,从一个经济学小白成为一个基本入门的选手,从原来的读者变成了撰稿人,出版了一本书,再过两个月第二本 50 多万字的大部头也即将出版,并且跟出版社签约了第三本书的出版计划,年底交稿。
给其他平台供稿和出版社签约,也是一种外力约束。
整体上,先自己想办法找些外力约束,后来合作机会多了,就会有更多的约束,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一课经济学”一直在做经典经济学书籍的精读,目前解读的书包括:张五常《经济解释》,米塞斯《人的行动》、《经济学的最终基础》、《理论和历史》和《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罗斯巴德《人、经济与国家》和《自由的伦理》,霍普的《私有财产的经济学与伦理学》,墨菲的《第一本经济学》等等。
大部分已经完结,还有两本正在收尾。现在正在以训练营的形式再次精读《人的行动》,即将出版的就是这本书的讲义。
但是目前运营上遇到了较大困难,课程销量相较于从前简直就是断崖时下跌,所以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需要做一些调整。
最大的调整就是大幅降价优惠,调整之后采取年费会员制,每年 365 元,一天一块钱,可以学习目前课程平台上我自己开发的全部课程。
除了前面的专栏课程,还可以学习后面的《人的行动》训练营和《小岛经济学》的解读,训练营的形式多了一些视频和直播。
后面还会继续推出书籍的精读,计划是一年一本,形式是讲义和直播,都会按照出版的标准来做。
除了课程,下一步会跟星佳深度合作一个项目,我姑且称它为「永远给孩子多一个选择」。
星佳算是网上认识好多年的朋友,但从来没见过面,今年年初的深圳之行我们才第一次见面。
那天邀请他也做了一个简短的分享,他分享的题目就是「永远给孩子多一个选择」。
这个项目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鸡娃不如鸡自己”,与其要求孩子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不如多给孩子做好一些其他选择的准备。
此前我知道他一直在做这块业务,但那天听完他的分享,还是很佩服他们两口子的勇气和执行力,从大西北辞职到深圳创业,而且很快站稳了脚跟。
期间也曾经在微信上跟他有过交流,但线下面对面地沟通毕竟还是更高效,也更容易促进相互了解和建立信任。
线下见面之后,我和我媳妇迈妈又把他们做的课程完整地听了一遍,还是很有收获,知道了很多原来不知道的、未曾涉及的信息。
信息差永远存在,你比别人先发现这个信息差,先提供服务来抹平这个信息差,你就能赚到钱。
大道至简,滴滴、美团、高德等等提供的服务其实都是解决信息差的问题。
只是这些互联网大厂的服务规模效应更明显,主要是通过算法来解决信息差。
而像星佳这种小众市场的服务,主要还是靠一对一的咨询来服务,而服务内容则主要是解决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目前来看,高考依然是绝大多数家长必然关心的一个问题。
而众所周知,因为各地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中国高考有的是「天堂」,有的在「地狱」。
这个说法并不夸张,是一个短期内不会改变的事实。
目前这个现状,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各有各的烦恼。
对于超级学霸,可能是没什么。对于一般学霸,想走TOP10都要看最后发挥和招生名额。
而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可以说几乎没有太多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想走个好学校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很难冲出去。
但是未来有一个变量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那就是人口数量的变化。
中国人口总数在2022年开始下行,自然增长率为-0.6%,进入负增长区间。
各地也开始争夺人才,对于优秀大学毕业生,户口、补贴等优惠都是尽量给足。
香港也更新了相关政策,以吸引优秀人才去香港。
而且看起来比较急切,定下的「抢人」目标是,2023年至2025年期间,计划每年吸引至少3.5万名人才,也就是3年吸引至少10.5万名人才。
而目前香港的人才引进政策主要有三种:
其一,是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也就是「优才计划」。
其二,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也就是「专才计划」。
其三,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也就是「高才通计划」。
第一种和第三种,相对来说难度很大,但第二种就相对简单一些,一般人的申请难度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
但这中间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差,比如我在此之前完全不知道还有这种模式,现在即便我知道了这个模式,我也不知道怎么操作,两眼一抹黑。
星佳在深圳,靠近香港,就有这方面的优势,而且已经成功帮助很多人完成了申请。
这个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去香港读个硕士,一年时间拿到硕士学位,然后再通过工作解决香港身份问题。
这听起来好像很难,但关键实际上还是信息差的问题。会了不难,难了不会。
香港身份有什么好处呢?简单来说大致如下:
1、子女在国内接受教育,去香港参加高考,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名校竞争都不激烈。
2、香港的金融开放性更好,可以配置不同的资产组合。
3、会有很多其他的便利,无论是旅游上,还是金融上,都有很多便利。
无论是从孩子,还是从大人的角度看,这的确就如星佳分享的时候所说的,永远多一个选择。
好处很多,但我们都知道,需要付出成本。每一步的成本都不一样,我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信息差的问题,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还有这种路子。
所以,我跟星佳聊过多次之后,把他的课程要了过来,在我这边上架,价格比我这边的其他课程都贵一些,但我自己感觉还是很值的。
这个课程仅仅是第一步,如果你学完这个课程之后,跟我一样还有更进一步的兴趣,我会和星佳一起做进一步的解答。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即可了解课程详情,购买之后即可学习。
购买之后可以加我微信,我也可以做些初步解答。
题图:Mark Boed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