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人最喜欢的中国男人竟然是他,然而他却被美国人玩坏了!

2016-11-06 李逸博 李浩然 政商内参


文 | 李逸博 李浩然 智客专栏作者

本文为智客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智客(wodezhike)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在中国,少有人把刚烈威猛的左宗棠跟一道菜联系在一起,甚至没见过餐馆的菜单上有这道菜。然而,“左宗棠鸡”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火爆程度不亚于左宗棠在中国的知名度,甚至更胜一筹。



作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左宗棠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这位征伐一生,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无疑是当时晚清抵抗外侮的中流砥柱。



左宗棠你知道,可你知道“左宗棠鸡”吗?


这个.....好像没谁知道,也少有人把刚烈威猛的左宗棠跟一道菜联系在一起,甚至没见过餐馆的菜单上有这道菜。


然而,“左宗棠鸡”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火爆程度不亚于左宗棠在中国的知名度,甚至更胜一筹。


这种火爆也不是一两天了,几十年过去了,直至今日,热力有增无减!


甚至是在宣扬美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美剧中,“左宗棠鸡”也时不时的闪现一下身影,熟悉的名字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随即一脸懵逼,拿我们偶像的名字去当菜名了?


 美剧《亿万》里的左宗棠鸡,好像这里面还有很多故事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左宗棠鸡,宅男外卖的必点菜


那到底什么是“左宗棠鸡”呢?


直接上图吧,这盘看起来极具中国风味的炸鸡就是“左宗棠鸡”



看到这里,嘴里流着止不住的口水,脑子里却满是质疑的我们不禁发问“这不就是我们的糖醋里脊么?还美其名曰‘左宗棠鸡’”



真是这样吗?


看看身在美国的“左宗棠鸡”死忠粉们是如何描述的吧


这位大叔说,左宗棠鸡通常就是做得最好的鸡腿肉,用鸡蛋腌制,放在油锅里炸,然后迅速倒入酱汁,香甜无比,外皮焦脆......他还觉得左宗棠鸡还不算美国最流行的民族特色食品。


为什么?


因为他认为,也就是匹萨比它强了,每一家餐厅都有左宗棠鸡,这差不多都成美国食品了(这包袱抖的)。



这姑娘谈到“左宗棠鸡”美美地闭上了眼睛,自己先陶醉了,她认为“左宗棠鸡”是大蒜味,刺鼻,是一道非常美味可口的炸鸡



这是一家中餐店的老板,说她有的顾客会一周七天,天天都来,真是难以置信



这哥们啥也不说了,刚出店门口就迫不及待打开盖,已经忍不住要嚼上几口,先嚼几口再告诉你



可是,这样一道横扫美国,风靡程度能跟匹萨相抗衡,饱含中国风的菜我们却丝毫不知。


是谁把它带到异域,使之大放异彩呢?


做这道菜的几家中餐馆老板只知道这菜是怎么做的,然而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


他们觉得不知道哪年哪月,某家不知道何处的中餐馆开始领头,然后所有的中餐馆都开始卖左宗棠鸡了。


这答案真是“引得春风度玉门”那种感觉,好像就是一夜之间冒出来了,这很左宗棠!


做菜的不知道,那就问问吃菜的。


然而,吃菜的不但不知道,还连带着把左宗棠都给玩坏了,看看美国记者在街头的采访吧。


这个白胡子大叔说,他一天不吃“左宗棠鸡”就不舒服,但他对这东西从哪来却很模糊。



这大叔也不知道是谁,于是就猜想大概是发明了这道菜的人(拜托,左宗棠将军南征北讨,每天平息叛乱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烧菜)。



大姐说她觉得左宗棠是中国的一位将领,大概是在毛主席主政时期去世,然后大家用这个名字命名一道他喜欢的菜(中国历史记串了吧,让左将军穿越了)。



金发美女说大家都很喜欢吃这道菜,然而每次去不同的餐馆,“左宗棠鸡”的拼写总是不同的(大家都喜欢吃的东西却没有统一名字,这真的好奇葩,事实上,在美国“左宗棠鸡”的写法一共有15种,整整比孔乙己茴香豆的“茴”字写法多出了11种)。



还有人觉得“左宗棠的名字很有异域风情,所以就用了,毕竟这里谁都没听说过他”。


“我想象的左将军应该是一个大胡子的蒙古战士,威武雄壮的骑马汉子,在一望无际的原野游荡”。(这画风也简直了)



“他是将军,所以他肯定带着帽子,穿着制服,不过也许有些肥胖,因为他太喜欢吃鸡所以变肥了”。(挺着大肚子喜欢吃鸡的将军,乡土范儿十足啊)



......


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想象,归结起来,美国人民是这样理解“左宗棠鸡”起源的:


左宗棠,大将军,善征战,喜吃鸡。



这样的说法讲给你听你信么?反正我是没信。


也许在美国人眼里,好吃的“左宗棠鸡”真的是来自东方的一股神秘力量。


美国记者在得到这些五花八门,异想天开的答案之后并没死心,辗转来到了左宗棠的故乡——湖南。


在这里有“左宗棠大酒店”、“左宗棠幼儿园”、“左宗棠生平事迹陈列馆”、“左宗棠广场”......然而,这一切仿佛与“左宗棠鸡”没有丝毫联系。


唯一有点点联系的,算是左宗棠故居的床榻上这个鸡的刺绣图案了。



又是白跑一趟,连左宗棠的故乡都见不到鸡毛的影子,美国记者简直要抓狂了!


也难怪,因为“左宗棠鸡”是一道很甜的菜,而湖南人尚辣,虽然湖南人也吃甜,但显然把甜与咸混合在一起的吃法并不是湖南人的菜,这也是找错了地方。


那这道菜是怎么来的呢?果真是“天外飞仙”似的冒出来吗?


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虽然“左宗棠鸡”遍地开花,风靡于东西海岸,但一定是跟中国有关。


所以有必要去发掘一下美国历史上与中国有关系的因素,看看到底是谁把它嫁接到了美国。


还好美国历史也就不到300年,华人大规模出现在美国也很轻易能找到。


中国人最初去美国,主要是19世纪50年代的淘金热。


早期来的主要是广东人,成群结队的来到美国的旧金山,并且这个群体数量日益庞大。



对于美国人着说,这些扎着辫子,吃饭用筷子而不用叉子的中国人简直就是“天外来客”,在他们眼中这群中国人的行为怪异。


所以美国人并不怎么吃中餐,主流大众甚至听信了中国人吃老鼠之类的传说,每次到唐人街都胆战心惊。


随着淘金竞争的加剧和华人大量涌入美国,美国政府当时以“中国人又危险又贫穷”为借口开始驱逐中国人,旧金山的唐人街也被拆除。



1882年《排华法案》甚至用法律规定了可以用暴力手段驱逐华人,迫害华人,这就让大部分的华人处境艰难。


当时美国的暴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来到中国社区,烧杀抢掠,以致于有人称“这哪里是排华,这就是在灭华”。


能够侥幸生存下来的中国人也失去了工作,去餐厅当厨师算是当时中国人能找到的几类工作之一。


让中国人当厨师也是因为很多美国餐馆的老板觉得中国菜还是博大精深的,如果能够改造成美国人的口味,将会大赚一笔。


虽然遭受着严重的种族歧视,但那种希望被周围接纳的想法也让中餐馆努力去迎合周围顾客的口味。


当然,这种环境中的人也变得格外精明。


把能炸的菜式都炸一遍,白人就喜欢这口嘛!


再比如,美国人喜欢把不同的蔬菜混在一起吃,中餐厅就把各种不同的菜混在一起炒成杂烩,也成了白人的最爱,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真的是食之无味!



炒杂烩又称“杂碎”,20世纪初的纽约人至少每周去唐人街吃一两次杂碎。


直到1924年,美国社会才意识到炒杂碎是他们想象中的地道中餐,当时的《洛杉矶时报》说,“中国人跟世界开了个小玩笑,中国在美国的公民让炒杂碎家喻户晓,似乎这是一道典型的中国菜,其实并非如此,这道菜在中国无人知晓”。


为了逃脱西海岸地区的政治迫害,同时也避免与同胞之间的互相竞争,很多华人也带着炒杂烩和中式油炸品陆续迁往中部及东海岸,让“美式中餐”开始散布全国。


那时候在美华人也格外团结,成立了很多地区性的协会,直至今日,你去唐人街,仍然会看到许多建筑写着“联谊会”“同乡会”之类的。



唐人街最古老的一家联谊组织就成立于130年之前,这是许多华人来美的第一站,许多新移民刚刚抵达,找到了协会,就等于找到了组织!


组织可以给你提供很多帮助,小到租房信息,大到工作事业。


组织也会很贴心的把你名字登记在册,或者手把手教你如何做菜,得到流行菜式的信息。


在美华人能够依据传统的人际网络,家庭关系,同乡关系让一道流行的菜在华人圈迅速传播。


所以如果一道中餐很受美国人欢迎了,那必然就是满地开花,全面铺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左宗棠鸡”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布满了美国的大街小巷。


这一时期,“美食中餐”最为流行的就是炒杂烩,炒杂烩(Chop Suey)占领了中餐菜单的“半壁江山”,这种让美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让他们慢慢接受了中餐。



到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际社会处在冷战的阴影之下,中国大陆成了美国的敌人,在美华人被孤立,一切和中国有关的消息也都变得负面,包括美籍华人和中餐被边缘化。


这时候不用说“左宗棠鸡”了,就连炒杂烩都被美国人遗忘了。


直到1972年5月的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国宴并进行了直播,美国人看到他吃到了真实的中餐,哎呀,那个香啊,大家口水流不停


这次出访引爆了所有中国元素,都成了潮流。



在美中餐馆的老板在尼克松访华之后,接到了许多电话,问能不能提供尼克松访华时候的同款国宴。


突然间所有中餐馆门口都排起了长龙,似乎又是在一夜之间,中餐成了美国人眼中的“香饽饽”。


第一家川菜馆、湘菜馆、闽菜馆等等中国成熟的菜系也是在这时候蜂拥进入到美国,这其中最为成功的就是中餐业的霸主——唐迈克和他在纽约的“顺利皇宫”。


唐迈克的的餐厅引入了大量的中国菜。



这其中有一道菜鹤立鸡群,那就是“左宗棠鸡”!


“左将军”终于来了。


做出这道菜的华人名字叫T.T王。



用一块厚厚的鸡肉,经过锤揉击打,油炸,浇上烧汁,放点糖,加一些大蒜和辣椒

如此,赢得了《纽约时报》四星的评价,也让“顺利皇宫”大获成功,他们才是在美国售卖“左宗棠鸡”的第一家。


看似好像我们找到了“左宗棠鸡”的真正来源,然而,这一道菜到底是不是T.T王的原创呢?


不是!


T.T王只是“左宗棠鸡”的搬运工,从台湾搬到了纽约。


时机很重要,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地方,带着正确的菜式。


早在60年代,台湾就有了“左宗棠鸡”。


这到底是谁发明的菜?


其实,T.T王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台湾的一家湘菜馆。


这还得追溯到70年代,“顺利皇宫”的人就来到台湾,想在那里学一些新的、有趣的菜式,这其中就包括一家叫做“彭园会馆”的餐厅,而这家菜馆的主人彭长贵彭大厨才是“左宗棠鸡”的真正发明者!


彭长贵从小跟着一名著名的湘菜名厨当学徒,他很聪明,很快就凭借高超的厨艺成了国民政府的御用厨师,他也是当时做湘菜最牛的厨师。



1949年,当国民党战败逃离大陆时,彭长贵也跟随国民党一起逃往台湾,在那里继续给国民政府官员做菜,他做菜的灵感来自于朝思暮想却不得不离开的湖南老家那一股酸辣的味道。



而在湖南历史上,出过很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中就有左宗棠,彭长贵把他做的其中一道菜命名为“左宗棠鸡”。


是因为左宗棠一生爱吃鸡,喜欢把鸡炸得香酥酥的。


每次带兵打了胜仗,他都要烹鸡犒劳三军。


彭大厨也发现了经常有“特务”来刺探他做菜的方法,然后偷偷复制到美国。


他想,这些人窃取我的菜式,我要去美国,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湘菜,给他们好好上一课,让他们明白人生的艰难。


彭大厨收拾好了菜刀、炒勺、炒铲去了美国。



那时候恰好ABC的新闻大直击团队决定开设新的专题节目,就叫做“美食大搜索”。


这个节目每周都要探索一家餐厅,现场拍摄招牌菜的制作方法。


彭大厨的到来正好为节目组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虽然彭大厨不太会说英语,但他很清楚自己此行的目的,不讲废话,单刀直入,推着一辆展示车,上面摆好了还没切好的新鲜蔬菜


接下来,他就挥起菜刀“砰砰砰”的砍瓜切菜,然后把一个个食材放入锅中,快速翻炒,锅里的油滋滋作响,油烟升腾,香味扑鼻,锅中的菜五彩斑斓。



节目播出之后,有上千人打来电话询问这道菜的食谱。


但让彭大厨失望的是,美国人缺乏对这件事的了解,以为彭大厨来此就是为了抄袭T.T王的食谱,彭大厨最终也没能说服美国人“左宗棠鸡”是他的原创。


彭大厨就这样被山寨版的“左宗棠鸡”挤走了,黯然离开了美国。


是美国人没有尝到正宗“左宗棠鸡”的口福吗?


并不是!


其实在美国,王大厨的“左宗棠鸡”才是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


因为,王大厨的这道菜里面试着加了一些糖,比彭大厨做的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更偏甜。


而偏甜的食物才是大部分美国人的最爱!


彭大厨的湘菜是湖南的火辣味道,火辣中透着酸爽,然而,却唯独缺少了甜!


彭大厨的“左宗棠鸡”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美国各处的中餐馆厨师也认为往里面加糖是这道菜最大的秘密。


时至今日,在美国的中餐厅已经超过5万家,比KFC、麦当劳、汉堡王、温蒂快餐的总量之和还多。


在谷歌地图上搜索美国地区的Chinese restaurant,反馈回来的密密麻麻的红点能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印象。


就连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刺杀了林肯总统的那座房子现在都变成了一家中餐馆,就是位于华盛顿的“锅和卷”(Wok & Roll)……



以“左宗棠鸡”为代表的中餐在美国到底有多受欢迎呢?


美国曾经有家杂志曾经做过一次民意测验,什么国家的菜最好吃?


结果参加投票的人90%都说是中国菜。


美国人每天要吃250多万份中餐,每年能让餐馆老板赚200亿美元,妥妥占领美国餐饮业一成的营业额。


而华裔作家、《纽约时报》记者李竞在其著作《幸运饼编年史——中餐世界历险记》中对美式中餐的流行程度提供了不少分享:代表美国的吃食,是苹果派(记得American Pie吗?),美国人却不太常吃它。反而,中国菜却是他们常吃的东西。


前美国总统布什和他老爸老布什,还在某间高级中国菜馆拥有防弹玻璃专属包厢……

美国儿童对中餐也是无法自拔。


小萝莉Alison Gold的一首洗脑神曲《Chinese Food 我爱中国菜》一夜爆红!


当美国金发萝莉遇上中国菜。


在Youtube上4天的点击量超过了850万!



然而,也有人觉得中餐在海外不是幸存,而是被终结。


就拿“左宗棠鸡”来说吧,漂洋过海+移花接木+在美国入乡随俗之后的过程,根本算不上什么正宗中国菜!在歪国流行的中国菜真心不靠谱!


也有人觉得“美式中餐”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就是海外游子“家的味道”,夹杂了对新环境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而对外国人来说,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熟悉的本土味道,陌生的异域风情,既然大家都喜欢,还分什么正宗不正宗呢?


CNN也来插一脚,认为美式中餐没有任何不正宗的地方,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由中国人做,给中国人吃,而这些中国人只是恰好生活在他们的祖国之外,有自己的艰辛。


经营中餐馆的华人也确实艰辛,最初是被烧杀劫掠,后来是被歧视,终于有了身份和安定之后,就在前段时间,又有了华裔女子在报警求救无门的情况下,以1敌3奋力击退持枪匪徒的消息,而那个女子是个中餐馆的老板......



“美式中餐”正宗也好,不正宗也好,谁都不能否认的是,海外中餐里浓浓的中国风,无论这被改的多么面目全非。


而人的迁徙、物种的变换,还有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的记忆以及落地同化的变迁,使我们这些吃货们在常常较劲于什么是正宗的同时,开始多了些宽容的体味。


任何事物都离不开时间长河的沁润,食品也是一样,经过了不断的适应和改良之后,有些保留了食材的本身名字,有些则换了食材,保留了做法的精髓,有些或许只有名字了。


时间的脚步渐行渐远,留下的除过记忆,更有了熟悉和陌生的叠加,最终变为了我们的共同味道……


- END -


|  智  客  君  福  利  来  啦  |

还有什么比一本好书更适合妙语如珠的你?留下你的精彩评论即有机会得智客君每周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图书。

感谢中信出版集团为智客君提供5本下图佳作,以及10本知名经管类书籍赠予热心读者。好书每天都送,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每条文章都可以),前三名点赞数最高者(数量超过二十),客君当周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得奖。评论的质量智客君会进行把关。

另外,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到知识分享的活动中,智客君决定每位参与者两周内只能获得一次赠书。但是依然希望小伙伴们踊跃发言,让世界听到你的声音!


欢 迎 交 流,投 稿、合 作

请 联 系

( zhike15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