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原来苏轼贡献了那么多成语!

2017-09-04 政商内参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政商内参


By政商内参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微信号:zsnc-ok


来源:中国成语大会(zhongguochengyu)整理



 


作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学家苏轼除了是段子手、吃货、技术宅、时尚先锋外,最重要的是还是成语的高产者。不数不知道,一查才发现那么多成语都出自他的诗词!

▲ 苏轼《寒食帖 》



令人喷饭


“令人喷饭”很常见,却少有人知其是成语,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笔下。


苏轼《文与可画禹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现用来形容事情、行为或说话让人可笑。



雪泥鸿爪


北宋嘉祐六年,苏轼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难遣手足之情,写了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苏轼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诗,进行回赠。内容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后人把前四句概括为“雪泥鸿爪”这一成语,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对床夜雨


韦应物有“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


苏氏兄弟最向往风雨之夜,两人对床共雨,倾心交谈,后遂用对床夜雨等形容亲友兄弟的及其欢乐之情,或指闲居。


苏轼在《送刘寺丞赴余姚》一诗中写道:“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




胸有成竹


文与可非常擅长画竹子,苏轼为之写过一篇文章,叫《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其中有这样的句子:“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于是就有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河东狮吼


苏轼有一位好友叫陈季常。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季常,两人系成为好友。


陈季常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


而陈季常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弄得陈季常很是尴尬。


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


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



水落石出


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出自苏轼的《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形容资源非常丰富。




出人头地


北宋嘉佑年间,四川的苏轼到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苏轼的试卷以为是自己朋友的,将本应取第一名的只给其第二名。


苏轼考取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感叹他的才华。


欧阳修在给大诗人梅尧臣的一封信《与梅圣俞书》中称赞苏诗:“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明日黄花


出自苏轼的《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形容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不合时宜


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侍婢:“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一答:“文章”。 


一说:“见识。”


苏东坡摇摇头,王朝云笑道:“您肚子里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闻言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出自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铁板铜瑟


北宋时期,苏轼带他随从外出郊游,他观赏山崖的金鸡菊,随从在一旁高唱苏轼的歌词。


苏轼问他们自己与柳永的词有什么不同。随从说:柳郎中的词只可借17岁的女孩子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外晓风残月”,您的歌词得请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


后用来形容豪迈激越的文章风格。



人生如梦


出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



俗不可医


语出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比喻人若庸俗,则不可救药。



淡妆浓抹


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也形容园林景观呈现的繁丽与恬淡的两种景象。




春梦无痕


出自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海屋筹添


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这本是寓言,讲三位老人竞相夸耀自己的寿命之高。后用“海屋筹添”指增年益寿,常用作祝寿之词。



百读不厌


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不时之需


用来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宋朝时期,密州知府苏轼因为写诗被诬陷入狱,后来被贬到黄州团副使。他在黄州期间,遇到两位好朋友。


朋友弄到一条新鲜鲈鱼,苏轼问夫人要酒,夫人王闰之早就给他准备酒以备他不时之需,他们乘船去游赤壁,一直玩到尽兴而归。




二八佳人


指16岁的美女。


出自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化为乌有


乌:虚幻,不存在。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自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燕瘦环肥


燕: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形容女子体态不同,各有各好看地方。 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出自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江山如画


谓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出自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绝无仅有


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来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贵。


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


龙肝凤髓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苏轼《江瑶柱传》:“方其为席上之珍,风味蔼然。虽龙肝凤髓,有不及者。”



庐山真面目


出自大家小学都背诵过的苏轼《题西林壁 》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


后用此成语借事情的真相或者一个人的本来面目。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词义是比喻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非常微小的利润。


出自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物各有主


意思是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出自每个人中学时都背诵过的苏轼《前赤壁赋》:“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坚韧不拔


出自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



难能可贵


指难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视。出自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清风缓缓地吹来,水面不曾泛起一丝波纹。


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聪明反被聪明误


玩弄小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苏轼《东坡续集·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作者写《洗儿》诗,目的是借洗儿之事发牢骚。


当时,作者虽有才华,聪明过人,却屡遭打击,因而胸中多有牢落不平之气。这首诗即是借题发挥,表达对不合理的杜会现实的不满。


这是不完全统计,

你还知道其他的吗?


附:它们居然是成语


半身不遂:提到“半身不遂”,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这是种病。说它是句成语,还真得令不少人感到稀奇。“半身不遂”原为医学病症名,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够匀称。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无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后也用来比喻整体中的一部分失去控制。


半瓶醋:成语中以四字格为主流,但是三字成语也不少。“半瓶醋”就是其一,它出自产生了很多俗话成语的元杂剧时期。源自《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


打小报告:“打小报告” 意为暗地里向领导反映别人身上不好的地方,是产生于现代的白话成语。出自梁实秋《槐园梦忆》:“这时候有人向香山慈幼院的院长打小报告:‘程季淑不久要结婚了,下半年的聘书最好不要发给她。’”


吹大法螺:吹大法螺本是佛教用语。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出自《妙法莲华经·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法螺为常见的海螺,是佛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吹奏的一种乐器,中间空,吹起来却很响。


打擦边球:“打擦边球”本是乒乓球术语,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指在谈话或行动时回避锋芒和主要的问题或把做在规定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也喻指存在侥幸心理,想靠运气来取得成功。


漆黑一团:“漆黑一团“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比喻对事情一无所知。出自鲁迅《书信集?致李霁野》:“教育界正如文学界,漆黑一团,无赖当路,但上海怕平津更甚。”也做“黑漆一团”。


铁板一块:“铁板一块”同样是典型的现代成语,比喻结合紧密,不可分裂的整体。出自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朱元璋和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尽管在过去同生死,共患难,但并不是铁板一块。”


爱惜羽毛:爱惜羽毛出自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后用来比喻珍惜名声,立身处世非常谨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