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原创|在日本亲身感慨:文明,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2016-12-06 政商内参 政商内参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政商内参


By政商内参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微信号:zsnc-ok


本文系政商内参(zsnc-ok)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底部二维码。


十月底,政商内参君正与《经济观察报》等同行在日本进行了一场“新媒体看日本”之旅,这是应笹川日中友好基金会之邀的一次行程,在行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国内爆出了一件热点新闻,读到之后,虽然当时还身在日本,却感触更深。


新闻是这样报道的:大学生小张在西安雁翔路附近一家银行看到的一幕让他动容:一农民工在进入银行前,脱掉鞋子,然后跪着去ATM机前进行操作。农民工说,他的鞋太脏了,会弄脏地面,不想给保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目击者还拍了照片,而中国读者看到这一幕之后都感到十分的感动和难受。



在腾讯新闻报道的后面,有网民留言:文明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内参君在内心被这句话深深触动。


文明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这句话虽然浅显易懂,但却直击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本质,如果人与人交往中处处记着“不给别人添麻烦”,文明社会其实已经自然达到。因为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关键词“同理心”、“同情心”,即所谓换位思考,人与人交往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在中国,“同情心”作为一种品质是不太受重视的,尤其是近几年我们的很多企业提倡“狼性文化”。但在西方就不太一样,同情心被认为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的优良品质,给人写推荐信一般都会用到“他富有同情心”作为肯定和赞扬。


而在日本“不给人添麻烦”这一教条,更几乎成为这个国家国民的基本行事准则,左右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屈指算来,之前去日本已经有四次了,最近这次是第五次,但前四次都是旅游或者采访,除了在旅游景点和购物场所,其实很少自由活动,也基本不与当地人打交道,周围还是中国人为主,但这次邀请方专门安排了当地人小林先生和胡女士全程陪同在日本民间自由走动,感触就大不一样了。


“爱提醒”的小林,萌萌哒看起来不像个日本人


其实感触主要是来自胖胖的萌萌的小林,可能因为比较熟的缘故,一路上他处处不耐其烦的提醒我“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有时候是言语提醒,更多时候则是其行止被我看到:


去五百强日企采访,对话完毕,我们三个中国记者离场,小林总走在最后把喝完的矿泉水瓶收走,然后,把我们坐的椅子都推到桌子下面摆齐,仔细看了下,其他日本人都这样,在离开前把会议室的椅子推到桌子下面。


在笹川基金会总部食堂吃饭,那里所有员工,无论是高管或者普通科员在餐后都是自己把餐盘端到处理窗口,不但如此,还把餐具分门别类放好,剩饭剩菜则先在一个水槽中冲走。


那几天多雨,每天都要带伞出门,而小林每天都要提醒我们很多次,不要把伞尖横放,一定要朝下,否则有可能会碰到其他路人。



坐地铁承滚梯,在东京一定是左立右行,空出右侧给急客穿行,这在国内大城市里其实也在慢慢推行,但对日本人来说已经是下意识的行为。所以小林在大阪总是站错,因为大阪和东京不一样,是右立左行,我们同行的中国人处处观察,看当地人右立,自然也跟着右立,但小林已经是下意识,所以还按东京站法,体现出少有的“失礼”。


人少也要空出一侧。


去电影院看电影,中国人肯定是看完剧情就一哄而散了,日本观众则是所有人都等到片尾和字幕放映完毕你才离场,原来猜测是为了体现对电影制作者的尊重,后来才知道也是“不给别人添麻烦”,你离场肯定会影响到还在看片尾听音乐的别人。


游客走遍全世界,但肯定是在日本购物时遇到的笑脸最多,也最“真诚”。在美国、韩国或者香港,售货员也是要对中国顾客笑的,但偶尔经常会感到一些不屑与不耐烦这种类似歧视的感觉,而在日本你不会感受到,日本服务业全世界第一,他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顾客就是上帝,他们的训条已经渐成潜意识,就是不给顾客留下不适感。其实他们也是非常生气的,尤其是遇到不讲理的顾客,内心非常恼火,甚至恨不得骂不讲理的顾客,但是他们忍耐力非常强,只是下了班后,他们就会喝酒或找人发泄一通。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相信在日本待过一段时间的中国人都会有差不多的感受,而在国际新闻报道中也屡屡有所体现,比如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日本国家队在世界杯上一场未赢,小组赛后就打道回府,但他们的球迷却通过在赛后清理垃圾的举动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在现场观战的日本球迷几乎人手一个垃圾袋,比赛时将其吹满当加油道具,赛后则用来收拾垃圾。



而整个社会设施也是在围绕“不给别人添麻烦”进行运作。比如你周游世界,会发现在日本自助游是最简单舒服的,因为当地的公共交通极其便捷,一个地铁站恨不得有几十个出口,各种给路人的指引极其周全,你根本不需要麻烦别人指路。


在网上,网友还总结了下面这些细节:


日本人在地铁里看报纸,会将报纸折成四分之一大小再看,怕会妨碍到他人;

日本人在公共场合接打电话,都是轻声细语的甚至捂着嘴,怕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日本的地上很少看见痰迹,日本人一般吐在纸巾上扔进垃圾桶,不随地吐痰被认为是尊重他人,不给社会添麻烦;
  
日本人用一次性筷子,是上下纵向掰开,而不是左右横向掰开,怕碰到旁边的人;
  
在日本的学校里,吃完饭的碗筷和牛奶瓶都是自己收拾放回规定的地方,再小的学生也是这样。
  
日本的许多老人每天早晨不是到公园锻炼身体,而是拿着小夹子到处捡垃圾,为的是让自己的城市美丽起来,不给国家添麻烦;
  
日本临街的商铺、住户,每天早晨都会打扫临近的街路,甚至帮邻居打扫卫生,为的是让整个街道明亮起来,不给城市添麻烦;
  
日本的环卫工都是早晨三四点钟起来打扫,五六点钟撤退,为的是在大家都上班的时候不抢道、不扬灰,不给别人添麻烦……



有一种说法认为“不给别人添麻烦”体现了日本人与日本社会的冷漠无情,或许有其道理吧,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不给别人添麻烦”原则的指导下--国民之间互相忍让,政府与国民之间也尽量互相不添麻烦--日本社会确实表现出了相当高度的秩序化。于是在东日本地震期间,世界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秩序井然,毫无喧哗,我在开车,路上塞车,但也毫无喇叭声,眼前的一切,仿佛是部场面巨大的无声电影。”


图为熊本地震期间。


“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一切: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讲到这里,再回头谈一下前面提到的农民工跪地取款的新闻。农民工为了不给保安添麻烦,就拖鞋跪地取款,从表面上讲当然是体现了农民工的善良和高素质,但在本质上他们真的是在秉持“不给别人添麻烦”原则吗?恐怕不是,这更多体现的是农民工群体在大都市里的敏感与脆弱,隐忍与退让,更多则是恐惧。


他怕保安因为他的“脏”而把他赶出去,而这种“怕”多半是来自于生活经验,在都市中,他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呵斥与驱赶,学会了如何去自我保护。




类似的例子其实很多,不妨去搜索关键词“民工+怕弄脏”看会出现多少结果,比如农民工坐公交怕弄脏座位不敢坐等,无数网友看了热泪盈眶直呼伟大,没错,他们看到了农民工的善良,但更应看到的是其背后对城市文明的畏惧。


我们社会应该欢迎那种基于人与人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不添麻烦”,而不是这种因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导致的胆小怕事式的“不敢添麻烦”。


不要笑话农民工,我们每个人在陌生的、敬畏的社会中也常常如此,比如我们第一次出国,经常会因为找不到厕所而憋尿,很多人也不敢去问当地人,怕给人添麻烦,更怕给自己添麻烦,但如果你换个陌生环境,比如去四五线城市出差,则断不会如此,因为自信不同。


有人把日本人的“不给人添麻烦”归结为教育的结果,比如从在给小孩学习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就开始灌输不要给人添麻烦,不要让别人不快、不要让别人担心、不要让别人操心。但我以为,所有的文明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日本人把“不给人添麻烦”做到了极致,其本质上还是同情心、同理心,这其实也是我们传统文明的精髓之所在,孔子的“仁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就是“不给人添麻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也是如此?而“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急人所急, 忧人之忧”不就是“不给人添麻烦”的进阶版?


近一百年来,中国与东邻日本的关系复杂多变,一言难尽,但即便是作为往日的对手,其优点也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更何况像“不给人添麻烦”这类本来中国文明的精髓。


很多行善是需要代价的,比如你在网上给罗尔这样的父亲捐款,就要承担万一受骗的风险,但要做到“不给人添麻烦”则不需要什么代价,比做好事助人为乐要简单的多,文明不妨由此始。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