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微课视频|朗读|知识点

点蓝字关注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021-08-08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讲解


古诗诵读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二、创作背景

春末时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虽然自己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为怀,但仍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三、注释

1.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


四、古诗大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ù)起的眉毛。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处。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五、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令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cù]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只有一层理解: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下片抒发词人的情怀。“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浩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这个“春”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
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且语句新鲜不俗,颇受人们喜爱。比起那些敷衍应酬之作,显然有死活之别。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这节课的内容你学会了吗?

你有什么收获,写在下面留言里吧!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