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校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创省赛最佳战绩!

大学生通讯社 河北工业大学团委 2024-01-01

秋意浓浓,在我校120周年校庆之际,2023年10月13-15日,我校派出了由实验实训中心负责组建的15支代表队,参加了第九届河北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2023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


大赛自启动以来,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该赛事,也得到了各学院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实验实训中心做为大赛组织单位,以校庆为契机将“兴工报国,百廿有我”的精神融入竞赛的报名与参赛队伍的磨炼。“太阳能电动车”、“温差电动车”、“智能物流搬运”、“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和“工程场景数字化”5个主要赛项参赛指导教师与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备战。2023年10月13日到15日,在石家庄铁道大学经过激烈角逐,15支参赛队伍共51名河工学子,获得了特等奖5项、一等奖5项,三等奖5项,创造了我校在该项赛事的最佳成绩。


图 1 参赛师生合影


图 2太阳能、温差电动车赛项选手正在调试电动车

图 3 智能物流搬运赛项选手正在调试

图 4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赛项选手正在调试

图5工程场景数字化赛项选手正在答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大赛的举办锻炼了我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积极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中心将继续通过“以赛带训”,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培养模式,推动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适应产业未来发展需要建设培养的更多创新型复合型一流人才!

【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自2009年第一届的单项“机械”专业知识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七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赛事、争创佳绩,赛事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今该项大赛已成为高校工程类竞赛中最高荣誉、最高含金量、最高竞技水平、最具影响力的赛事。】


新能源赛项 -河北赛特等奖

作品名称:新能源电动车赛项——温差电动车

团队成员:张超博 张杰 王泽晨

指导教师:宋健  王丽萍

作品简介:

本作品为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河北赛区特等奖获奖作品。温差电动车以新能源车为载体,以乙醇燃烧产生的生物质能作为能源,以温差发电技术作为供能,以“践行绿色低碳,重温长征故事,迈向强国新征程”为目标,体现了绿色低碳环保的赛道主题。   团队自主创意设计并制作了一台可以一键启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温差电动车。本车辆的能量供给为:首先乙醇燃烧化学能转变热能,随后产生的热能被温差片吸收产生电势差,最后产生的电能通过电机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温差电动车。同时车辆的转向采取了非电控形式,利用凸轮和推杆实现车体方向的控制,本作品通过绿色新能源技术重走长征路的形式,既表现坚韧不屈,不畏困难的长征精神又体现了比赛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体现了本赛道“践行绿色低碳,重温长征故事,迈向强国新政策”的赛道目标。


工程场景数字化-河北赛区特等奖

作品名称:双碳纪元,独行蔚来

团队成员:王培森 马越文 石钰坤 麻鑫铭

指导教师:母芳林 张艳蕊

作品简介:

本作品为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河北赛区特等奖获奖作品。游戏采用生存+探索的游戏模式,不再拘泥于传统设置关卡等闯关益智类游戏,制作了两个开放式探索性质的世界,给予玩家自由度,玩家在保证自己血量和氧气值前提下,自主性探索毁灭者沙漠和地下溶洞场景,寻找能源补给、收集且捕获二氧化碳并注入地下、认识工艺流程、躲避攻击、完成双碳游戏等来增加玩家的沉浸式体验和刺激感,最终实现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重建生物种类丰富的地球家园。此外还能让玩家学习双碳知识,深刻认识到中国提出的双碳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低碳生活意识。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赛项-河北赛区特等奖 

作品名称: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赛项—智能分类垃圾箱

团队成员:樊宇鹏 任育利 齐锡讯 高浩东

指导老师:李良 张男男

作品简介:

本作品为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与创新能力大赛河北赛区特等奖获奖作品,团队自主设计并制造的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垃圾桶,在充分考虑了垃圾桶的社会使用现状的情况下,依据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竞赛命题要求,制造出了一个充分贴近生活、满足日常需求的垃圾桶。本装置可对投入的垃圾进行自主判别、分类,并使其调入相应的垃圾桶,还可播放设计制作的垃圾分类宣传片。装置中有四个单独的垃圾桶,垃圾桶为立方体或圆柱体。本装置投放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应用,“有害垃圾”垃圾桶、“可回收垃圾”垃圾桶、“厨余垃圾”垃圾桶、“其他垃圾”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环绕布置,尽量减少装置整体转动。电动推杆推拉层充当垃圾暂存区域,在垃圾暂存区域一侧固定电动推杆用来压缩可回收物。当上方重物落下时,经摄像头识别后推杆在轴向进行前后推拉,旨在防止厨余垃圾诸如萝卜发生粘黏现象,根据投放垃圾类型,下方垃圾桶进行转动,实现精准投放。


新能源赛项 -河北赛特等奖

作品名称:新能源电动车赛项——太阳能电动车

团队成员:杜雨衡 刘迪 刘贝宁 杜昕宇

指导教师:王高生 崔紫尧

作品简介:

本作品为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河北赛区特等奖获奖作品。太阳能电动车设计以“践行绿色低碳,重温长征故事,迈向强国新征程”为目标,以绿色能源为主题,以新能源车为载体,培养我们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和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降低能源消耗。团队自主创意设计并制作了一台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电动车。该车辆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主要能源来源。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车辆的表面,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以供电动车使用。同时采取了非电控转向,利用凸轮和推杆实现车体方向的控制,重走长征路,体现了比赛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重温长征故事”,将红军长征的历史与绿色能源技术相结合,来传达即坚韧和毅力可以战胜困难,就像红军曾经做到的一样。


新能源赛项 -河北赛特等奖

作品名称:新能源电动车赛项—太阳能电动车

团队成员:吴晨旭 闫幽硕 朱力

指导老师:宋健 韦亚琼

作品简介:

本作品为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与创新能力大赛河北赛区特等奖获奖作品,太阳能电动车主打绿色环保,将低碳的生活理念融入到工程实践与创新大赛中,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车中包括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充放电电路、储能元件以及相关电路板,完成所有动作所用能量均由太阳能转换的电能。车采用以凸轮和推杆构成的非电控转向结构,大赛以长征为主题,太阳能车沿规定轨迹依次到达点位,完成重走长征路的目的。太阳能电动车在地图上行走所遇到的困难就像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困难一样,大赛与长征结合体现了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今天走过的所有弯路,日后人生皆是坦途。

END



图片:宋健
文字:宋健编辑:闫佳辉责任编辑:冯雪婷 张凯鑫校对:方梓羽单位审核:马岱 刘晓微监制:崔毅大学生通讯社出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